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本文點出「台大人」在政壇上的優越地位,逐漸因破壞多元性而傷害到台灣社會。台大法律出身的,更壟斷24年的總統職位(甚至行政權力)。於是,大家追逐清談與宣傳。現在的台灣,需要非台大、非法律出身的總統與內閣。
政壇「近親繁殖」後遺症 邱天助@聯合 20221207
繼林智堅後,鄭文燦的學位論文也被台大撤銷,其他由陳明通教授所指導的國發所學生紛紛被貼上標籤,成為後續關注的對象。撤銷學位國內並非沒有前例,媒體報導,國家圖書館的「撤銷學位專區」已累積百册,其中,今年就有十四例。陳明通及其指導的學生們之所以遭受更多非議,因為這不僅關係政治人物的誠信,更涉及台灣學術的崩解,以及政治「近親繁殖」的後遺症。
「近親繁殖」一直是綠營執政以來培訓、用人與選才的策略,藉以鞏固政權、排除異己。民進黨上台後,政治上的近親繁殖相當徹底,不但閣員綠化、國營企業綠化、財團法人收歸政府控管,原本應該中立的大法官、監察委員、中選會、農田水利會亦皆全面綠化,就連三級文官也遭綠化,形成政治上的「馬太效應」。於是,台灣人民的未來和福祉,完全被以單一意識形態來治國的政黨綁架。
在生物界,長期重複進行「近親繁殖」,會降低遺傳多樣性,增加不良隱性性狀的基因表現,導致「近交衰退」,會使物種的適應力降低。在政治界,當這種趨勢被固定在權力場域,並通過這種場域,強化自身的霸權地位,最終將導致執政者的態度傲慢、思想封閉、權力腐化,甚至自我毀滅。這次九合一選舉的結果,與其說人民討厭民進黨,倒不如說討厭民進黨政治人物所形成的共犯結構。
這種「近親繁殖」不只表現在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自我繁衍,也表現在台大人對台灣政壇的唯我獨尊。陳明通這種「教父式近親繁殖」結構的形成,乃源自台灣政界「台大治國」傳統的後遺症。掀開台灣政治史,民選總統以來,四位總統全都出身台大;副總統除了蕭萬長以外,也都有台大學歷;歷任行政院長也多數是台大校友。台北市成為直轄市以來,除了剛當選的蔣萬安外,歷任市長也都有台大學歷。每次的內閣會議更幾乎成為台大人的同學會。
或許,台大確實人才輩出,但是依照社會學家帕深思(Talcott Parsons)的理論,這種「近親共生關係」容易導致人格倒退。「近親繁殖」的蔓延並不能證明他們有多麼優秀,只能解釋為才能之外的「社會資本」和「符號資本」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也是一些政治人物會想投入陳明通門下,混入台大幫的重要原因。
當無人懷疑「台大治國」的正當性時,這種「近親繁殖」就會破壞社會的公平性與多元性,也易於在內部形成「利益共同體」,並且進一步誘發各種腐敗。台大人的優越感和分別心,所形成權力社會的體制性,往往很難體恤底層人民的辛酸。更由於「血統高貴」對「血統不高貴」者社會空間的排擠,以及社會資源的壟斷,因而形成「台大幫」的一枝獨秀。然而,多年來,「台大人」在台灣呼風喚雨,台灣世界競爭力卻逐年降低,豈能不令人憂心!
原來你是支持侯友宜,警大又不是唸法律,在忙碌職責中輕鬆唸完博士的好典範,對公共火警安全一向強力執法,做事不後悔,可以再來一遍,我咖憨慢說話,讓我們侯侯做事情好不好?
