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oseph
Nye's consistent viewpoint is that China lacks genuine allies, with North Korea
possibly being the closest it comes to having a military alliance. The comprehensive
power are entirely different with or without allies.
To sustain allies, unilateralism or "wolf warrior" tactics cannot be
adopted. Instead, it is essential to recognize the perspectives and interests
of smaller nations and seek common values through bilateral or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Only through these means can alliances be enduring.
奈伊(Joseph Nye)一貫的觀點就是中國沒有盟友,指的是真正的軍事同盟,頂多是朝鮮一國。在必要時,有無盟友的力量是完全不同的。
為維持盟友,就不能採行單邊主義,或者戰狼,而必須去承認小國的觀點與利益,尋求雙邊或多邊的共同價值,如此才能持久。
美前助理防長奈伊︰美主導地位 中國難取代
自由 20230912
針對美中競爭與台海緊張等國際議題,「二○二三地緣政治高峰論壇」昨邀請多位知名學者發表演說。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發明「軟實力」一詞的哈佛大學傑出服務教授奈伊斷言,雖然中國實力不斷增強,但不太可能取代美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關鍵在與鄰國領土問題、對外能源依賴與勞動力減少等因素。他也認為,不同於「冷戰」,美中之間更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強權間緊張關係。
奈伊透過視訊指出,美國經濟無法完全與中國「脫鉤」。美蘇冷戰時期雙邊在軍事上高度互相依賴,但在社會及經濟上則無。現在美中之間貿易額極高,脫鉤代價會相當高昂。他也認為,若試圖以蘇聯垮台的方式來改變中國,可能會面臨失敗。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米德也透過視訊說,他認同奈伊觀點,亦即不應將中國與冷戰時期的蘇聯進行類比,中國確實野心勃勃,但其多年以來在取得一定控制力與影響力上仍受到阻撓。他認為,中國尋求綜合國力增強,然而台灣和邊界問題,是其最大挑戰。
利普森︰美致力保台 也盼台灣能自我防衛
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利普森則點出,在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對中國抱持負面觀感,同時也有同樣比例的人對台灣有好感,「台灣目前的處境相當有利」。
利普森也提到,許多美國人現在都把台灣當成自己人。但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始之際,並未堅定地協助捍衛歐洲。除了國內「各黨派」反覆辯論,更重要的關鍵在於,歐洲人必須證明他們值得捍衛,而不是只想搭美國人的便車。因此,美國除會致力防衛台灣之承諾,更期盼台灣人也能做出相應的自我防衛承諾。
此外,前總統馬英九獲邀開幕致詞,他批評蔡總統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中國增加對台武嚇行為,蔡在二○二一年國慶典禮上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論述,儼然是「新兩國論」。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在今年八月也「蔡規賴隨」重申此立場,此論點嚴重危害兩岸關係和平穩定。
賴清德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陳世凱反批,馬英九身為前總統,發言應更加審慎,而不是領著人民納稅錢,卻附和中國的統戰思維恐嚇台灣人民。
哈佛教授奈伊:台灣若無激烈台獨意圖 可維持和平 指美對中是「競爭性的共存、合作性的對立」 應避免衝突升溫 中時 20230912
中美持續戰略競爭,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NYE)昨指出,美國對中策略是「競爭性的共存、合作性的對立」,當前雙邊關係如同一戰前的歐洲,應要避免衝突升溫。他也認為,若台灣沒有激烈的台獨意圖,沒有道理無法維持和平現狀。
東南亞影響力聯盟(SIA)與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11日在台北舉辦「2023地緣政治高峰論壇」,邀請國內外政治、外交、軍事等重量級學者,共同探討美中競爭與台海局勢等議題。奈伊是國際關係大師,曾提出軟實力概念,他以視訊方式參與論壇。
當前中美關係 如同一戰前的歐洲
對於中美是否陷入新冷戰,奈伊表示,此論點過於簡單,歷史上的東西冷戰不同於當今中美競爭,過去美國與蘇聯在社會與經濟層面上並無交流,美國若要與中國全面脫鉤,必將付出巨大經濟代價,只能對中國進行去風險與選擇性的脫鉤。
奈伊直言,美國如果試圖以蘇聯崩潰的結果來改造中國,很可能會失敗,互惠策略才可行,因此,中美都不會對彼此構成生存威脅,除非誤入一場重大戰爭。
因此,奈伊認為,當前中美關係最貼切的歷史比喻不是冷戰,而是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前的歐洲,雙方應要避免衝突升溫。
建議美對中 進行威懾並盡量合作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中美要和平共處,奈伊將此解讀為「競爭性的共存、合作性的對立」,符合美國目前的策略。他認為此策略可行,美國擁有重大的地緣政治優勢,包括地理位置、能源、勞動力、科技、金融等方面,因此中國不太可能取而代之,成為世界主導大國。
奈伊建議,美國對中策略應該進行威懾,以避免熱戰,並盡可能合作,調動資源進行競爭。美國戰略目標應是加強聯盟與國際機構,以影響中國的對外行為,同時強化美國國內經濟與技術優勢,保持開放性與民主價值觀、軟實力。對於台灣,美國則應維持現狀,繼續爭取時間,若台灣沒有激烈的台獨意圖,「我們沒有道理無法維持目前的和平現狀。」
艾利森呼籲 勿肆意行動導致紛爭
另一位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以視訊與現場交流,他在2010年提出「修昔底德陷阱」一說,廣為人知。
艾利森強調,在中美強權之間,小國能做的是不挑釁。中美競爭可能引發戰爭的情景,其一是中國的侵略性行動,但也可能是來自台灣或美國的挑釁行為,例如未來台灣新總統發表「兩國論」、美國參議員呼籲承認台灣為非北約盟友的一員等。因此,當處於危急情況時,要保持警覺,不要意外引發衝突或肆意行動,導致「非本意的紛爭」。
若4至5年內戰爭 八成是非本意而起
艾利森表示,如果美國維持目前政策,他並不擔心中美之間或兩岸之間會有刻意而起的戰爭;如果未來4至5年中美發生戰爭,八成機率是因非本意情況下發生,即美中台或鄰近國家在無意間觸動挑釁行為,但實際沒人希望戰爭發生。
艾利森說,拜登政府一再明確重申接受一中政策架構、不支持台獨,也強烈反對任何一方試圖脫離此架構,即使它有些模糊甚至矛盾,但在實務上可行,因此只要美中台都不要出現單方面的貿然行動,就沒有道理不繼續維持;美國應該保持目前有效的一中政策正常運作,不要動搖現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