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07-20

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 國家安全研究所 20210716

【縛雞之見】
It’s the post-truth era.  We must have the quality of media literacy to know the truth by fact-checking, not to accept any information before our eyes without thinking.

The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the pattern of the netizen’s behavior is significant.  However, readers should be distinguishing the driving factors behind the phenomena: is it from Beijing’s cyber warriors move; or from the freedom of speech, the basis of democracy.
We have to notice a step further: the authors are aiming at the netizens, which have odd behavior, such as having multi-accounts, which registered in multi nations, not the ordinary people.
The research confirms that there are many of Beijing’s cyber warriors who are functioning in the PTT,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hat rooms in Taiwan, to media framing the mindset of the people of Taiwan.  Hence, any result of the research should not be interpreted in a reverse way that all who have some similar opinions as the cyber warriors are cyber warriors.

這種研究很重要,但也要小心驅動現象的力量,是來自網軍帶風向,或是一般關注。更應該注意的是,因為研究限定在PTT版面IP怪異者,故藉由對其行為模式的整理,證明了在PTT確實有網軍活動,但無法反向證明所有類似的言論,都是網軍或中共所為。假使反向詮釋,就將危害民主,大錯特錯了。

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    國家安全研究所 20210716

國家安全研究所 蔡榮峰政策分析員
資訊工業策進會 陳詠君助理工程師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請見完整研究報告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

2021
年台灣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後,隨著防疫措施升級、居家辦公的生活型態改變,網路社交平台自然也成為公眾情緒的發洩管道,「疫苗」這個話題似乎變得無所不在。在台灣輿情資訊的重要節點PTT八卦板上,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趨勢煽動情緒敘事模式正逐漸占據跟疫情有關的討論,使得八卦板作為疫情資訊交流平台的功能逐漸癱瘓。在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當中,使用了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與社區檢測(community detection等跨領域研究方法,利用20211月至5月的八卦板公開數據,共計286,552篇文章、9,432,306則留言,[1]嘗試拼湊出背後的蛛絲馬跡,而以下就是我們的發現。
疫苗政治化怪象
為精準鎖定和COVID-19有關之文章,我們建立了「COVID-19字典」,若文章標題包含字典中任一詞彙者,則標記為COVID-19相關文章,共計35,584篇文章、1,720,505則留言。利用文章標題斷詞tokenized)、關係權重edge weight)來建立「有向多邊圖」(directed multigraph),最後再進行社區檢測與視覺化之後,我們印證了疫苗作為八卦板疫情輿論主戰場的事實。
BNT
在輿論的脈絡中則是最政治化的一支,關聯程度高的詞彙包含「中國」、「國台辦」,並圍繞著「授權」相關的「代理商」、「上海」、「復星」。AZ疫苗是最早引進台灣的COVID-19疫苗,也是唯一一支輿論聚焦討論不良反應的疫苗,負面效果詞彙包含「副作用」、「血栓」。與國內外政府、人民反應有關的負面效果詞彙則有「停用」、「拒打」、「不敢」等。國產疫苗部分,以當時討論度最高的高端疫苗為例,比起有效性和保護力等真正和防疫相關的描述,其相關討論則被帶往炒股的方向,包含「股價」、「炒作」、「跌停」等相關詞彙。
存在針對民主治理設計的敘事樣態
我們將疫情文章產量最高者進一步篩選出 COVID-19 文章產量顯著高於其他使用者之帳號,共計篩選出47 個活躍帳號,共3,352 篇文章。接著按照研究期間台灣防疫主要議題的發展,整理出15月中共國台辦、中國外交部、官媒對台疫苗論述,於該基礎上訂定了在同一時間軸上,與當時中共對台政治宣傳高度相符的6種立場,進一步透過排除不符合特徵者,篩選出透過特定敘事策略來影響輿論的帳號。我們也歸納出讓人情緒發高燒並利用「睡眠者效應」來改變認知的6種敘事樣態。[2]這些文本內容多含有刺激情緒的「情緒渲染」句構在內,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是激起不同立場的鄉民激辯。這些敘事處處針對民主治理體系的溝通,並在國際層次(台灣與民主盟友/國際表現)、政府治理(政府人民/中央地方)、社會層次(貧富差距)各有不同的敘事設計。議題立場與情緒渲染的篇數越接近者,代表其激化鄉民情緒的可能性越高。當然,也有部分活躍帳號並不屬於以上任何立場或敘事樣態分類。

