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12-07

提高軍援金額 不如提升「準盟友」戰力

【縛雞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聯合報原標題「准」,可能是作者或編輯受到中國用語污染後的積非成是。
「准」具有「依據、確定」之意,而「準」才是「程度相近」之意。
作者觀察到二○二三年度國防授權法案授權國務院,而非國防部來增強台灣軍隊的「全面訓練」,效果與政治上當然差了一級。作者更說明,美國軍售通常是戰術武器,真正具戰略意義的武器系統,通常美軍自行操作。(潛艦?)

提高軍援金額 不如提升「盟友」戰力 美應與台擴大軍事交流    張延廷@聯合 20221207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二○二三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將外交委員會原先無償對台灣軍援金額,從最初的五年四十五億美元大幅提高至五年一百億美元,又計畫將多餘的美國國防物資移到台灣。但從純粹軍事角度而言,只增加了對台軍事援助的「量」,若從整體戰略著眼,則必須增加軍事教育訓練、組織編裝、電磁頻譜、武器參數、情資交流等各種重要軍事互動,才能具體提升國軍戰力。

一九九○年代起,美國對台軍事援助和基本軍售,是為了增強「台灣防衛自我的決心」,但對中共所做的零和策略,基本態勢仍不出「台灣關係法」及「美中三公報」所界定的範圍。而此次大幅提高軍援金額,可從軍事裝備科技層次提高之後,價格升高連帶影響台灣武器裝備的購量,以軍援提高國軍戰力減低兩岸軍力差距,有助台灣國防自信。

對美國而言,把部分軍備存放在台灣,此舉具有軍事同盟的戰略意義,目前只有正式常駐海外基地的美軍單位,才有軍備物資「共用」的作業準則,而且無論是北約國家或亞洲盟國,軍備的儲用是為了大規模聯合演習及實戰之用。例如十幾年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將我空軍購買的「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悉數存放於關島,就是避免讓中共有藉口激起事端。但近年中共試圖將台灣海峽內海化,美、中軍事較勁浮上檯面,台灣戰略地位益顯重要,美國強化台灣武裝力量也就是增加自身遏抑中共軍力的籌碼。

美國的軍備發展一向根據其對未來軍事戰略需求,及對海外盟國、包括潛在利益衝突地區的軍事需要,所量身定製的戰術戰略軍備。再者,美國交付給外國軍隊使用的裝備,大部分都在戰術層級,例如「愛國者」防空系統,儘管不斷性能提升,但在美國的軍備標準仍屬此一範疇。唯有駐防在海外的美軍單位,例如駐防在南韓星州郡的「薩德」系統,才由本土調派第十一防空砲兵旅至當地親自操作,因為此系統已屬於「戰區」的高層攔截裝備,對講究照章行事的美軍,就有美軍親自操作原則與規範

抑有進者,最新的《國防授權法案》修正版本,刪除了「要求美國與中華民國軍隊建立全面培訓計畫」的條款,僅授權國務院為台灣開展國際軍事教育和培訓計畫。由於軍事幹部教育以及基層操作士兵的訓練,是軍隊實質戰力和後勤保障能力的基礎,如同我國空軍派駐美國路克基地的F十六戰機中隊一樣,目的不僅是戰術專精,也在於同步學習最新戰術、戰法與科技

如果國軍主戰部隊未建立與具有實戰經驗的國家相互觀摩學習的管道,在兵員來源有限且高素質人力長期近親培養的現況下,則國軍和美軍的軍事技能將可能存在明顯的代差,將更不易於美軍在台海有事時能快速進行聯合作戰。我國國防相關部門應明確以主權國家立場,要求美國以「盟友」身分廣泛與國軍進行軍事教育、訓練、後勤補給、電子戰、資訊戰、情報交換等各類交流,才能真正具體強化國軍總體戰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