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20201102的舊文,重新新刊。原文提出了以下觀點:處在全球共產擴張時代,蔣所領導的幾次台海戰役獲勝,確保七十年「反共保台」主軸。共同寫下戰後台灣史的「在台中國人」與台灣人,在1979年都成〈台灣關係法〉的「台灣住民」。仍舊很有參考價值。
寬廣的視野,可以包容並解決爭議:經國圖書館
vs. 中正紀念館
要著眼過去,還是現在與未來?
舊思維無法產生新國家 「歷任總統檔案館」的前瞻性
就在美國為產生新總統而紛擾之際,台灣卻為如何安置舊總統萌生茶壺風暴。
日前國史館就機關預算解凍與立委有一場交鋒。關切體制的國史館認為:應同時處理戰後「歷任總統」檔案與文物;懷抱傳統台派期望的立委認為:李總統終結威權開啟台灣民主,有特殊歷史地位,應給予特別待遇。
此議題牽涉多層次糾結,最終逼得大家要直視自己的意識角落不可。
先是,文物與檔案是同,還是不同?陳儀深館長文章中略有說明:既然我們有了《總統副總統文物管理條例》,擴充此法使之包含檔案,成為《總統檔案及文物管理條例》即可。
其次,政府檔案館(或圖書館)與民間紀念館,不能互扯後腿。但要如何合作?雙方除須以史為念外,還要考慮將來的政治效應。
議題逐漸來到深水區…
三、鑑於不同族群有迥異的歷史經驗,在討論是否廢止中正紀念堂時,若為獨尊李總統而貶抑其他,無異於重複過往的威權政治。
四、檔案館應設置首都台北。但台北有哪塊地,適合將歷任總統行儀攤在國人眼前?轉型中正紀念堂作為「歷任總統檔案館」,顯然是個前瞻選項。
經李登輝文物與檔案、「歷任總統」文物與檔案、檔案館地點、中正紀念堂轉型等一連串思考後,我們終會觸碰:要如何評價戰後台灣歷任總統,並賦予其正向連結台灣的重大抉擇。
這是大哉問!以建國為志的台灣派,在朗朗上口「中華民國來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台灣」之餘,卻疏忽這些口號代表:中華民國已在1949年潰散滅亡,一群人到台灣又以原招牌新生,輾轉至今未曾中斷。
部份台灣派認為,蔣所代表的事物無一是處;但處在全球共產擴張時代,蔣所領導的幾次台海戰役獲勝,確保七十年「反共保台」主軸。共同寫下戰後台灣史的「在台中國人」與台灣人,在1979年都成〈台灣關係法〉的「台灣住民」。
不承認這些事實,雖然心頭一快,政治上卻會出大亂!我們只會以新的霸道替換舊的威權。蔡總統說服李登輝家屬同意安葬李總統於五指山,也同步頒予郝柏村褒揚令後,郝家人也回報「現在都應該放下了」。他們共同示範了新的融合可能。
戰後台灣,不是從90年代才忽然迸出,兩蔣時代絕不可能任憑空白。作為有識者與有權者,其義務是如何正向解決問題,而非繼續堅持「問題」。
【姊妹文章】
20081215:台灣主體運動的連續與再出發(台灣主體運動的連續與再出發)
正視狀態,否則永遠有被忽視而無法安定的一群;全面統合翻新,創造環境,適時與中國清楚切割。
回覆刪除幾年的斷點,具關鍵重要性
刪除實在也需要運氣:
刪除歷史無法假設,歷史也無法重來。一連串的偶然,帶來的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只有階段性的透過
已經成為事實的檢視才能瞭解一、二;因為歷史尚未終結。就在這個當下,一切的混沌紛擾,省視多頭勢力
的興衰演變,透露出的往往是正義的日益彰顯。就在接續不斷的“事件”中,如同麵團一般,加入酵素 -
議題、醒麵 - 發酵、擀麵 - 大辯論;越是千錘百鍊,越是彈牙有勁。於是人民心智日漸從愚昧走向清晰,
獨裁專制也就漸漸在人民的反彈與抗爭之中,走向瓦解,終至分崩離析。隨之民主日漸成熟,資訊越加透明,
意志表達不被壓制,公民社會於焉產生。
如果:1984年 孫運璿 不中風的話,1988年人形立牌的 李登輝 不可能當上總統。
如果:2000年 連宋 不分裂的話,陳水扁 不可能當上總統。
如果:2004年 319槍擊案不是子彈擦過陳水扁 的鮪魚肚,國、民兩黨 鹿死誰手,各佔 50%。勝負差
恰為228事件的0.228%。
如果:2020年 國民黨 推出的不是一整個痞相的 韓國瑜,而是 朱立倫,或者 蔡英文 就無法連任。
如果:中國領導人 不是一腦子馬列、文革,以及中國夢的 習近平企圖打破自由、民主、
人權的普世價值,今天的中國會相當不一樣。而喜歡發大財的台灣或許就回歸消失了。
所以人們常說,歷史是沿著曲線走的。政治也是。
刪除超越人的規劃的因素出現,因而改變原先軌道,只能說是機率,或神的旨意。
傳說1984年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自認他行政院長是副總統不二人選,
刪除2月15日蔣經國卻提名李登輝,孫運璿氣到中風(2月24日) 。
他真不知副總統延用本省配?
當年,我曾經以「被中風」的市井傳聞,請教老師
刪除老師回覆:「也有此一說」
很深奧~
這是孫的不智,或企圖心旺盛到遮住理智之眼
孫,總還是保留「令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