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On his second trip to India, President Obama released
a statement supporting Japan’s move toward ISIL, which actually added a chip of
friendship among the three countries.
The overall amity between the US and India “is a clear upgrad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it signals a new direction of Indian foreign policy,” according to the
comment of New York Times. It is not merely Premier Modi ’s
new policy.
It is, in fact, the shift of
India’s geopolitical strategy to counter Beijing’s geopolitical map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Of course, the concept of the India-Asian
Pacific region, which began in 2013, is formed. Revised at 1520
歐巴馬二度訪印度的路程中,發表支持日本譴責ISIL的聲明。很有趣的。
此次美印的接近,不僅配合軍事與外交,核能(從小布希總統卸任前做出的開放)、實際上還有貿易與文化。可見得報導所稱「印美關係的一次明確升級,它標誌着印度外交政策的新走向。」並非僅僅是莫迪政權的外交轉向層次而已。而是針對「一路一帶」的地緣對應。
當然,2013年起所謂的「印亞太」已經逐漸成形了。
對了,這次密雪兒有去,衣服穿得滿漂亮大方的。
面對中國,美國與印度發現利益共同點○紐約時報 (2015.01.27)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50127/c27india/zh-hant/
新德里——奧巴馬總統抵達這裡,準備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時,他帶來了一長串供討論的議題,比如能源和貿易。但是,當他和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坐下來會談時,頭45分鐘的主要話題只有一個:中國。
奧巴馬和幕僚驚訝地發現,在中國的崛起及其對東亞大戰略格局的影響的問題上,莫迪的看法與他們高度一致。對於中國在周邊地區擴張影響力的種種做法,莫迪與他們一樣,似乎不僅變得日益不安,而且有意用一個整體策略來加以應對。
他同意和奧巴馬簽署一項聯合聲明,譴責北京在南海控制權問題上挑起與鄰國的衝突。他建議重啟一個包括美國、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在內的鬆散的安保網絡。他對在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論壇上發揮更大作用表示了興趣。在該平台上,印度有可能對中國的影響力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多年來,美國總統一直試圖與之形成一種更強健的合作夥伴關係,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中國日益增強的力量。印度不信任中國並與其作對的歷史由來已久。在冷戰期間,中國是新德里的頭號敵人巴基斯坦的盟友。不過長期以來,印度堅持在世界事務中保持獨立自主,不願與美國結盟來對抗其龐大的鄰國。
然而,隨着中國在經濟、軍事和政治上的崛起,莫迪似乎不僅願意重新界定印度與美國之間的關係,而且還渴望這麼做。
「就像美國一樣,印度對中國的態度也非常矛盾,」曾任印度駐美和駐華大使的K·尚卡爾·巴傑帕伊(K. Shankar Bajpai)說。「現在,印美雙方都更加清楚自己的利益所在,也更好地理解了這些利益的共通之處。」
如果時間證明這種狀況能持續下去,那麼它所預示的轉變,就會比奧巴馬在這裡簽署的任何協議或聲明的影響更加深遠。實際上,美國官員希望,與他們獨自努力遏制中國的野心並維護該地區在戰後的秩序相比,美印兩國可以攜手開展多得多的行動。
美印成為夥伴一齊對抗中國的可能性顯然激怒了中國。本周,中國猛烈抨擊了奧巴馬的新德里之行。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刊發評論,對其口中的美印「表面和解」予以批駁。文章談到美國以前曾禁止莫迪前往該國,而且僅僅一年之前,一名印度外交官在紐約被控剝削幫傭,導致兩國交惡。
