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10-19

鄭麗文:「劍橋分析」的又一經典之作?

【雙魚之論】
近年台灣的民主發生了幾次不可思議的「暴起」(暴落、暴退)?柯文哲(2014)、韓國瑜(2018+2020)、大罷免(2025)、鄭麗文(2025)。其中還要夾一位盧秀燕不明原因的棄選(2025)。無論勝負誰屬,國民兩黨,甚至加上民眾黨,必然身歷其境。
造成這現象的最可疑的原因是:社群軟體透過演算法推播特定內容給「OCEAN計分法」選定的選民。「OCEAN計分法」指的是五大人格特質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包括: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盡責性(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a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神經質(Neuroticism)。選戰操盤者透過社群軟體與演算法,精準的觸發特定選民的情緒開關並促使其行動(投票給特定人與事)
這套認知作戰,已經被成功複製到世界各地,其經典之作是英國脫歐(BREXIT),2018川普當選也被認為是,還有阿拉伯之春等。
俄羅斯是最先對劍橋分析公司這套稱為「精準行銷」(Precision Marketing)技術產生興趣、接觸、研究與應用的國家---俄羅斯研究好了之後,當然北京也會擁有與應用。有興趣者可以去閱讀Mindf*ck心智控制劍橋分析技術大公開〉、〈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秘
在這樣暴起暴落的意料之外下,台灣的民主發展有值得擔心之處:隨時會有一位不被注意(看好)的人在短期間當選(或熱門的人選反而落選),對事的公投也會如此最困難的成案階段按部就班過關,結果卻在投票時以320的不可思議比例全軍覆沒。這樣的機率會有多少?
回到鄭麗文,既然經歷不可思議的暴起,此人就不會沒有靠山。只是,這全新局面已經不是「自治」領域可以涵蓋完整的了。
2017舊文現刊 〈英國脫歐大劫案:我們的民主如何被劫持〉Carole CadwalladrThe Guardian 20170507 Taimocracy翻譯

心理測量分析:選舉中的性格說服力 Varoon BasyakarlaOur Data Our Selves 20180518 / Taimocracy翻譯
中國正在使用劍橋分析的手法攻擊台灣 CHENG SHAFB 20190813
格拉西莫夫主義 旨在製造混亂,讓對方無法確定與思考任何事情
〈人無法掌握真相:心理戰宣傳成為主流〉
Mindf*ck 心智操控【劍橋分析技術大公開】
操弄【劍橋分析事件大揭祕】
授權又回流 柯文哲抄襲劍橋分析?

PTT原始資料全揭露!「韓流」怎麼造出來的? 天下雜誌201901

鄭麗文背後可能不僅境外勢力,更有在地體系的支持。那是誰?    台灣安全守護報告 籌備處 20251018

鄭麗文確定當選國民黨主席。民進黨/泛綠支持者,若預期鄭是光桿司令,她將會弱化與分裂國民黨,恐怕就錯誤了。

若將鄭麗文與歷任國民黨主席相比──包括馬英九、吳伯雄、吳敦義與朱立倫──她的聲望、歷練與政治經驗都遠遠不及前人。無論在選舉操盤、行政資歷,或是黨內的人脈、動員能量上,鄭麗文都明顯更弱得多。

.也因此,她本身幾乎不具備足以號召黨員、凝聚黨心的政治力量。若僅憑個人能量來推動政策、發號施令,她顯然不夠的。光是要在中常會,她要發言能否能被各中常委被傾聽與支持,都將成為巨大挑戰。更不用說,她若想依靠個人面子或人脈進行募款,恐怕也會相當困難。

.那麼,鄭麗文真的是完全靠自己當選的嗎?她真的只是被社群媒體或演算法「推」上來的候選人嗎?鄭麗文當選,民進黨/泛綠支持者,可以預期一個弱化與分裂的國民黨、未來兩年選戰更容易嗎?

從現有跡象來看,很可能並不是。她極有可能仍屬於「連戰系統」所扶植出的人物。這可從幾個端倪看出:其一,鄭麗文是在連戰擔任黨主席時被延攬加入國民黨;其二,她也在那個時期出任國民黨發言人、文宣主管;其三,她曾在連戰生日宴會上親自跳兔女郎舞助興與致敬;其四,連勝文多次在公開場合否認本次選舉中中國因素或境外介入問題,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實際上似乎在暗中協助鄭麗文。

若這樣的推論成立,那麼鄭麗文的崛起,除了可能受到部分社群媒體與境外輿論力量的助力之外,相當一部分比例仍可能來自連戰系統的組織動員與票源支持。至於她是否真的是連戰派的代表,還可從後續發展觀察──例如,若國民黨內的連系人馬 (如台北市議員徐弘庭等人) 陸續出任要職,便可作為驗證的依據。

