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5-04

《經濟學人》:三大新因素,美國威懾失靈,習近平犯台野心更大膽 經濟學人 / 天下轉譯 20250502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Economist’s concerns are partly valid but undermined by factual inaccuracies and pessimistic projections rooted in speculative assumptions. In truth, the central premise of a second Trump administration’s high tariffs is not revenue generation but a tactic to renegotiate trade agreements and distinguish allies from adversaries. These tariffs represent the initial step in a broader paradigm shift, which might be termed a “reverse Marshall Plan.”

Globally, electoral cycles routinely reshape political landscapes, with party fortunes fluctuating in response to governance outcomes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Taiwan’s democratic evolution exemplifies this dynamic, as public sentiment adapts to domestic performance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South Korea’s forthcoming presidential by-election, for instance, could usher in a pro-China leader, with potentially severe regional repercussions.

A critical question arises: How did Taiwan’s Kuomintang (KMT), historically a staunchly anti-communist ruling party, transform into a pro-China actor so quickly? Three factors elucidate this shift:

  1. For over half a century, the U.S.-le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perat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integrat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into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would prompt it to abandon communism, curb expansionist ambitions, and adhere to international norms. Taiwan was effectively sacrificed in this calculus, deprived of critical support—including military assistance—leaving it profoundly insecure about its future.
  2. Domestically, the KMT’s loss of power in year 2000 prompted a strategic reorientation. Under Chairman Lien Chan, the party sought the CCP as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lly, aligning with U.S. policies amenable to China while securing personal financial benefits for party elites.
  3. The CCP’s global ambitions hinge on Taiwan as a critical first step. Without control over the island, its expansionist agenda falters. Consistent with its infiltration of foreign governments and institutions, the CCP has systematically penetrated Taiwan’s political and social spheres as a prelude to potential aggression—a strategy not unique to Taiwan but emblematic of its broader approach.

The Economist’s analysis, lacking historical depth and a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se paradigmatic shifts, succumbs to a series of analytical missteps.

《經濟學人》的擔憂,部份真實存在,但除部份錯誤外,更以不確定的假設進行悲觀推論。
實際上,川普2.0高關稅的關鍵概念是,非以徵稅為目標,而是作為重談貿易條件、區分敵我陣營的手段。高關稅只是對馬歇爾計劃進行典範移轉「反轉馬歇爾計畫」的起手式。
另外,就像各國國會定期改選,多數政黨會改變。台灣民主化後也經歷過相同的過程,民意會根據施政效果與大環境而變動。韓國不久之後的總統補選,選出親中總統,後果會更嚴重。
要問的是:為何長期反共與執政的國民黨,會變成今天親共的麻煩製造者?因素分三種:
一、半世紀以來美國為主的國際社會,仍然相信只要中共融入國際經貿體系,就會放棄共產主義、停止擴張,並遵守國際規則,故以台灣為祭品,完全放棄對台灣的支持,包括軍事裝備,造成台灣對未來非常沒有安全感;
二、內在原因是2000年國民黨失去政權,連戰重新找中共作為靠山,除契合美國的戰略軌道外,也換取個人的經濟利益;
三、中共的全球擴張,必須以侵略台灣最為起始點,不侵略台灣就無法發動,於是一如其對各國與國際組織的行為,中共必須滲透台灣各界作為侵略先期準備作業,當然不會只是對台灣而已。
因《經濟學人》在此一議題上缺乏歷史、典範的深度,評論當然會錯誤連連。

《經濟學人》:三大新因素,美國威懾失靈,習近平犯台野心更大膽    經濟學人 / 天下轉譯 20250502

美中關係陷入低潮期。雙方互課超過100%的關稅,幾乎斷絕了貿易往來。兩國都致力於爭奪21世紀關鍵科技的主導權,例如:人工智慧(AI)。雙方也持續進行大規模軍事擴張。在上一次冷戰中,像這樣的雙邊衝突曾因柏林空運、古巴飛彈危機等事件達到高峰。如今,美國的決心很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受到考驗,而且可能比預期更快發生

