【雙魚之論】
紅雀,是共產國家用來竊取軍事與科技情報,以及混淆西方國家大眾認知的關鍵資源。
BBC記者因涉嫌從事中國間諜活動而受到情報部門調查 每日郵報 20251115
BBC
journalist probed by secret services over China spying allegations The Daily
Mail 20251115
據《週日郵報》報道,有消息人士稱,一名BBC記者因涉嫌從事中國間諜活動而受到秘密安全部門的調查。
真如/神性/梵,是單純存在,故無內容、不變動;無形性,故遍時空;先驗,故僅存概念中
【雙魚之論】
紅雀,是共產國家用來竊取軍事與科技情報,以及混淆西方國家大眾認知的關鍵資源。
BBC記者因涉嫌從事中國間諜活動而受到情報部門調查 每日郵報 20251115
BBC
journalist probed by secret services over China spying allegations The Daily
Mail 20251115
據《週日郵報》報道,有消息人士稱,一名BBC記者因涉嫌從事中國間諜活動而受到秘密安全部門的調查。
〈川普總統與李在明總統會晤的聯合聲明〉說明書(關於核動力潛艦部份) 白宮 20251113
美韓聯盟現代化:美國透過駐韓美軍(USFK)的長期存在,強調了對保衛韓國的承諾。
協調朝鮮半島和區域問題:兩國領導人致力於朝鮮半島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繁榮。
深化海事和核能夥伴關係:美國歡迎韓國承諾為美國造船業的現代化和產能擴張做出貢獻,包括投資美國造船廠和美國勞動力。韓國歡迎美國支持韓國的民用和海軍核電計畫。
【雙魚之論】
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的匯率聯合聲明
〈川普總統與李在明總統聯合聲明〉的說明(關於外匯市場穩定部份) 白宮 20251113
外匯市場穩定:美國與大韓民國,就雙方在《諒解備忘錄》(MOU)中各自承諾之事項,已充分討論該備忘錄對大韓民國外匯市場穩定性可能造成的影響。雙方達成共識:絕不允許備忘錄中的承諾導致市場不穩定。作為互信的夥伴,兩國同意:在任何日曆年,大韓民國無需提供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大韓民國將盡其最大努力,在最大可能範圍內透過市場購買以外的其他方式籌措美元,以盡量減低對市場的潛在影響。若履行備忘錄承諾顯然可能引發市場不穩定(例如韓元出現無序波動),大韓民國得請求調整資金提供之金額與時點,美國將本於誠信,予以適當考慮。
中共對2758號曲解,可以無窮盡延伸 謝志偉FB 202511
在布魯塞爾和一個西班牙人談台海議題。
我說:「聯合國大會2758决議文裏面根本提都沒提到台灣,而中國卻說根據2758擁有台灣。」
他:「所以呢?」
我:「所以你們西班牙人一定要反對中國這個擁有台灣的說法。」
他:「為什麼?」
我:「因為中國也有可能聲稱擁有馬德里。」
他一臉不解地問:「為什麼?」
我一臉嚴肅地說:「因為2758决議文也沒有提到馬德里。」
他笑到快要併軌。
又贏得一位堅決反對「中國擁有台灣」說法的歐洲朋友。
【雙魚之論】
有趣的是: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形式上透過AIT與TECRO發表「聯合聲明」?這會是首次嗎?選擇金融(貨幣)議題更是國與國之間的核心議題之一。
〈川普總統與李在明總統聯合聲明〉的說明(關於外匯市場穩定部份) 白宮 20251113
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的匯率聯合聲明
【雙魚之論】
有趣的是: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形式上透過AIT與TECRO發表「聯合聲明」?這會是首次嗎?選擇金融(貨幣)議題更是國與國之間的核心議題之一。
本行與美國財政部匯率議題聯合聲明之說明 中央銀行 20251114
一、本行與美國財政部已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於本(14)日台北時間晚間8時30分(同日美東時間上午7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中文版及英文版請分別詳見附件1及附件2。
【雙魚之論】
驚艷伊朗裔英籍女性建築師Zaha Mohammad
Hadid設計的淡江大橋之後,現在換台裔美籍建築師彭士佛夫婦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GEM)。
過去在故宮參觀時,第一展間呈現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的對比。看完之後,得出:埃及7000年,中國3500年,兩者根本不在同一層級上。中國文明在宋代過後就失去生命力與創造力了,只剩下內捲、量的追逐,以及美稱為抄襲的偷竊。
台裔建築師彭士佛打造埃及新地標 大埃及博物館與金字塔共生 中央社 20251115
【雙魚之論】
Following World War II, the United States underpinned global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through foreign aid and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of its domestic
market. Operationally, this manifested as a twin circulation:
dollar-denominated assistance flowed outward, enabling recipient nations to
export goods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turn, the dollar earnings from these
exports were largely reinvested in U.S. Treasury securities.