回覆刪除這些機構所謂綠化也只是六年,革實院以降,各種國家行政影響所及的機構或組織,也是國民黨和附隨組織的人馬,盤根錯節的存在,彼此家族間也有通婚,李敖說的生殖器關係,國民黨解除戒嚴前早就吸收整併一批中產本省人,蔡英文家族也是其中一員,這個統治結構近年只是依著選舉結果,一時間換人當家,還是這一群人,聯合報的文章常常假平衡。
台大人如果是來自這些統治階級的家庭,當然不了解平民的生活,也不會有同理心,如果是來自平民家庭,被這些統治階級吸收利用,他們了解平民生活有同理心,不過不會幫平民,還要在系統結構上對平民更殘酷才能得到統治階級的獎賞,這之中被選中到高位的才幹對統治階級創作的階級形象和價值,更是有堅定不移的信念,這一套,只是所謂民主國家裡的延安整風而已。
是不是台大人並不是很好的標準,好的標準是這個人選是不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一員。
彭文正,物理逃兵,附中台大人,新聞博士與統計專家,黃國昌,根正苗紅的建中台大康乃爾法學博士,法律人,皆是當年聯考制度下進入台大的平民階級,想來比檯面上的一竿子百里侯和政大讀法律的逃兵役蔣萬安都來的適合,只是他們不會被選擇接班,還會被無情打壓,甚至被不同陣營合作打壓,他們都曾經進入這個體系,但是檯面看不到的延安整風讓他們滾蛋,排序連黑五類都不如。
結論是,近親共生的是統治階級,不是台大人,只是讀台大的人才多,統制階級家庭出來的也不少而已。
這個權貴階級讀台大的趨勢,在聯考廢除,一堆資料履歷審核,以及面試佔比增高比重的入學制度下,只會愈來愈明顯,要說台大誤國,不如說權貴誤國,不誤國怎麼壓榨被統治階級?
我說在座的,too young too simple,說完了,誰贊成,誰反對?
路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葵),以免被路人們用完
原因就是網路梗而已,其實像對金正恩的梗圖一樣,是種揶揄,別放心上,那句說完誰贊成誰反對也是港片梗,雲程是鄉民前輩,不會too young too simple。
回覆刪除台大人學術與藝術兼具的人不少,主要還是整個統治階級層層篩選與提拔的結果,這也是為何政黨推出的爛蘋果居多,履歷好的很多只是割韭菜的公關技術較好,真有幾個不爛的浮上檯面,常常找不齊不在體系內的團隊,或是被體系結構軟性抵制,任期結束也一事無成,當作看板人物。
這個台大官僚氣氛,其實是當作日產接受後,安排統治集團成員進入控制後的必然,早年哲學系事件,後來的社團與學生會的佈線,都只是反應教育體系是統治工具的定位,也像許多自治團體和基金會一樣,其實都是早有一群人控制住,為保留影響力不受對立團體選上後的行政影響,在沒清理下匆匆法定保障自治的惡果。轉型正義,轉到婦聯會落跑,自己還解散,真的很會轉。
蔣萬安是投機份子,要說斜槓應該是不在意料中,非積極或半意外進入政壇,但他的從政路線其實都是算計安排過的,他的守舊與缺乏創意的思想言論,也不像非傳統型政治人物可以對反動體制帶來衝擊的效果。要說斜槓,至少也要是澤倫斯基型的,傳統烏克蘭政客可能已經跑了,結果剛好是個演員,演什麼都剛好,今年要演戰時總統?沒問題。
虛名為什麼需要,為什麼要某一門派的虛名,其實又是種小圈子的篩選,不過以拿學位的方式更具美名,剛好台灣沒有私立名校,台大被拿來當政治名器使用,以後的清華政經又是一派,結黨營私,甚至跨黨的派閥政治,要走日本走過的路線了。
至於侯,他應該是黨的另一個面孔,選民好像投了票,其實整體上是沒太大差別的。
路人甲乙丙丁
轉載
回覆刪除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21206/k10013914251000.html
日本人談台灣的認知戰.
最近留言的人有明顯變少, 想想看為什麼吧.
關於台大, 我再挖一下最近自己寫的舊文.
