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01-26

椰子大與King Wang評「行為經濟學」

【縛雞之見】
經濟學需要「理想的實然」,而它卻是一種「應然」。
哈哈哈。所謂「神聖」在此處打結了。

椰子大與King Wang評「行為經濟學」

這篇文章嚴格來說,並沒有太多新鮮概念,只是針對經濟學上的一個很重要前提:其他條件不變(拉丁語:ceteris paribus,英語:all else equal完全理性(Perfect Rationality)假設,提出質疑


這已經是被討論過好幾十年的老議題,換句話說,試圖將古典經濟學的模型加以更合乎現實化。古典模型之所以能成為邏輯那麼精美的模型,那是因為建立在一連串的假設上,而最大的假設就是:其他條件不變是對拉丁文短語(拉丁語:ceteris paribus,英語:all else equal)。

 

放鬆這些假設,很可能就導致整個模型的崩潰,也之所以如此,才有叫 market failure 的現象發生。
不管是個體,或總體,經濟學的模型是在講 "實然",而且更精確的一點是實驗室下的實然不是應然。共產主義講究的是應然,基督教講究的是應然,但經濟學沒有。也根本沒有所謂的道德觀,是非,黑白等概念。然而,這些都是造成一個經濟行為決策的重要因素。這就產生在實然與應然之間的落差了
完全理性的假設是非常合理的,因為這是一種現象,而且放諸四海皆準的現象。以這現象才能導致有個具體的目標稱之為 "利益最大化" "效率最優化"沒有這假設,最大化,最小化,最優化,等等的價值都完全無法表現出來了。所以這假設一定需要

 

然而,太陽底下並不是凡事都可以如此套之以這種價值模型座決策,這就是麻煩之處。例如:老人,小孩,殘障者是否值得扶養?是否應該養兵軍隊?這些議題都超越經濟概念的供需了。

 

為理論之目的,一定需要完全理性這假設。沒錯,就是這樣。
理論建構之後,接著再把個體與總體做個連接,如此就能讓邦國(群體)與個人都有各自的最優化目標。(應然的圖畫也就出來了)。之後再回到現實,那麼實然與應然之間的差距gap,間隙,要如何彌補,那就是永遠的經濟學議題了。換句話說,有個標準答案後,再來找問題出在何處,那就容易多了!

所以這篇號稱是行為經濟學,我認為並不是啥驚天動地的新發現,不過是另一方式的試圖鬆綁一些經濟學理論的前提假設罷了。但我認為這樣的行為經濟學還不夠完整,也沒有建立起如:Urban Economics, Land Economics, Transportation Economics, Labor Economics ….,也都建立很完整的模型架構,完全合乎經濟學供需之方法論,並且釋放很多假設與前提

網友King Wang 說:
「亞當斯密的「完全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不要違反基督教義。只有上帝才能全知全能,所以用市場機制這個看不見的手來隱喻經濟學的真理是上帝的傑作。個體經濟學是無法適用的,越接近人的領域,神的完美性就越缺乏。至於,如果假設違反基督教義,「國富論」會被打成異端,他會遭到像哥白尼那樣下場?
霍布斯的「利維坦」與馬基維利的「君王論」要很巧妙地宣告「塵世之國」與「天上之國」的政教分離原則。利維坦和君王論不討論上帝的領域(神學),基本上是刻意避開,可惜的是後世用無神論來看。當時無神論會成為異端,所以我比較不相信霍布斯和馬基維利是無神論者。」

King Wang 這段論述掌握了亞當史密國富論的哲學基礎了。拜服,拜服。又將Hobbes, Machiavalli 也拉下來,真的值得彎腰很大!

 

確實是如此。Adam Smith 不敢造次地說;上帝確實是麻煩的製造者,因為隱形之手,再怎麼說,也只能非上帝莫屬。然而這隱形之手的基本根基就是在完全理性,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有了這目標,一切才能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把經濟行為架構化,換句話說,沒有交換,沒有經濟,沒有買賣,沒有供需。交換的來源就是要達到利益最大化。而交換之所以可以推行廣闊,形成市場而亂中有序,那就是隱形之手的功勞了。

所以亞當史密可說把黑格爾正反合的辯證法應用到經濟學上,提供出最正確方法論的人:買賣供需等對立概念形成交換之場所,謂之市場也!這就正反合全部具備了

馬恩兩人,錯把正反合看成生產工具之占有與否的兩大階級,嘿嘿,這就差大尾囉,也是所有之後分析錯誤偏駁的開始。蓋因生產工具的概念,那已經是最基本經濟動機 "利益最大化" 後面好幾千公里外的事了,根本不能拿出來當做分析的基本元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