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12-02

故宮走出故國 The Museum goes beyond the cultural border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wo explosions occurred in Severomuysky, the longest tunnel on the Baikal Amur Mainline (BAM), in northwestern Buryatia, Russia. The other explosion happened when the train took a detour, Devil's Bridge, according to the Security Service of Ukraine.
Ukraine appears to have orchestrated these incidents that deep into Siberia, possibly to disrupt the munitions from North Korea, or China, to Russia in favor of the war on Ukraine.
The scenario bears resemblance to the 1997 movie “The Peacemaker,” in which a train that carrying 12 nuclear warheads were hijacked in front of a tunnel, triggering the explosion of a small nuclear bomb to distract the eyes from the 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Organization, CTBTO of the West, among others.
If this is the case, the two explosions could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war, as the route will no longer in secret. People will be vigilant about it. In addition to the direct impact, Ukraine may perceive North Korea and China as hostile.

Another consideration is that Beijing has recently shifted from the previous wolf warrior diplomacy to smile diplomacy quickly, possibly to divert attention from the West's focus on Sino-Russian collaboration.

在俄羅斯西北部布里亞特共和國的貝加爾-阿穆爾鐵路線(BAM)上,最長的塞弗羅穆伊斯基隧道發生了兩次爆炸。據烏克蘭安全局稱,另一次爆炸列車繞道魔鬼橋時發生。
烏克蘭似乎策劃了這些深入西伯利亞的事件,可能是為了破壞朝鮮(或中國)對俄羅斯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彈藥支持。
這個情景與1997年的電影《和平製造者》相似,該電影中,一列載有12枚核彈頭的火車在隧道前被劫持,引發一顆小型核彈爆炸,以轉移西方的綜合核試驗禁止組織(CTBTO)等組織的注意力。
如果是這樣,這兩次爆炸可能對戰爭產生重大影響,因為這條路線將不再保密。人們將對此保持警惕。除了直接的影響外,烏克蘭可能認為朝鮮(和中國)是敵對的。
另一個考慮因素是北京最近從以前的戰狼外交快速轉向微笑外交,可能是為了轉移西方對中俄合作的關注。

無界之涯——從海出發探索十六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故宮博物院

展覽概述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卡蒙斯(Luís Vaz de Camões?-1580)筆下的兩句話,訴說著陸地的盡頭,卻正是大海的起點。話中語境見證當時歐洲人嚮往海外探險的風氣,更為世界不同端點人們的相遇,立下一個絕佳的註腳。

那個時候,人們不再安於陸地或特定的海域,而是遠赴重洋,一次次越過陌生的海洋,尋求更多的機會與資源。期間,人類首次繞行地球一周,逐漸凝聚出亞、歐、非、美各大陸串連成一個航線的視野,也從中勾勒出世界的輪廓。許多前所未見的事物出現在世界各地人們的眼中,輾轉醞釀出與此前不同的想法。法國歷史學家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1902-1985)即以「漫長的十六世紀」(the long 16th century)來形容這個令人目不暇給,又充滿曲折變化的時期。

本次從大海出發的敘事脈絡,集結了本院及國內外各大館所的珍貴典藏,共同呈現十六世紀經由海上航行所展開的匯聚與交流的故事。展覽分成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大海的時代」,在海圖、銀幣及沉船貿易瓷等物件的引領下,進入歐亞雙方相遇與彼此騷動的海上霸權時代。第二單元「不期而遇」,於文獻、商品與物產中,追尋各方人群移動、互動及競奪的蹤跡。值此同時,同為匯流場域的臺灣,也開始浮現她的身影。第三單元「多元新貌」,則從書畫、器物、地圖等物件,探索藝術、知識與文化層面的交融,以及初次映現人們眼前的「全球」概念。

 

從海出發探索 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故宮年度大展「無界之涯」   自由 20231202

1519年,在西班牙國王贊助下,葡萄牙人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1480-1521)率領1支由5艘帆船組成的船隊,從塞維亞啟航,橫渡了大西洋,越過南美洲南端進入太平洋,朝亞洲前進。歷經長久的航程與波折,麥哲倫1521年死於菲律賓,船隊最終僅剩維多里亞號(Victoria)於1522年成功返回西班牙,完成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