Compounding this dynamic, the United States assumed the preponderance of global
security expenditures over subsequent decades, thereby incurring persistent
fiscal deficits and mounting public debt to sustain the expansive scale of the
world economy.
Regrettably, the system was further strained by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COVID-19 pandemic originating in Wuhan in late 2019. In response,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economies pursued aggressive monetary easing,
injecting vast quantities of dollars and local-currency liquidity, which
exacerbated indebtedness and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ttempting to shrink the U.S. federal debt through conventional repayment
mechanisms would prove not merely dilatory but fundamentally impracticable, as
it would likely impose global deflationary costs or compromi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rrangements. A more innovative approach lies in leveraging stablecoins
to anchor or repatriate dollar liquidity. Only the United States, by virtue of
its monetary hegemony and institutional capacity, possesses both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the requisite resources to execute such a strategy.
戰後,美國以援助和本身的消費力(市場)撐起戰後的經濟復興成果。在實務上,就是:【美元援助→商品輸美】vs.【商品美元獲利→美國國債】的雙循環。加上美國長期擔負絕大部份的全球安全成本,結果是美國背負赤字與債務危機以支撐世界經濟規模。更不幸的是發生2008年的金融海嘯與2019年的武漢肺炎疫情,美國與各國以金融寬鬆政策釋放大量美元與各國幣貨幣,造成更多的債務與通膨。
這套模式若要以傳統的還債方式來降低美國國債規模,不僅緩不濟急,更嚴重的是不可行(全世界恐怕要付出通縮或安全的成本)。因此,以「穩定幣」來固定或回收美元會是個創新的好辦法。能想出這模式並具有實施本錢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國與美元而已。
穩定幣化解美國債務危機 吳嘉隆@財訊 20251008
川普上任後,表面上忙著處理貿易逆差,於是有關稅的推出,成為媒體的焦點,但其實美國經濟還有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財政赤字與債務危機。現在美國累積下來的國債已經超過36兆美元,每年光是利息支出就超過1兆美元,比國防預算還要多。
美國總統公告 2025.11.07
本週,我國舉行反共產主義週,莊嚴緬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意識形態之一所造成的毀滅性災難。共產主義跨越各大洲,禍及數代人,為國家和人民的心靈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超過一億人的生命被那些試圖抹殺信仰、壓制自由、摧毀人們辛勤勞動所得的政權奪走,這些政權侵犯了被壓迫者與生俱來的權利和尊嚴。在我們緬懷逝者之際,我們重申國家承諾,堅定反對共產主義,捍衛自由和人類尊嚴,並再次重申,任何政府體制都無法取代自由人民的意志和良知。
一個多世紀以來,共產主義帶來的只有毀滅。它所到之處,都壓制異議,懲罰信仰,要求一代又一代人臣服於國家權力之下,而非捍衛自由。它的歷史是用血和悲傷寫成的,殘酷地提醒我們,共產主義不過是奴役的另一種說法。
冷戰結束至今的34年間,世界見證了民主的勝利,也目睹了暴政以新的形式延續。如今,新的聲音重複著舊的謊言,披著「社會正義」和「民主社會主義」的外衣,但他們的訊息卻始終如一:放棄自由,信賴政府的權力,用空洞的控制感換取繁榮的承諾。美國拒絕這種邪惡的教條。我們始終是一個建立在永恆真理之上的國家,即自由和機會是每個人的天賦權利,任何意識形態,無論是外來的還是國內的,都無法剝奪它們。
值此反共週之際,我們團結一致,捍衛構成我們自由人民身分的價值。我們緬懷壓迫的受害者,讓他們的事業永存,並確保共產主義以及任何剝奪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權的制度,最終都徹底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因此,我,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唐納德·J·川普,根據美國憲法和法律賦予我的權力,特此宣布2025年11月2日至11月8日為反共產主義週。
特此為證,本人於公元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七日,即美利堅合眾國獨立二百五十週年之際,親筆簽署此文。
唐納德·J·川普
都是梁啟超的「中華民族」惹的禍! 張權FB 20251113
晚上看了王定宇與Tony Hu的對談直播,發現胡教官講的,跟我在2017讀書發現的美國戰略模式一樣,等於證實了我當年的領悟是真的。把幾件新聞串起來,仔細的思索一遍。
這都是梁啟超發明的中華民族惹的禍!