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份,並表示隨時準備好武力侵台。如果台灣宣佈獨立,絕對開戰。但台灣希望繼續作為一個自治的民主政體。美國以一種脆弱的「戰略模糊」政策來調和這種矛盾。既防止台灣正式獨立,又反對中國動用武力解決爭端;向台灣出售武器,卻不保證會軍事協防

近年這場僵局愈發緊繃。台灣最近三屆總統大選皆由傾向台獨的民進黨勝出。自2010年以來,隨著本土企業台積電逐步確立在先進半導體(包括AI用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台灣的經濟重要性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防支出(以現值計算)已是過去的三倍,侵蝕了美國過去在亞洲的軍事優勢。美國戰略人士仍抱持一線希望,期待只要美方能讓中國相信自己可能會出手介入,習近平就會暫緩他畢生追求的統一目標。畢竟,台海戰爭將是場災難。習近平何苦急著以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入侵行動,去賭上他的歷史定位與共產黨的未來?

然而,如今有三個因素讓上述推論變得更加無力。

貿易戰反噬

第一,在川普領導下,美國的威懾力漸漸流失。川普及他的鷹派支持者鼓吹「以實力換取和平」,並將貿易戰和與歐洲漸行漸遠的外交路線視為美國重心轉向對中競爭的證據。

遺憾的是貿易戰帶來了反效果。2024年,川普曾說如果中國試圖入侵台灣,他就要大幅拉高關稅。「我要課你150%到200%的關稅,」川普如此威嚇。如今,關稅已達145%。美國的彈藥已經打光。

這場貿易戰最終比的是誰對痛苦的承受度更高。中國認為自己更有能力挺過。保護主義也傷害了美國的盟友。台灣面臨32%的關稅,台積電則被施壓將工廠移至美國。澳洲、日本、南韓也面對類似壓力,要它們與中國(主要貿易夥伴)脫鉤。儘管亞洲國家不會輕易放棄與美國的安全聯盟,事實上也別無選擇,但它們對於被捲入台海戰爭的顧慮只會更強烈。

中國取得外交掩護

第二,中國對台戰略的最新設想,避開了全面入侵的孤注一擲。中國仍準備以武力奪台,最近的「聯合利劍」演習出動38艘軍艦包圍台灣。但中國同時也在演練新的、威脅更大的「灰色地帶」戰術,也就是不算正式開戰的脅迫手段。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利用近年大幅擴編的海警部隊對台灣水域內船隻進行暫時扣押與登船檢查

中國的目的是削弱台灣的主權,並讓台灣人民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有意願或能力協防。一些民間貨運公司可能會配合扣押,而國際社會對這類行動的批評力道可能減弱。自2023年以來,中國成功讓70個國家表態支持其「一切」統一努力。換言之,不管是登船檢查或武力入侵,都獲得了外交上的掩護。

台灣政治失能

這樣的灰色地帶戰術正是看準了第三個使前述美方論點站不住腳的因素:台灣政治的長期失能

儘管大多數台灣人不願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份,但島內政治受到兩極化與自滿的有害組合所苦。自去年選舉以來,台灣總統賴清德與親中、控制國會的國民黨,以及由對民進黨幻滅的年輕人所成立的新興第三勢力三方分治。政治僵局導致台灣無法果斷提升國防預算、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或針對危機做好準備。賴清德試圖打擊中國滲透,卻適得其反,加劇了社會對立。

即使川普最終在貿易問題上退讓,這三項因素仍可能在台灣內部造成有害的回饋循環。若美國對台防衛的承諾減弱,台灣內部可能失去抵抗意志;而台灣若無備戰決心,美國出手相助的可能性會隨之降低。如此一來,中國可能在不動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讓台灣逐步落入勢力範圍。