新華社的這篇報道表示,此次訪問的「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內涵,因為美印兩個大國之間的長期分歧,有時會和它們之間的地理距離一樣大」。文中還稱「鑒於雙方在氣候變化、農業糾紛和核能合作等方面存在着難以彌合的分歧,要讓奧巴馬和莫迪成為真正的朋友,三天時間肯定是不夠的」。
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則警告,美國給印度設置了一個陷阱。「『中國龍』和『印度象』天生就是對手的固定思維模式,是西方別有用心地培養和炒作起來的,」文中稱。
美國官員表示,如果不欺凌鄰國,中國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沒有人致力於和中國對抗,連遏制中國也談不上。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和印度對亞太問題的態度是相似的,」奧巴馬的副國家安全顧問本傑明·J·羅茲(Benjamin J. Rhodes)稱。「與此同時,我認為大家看到的是,美國和印度致力於在這一地區實現基於規則的秩序。」
除了關於中國的討論,美國與印度正在開展更加廣泛的努力,以便加深兩國關係。抵達印度的第二天,奧巴馬作為主賓,在印度的共和國日閱兵式上坐足了兩個小時。閱兵式上展示的印度軍事裝備主要產自俄羅斯。
奧巴馬還主持了美國和印度企業高管參加的一個會議,主題是擴大貿易。美印貿易額每年約為1000億美元(約合6250億元人民幣),與美中之間5600億美元的貿易額比下來,未免遜色。奧巴馬政府已制定了目標,要將美印貿易額增至每年5000億美元。
美國政府的一名高級官員表示,與奧巴馬和印度領導人過去進行的討論相比,本次他和莫迪關於中國的對話「的確存在本質區別」。「他的觀點和我們的很相似,令我深有感觸,」這位官員稱。由於這次會談的私密性質,此人和其他幾名被問及的官員均不願具名。
在聯合聲明中,莫迪同意採納美國對中國的地區糾紛使用的措辭。兩位領導人重申了「保障海上安全、確保整個地區自由通航和飛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南海」。對於海上爭端,他們還呼籲「所有各方避免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
莫迪建議印美日澳重啟安全合作關係。這四個民主國家曾在2007年短暫組建了「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招致了中國的抗議。一年後,由於澳大利亞政府的更迭,該對話被放棄。
莫迪決意在亞洲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推出了「東進」(Act
East)政策,與奧巴馬自己的「轉向亞洲」策略有所契合。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問題上,這兩個國家逐年趨向共識,但是去年發生的幾起事件起到了特別的促進作用。
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的核潛艇在被印度視為戰略後院的孟加拉灣進行了多次巡邏。這讓印度的國防部門憂心忡忡——修造延誤和事故的發生,導致印度的潛艇數嚴重不足。中國核導彈與印度海岸線近在咫尺的可能性,令印度的核威懾力遭到了削弱。
第二樁事件是,去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印度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但在此期間,中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與印度軍隊發生了對峙。此事激怒了莫迪,他原本計劃付出大量努力來讓中印關係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莫迪發現,對中國人越是彬彬有禮、熱情好客,他們對你就越是苛刻,」曾任印度外交部長及駐美大使的拉利特·曼辛格(Lalit Mansingh)說。
本月初,中國和印度在斯里蘭卡實際上展開了一場代理人之爭。去年秋天,一艘中國潛艇停靠在了斯里蘭卡。儘管印度否認進行了直接干預,但本月進行的選舉將斯里蘭卡的親中政府趕下了台,令他們頗為滿意。這次選舉被外界視為北京遭遇的一次挫折。
曼辛格表示,印度領導人長期以來一直擔心,與美國來往過於密切會破壞印中關係。但是他又指出,如果善待中國只會導致進一步的對抗,那麼與美國更加密切地合作的一個最後的障礙就不復存在了。
「奧巴馬的訪問表明,莫迪已經認定,美國不僅是印度的戰略合作夥伴,而是印度在這個世界上的首要戰略合作夥伴,」曼辛格說。「這是印美關係的一次明確升級,它標誌着印度外交政策的新走向。」
莫迪一矢中的,可比老美強多了
回覆刪除二戰中日本因轟炸廣東被媒體報導後,輿論一面倒向中國,最後迫使羅斯福對日本祭出石油禁運
那麼最後中國人又是如何看美國?交友不慎呐
妖棋士:
刪除因為都交到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