我一直都認為美國正在準備對中國開戰,雖然川普嘴上一直對中國的皇帝保持克制、尊敬與禮貌,甚至在貿易戰中做出讓步。但那一切都只是為了大戰前必須有所準備而暫時的退讓而已。目的是爭取開戰前更多有利於美國戰勝的貿易與供應鍊安全、外交環境跟軍事結盟的穩定與強化。看過電影教父就會知道,老大與老大翻臉火拼前都是互相吹捧,互相恭敬的。
【雙魚之論】
Shen Bo-yang, aka Puma Shen, a legislator of Taiwan, was named and placed
on a global wanted list by China not because of his advocacy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In fact, Shen's voice on Taiwan independence is not among the
loudest; his appearance and speech are not only about proving his personal
courage; the more critical point is: his expertise lies in the in-depth study
of cognitive warfare, particularly his specialized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CCP) cognitive operations. This
directly exposes the CCP's ongoing "new
form of warfare" conducted on a global scale—something the CCP
desperately wishes to keep hidden—which is the key reason they seek to
eliminate him at all costs. Below is the translation of his speech at the
German Bundestag that I highly recommend.
沈伯洋之所以會被中國點名與全球通緝,並非其宣揚台灣獨立。沈伯洋的台灣獨立聲量並非最高的一級,且沈伯洋的現身與演講並非只在證明其勇敢,更關鍵的是:沈伯洋精研認知作戰,特別是對共認知作戰的研究專業,可以直接戳到中共不願意被揭露的正在實施以全球為範圍的「新型態作戰」,才是中共欲除之後快的關鍵。以下是其在德國聯邦議會的演講翻譯,極力推薦:
Disinformation
by autocratic states with the aim of weakening democracy and threatening human
rights
Digital
Autocracy vs. D emocratic Resilience Puma Shen
Legislator, Legislative Yuan, Taiwan
〈專制國家散布假訊息,旨在削弱民主並威脅人權——數位威權 vs. 民主韌性〉
沈伯洋@德國聯邦會議 20251112 Taimocracy翻譯
Opening Statement 開場聲明
The
debate over the precise definition of "disinformation" is often a
conceptual dead end. From a policy and analytical perspective, the real issue
is not the maliciousness of a single message, but the
information ecosystem itself—a structural asymmetry between open and
closed societies. The strategic goal of authoritarian states is to penetrate
and subvert democratic discourse through systemic interference targeting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tic deliberation.
關於「假訊息」精確定義的爭論,往往陷入概念死胡同。從政策與分析視角來看,真正問題不在於單一訊息的惡意與否,而是資訊生態本身——即開放社會與封閉社會之間的結構性不對稱。威權國家的戰略目標,在於透過系統性干預滲透並顛覆民主論述,鎖定民主審議的基礎進行攻擊。
【雙魚之論】
take note 加拿大拒絕「中國的一中」
外交部嚴厲譴責並駁斥中國國台辦有關打壓及矮化台灣參與「亞太經濟合作」(APEC)的不實說法 外交部 20251112
我國於1991年與當時的APEC主辦經濟體韓國簽署入會備忘錄,正式成為APEC完整會員,會籍名稱為「中華台北」。在該備忘錄中,並無有關「一個中國原則」的文字,並且敘明我國與其他APEC成員在平等基礎(on an equal basis)上參與各項會議及活動。
交易的藝術遇上大國政治:川普2.0的對華策略 Art
of the deal meets great power politics: Trump 2.0’s approach to China George
Yin@MERICS 20251107
喬治尹表示,美國總統將經濟和技術的考量置於任何對華戰略政策之上。這是否會增強他的談判籌碼,還有待觀察。
在萬眾矚目下,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後,川普稱讚這次會晤取得了成功,並表示:「如果以0到10分來衡量,10分是最高分,我會給這次會晤打12分。」儘管觀察人士可能並不認同川普的樂觀評價,但釜山會晤無疑標誌著川普新政府對華政策的首次真正考驗:與其說是嚴格意義上的對華華裔戰略,不如說是快速解決與中國的戰略問題。
【雙魚之論】
我注意到先前的美台特殊管道會議、賴清德過境美國出訪中南美不順,被反對黨解釋為美台關係不好,且原因都是賴清德的立場問題。當時不明所以,鏡週刊的特輯揭露了原來是吳釗燮與林佳龍的競爭,變成損及國家利益。
帝王術雖有分而治之而權力集中首腦的標準手段,但不能損及整體利益。這樣看來,賴清德必須將兩人隔開,或先懲後獎等。
外交龍燮鬥/外交雙首長爭主導權 揭林佳龍、吳釗燮惡鬥內幕 鏡週刊 20251112
副總統蕭美琴、前總統蔡英文先後訪問歐洲,在國際舞台為台灣強力發聲,是今年賴政府最亮眼的外交成績。儘管如此,賴政府國安決策體系其實暗潮洶湧,兩大要角、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早從去年520新團隊上任後,就因外交人事埋下嫌隙,後來甚至傳出吳釗燮屢屢繞過林佳龍指揮外交部司處,以及運作駐美代表人選等。
【雙魚之論】
雖然鄭麗文事後受訪明白宣示:吳石是匪諜、是特務,不是受難者。但,典禮由親共組織舉辦,儀式中高舉吳石相片、資料而鄭麗文參加並90度大鞠躬已經成為流傳後後世的畫面。達成這樣的「宣傳貢獻」就夠了,誰會記得鄭麗文有受訪?
