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神性/梵,是單純存在,故無內容、不變動;無形性,故遍時空;先驗,故僅存概念中
【縛雞之見】That is why the caucus and the flanks of the ruling party are so mad and use the most malicious language ever they could imagines blast political rivals.
一般有想要在政治圈衝一番作為的人物,一旦發覺自己竟然只邊緣人,心中的不甘,往往就是報老鼠冤;施明德、陳文茜等都是例子。民調可以工具化,這是常識。這個趨勢圖顯示 “陳時中的高民調竟然被疫情打垮”。民進黨是否如此急下降是有問題的,與一般評論的顯示相當不同。成了 “中間選民” 竟然都是綠營,這樣的操作相當愚蠢。游盈隆這個民調剛出現的時候,我相當訝異,因為與一般認知相差太遠;陳時中的高民調竟然被疫情打垮,這是說不過去的。於是令人想到了黃國昌及另一名嘴,投靠柯文哲的民眾黨。這些人沒有前途,原因是沒有搞清楚台灣的政治風尚。說話成了顛三倒四,卻以為民眾會埋單。興沖沖抱團,規劃總統之路;沒戲!這個圖還有一點有趣的是 “中間選民” 一路上升,可就是沒有民眾黨曲線,因為還在等待柯文哲現象回流,就取而代之了。柯文哲一直向中國示好,當然是挖藍營牆角,之外,也覺得日後可與中國擴大交流。這些人沒搞清楚的是,中國吃銅吃鐵,會當成對手的只有美國,像台灣這種偏遠小島上小鼻子小眼睛的島民,你再怎麼擠眉弄眼自做賤人,對中國來說只是小蜜蜂小蝴蝶,甚至三兩隻蚊子、蒼蠅而已。中國不會為了你的政治需要,配合作秀。政治實力不足,他不會甩你的,阿布拉們。
邊緣人https://www.facebook.com/521449991381447/photos/a.522284011298045/522335881292858
多謝分享的確如此,這些是曾居於「政治場域」者,後居於下風。會集合在一起——本來只是「政治同溫層」聚集,後來「跨同溫層」聚集,也不意外。但,仍是「同溫層」。我們要警惕的是:「政治」「社會」各有各的場域,常會相互採線,本質卻是兩種不同屬性的事物。「政治」(political party)需要調解不同利益(或觀點)。「社會」(NGO)常常需要堅持單一或少數觀點。我也聽過「邊緣人」這個用語,來形容這一部份人。而講的人通常不在「政治」領域中。很複雜的感覺。從「政治」角度看,身處「社會」的人是「政治失敗者」——其實,兩者間並無勝敗。即便現在「在位」者,也只是「在位」而已,時間到(無論任期、或年齡),就是要下來。不下來的或霸住權力不放的,稱為「賊」。這點,阿輝就很瀟灑。但,政治領域的影響力非常大,大到「非領域中人」,都會晤以為自己是「領域中人」。視野,也就不知不覺中改變了。反過來說,「社會」因為本質的關係,常出現「給我XX,其餘免談」,這樣過份簡化的思考與主張。而且因為「政治」的影響力與穿透力非常大,「政治」的力越大,「社會」就越堅持。「政治」一定會勝?那也不一定。「政治」採到「社會」的紅線,「政治」會被斷手斷腳。太陽花運動就是這樣,還有其他例子。所以,不管是否面對「社會」或面對人民,「政治」要謙卑,不是嘴巴說說而已。但是,「政治群聚」(廟堂)後,要求它謙卑,很難。因為「絕對會」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所以,人民是「政治」的防腐劑。社會與政治的合理關係(機制),也能相互成為對方的防腐劑。但,大哉問是:人民變「丁丁」(並非指哪兩個人),怎辦?讓我們繼續思考吧!這需要但排除「瞬間勃發的情緒」(無論是支持或打倒),是基本上該做的第一步。這是要學習的過程,對任何人民都一樣。唯有這樣,台灣才能提升「文明」,這樣才對建立「健康的自主社會」到「健康的獨立國家」有幫助。.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政治」「社會」各有各的場域,其實往往就是混雜汙濁的;這就是尤其在台灣這個不容易分清本質的社會的悲哀。誰是社會,誰是政治?上圖這些人物因為邊緣了,所以就是社會?如此的清流自命,卻迫不急待的要走上政治,這就是民主。可惜的是為政治分割宰制的台灣這種偏遠離島的小國寡民,如果無法理清自己的安身立命,從外部找誰,依附誰,都無法救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就等這幫雞零狗碎的人民在總統府、國會粉末登場了。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
一般有想要在政治圈衝一番作為的人物,一旦發覺自己竟然只邊緣人,心中的不甘,往往就是報老鼠冤;
回覆刪除施明德、陳文茜等都是例子。
民調可以工具化,這是常識。這個趨勢圖顯示 “陳時中的高民調竟然被疫情打垮”。民進黨是否如此急下降
是有問題的,與一般評論的顯示相當不同。成了 “中間選民” 竟然都是綠營,這樣的操作相當愚蠢。
游盈隆這個民調剛出現的時候,我相當訝異,因為與一般認知相差太遠;陳時中的高民調竟然被疫情打垮,
這是說不過去的。
於是令人想到了黃國昌及另一名嘴,投靠柯文哲的民眾黨。
這些人沒有前途,原因是沒有搞清楚台灣的政治風尚。說話成了顛三倒四,卻以為民眾會埋單。
興沖沖抱團,規劃總統之路;沒戲!