我倒是偶而會被介紹看一下深藍陣營轉傳的LINE訊息等
刪除發覺:內容很離譜,很容易識別。
前提是,要有常識,以及,要追蹤新聞並有查證習慣。
擁有這些條件,要辨識網軍,大體上說,根本不是問題。
但,社會上,特別是選舉中,人們被政治人物挑起情緒,情緒被壓縮到不是擁護就是反對。
情緒就剩下這兩種~~,等於是變成中二(13歲?)。
假使平時就很容易激動,這時候當然沒有抵禦能力(這是對任何陣營支持者,都是一樣的)
就台灣來說,原因是長年的戒嚴教育。
特別是戰後嬰兒潮的一代,接受戒嚴教育,平常已經很沒有常識了,又只被訓練得擁護與反對。
大概,我們還要一段時間吧?
但,在等待過程中,要努力於自由思想、開放社會。
要不然,「文化」原地踏步的結果,「文明」也一定是倒退的。
至於留言變少,不是今天才這樣,已經很多年了。
特別是網軍,很多是被我攔截下來的。
他們用洗版的方式阻止正常言論的出現。
追根究底,仍然是所有國民的素質,以及提升「文明」的意願多寡。
.
(轉載自己留言)
回覆刪除有沒有發現台灣的學術產出"極端的缺乏效率"? 差到快成為"諾貝爾獎沙漠"的程度了.
台灣出生, 有領到諾貝爾獎的, 幾乎都在國外做研究, 而不是在台灣做研究而獲獎.
我一直在想背後的問題, 就是台灣的學術研究品質的"沒效率".
在教育部的大小眼之下, 重公輕私是目前的辦學態度, 私校必須要自求生路, 否則就是餓死.
什麼五年五百億? 乾脆叫它台交清成特別補貼好了, 這四個拿四百億, 80%, 其他中字輩, 軍校, 加上地方公立和科大, 再拿走80%,
請問, 所有的私校, 分到多少??(500 x 0.2 x 0.2 = 20) 而私校加起來有一百多間, 扣掉底下接近倒掉的1/4, 和掙扎求生的1/4, 一定什麼都拿不到, 剩下的一半私校分那可憐的20億.
於是所謂的500億大餅, 96%都是公立學校拿走, 4%則是由茍延殘喘的那一半還能打的私校去分
這像什麼? 就像對岸的醫保啊, 5.2兆留下4500億給13億韭菜去分, 趙家人和黨員拿走其他4.5兆以上.
算到這裡, 很多人應該能理解事情的嚴重性了.
我直接說, 重公輕私的後果就是 "學術產出的沒有效率".
以台灣的情況, 少子化影響的是學校的生存, 但這個對於學術品質的降低是間接的.
直接降低學術水準的原因, 則是"公立大學的資源壟斷", 像片中說的五年五百億, 那四間就拿了四百億, 這在資金方面就已經形同壟斷了.
然後公立大學明知少子化, 還一直增加錄取名額, 那這不就是"擺明"要逼死私校?? 於是, 最好的學生也都被公立大學壟斷, 好.
社會資源, 捐贈, 贊助, 也都優先給予公立大學.
告訴我:
"為什麼有最多錢, 最多資源, 最好學生, 最佳師資的公立大學系統"
國際學術排名還是一榻糊塗, 跟外面的交通秩序一樣, 都屬於先進國家的吊車尾??????"
(私立大學就不用比了, 快被餓死了還談什麼學術產出??)
別跟我扯語言問題, 台灣的英文教育還不夠普及嗎? 那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優秀學術大學出現在非英語系國家?? 語言也許是問題, 但絕非關鍵問題.
台灣的學術有效產出, 有達到日本和韓國相對應的比例嗎??(日本的20%, 韓國的45%)
甚至連有眾多政治禁區和言論自由零容忍的牆國, 最好的那幾間大學, 都有比我們高效的學術產出.
