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本文呼應了〈2020美國總統選舉:遠不只瘋子與傻子〉一文中所述:美國社會的兩極化,並非川普的過錯,而是更早就有。川普的過錯是沒有努力阻止。
反過來說,世事常以荒謬的型態出現:2008的黑人總統一方面可產生族群融合效果,一方面卻也推部分保守人民走極端。
而兩極化,原因恐非作者的「選務的繁雜,選舉經費的高漲與選舉制度的僵化」,而是與網路興起,網站的精準投放等技術有關。過去20年,正好是網路興起的時間。
因為精準投放是不可能被業者與政治人物放棄的,想修復兩極化的關鍵,可能在我們尚未察覺的地方。
同樣的「小州決定論」,也是規則下的產物,背景是「大州勢均力敵」,這在任何國家都是這樣。而選舉人團,就是「50國聯合」的必要設計了。
兩極化的美國 還有修復能力嗎 吳崇涵@蘋果 20201106
美國大選開票至截稿時間為止,川普與拜登仍在最後幾州計票作業上相互競逐,到底鹿死誰手仍在未定之天。不過,各地選監票地點出現示威抗議,川普也擬定法律策略,準備在威斯康辛州要求重新驗票,並對密西根、賓州和喬治亞州要求停止計票工作。選戰火熱,但美國目前主要的問題是什麼?選後的修復能力在哪?
這次美國大選結束後,重中之重就是消弭政治上的分裂與兩極化。筆者曾與另外兩位共同作者合著《美國夢的破碎與重建》一書,我們談到美國民主發展至今,因為選務的繁雜,選舉經費的高漲與選舉制度的僵化,使美國民主朝向兩極化發展。而且不只是政治兩極化,人民亦趨向兩極化。
以過去20年的總統大選結果為例,可以發現民主黨支持者主要在東西兩岸和都會區,而內陸與鄉村地區多半投給共和黨。此外,每個政黨的意識形態變得同質與極端。共和黨人變得越來保守,而民主黨人變得越來越開放。比如說在同婚議題,共和黨認為民主黨對同婚議題的支持,正在毀滅傳統美國的家庭和價值觀,是動搖國本的行為;而民主黨則認為共和黨侵犯了基本人權,與美國立國精神背道而馳。這兩派人馬互相攻訐視對方如寇讎,搭配媒體的推波助瀾,美國民主精神受到極大挑戰。兩黨人物為了討好選民,已經朝向滿足極端選民前進。
小州決定論助長兩極化
此外,美國選舉制度亦是造成兩極化的另一個原因。所謂的「小州決定論」,就是在選舉人團的設計下,長期支持共和黨的農業州,雖然人口少,但仍掌握兩張參議員選舉人票。這個不成比例的選舉制度,是過去左右美國大選的主要原因之一。政治觀察家指出,這些小州約佔全國人口比例10%,但卻掌握40%的參議員席次。這種反「絕對多數」的設計,保障人口較少州的參議員席次(選舉人票),同時也違背「絕對多數」的原則。因此,就算民主黨在都會區贏得多數普選票,以往選舉結果往往還是輸給鞏固小州的共和黨。
而偏偏這些人口較少的州,多半是經濟發展較差與人民收入較少的農業州。主要還是呈現了美國長期以來重東西兩岸,輕南方所造成不平等問題。美國東西岸共15個郡(county),卻佔全美GDP的 64%。其他絕大部分的農業州仍面臨貧困。美國經濟與所得分配不均,最終還是體現在選舉結果上。
此外,經濟不振主要還是體現在產業外移。雖然川普在2016年當選時打出「讓美國再偉大」的口號,試圖鼓勵製造業回到美國設廠,以增加工作機會。但現在願意回到工廠的藍領階級大多是拉丁裔或非裔,真正美國白人並不想到工廠工作。這也是白人對經濟好轉似乎沒有特別有感覺。
若歷任美國總統提倡族群融合,那川普的出現無疑是促成族群分裂的最佳例證。他的參選促成了美國保守主義者的歸隊,並強烈地劃分了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者的鴻溝。圍繞「白人至上」的氛圍在美國徹底被激化。
歐巴馬時期爆種族對立
然而種族分化早從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時就開始,他提倡的「歐巴馬健保」讓許多美國白人,還有民粹草根運動「茶黨」(Tea Party)對其非常不滿。所以這些白人民粹團體便在2016年的大選中將川普拱了出來。民粹主義和白人至上的潮流也在那個時候出現了明顯的上升和擴張趨勢。
美國長久以來一直存在警察非法濫用職權的問題。2014年密蘇里州佛格森市,白人員警槍殺無武裝黑人青年布朗(Michael
Brown)引發一連串抗議。後來聖路易郡檢察官宣布,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員警威爾森,更造成一連串全美示威活動,各大城市都有表達要為布朗「討公道」的訴求。2020年5月下旬,明尼蘇達州白人警察壓制非裔公民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導致他窒息而亡的事件後,引爆美國民眾的不滿與怒火,多個州接連發生示威暴動,開始了所謂「黑命貴」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包括德州與加州在內至少13個州,都陸續要求國民兵出動協助平亂;各大城市更爆發激烈的警民衝突,並頒布宵禁令。
選後首重解決經濟問題
人民似乎對於美國政府在疫情、種族、階級與政治極化上開始進行反抗活動。類似非裔美國人被警察槍殺的案件仍層出不窮,甚至在這次選舉日前1周,費城仍有黑人青年華勒斯(Walter Wallace)遭警察槍殺。
選後美國社會的修復力,必須首重在解決經濟、教育、種族與民粹等議題。在經濟上首先必須進行所得財富重分配;新的總統必須審視,相對於其他國家,美國所得是否平均?南方各州貧窮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中產階級是否足夠?在教育人才培育上,創新能力是強還是弱?在人口與種族問題上,必須重視移民與不同族裔間的協調問題。在減緩兩極與民粹上,要注重正確消息的傳達與平衡性報導。
過去美國在戰後40年經歷「黃金時代」,成功地度過經濟蕭條。未來美國如何藉由自我學習能力,將上述問題進行自我修復,仍需要靠一位具有智慧與才能的領袖帶領美國,才能再度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
同理可以這樣推:
回覆刪除薪水問題的兩極化,並非蔡英文的過錯,而是更早就有。蔡英文的過錯是沒有努力阻止。
省籍問題的兩極化,並非蔡英文的過錯,而是更早就有。蔡英文的過錯是沒有努力阻止。
台海關係的兩極化,並非蔡英文的過錯,而是更早就有。蔡英文的過錯是沒有努力阻止。
這樣邏輯推導下來,好像既可以攻擊任何台灣的執政者,也可以推導成馬英九的空嘴嚼舌比較這些都好呢!
最後一句聽不懂
刪除我比較好奇,薪水兩極化是如何對應台灣現況?
回覆刪除需要技藝技能跟工程數理、資通訊數位能力的「受薪」階級,薪資不太可能兩極化。
需要考照的「醫療護理」過勞現象,我的觀察,這跟教育養成過程強調經驗傳承與服從有關係,因為醫療護理圈是一個像有機體,會集體排除「他者」或「異常者」的就業市場。
至於服務業,沒當上老闆或是高階管理,薪資低是必然的。
我以為, 著重金融及服務等行業之東西兩岸, 以及著重產業--含工農業-之中西部,本來可以相容互補的, 但因多年來工業生產線大量移出, 造成大量生失業, 又金融業之大行五鬼搬運, 大幅貧富懸殊, 應是老美今日兩極對立之主因吧? 川普想促成生產線回歸是對的, 但其個人人格特質塑造了太多敵人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