另外,在認知方面:大前提與小前提矛盾(參加典禮與受訪澄清),答案不是無效,而是任意—任由中共宣傳定義。
林濁水的發言,證實:「極端民粹派」反而是阻止社會更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他們不是腦筋不好的同志。「極端民粹派」如果不是敵人打入臥底的,就是極易被敵人洗腦的useful idiots。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都是思想犯?所以鄭主席出席「烈士」追思會一點都沒有問題? 林濁水FB 20251110
政治受難者分統獨兩途,鄭麗文主席參加的「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被追思的,與會的,全都是統派共產黨一路人士。
【雙魚之論】
加拿大政府的「注意到」用語是合理與謹慎的(The Canadian Government takes note of this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但中共繼續用不知名手段讓許多後進國家「承認」中國的主張。積非成是至今,成為只有「一中原則」被國際流傳,而知曉的先進國家僅弱弱的以「我們的一中政策」來描述與諷任中國的特異主張。
法廣:「曾在1949和1960年兩度踏足中國的老杜魯道,1968年4月就任加拿大總理,兩年半後與北京建交,為紅色中國打開了美洲大陸之門,智利、秘魯、墨西哥、阿根廷等國隨後承認北京,也導致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進而在1979年承認北京,不再被孤立的中國從此走上世界大舞台。」
加拿大模式的一中 蔡啟芳FB
20251109
中國要求加拿大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加拿大外交部提出五點理由反駁:
(一) 台灣並非加拿大所擁有之領土,所以加拿大沒有權利承認台灣主權歸屬於誰。如果是加拿大所擁有的北極圈諸小島與中國有爭議,加拿大才有權利承認其歸屬。這是從羅馬法以來的所有權法理。國際法當然也依此原則適用。
(二) 沒有任何國際法理論使加拿大有「權利」承認、或有「義務」承認與它無任何關係的台灣的主權歸屬。中國要求加拿大做這種承認毫無道理。
(三) 即使加拿大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實際上並無任何法律效果或意義。因為加拿大國民、飛機、船舶要進入台灣,拿北京政權所發簽證根本無效,還是要向台灣當局申請簽證。承認其對台灣實效統治,這等於是立刻又以具體行為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四) 加拿大若在國際條約中承認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依條約必須履行原理,加拿大勢必派兵攻占台灣,負責把台灣交給中國以履行條約。這是多麼荒謬的一件事。
(五) 台灣如果的確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北京政權何必要求各國承認。例如,海南島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本不必要求他國承認。反之,台灣若非中國領土,中國即使到處去要求他國承認,實際上也沒有國際法效果。如果台灣是有紛爭的領土,中國也應該去找與該領土有關的當事國交涉及承認才有國際法效果。強迫無關的第三國承認是毫無意義。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关于中、加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根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和平等互利的原则,决定自一九七〇年十月十三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拿大政府注意到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
加拿大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中、加两国政府商定在六个月之内互派大使,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惯例,在各自首都为对方的建馆及其执行任务提供一切必要的协助。
Joint
Communique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Conce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Canada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of
Canada,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for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non- 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and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have decided upon mutual recogni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effective October 13, 1970.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affirms that Taiwan is an inalienable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takes note
of this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recogniz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Canadian Government have agreed to
exchange ambassadors within six months, and to provide all necessary assista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unctions of diplomatic
missions in their respective capitals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