荷蘭製圖師奧特柳斯(1527-1598)編製的拉丁語世界地圖集《寰宇概觀》1601年增補版,是目前所見最早以太平洋為主題的印刷地圖。其中,〈最新太平洋圖〉(1589,現為台史博典藏)畫面右側為美洲,左側為東亞海域,中間是太平洋。右下方有一艘克拉克帆船,由天使領航,正是維多里亞號。

故宮年度大展「無界之涯」,也在維多里亞號領航下,從海出發,探索16世紀東西文化交流

故宮院藏70萬件文物,雖多為中國歷代皇室收藏品,但從明朝以後的文物中,不難發現「國際文化交流」的產物。因此,故宮過去曾策畫過「亞洲探險記」,聚焦17世紀西方商人與傳教士前往亞洲貿易,甚至深入皇室宮廷交流的故事;「航向天方」則以15世紀鄭和(1371-1433)下西洋,觸及印度、阿拉伯等地帶回的伊斯蘭印象。展覽以院藏相關文物為主,部分也向他國博物館借件。

今年年度大展「無界之涯」,除在時間向度上連結了上述2展中的16世紀,「從海出發」更隨著當時歐洲蓬勃的海上航線,幾乎繞了地球一圈,也勾勒出亞、歐、非、美各大陸串連成一個航線的視野與世界的輪廓。總策展人故宮副院長余佩瑾表示,16世紀葡萄牙人詩人卡蒙斯曾說「陸止於此,海始於斯」,意味著當時歐洲人們對無邊無際的大海充滿著希望,嚮往海外探險的風氣,更促使世界不同端點的人們相遇。

歷來最大規模館際借件 訴說多元交會世界樣貌

此展透過1617世紀上半葉,西班牙、葡萄牙與荷蘭3大海上探險船隊的航行路線,串連起歐、美、亞3大洲之間「大交換」時代的物件;同時透過考古出土的實物,印證被海洋四面圍繞的台灣,也在那個時代逐漸展現身影

為此,故宮策展團隊展開歷來最大規模的館際借件,包括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荷蘭國家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等國外博物館,以及國內的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文化部文資局、基隆市文化局、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及水下考古學暨水下文化資產研究中心、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宜蘭縣文化局、奇美博物館等。

國外借件高達35件,且件件精采又充滿趣味,加上國內43件,計借展總件數78件,故宮院藏品則有91件,展覽總件數169件;在故宮北院105107陳列室,分「大海的時代」、「不期而遇」、「多元新貌」3大單元展出,訴說一個藝術、知識與文化多元交會的世界樣貌。

主要展品包括海上航行至為重要的輿圖、羅盤,商品交易與流通的銀幣,以及大量沉船出水的貿易瓷等,不僅可以看到中國瓷器上出現葡萄牙文等西方文字、西方船隻上載著有中國字的瓷器、西方油畫裡畫著東方茶杯;還可看到故宮典藏書畫裡,當時文人贈或售予外國人的紀錄;故宮收藏的文獻,更有多處記載了東西方相遇的事蹟。

伴隨著外交、爭戰、商貿、或移民,迎來了全球化時代的開端。約略可見當時各國紛紛主動或被動地加入探索異域的行列,人們游移在原生文化與相異文明之間,藝術家與工匠們透過模仿、學習、轉譯,重新詮釋似懂非懂的異國資源;在誤解與理解之中,形塑出東西並包的新知識,創造出形形色色的精采作品。

◆青花歐維士1552年訂製銘瓶/明嘉靖31年/長26.3、腹徑13.5公分/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原口、足殘缺,經修復加裝了器蓋和底足。瓶頸下方的兩圈葡萄牙文題記,揭示此品為葡商若熱.歐維士於1552年向景德鎮瓷窯訂燒之器,或因工匠不懂葡萄牙文,只把訂製者的文字照描到瓶身,以致上下不分,使文字在瓶身變成倒過來寫。

◆雙連版可攜式日晷與羅盤/1571/德國傑洛尼米斯.萊曼/5.2×13×0.8公分/奇美博物館

這件兼有計時及定位功能的隨身儀器,是16世紀歐洲人測定所在時空的配備。一面為垂直式日晷,一面為水平式日晷,使用者可依據所在城市測量時間,中央的指南針則可提供定位。垂直式日晷上列有包括西班牙瓦倫西亞在內的歐洲重要城市。

◆漳州窯五彩羅經帆船紋盤/1573-1620明萬曆/高7.8,口徑34.7公分/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

