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The draft of the Taiwan Defense Act, which was proposed by the U.S. Senator Josh Hawley (R, Mi), is a multi-purposed legal document.
The Act is a specified extension of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 part of
the Taiwan Governing Basic Law, a mandate of the U.S. armed forces to deter
CCP’s aggression in the region, a disposition to redefine Kaohsiung’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e author commented on the value of Kaohsiung from two perspectives:
1. safeguarding Taiwan Strait and Bashi
Channel; 2. observing the South China
Sea. Despite the size, the Pratas
Islands, known as Tungsha Atolls, is equally essential as Kaohsiung does.
However, I do not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Sino-Japan war, even the author mentions in his article.
《台灣防衛法》,是TRA的具體延伸與補充,是台灣治理基本法的架構,美軍作戰的戰略授權,更是重新定義圍堵中國的藍圖之一。
這篇文章將高雄港的戰略位置做了兩角度的觀察,其實應該加上東沙。
倒是~,什麼是「甲午戰史」,作者留下伏筆!
美須通過《台灣防衛法》,向中國表明防衛台灣之決心
Joseph Bosco@The
Hill 20200616
An
Act to check Beijing’s fait accompli strategy by HoonTing
遏止現狀被北京扭曲的〈台灣防衛法〉(完整)=台灣防衛法戰略清晰老美警告中國
美軍重返高雄港,時機成熟? 歐瑋群@自由 20200618
六月十六日早上美國國防部長艾斯培發了一則推文,提及美國將持續和東亞盟友與其他太平洋島國建立更緊密關係,並維持對民主台灣承諾。筆者認為,從五角大廈的立場來看,相較於印太區域國家的軍事聯防,台灣更像是一個被保護的戰略要地、關鍵衝突點。
以戰略要地而言,位居第一島鏈核心的台灣,扼住了中國進攻第二島鏈的咽喉;而就關鍵衝突點而言,二○一七年蘭德報告中,美中衝突的三大引爆點:台海、南海、朝鮮半島,與台灣相關的就佔了兩個。因此近半年來,中、美兩軍機艦繞經台灣的次數已多不勝數,美軍更不避諱地在六月九日直接將軍機穿越台灣領空,由台南外海離去,頗有中美防禦條約尚未廢除前的態勢。
事實上美國《二○一八財年國防授權法》中早已允許美國海軍將可定期停靠高雄港。既然美國軍艦可以停靠高雄港,軍機穿越台灣領空又有何難度?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國參議院接著運作的《台灣防衛法》,將實際賦予美軍作戰所必要的法律授權,草案中甚至提及「核武保護傘的評估」。一旦通過,將與台灣旅行法、台北法、台灣保證法等一系列法案一次補足了台灣關係法(脫胎自中美防禦條約)中關於是否防禦台灣的模糊規定。
若如此,美軍是否駐台勢必成為焦點的話題。相較於有長期駐守人員和家庭的主要作戰基地 (Main Operating
Bases, MOB),美軍近年來的軍事計畫更傾向於建立僅須少部分人員的安全合作據點 (Cooperative
Security Locations, CSL)及前進作戰據點 (Forward
Operating Locations, FOL)。前者如只做為補給、訓練、演習和與當地區域伙伴的軍事互動場所,預備重返的蘇比克灣、金蘭灣;後者如針對北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任務,將在台灣東方島嶼設置的特殊部隊。
由於美軍已不在香港補給,考量地理特性,一旦駐台,最可能的方式將是採取CSL的方式進駐高雄港,配合蘇比克灣、金蘭灣、新加坡,成為包圍南海的東西南北四大出口。同時高雄港又能與蘇比克灣、美軍新設FOL基地三角監視巴士海峽,戰略價值非常顯著。
參與韓戰的韓國將領白善燁在其回憶錄中曾說:「聯合國軍領袖若熟悉甲午戰史,今天朝鮮半島局勢就會完全不一樣。」這理論套用在高雄港何嘗不是如此?對此,熟悉韓戰、二戰史的五角大廈應該不陌生才是。
積極的周邊防衛態勢,並無法解消中國的威脅。
回覆刪除戰後美軍進駐日本,真正做的只有兩件事就是廢除天皇制與不再擁有軍隊;中國顯然遠為複雜。
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從歐巴馬以前,直到川普上台,一直就是和中。真正翻轉其實也就一年多兩年的時間,嚴格一點的說,是 “百廢待舉”。
最高目標應該是徹底改變中國的獨裁體制。結合國內外、體制內體制外,全面佈建無聲無息的透明力量。
以中國體量的龐大與內容之複雜,美國更應該做的是將 CIA 的營業重心移入中國;這樣的思維並不時鮮。
日本在20年前,就已經有中型的上市公司將總部移往新加坡,做亞洲的全面佈局。
後習近平時代,並不等於中美競爭的結束。由於中國思維的幽暗不明,恐怕反而是另一輪更複雜的鬥爭開始。
直到中國得到徹徹底底的民主解放。
仁心仁術;自由世界不為己謀,不應該只是利益計算。應該幫助中國重建治理信心與文化現代化;半上流社會的台灣不應過於凸顯,
卻也不應缺席。
戰略限制其實很明顯:只能消滅「中共」
刪除過去,用的是胡蘿蔔
未來,可能只好用棍子
所以,問題出在「中國」而非「中共」
但因為戰略限制,所以只能消滅「中共」
要不然,就是徹底隔離「中國」,來解決「中共」威脅。
很弔詭的辯證
.
相同的弔詭辯證,我也陷入過:
回覆刪除【 〉〉〉中國國力計畫主任葛來儀表示,北京已「無視」美國,「他們不再聽取美國的看法」。〈〈〈
終極的說,葛來儀這種想法並不瞭解中國,更不用說中共。儘管 中國/中共 是一體兩面,而取中國為唯一思維,
其實已經讓民主國家失去了對應 “中國” 轉圜的餘地。因為在現實的領域,中國已經完整的為中共竊據。這也讓
中華民國台灣 自身,陷入一種似是而非,起碼在論述上(不一定是作為上)陷入了不上不下的狀態。
(上面這一段不知所云;不知當初為何這麼寫。)】
中國將近三十年的經濟高成長已經是強帑之末,人口紅利已盡,加上習近平的胡搞,應該是回頭無路。
回覆刪除只要堅持封鎖,個人相當樂觀。包裹解決,毫不含糊 - 就是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