若鄭麗文確實是連戰系統所推出的代表,那麼這個就能合理解釋:她本人沒有明確顯示與中國有直接而深厚的往來,為何境外勢力要偏好她?雙方如何達到溝通互信?如果上述推論為真,就說得通了 -- 連戰與連勝文長期與中國保持密切互動。連戰是國共「破冰+牽手」的關鍵人物,連勝文更是頻繁往返中國,與對岸的金流與商業網絡關係深厚。若連勝文確實在背後支持鄭麗文,那麼她獲得「境外勢力」的認同與協助,也就不難理解。

在國民黨內部,鄭麗文本身既沒有地方派系,也沒有穩固的群眾基礎,更缺乏屬於自己的政治班底。若她真是連戰系統推舉出來、並在境外勢力與連家支持下當選,那麼她的角色就極有可能是一個傀儡──也就是說,她在政策決策、人事布局、以及黨務運作上,都不太可能依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是執行背後勢力的安排、指令與策略。

在連戰派系的中生代人物之中,鄭麗文雖然沒有資源與地盤,但相對而言,她有豐富的街頭運動經驗與群眾動員能力。這一點也可能是連戰系統選中她的重要原因。未來幾年,她或許會運用這項長才,組織更多街頭抗爭與政治衝突,以演講、集會與衝撞警力等方式,創造媒體話題。若這樣的活動觸及法律紅線,導致她被逮捕或法辦,反而可能塑造成「被政權打壓、被剝奪言論與集會自由」的形象,藉此博取社會輿論的同情。

從這個角度看,連戰系統推出鄭麗文作為代理人擔任黨主席,可說是聰明巧妙的政治安排。鄭麗文雖然長期展現對連戰的恭順與忠誠,但她並非連戰家族成員,甚至稱不上核心幕僚。對連家而言,她是可犧牲、可替換的棋子──即使她未來觸法、被起訴或遭清算,也不至於動搖連家的根本利益

相對之下,連家真正要延續政治影響力、並絕不容犧牲的當然是連勝文。作為連戰的長子與政治繼承人,他不可能,也不被允許親自涉險。鄭麗文的存在,剛好能在政治上為連家分擔風險。若她未來被打倒、被邊緣化,仍可再推新的人選取代她。對連戰家族而言,「可替換性」正是這個布局的精妙之處。

此外,相較於連勝文與其他連家系的政治人物,鄭麗文更具群眾魅力與口才,也更擅長辯論與街頭宣講。這或許正是連家選擇她作為國民黨主席代理人的原因之一。

那麼,接下來最關鍵的問題是:鄭麗文能否「鎮得住」國民黨?

許多人質疑,她缺乏歷練、聲望與黨內基礎,未來在進行溝通協調或發號施令時,是否會遭遇黨內反彈、導致分裂與失序?

但如果上述推論成立,她背後既有境外勢力的支持,也有連戰家族的撐腰,那她的決策與指令,其實並非出自個人意志,而是背後系統的意圖與部署。

在這樣的情況下,「鄭麗文鎮不住黨內大老」的問題就不再存在──因為真正掌實權的,真正在主導議程的,並非她本人。對多數國民黨內人士而言,即使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從目前的脈絡推估,未來國民黨內部的主要運作模式可能如下:

第一,背後真正主導、能透過政商網絡與境外關係取得資源的,仍是連戰家族的系統

第二,鄭麗文則作為檯面人物,負責媒體曝光、街頭活動與輿論操作,以吸引注意、塑造形象

第三,藉由她的高調行動,國民黨可以衝高議題熱度,增加黨的立場與主張的曝光度;

第四,這樣的安排同時也讓連勝文等人能專心於總統選舉佈局,塑造「總統候選人」的形象,專注於跑行程、爭取選民支持。

.在這樣的分工下,鄭麗文其實是繼續當她從政多年以來真的有經驗的工作:發言人。只是這次,她名片上的頭銜是「黨主席」。

.在這樣的權力架構下,馬英九、郝龍斌、羅志強等人背後的派系,是否會逐漸歸隊?是否可能與連戰系統達成某種權力共識,整合更大的能量來對抗民進黨?目前仍有不確定性,但可能性相當大。

解析這一局背後的盤算與設計,這樣的布局雖前所未有,卻並非沒有道理。

從策略角度來看,這樣的謀劃大膽而精細,若運作得當,確實可能發揮出超乎外界預期的效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