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2)解除海禁,開放福建漳州月港做為對外貿易口岸。滿載船艙的陶瓷器類,除景德鎮青花瓷外,也包含一些出產自地方窯口的作品,此件即為其一。盤面紋樣由釉上樊紅和孔雀藍彩繪製完成,盤中心書「天下一」3字,具有天下定於一個方向的含意,學者認為可能是海上航行的備用羅盤。外繞另外的雙圈字銘,其中內圈書北斗九星,外圈則由天干、地支和易經卦象組成。字銘之外,另有帆船、海魚、波濤、山脈和星座圖案。由於相同作例也見於日本和荷蘭等地博物館,說明16世紀中葉以後,隨著東亞與世界接軌,漳州窯瓷器不僅流通於鄰近海域,亦遠銷至歐洲。

◆花鳥軸/618-906/(傳)邊鸞/58.1×57.4公分/故宮

這幅絹本設色畫中有一長尾禽鳥立於滿佈苔痕的枝梢,俯身回望盛開的杏花。舊傳為邊鸞(唐花鳥畫家)所繪,但學者認為應是晚明托作的極樂烏圖像(圖左來源:大英百科全書)。極樂鳥原產於大洋洲巴布亞紐幾內亞,19世紀起常出現在中國外銷至西方的工藝美術品中。此畫反映當時中國與太平洋諸國頻繁的貿易交流

◆番社采風圖/18世紀/繪者不詳/台史博

這本圖冊為18世紀中後期(約1768-1787)根據台灣所見物產圖冊繪製的臨摹本。圖中繪有16世紀經由航海家遠渡攜來的西洋物種,到18世紀已成為台灣可見的物產。圖上分別以文字描述物種的名稱或別名、產地、來源、品種特色、功效或口感等。

畫中「番」字意為外來的物種,不過,此處「番茄」指的是番薯、地瓜,與玉蜀黍(番麥)同樣原產於中南美洲,被認為都是16世紀時由西班牙或葡萄牙人經由海上傳播來到台灣。有趣的是,畫中的「柑子蜜」,其實就是台灣人用閩南語念成「柑仔蜜」的「番茄」,原產自南美洲,16世紀被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後又被帶到亞洲的殖民地菲律賓,最後被福建人帶回中國。

◆東西洋考/1617/明 張燮/清乾隆間文淵閣四庫全書寫本/31.5×20公分/故宮國寶

東西洋考》成書於明萬曆45年(1617),是17世紀前期中國東南地區對所接觸海外諸國及貿易往來情況的總括要著。作者張燮為福建龍溪人,自署「海濱逸史」。書中所列諸國,分為西洋15國(多為今東南亞各國)、東洋7[1],另有日本及紅毛番別列為〈外紀考〉。先以史略概述,文後另立「形勝名蹟」、「物產」、「交易」3項詳述。

◆青花翼龍形軍持/約1575-1600/高22.4、口徑5.7公分/荷蘭國家博物館

軍持是梵語音譯,即淨瓶,原是印度的日用品。在中國以景德鎮和德化窯產量最多,明清時期多外銷出口東南亞。此軍持左右肩部繪有翼龍展開的雙翅,腹部繪有波濤紋,背部露出翼龍的鱗片,這種裝飾圖像在景德鎮15世紀所生產的青花作品中開始出現,類似的翼龍形軍持可見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16世紀晚期汕頭窯《五彩翼龍形軍持》。

◆安平壺/17世紀/分別高約1116公分/故宮

因此類製品早期大量出土於台南安平,而有「安平壺」之稱,雖通稱為「壺」,但各別之胎體厚薄、胎釉特徵與尺寸大小都不盡相同,目前所知中國福建省邵武窯、高付頭窯皆有生產;安平壺出土地點經常與17世紀西班牙人、荷蘭人與鄭氏父子在台的據點有關,當時做為盛裝貿易品的外容器輸往台灣,學者推測可能盛裝燒酒、火藥或茶葉等。

 

 



[1]  卷五 東洋列國考〈東番考附〉 呂宋〈大港 南旺 玳瑁 中邦 呂蓬 磨荖央 以寧 屋黨 朔霧〉 蘇禄〈高藥〉 貓里務〈網巾礁老〉 美洛居 文萊 東番〈鷄籠淡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