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民主台灣,在這議題上就是不敢寫中文
What astounds us is that, as the author wrote, the New Trend believes in the Leninist theory and acts like Leninist. Democratic centralism is their favorite as well as their practice.
Politics, like other things, should observe the rule of balance, which
allows no single part dominating the whole.
Once it happens, the system crashes in the long term.
The genuine evil of the one-party system of the communist countries is
that it monopolizes all resources, leaving no one to struggle the power. To do this, it will do whatever it could,
despite violating the law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mocracy.
Do you, a free Taiwanese, think that you are voting for a specific person
and establishing an administration?
Whomever you vote, you vote for a "deep state."
總統府內電腦遭駭?吳怡農爆:機密資訊未妥善保護 NewTalk 20200517
數位影音系統驚傳染紅 立法院:立刻更換 自由20200806
觀點投書:統治台灣的是新潮流? 劉延欣@風傳媒20200803
民進黨當台灣的執政黨已經很久了,不認識新潮流,就不能算認識民進黨。
從選後就波濤洶湧的民進黨職選舉,終於在日前落幕。根據最新資訊,民進黨中常委改選結果,來勢洶洶,力拚第2席中常委的海派(湧言會)最後僅拿下1席,可謂鎩羽而歸。而派系龍頭的新潮流,則仍老神在在獲得3席,笑到最後,成為最大贏家。
從這次選舉結果,可以很明顯發現,從1980年代至今,這個早於民進黨誕生的派系仍屹立不搖,未見衰退跡象。到底新潮流的影響力有多大?為何可以在民進黨歷久不衰?新系霸權對台灣政治有多少影響?本文以下便將逐步分析之。
新潮流做過的好事
新潮流就像個秘教,你以為你認識它,但,連它的頭目是誰,媒體都稀少報導,媒體真的不知道誰是老大?知情人士只會竊笑,或者捶胸頓足想說又不敢言,民進黨內部愛鬥,對外造反等於向天借膽,絕無可能。所以,表面是大大方方的派系,實則是標準秘教,知情也不能說。
讓我們回顧扁政府期間,新潮流做過甚麼好事:瞞著陳水扁總統而與中國建立秘密交流管道、烽火外交使得台灣友邦總數少了六個、揚棄李登輝南向政策而改採所謂「強本西進」而使得台灣經濟遭到中國綁架、想搞軍火公司而大肆破壞台美關係、巴紐建交醜案十億元搞得不明不白、安亞專案三期已經結案卻又偷挪用50萬美元作為私自金運用。
新潮流系成立後強調「台灣獨立」、「群眾運動」、「社會民主主義」三大主張,看似是為了推翻極權的左派組織,實則為堅定信仰著列寧式政黨的右派,攻擊國民黨與黨內不同派系之人為中共同路人,但中國要掌握民進黨,比掌握國民黨容易。因為新潮流系已經可以打通關,不但有財源,各大小選舉秀場統包、民調壟斷、大小政商關係打通節。有人力:用公基金養的小童子軍、幼童軍實力雄厚,有帥哥有辣妹。有媒體,所有統派媒體記者要跑民進黨新聞,都只跟新潮流系攪和在一起,而挺綠媒體更不用說,名嘴由新系包辦。
新潮流的大振
2014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勝,而新潮流系是黨內最大贏家,除了原本即屬該系執政的台南市(市長賴清德)與高雄市(市長陳菊)之外,該系執政縣市多了桃園市(市長鄭文燦)與彰化縣(縣長魏明谷)。
此次大選獲勝使新潮流在黨內更加鞏固大權,跳脫黨主席治黨的思維,民進黨被新潮流系把持,要當黨主席的人必須看這派系的臉色,因為在全國各地皆有經營黨員、代繳黨費等,而新潮流內又逐漸形成以陳菊為首的(菊系)及以賴清德為首的(賴系),不斷相互制衡,影響民進黨內運作,又間接的使台灣整體政治圈發生化學效用。