這個圖還有一點有趣的是 “中間選民” 一路上升,可就是沒有民眾黨曲線,因為還在等待柯文哲現象回流,
就取而代之了。
柯文哲一直向中國示好,當然是挖藍營牆角,之外,也覺得日後可與中國擴大交流。
這些人沒搞清楚的是,中國吃銅吃鐵,會當成對手的只有美國,像台灣這種偏遠小島上小鼻子小眼睛的島民,
你再怎麼擠眉弄眼自做賤人,對中國來說只是小蜜蜂小蝴蝶,甚至三兩隻蚊子、蒼蠅而已。
中國不會為了你的政治需要,配合作秀。政治實力不足,他不會甩你的,阿布拉們。
邊緣人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521449991381447/photos/a.522284011298045/522335881292858
多謝分享
刪除的確如此,這些是曾居於「政治場域」者,後居於下風。
會集合在一起——本來只是「政治同溫層」聚集,後來「跨同溫層」聚集,也不意外。
但,仍是「同溫層」。
我們要警惕的是:
「政治」「社會」各有各的場域,常會相互採線,本質卻是兩種不同屬性的事物。
「政治」(political party)需要調解不同利益(或觀點)。
「社會」(NGO)常常需要堅持單一或少數觀點。
我也聽過「邊緣人」這個用語,來形容這一部份人。
而講的人通常不在「政治」領域中。
很複雜的感覺。
從「政治」角度看,身處「社會」的人是「政治失敗者」——其實,兩者間並無勝敗。
即便現在「在位」者,也只是「在位」而已,時間到(無論任期、或年齡),就是要下來。不下來的或霸住權力不放的,稱為「賊」。
這點,阿輝就很瀟灑。
但,政治領域的影響力非常大,大到「非領域中人」,都會晤以為自己是「領域中人」。
視野,也就不知不覺中改變了。
反過來說,「社會」因為本質的關係,常出現「給我XX,其餘免談」,這樣過份簡化的思考與主張。
而且因為「政治」的影響力與穿透力非常大,「政治」的力越大,「社會」就越堅持。
「政治」一定會勝?那也不一定。
「政治」採到「社會」的紅線,「政治」會被斷手斷腳。太陽花運動就是這樣,還有其他例子。
所以,不管是否面對「社會」或面對人民,「政治」要謙卑,不是嘴巴說說而已。
但是,「政治群聚」(廟堂)後,要求它謙卑,很難。
因為「絕對會」
Power tends to corrupt;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
所以,
人民是「政治」的防腐劑。
社會與政治的合理關係(機制),也能相互成為對方的防腐劑。
但,大哉問是:
人民變「丁丁」(並非指哪兩個人),怎辦?
讓我們繼續思考吧!這需要
但排除「瞬間勃發的情緒」(無論是支持或打倒),是基本上該做的第一步。
這是要學習的過程,對任何人民都一樣。
唯有這樣,台灣才能提升「文明」,這樣才對建立「健康的自主社會」到「健康的獨立國家」有幫助。
.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政治」「社會」各有各的場域,其實往往就是混雜汙濁的;這就是尤其在台灣這個不容易
回覆刪除分清本質的社會的悲哀。誰是社會,誰是政治?上圖這些人物因為邊緣了,所以就是社會?
如此的清流自命,卻迫不急待的要走上政治,這就是民主。可惜的是為政治分割宰制的台灣
這種偏遠離島的小國寡民,如果無法理清自己的安身立命,從外部找誰,依附誰,都無法救命。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就等這幫雞零狗碎的人民在總統府、國會粉末
登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