存在疫情輿論戰活動集團以及「IP時空旅行者」
152,012個使用者裡,我們辨識出作息最具有職業表徵的16個積極參與防疫輿論戰的活動集團(共267個帳號)。另外,在曾使用過境外IP發表COVID-19相關文章的686個作者中,則有119個快速轉換境外IP的「時空旅行者」,他們疑似使用VPN快速周旋於不同國家之間,而最常被用來跳轉的IP則位於台灣和美國
積極參與疫情論戰、曾使用境外IP帳號的總數高達686個,共發表3,155篇疫情相關文章、1,583篇疫苗相關文章;IP所屬國家最多來自美國(29.7%),其次為中國(26.7%)和日本(9.6%)。若聚焦中港澳IP,在9,066個帳號裡面,共92個帳號曾使用過中國(含港澳)IP,發表了916篇疫情相關文章、449篇疫苗相關文章。

代結論
與台灣民主化一同成長的批踢踢八卦板至今已經是許多鄉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許多媒體朋友樂於分享的資訊來源,我們認為保存板上意見的真實性樣態攸關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透過分析敘事與數據,我們拼湊出了八卦板過去幾個月疫情輿論戰更清晰的樣貌。引領風向、占領輿論篇幅、運用敘事邏輯和情緒渲染來構框疫苗的現象,使得最後公眾映入眼簾的印象是這樣的:誇大AZModerna等進口疫苗之不良作用、錯誤詮釋死亡率的關聯性、以「炒股」扣連國產疫苗,再加上所謂的「人民的疫苗選擇權」,引導輿論的方向就呼之欲出。於是,在群眾尋找情緒出口之際,實際上也可能為中國製造的科興與國藥疫苗打開一個訊息窗口。在現行法規之下,目前台灣並沒有辦法進口中國製造的COVID-19疫苗,醫藥用品的進口向來由專業的主管機關進行審查,它們唯有以輿論的形式才能夠嵌入(embedded)台灣社會的裂隙;藉著輿論與指揮中心的論述競爭,同時對台灣政府製造防疫施政的壓力。
策略性資訊操作(strategic information operations已成為資訊操作(information operation)研究領域中重要的一環。本研究目的在於向社會大眾揭露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不過礙於研究限制,並未能證實現象背後是否存在真實的利害關係網絡。我們僅希冀能在全民正與疫情奮戰的當下,提供訊息疫苗來保護大眾的心理健康,網路口水戰不僅可能造成情緒感染,經過刻意設計渲染的文本更可能改變你的腦內認知。


[1] 因資料爬取時間及研究時程限制,2021531日之文章僅收錄至約中午12點。

[2] 「睡眠者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Carl Hovland)二戰期間嘗試改變美國士氣的實驗中發現的。看完軍教片5 天或 9 週後態度轉變幅度大不相同。士兵們事先被告知撥放的是政府的軍教片,因此放映後5天內測試會發現士兵態度並未顯著被影響,這是由於對訊息來源的認知所導致的,9 週後的態度受到影響的幅度變得顯著。霍夫蘭德認為這是因為士兵們已把軍教片來自政府事實淡忘,但電影裡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的敘事邏輯則留在了記憶當中,變成改變態度的底蘊。Kumkale, G. T., & Albarracín, D. (2004). The sleeper effect in persua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0(1), 143–172.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30.1.14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