蔡英文也逃不過新潮流魔爪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表示,新潮流系太過重視派系利益、甚至將派系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前,「民進黨就是被新潮流所綁架的」。2019年1月31日,余天上三立iNEWS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主持人鄭弘儀問余天「新潮流有綁架小英嗎」,余天答「我們一般人看其實都知道,(蔡英文)旁邊的人,不管是大位小位,都是他們的人;其實我也當面跟蔡總統提過,我說『妳根本就被新潮流綁架』,她也搖頭」,鄭弘儀問「她搖頭代表說她承認被綁架,但是沒辦法」,余天點頭答「就是這樣子」。貴為一國之首的總統本應該掌握著國家最高決定權,但如今卻成為了一位被背後勢力所綁架的魁儡元首,他所制定的國家政策導向、法律等等將不再是為了人民,而是凡事都以能否討好新潮流為第一考慮因素。
新潮流歷久不衰的原因
新潮流系歷年來「獨孤求敗」的生存術,民進黨輸越多、新潮流系越壯大。台派民眾只能含淚投票,「難道你要投國民黨?難道台灣人就不能團結?」這種扣帽子行為將在每次選舉發生,妙的是,台灣人永遠買單。
不得不說,新潮流是台灣現有派系內組織規劃最好的,新潮流系以善於培養年輕世代著稱,吸收優秀的大學生進來,然後有計畫地培植他們。適合出國留學者,新潮流系就支助他們出去留學,國安會副秘書長陳文政和台北市議員梁文傑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沒有出國留學的,新潮流系就把他們擠進縣市議員選舉的行列中,慢慢培養到立委,台北市議員許淑華、吳思瑤是典型。這種一輩傳一輩的模式將使新潮流永不衰退。
總結
不論政權如何輪替,新潮流永遠坐收漁翁之利。民進黨內再不出現一力量與其制衡,未來它將是永遠的地下政府,這也是最不樂見的情況。筆者認為任何政黨內都不應出現一個過大的派系,政黨是要為國家服務的,當政黨被派系綁架後將凡事都以討好派系為優先,而最後受到傷害的總是國家和人民的權益。(相關報導:觀點投書:玉石俱焚的兩黨負氣修憲|更多文章)
*作者為大學生。國民黨革實院學員。
"作者為大學生。國民黨革實院學員"
回覆刪除:-)
請留下可辨識的名稱
刪除這篇文章前段的「指控」,幾乎只是憑報擷取,沒有把握到後來的發展,流於片面,尤其考慮到作者的背景。
回覆刪除既然新潮流內部有自我制衡,能培養年輕人~
這篇是臥底嗎?
轉貼林宜敬的FB。民進黨是「吸收」人才,國民黨是「培養」人才。
回覆刪除~~~~~~~~
【為什麼國民黨沒有人才?】
一、
國民黨接連在幾次選舉中慘敗,是因為國民黨缺乏年輕一代的人才。
而國民黨之所以缺乏人才,則是因為國民黨的人才是用「培養」的,民進黨的人才是用「吸收」的。
二、
李登輝跟孫運璿是蔣經國培養的;連戰是李登輝培養的,宋楚瑜是蔣經國跟李登輝培養的;馬英九是蔣經國跟馬鶴凌培養的;郝龍斌是郝柏村培養的;連勝文是連戰培養的;蔣萬安是蔣孝嚴培養的。
還有其他許許多多血統沒有那麽好,爸爸沒有那麽偉大的國民黨官員,也都是國民黨的黨務系統培養出來的。
三、
在威權時期,國民黨可以培養出一堆人才,因為當時想從政的台灣青年只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參加國民黨,另一條是去坐牢。
因此,國民黨之所以能培養出一堆像是李登輝、孫運璿、連戰、宋楚瑜這樣的人才,其實是因為這些人才願意去接受國民黨的培養,而不是因為國民黨能化腐朽為神奇,把一些不是人才的人培養成人才。
四、
但是在1980年代,台灣開始民主化之後,對政治有抱負的台灣青年已經有不同的選擇。他們可以加入國民黨,也可以加入民進黨。
而民進黨的人才,是吸收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陳水扁、蘇貞昌、謝長廷、游錫堃等人,並不是黃信介、許信良、施明德、呂秀蓮、或是林義雄培養出來的;蔡英文不是陳水扁培養出來的;賴清德、鄭文燦、林佳龍、陳其邁、林右昌不是陳水扁或是蔡英文培養出來的;林飛帆也不是蔡英文培養出來的。
民進黨的人才來源,是那些跟民進黨理念相近的青年,他們會源源不斷的,主動加入民進黨。
五、
真正的人才,是無法靠長輩培養的;真正的人才,通常意見也很多,所以他們也不願意接受長輩的培養。
真正的人才,會加入一個理念相近的政黨,然後沒大沒小的發表各種意見,在意見不合的時候跟長輩起衝突。
六、
但是在國民黨的傳統當中,是不允許年輕人跟長輩們沒大沒小的。國民黨的當權者們還在幻想,他們要找一些聰明的年輕人來,然後依照他們自己的形象與理念,培養出新一代的青年領袖。
他們心中想的,其實不是人才,而是棋子,是樁腳,是自己的複製人。
七、
昨天國民黨在高雄又敗選了,而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認為國民黨在高雄接連的失敗,是因為國民黨「輕忽了人才的培養」。
唉,還在培養?現在這些國民黨培養出來的國民黨當權者,本身就已經不是人才了。要不然,他們怎麼還沒有想通,民主時代的政黨人才,是靠吸收的,不是靠培養的。
「新潮流內部有自我制衡」。
刪除外界不太理解新潮流,為何大大能知道「內部有自我制衡」?