沒有, 那就是我們大學教育出了問題, 不是英文好不好的問題, 問題就是"有效學術產出不足""
(不過國內英文教育普及, 但是敢不敢用又是一個問題, 但這先不談.....)
因為在台灣極不公平的教育資源分配下, 富公校窮私校, 造成大學之間不再有學術競爭的問題.
壟斷出現伴隨的往往就是沒效率, 於是公立大學就是吃飽了撐著, 錢多的沒地方花, 就會把錢花在奇形怪狀的地方或重複投資.
比如說, 電腦教室裡面套裝機, 哀皇的10代套裝機搭RTX2080, 還都不算舊, 但三年不到就硬要換成13代套裝機搭RTX4090.
私校呢, 慘一點的可能電腦教室裡還在用7代套裝機搭750ti, 好一點的可能是10代套裝機搭GTX1660, 而打算換掉7代的可能是11代套裝機搭RTX3050.
這也叫貧富差距, 私立靠這樣的硬體, 別說是高強度的電腦應用研究, 連挖礦都挖輸公立大學.
私立大學因為窮, 甚至被逼到只能生存線上掙扎, 別說是電腦應用或需要大量"昂貴, 精密專業設備"的理工科系, 恐怕連文科類的學術產出都已經被經費限縮了.
既然私立大學沒辦法產出有效學術研究以爭取國際排名, 公立大學不用面對來自私立大學的學術競爭壓力, 當然就有本錢擺爛.
推一些業界喜歡的研究項目, 推一些舊有技術的改良, 推一些錢太多沒地方花的無用研究
還花不完的錢, 就開始做一些無用工程, 把只使用20年的校舍拆除改建(而很多私校可能已經用到50年等級的校舍), 把校內水溝翻修更新, 設備使用超過三年就強制更換.
再來就是補貼這個補貼那個, 因為錢多的沒地方花, 所以就有超級好福利給學校教職員.
把公立大學的過剩經費, 投資給幾間私校, 不但能挽救財政, 還可能復甦其學術產出, 並且避免最好的師資跟學生"過度集中"在公立大學上面.
當然買排名是另一回事, 不過台灣是剩幾間私立大學能穩定去買排名? 不是每間私大後面, 是台塑中信後面這種大金主好嗎?
所以與其討論所謂國內頂尖大學的國際排名, 先改善資源分配, 從結構上恢復公校與私校的學術競爭態勢.
持續現在這種沒效率的學術產出, 再過100年(雖然台灣可能就只剩一千多萬人), 也還是沒有與投資成比例的學術產出.
也許國內會出現諾貝爾獎候選的天才, 天才到留在台灣研究就能拿諾貝爾獎, 但那叫運氣好, 可不是結構性問題改善了.
我是很討厭台大畢業的年輕人, 常常有那種用鼻孔在看人的態度
(年紀大了, 吃過苦頭會改善)
我是個聯考時代被淘汰的學渣, 而不是能夠考進台大的考試菁英.
(就算資質夠, 但是考試成績就沒辦法, 而共通科目我又有一些絕對弱小的部份)
做為台灣教育產業裡的地下狗, 重公輕私我是看在眼裡的..............
台大以所謂的領頭大學來說, 跟他國的領頭大學比, 算什麼??
順便一提, 那個一直在假檢舉的游智斌,
是"新黨"的落選議員, 而且是在中國出生, 國共精心栽培的走狗.
所以這陣子的所謂抄論文, 只有辦綠不辦紅.
其實,我同意發起檢舉的反擊
刪除反擊的戰略目標,不是在政治對決(當然,政治對決也是戰術目標)
而是在一清造假風氣(這是文化面的提升)
台灣是個深受科舉制度影響的社會,只要能夠想辦法掃除(學歷大=官大=能力大)
台灣必然能脫胎換骨
只有大學畢業又如何?
我注意過阿扁時代的內閣成員,過半數是大學畢業。
但,李登輝、馬英九、蔡英文的內閣,幾乎全部是博士
那,想要上進的,第一步就是去搞學歷,不是嗎?