當然,川普還是有可能隨時選擇升級衝突,但與其冒著與中國爆發核戰的風險,他可能會選擇讓台灣「悄悄滑走」,或達成一項實質放棄台灣的協議。

這將是對台灣民主的重大打擊。久而久之,台灣甚至可能選出一個親中政府。西方半導體供應將陷入恐慌。雖然不至於立刻終結美國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但要恢復這項主導權必須付出極大努力。中國解放軍也將得以釋出更多資源,擴展軍力影響範圍。美軍則將從目前防守第一島鏈的姿態,撤至連接日本與關島的第二島鏈。想提振亞洲盟友的信心,美國需要和他們簽訂新的經濟與軍事條約。若無法達成,這些國家可能考慮自力發展核武。

川普希望展現強硬態度。他的保護主義與對盟友的強勢態度,原本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卻正在削弱美國保護台灣的能力。這樣的矛盾,北京不會沒有發現。不久前,習近平仍有理由認為慢慢等到拿下台灣的那一天是較佳選擇。但如今,他可能會認為時機難得,不可坐失良機。

2 則留言:

  1. 台灣當然可以增加自己的國防,但另外一方面跟大陸也要保持良好關係,因為軍事上的強弱顯然不能平衡了,台灣當然也該思考跟大陸統一的選項,因為統一對台灣並非完全沒有利益,只是被意識形態綁死了該有的靈活。

    回覆刪除
  2. 在雲程大這邊吸收訊息後就會認識,所謂國家的型態,是像光譜帶那樣的存在,而不是0與1。

    以加拿大為例,台灣人不會認為加拿大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但台灣人知道英國查爾斯國王是加拿大的國家元首的人,隨機抽查應該不到一半吧?
    那加拿大與英國,是2個獨立國家嗎?

    「中華民國在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李前總統在20世紀末曾經提出「特殊國與國的關係」,可惜在中文世界失敗了。
    甚至20世紀末,媒體製造出來的,喊得甚囂塵上,包含中國、香港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區域的大中華經濟圈,COVID-19之後也很少被中文世界提起了。

    「中華民國台灣」在要跳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談統一之前,還有很大的政經光譜可以討論。不論是民進黨、中國國民黨、民眾黨的支持者,若否定了這樣的前提,就不存在理性對談的空間了。

    更何況台澎是在二戰結束後的舊金山和約從大日本帝國被割離,經過80年後,台日民間的交流/旅遊,卻更蓬勃發展~~甚至9月時基隆港與石垣島之間的渡輪就要開航。
    台灣本島,更是南島語系的祖源地~~
    台澎與日本、與太平洋島國,也存在可以討論的政經光譜帶。
    就像我以前曾提的,台灣可以考慮跟美國、跟帛琉談,如何負擔帛琉的經濟,借帛琉的名稱取得國際合法地位。

    查爾斯國王為什麼訪問加拿大?他發表的「御座致辭」是什麼?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p3qdw84lk5o/trad

    比到墾丁便宜! 「基隆-石垣島」渡輪預計9月開
    https://tw.news.yahoo.com/%E6%AF%94%E5%88%B0%E5%A2%BE%E4%B8%81%E4%BE%BF%E5%AE%9C-%E5%9F%BA%E9%9A%86-%E7%9F%B3%E5%9E%A3%E5%B3%B6-%E6%B8%A1%E8%BC%AA%E9%A0%90%E8%A8%889%E6%9C%88%E9%96%8B-093437392.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Hdszlz-KzInckshXw0wwdQkwcIBZ4jbt8h0fVJ1jbbscFbSLROdiGxfwvNOuwpKwQIlaf6V4m95G_qgVjJ0PJMpsGUKJmRmZ--ea02bvhZPTxjtVNN6qtGDEJXi_-QgWp10iIC5iRv3SVtcgWu-ng1ol_kiSMPQmSJoHi2M5o7-

    林佳龍午宴帛琉總統惠恕仁 感謝堅定挺台國際參與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505200347.aspx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