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4-17

台灣政治需要「國敵」,非僅「政敵」而已

【縛雞之論】
A reasonable expectation of a commentator may not affects the mind of politico.  Taiwan's politics between political parties cannot be as advanced as democratic countries do: cooperate in competition.
It may be because Taiwan is yet to enjoy its status as a state.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opposition of such a country do not share an identical view of the status quo.  They see each other as the genuine enemy, not just political opponents, and certainly do not want to share political procedure, no mention the political power, with the enemy.
Taiwan stands halfway through its state creation, which eagerly needs an enemy to legitimate its existence.  The KMT and the DPP, Taiwan's ruling parties in turn in the first two decades of the 21st century, need each other to 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enemy. 

評論者的合理期望,可能敵不過掌權者的權力慾望
台灣無法如民主先進國家般,執政與在野有競爭有合作,原因可能還有台灣並非「國家」—因此朝野雙方並無一固定領域的「國家概念」作為行為框架朝野視對方非為「政敵」而是「國敵」,而且是藍綠皆然。既然是國敵,當然不願意與敵人分享政治程序,甚至政治權力。
進一步而言,台灣還處於「(民族)國家創建」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國敵」「政敵」正可扮演「國敵」的功能

蔡英文可以做的一件民主功德    王健壯 20220417

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但台灣實施政黨政治雖已過卅多年,卻距離「政黨關係正常化」目標仍遙遠。

正常化的政黨關係並非指政黨之間一團和氣不爭不鬥,而是指朝野政黨領導人不能雞犬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政府也不能把反對黨完全置於重大國政決策程序之外而不聞不問。原本預定來台的美國眾院議長波洛西,雖與川普互以寇讎視之,但為了處理重大法案與預算,她仍然經常應邀赴白宮與總統會面協商,即使彼此事後都有相見不如不見之感,但憲政程序與政治現實卻逼得他們非見不可,這就是政黨政治的日常。

但多數民主國家的憲政日常,在台灣卻是罕見的憲政特例。陳水扁見了一次宋楚瑜,但會面擺出的陣仗卻像「連胡會」與「馬習會」;馬英九見了一次蘇貞昌,兩人卻從頭到尾針鋒相對像在開辯論會;蔡英文已當了六年總統,但總統府或總統官邸的座上客,卻至今未曾見過反對黨的身影,最近她在官邸召開高層防疫會議,出席人士也清一色盡是綠營首長。好笑的是,媒體事後問總統府發言人,總統召開的防疫會議,地方首長何以只邀桃園與高雄市長,而未邀疫情更嚴重的台北與新北市長?發言人的回答竟然是「這兩個地方一是機場一是港口,都是國門」,言下之意難道是國門重要,首都可棄?

其實台灣的政黨關係正常化不僅未表現於防疫政策上,過去幾年眾多國家大政也都是執政黨一黨獨斷,反對黨領袖從來不曾應總統或閣揆之邀,入府或入院一談,年金改革、前瞻計畫、轉型正義、能源政策以及攸關台灣生死存亡的兩岸政策,反對黨領袖都只能站在總統府外面像個評論員一樣表示意見;但政府把反對黨領袖當成國政局外人,總統與閣揆不知會、不簡報也不協商反對黨領袖,民主國家中大概唯台灣如此。

政黨關係正常化並非憲法或法律所規範要求,卻是不可或缺的憲政程序,也是非建立不可的憲政慣例。廿年前,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德國學者說法,寫過這幾段話:「如果把議會反對黨排除於國家整合程序之外,將會帶來嚴重後果」,「與追求國家整合之機關忠誠原則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且有將現代全民國家轉變成『統治者之國家』的嫌疑」,「沒有政府與反對黨的整合,國家的整合勢必缺了一角」。政黨並非憲法機關,但許宗力卻認為對憲法機關所要求的機關忠誠原則,也應適用於政府與反對黨之關係,而彼此應負之忠誠行為義務,則包括相互支持、尊重與體諒的義務。

但台灣的政黨政治發展,迄今卻與許宗力廿年前的主張相背而行,政府不但把反對黨徹底排除於國家整合程序之外,不管哪個黨或哪個人執政,國家也始終是統治者的國家執政黨的國家,過去歷任總統如此,未來張三李四當總統,大概也不太可能改變,這已成為台灣另類憲政慣例。

既是另類憲政慣例,當然就是錯誤的憲政慣例。蔡英文曾經矢言要追求的國家和解顯然已不可能達成,但她在所餘任期內,如果能盡可能把反對黨納入國家整合程序之內,台灣政黨關係的正常化說不定能跨出一小步;能夠打破行之多年的另類憲政慣例,或許也可以成為她對台灣民主的一件功德。

 

1 則留言:

  1. 1想到要把支那代言人:忠狗狗民黨納入國家整合程序之內?就令人胃酸過多、消化不良!當真有害健康說...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