於是,陳明通之流,當然是一定會出現的。
但奇怪,民進黨,沒有人在搞檢舉?
這就有意思了~~
.
私立大學,同一個集團的兩間,都在中部,中國醫藥大學、亞洲大學,在很多排名是直逼台灣大學。不過,據說敢跟老闆拿資源的帶頭大哥,底下若沒有幾位強大的協力幫手,5年就會走人。
刪除科技研究經費是否浪費,是否能幫助產業,主要還是教育部與國科會故意忽略研究結果的實用性審核,工程學界就是一群博士分贓科研經費,分贓就算了,但做些沒什麼實質性的研究,別說對產業界,連對學術理論的貢獻都很少,當然國際上引用的人少,名聲也不高。
刪除18歲人口減半,入學的學生有資質的更少,人才出國讀博,留在國外較高薪,國內剩下還有的人才唸土博的更少,因為一般資質唸博士不如碩士唸完去科技業。
整體來說,私校除了少數挖角,投資研究,能在國際做競爭的人才少,私校著重教學,但對一般學生把關也不嚴,教學型的目標也沒達到,學生混畢業出來一樣是重頭到產業學,拿到好處的是私校體系的資方和教員。
本來一堆升格的技職體系大學,就只是要貪升格時蓋大樓的錢和高額學費貢獻的薪資,當作一門生意在做,教育部官僚當然是共犯結構,圖利這些家族企業,然後推給李遠哲,如果不是教育部官僚系統和一堆學校勾搭,著重廣設社區大學那會衝擊技職教育,全民進修和全高中畢業生讀大學根本兩回事。現在少子化打破這個生態圈,只是原型畢露,一開始就是為貪錢設計出來政策執行計畫。
研究型大學集中國內大多數人才,但真的國際研究人才也不多,加上少子化,用人才少的私校和他們競爭真能互相榨出的好研究也有限。私校除非一開始就像長春藤一樣,有大筆資金和人才,吸引國際學者,除了熱門也肯投資冷門學術領域,每年校友企業大筆捐獻,高比例學生得到獎學金,而不是只和國立競爭有限資源,否則整個學界還是一樣進步有限。
現在的情況,政客官僚學界分贓再幾年可能剩沒多少的科研投資資金,而沒核實實用性,讓論文品質灌水成份很高,應該是集中資金在少數研究人才,不要分贓發散經費,有研發成果的技轉回饋要高,要每年按比例持續分配,但這些在分贓體系下不會有效推動,一但資金萎縮,更少人才型的年輕學者願意待在國內,也更少資源能投入人文社科和地方型的研究,整體研究水準爛,當然排名也爛。
以後一年10-15的新生人口,註定資金和人才都崩壞,現在連馬來西亞大學都不如,這個分贓體系讓台灣有錢時不做有效率的投資,之後也就沒之後了。
路人甲乙丙丁
檢舉對面的多半被輕輕放下, 台大校長有干預我們也看不到, 算是自業自得了.
刪除高雄那部影印機一定很後悔讀錯學校, 不然學界那堆黨棍會罩她的.
擺脫台大派閥的思考和用人在最近的風波之後, 就顯的非常重要.
至少損害可以分散, 不會被一個426, 由外部檢舉, 再由學界的黨棍配合.
(2%相同可以取消學位, 這種學校我也不敢去讀; 紅色的沒抄到70%----影印機的抄襲比例-----都有可能安全下庄)
台灣學界裡太多黨棍在當肥貓, 所以公立大學給了最多錢, 只是讓這群黨棍肥貓, 最後吃胖到比聖伯納還要胖.............
當然, 學術產出能力, 就被這群肥貓們壓垮了.
另外, 學歷的事又指向跟陳明通有關係的學生, 已經有解讀是要對陳逼宮的準備.
那什麼人會最恨陳明通呢?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國安局的躺平/投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