「內部」指的是派系內部。那,民進黨呢?
民進黨「自我制衡」還在嗎?失衡了嗎?
這是我們關心民主的人,所關心的。
我們是對制度運作的關心,不是對人的關心。
這是40年前接受民主前輩教育的學生、40年來持續關心台灣民主的評論者,不變的價值與準則。
另外,林宜敬(林儀靜?)的FB,論述有點怪。
吸收?培養?
哪裡不同??被搞糊塗了。
KMT「培養」人才、人才願意被培養、不是把不是人才的人培養成人才、(培養)爸爸沒有那麽偉大的國民黨官員等等(看起來是好事)
DPP「吸收」人才、理念相近的青年,他們會源源不斷的,主動加入民進黨、人才是無法靠長輩培養的等等(看起來是好事)
那,為何會得出兩者不同、D優於K的判斷?
我們在實務上看到的是:
KMT的二代現象,DPP一樣越來越嚴重
兩邊,一樣有貝勒格格,與團派人才之分
再說一次,新潮流的組織化,是比其他派系更好。其餘派系,短視與「器」,長期令人搖頭。
但,DPP有沒有黨公共財(人才)?而不是一派系的人才?
顯然沒有呢!
從體制上看,健全的台灣民主,要有能相互取代的兩大黨,至少是(小+小勝過於大)的局面。
不能變成一大長期執政,而我們只能寄望長期執政的黨有「內部派系平衡」(而實際上,這小小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能制止失衡的政治。
絕對權力,「絕對會」absolutely腐化!
這句話可能或正在發生中哪!
.
雲程大,新潮流內部制衡,是你轉的文章內容啊~在新潮流的大振那段。所以我才「嘲笑」作者是否為臥底的~
回覆刪除「而新潮流內又逐漸形成以陳菊為首的(菊系)及以賴清德為首的(賴系),不斷相互制衡,影響民進黨內運作,又間接的使台灣整體政治圈發生化學效用。」
原來如此,看起來是對語言的理解有出入。
刪除我完全無此印象。
查原文原來是(菊系與賴系)「不斷相互制衡,影響民進黨內運作」。
我對文字的理解,是新潮流內部分派的互鬥(因為有影響民進黨內部運作,稱之為鬥,應不為過。)
但是,互鬥會影響整個黨?嗯~
我的理解是所謂「內部制衡」,初看是「民主集中制」(關起門來充分討論)。
其實不是。
稱為制衡的,一定是「體制」,意思是有相對實力的一方可以「否決」對方,然後有否決之後的「後續機制」,等等。
這當然是我的理解。不一定是實際運作的事實。
另外一說,是「北流」與「南流」。南流當然是菊,北流??段?燦?
這樣是內部制衡?
就像我在「民主集中制」一文所寫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在概念成長期(高中到研究所)學習到的一個事實,以及基於此事實反向形塑我的價值(反對極權主義、注重民主原則和體制)的過程。
因此,才會很敏感的察覺現在台灣政壇正在發生的「民主集中」事件。
這與特定人無關。以前是KMT,李登輝之後到現在,顯然不是了(但中間有出現一小段韓流),反而是其他組織有此現象。
擁護、高唱民主的人,可以無力,卻不能無感。
這是動態制衡。
.
基隆和桃園市長皆拜過碼頭,運輸部長現在也是本地出生,台旅法正夯,不找機會選前回訪平衡一下?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