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09-14

有關馬來西亞華人 bellwoody 20190913


Comment
在部落格討論中,網友路人1Bellwoody紛紛提及馬來西亞華人。
兩位的回應,對於理解華人的集體心態,很有幫助。在此僅轉摘Bellwoody的部分。

大腦活動時若聽命慣性或情緒,不能稱為思考。這的確是人,特別是接受漢字教育的華人,所全然缺少的。

於是,當華人察覺了並想要開始思考時,因為沒有前置的暖身學習階段,會一下子以「與過去決裂的獨斷」來代替「真正的思考」。這是以「反慣性」或「情緒」,來取代「慣性」或「情緒」,腦袋活動的基本模式,還是一樣的。


有關馬來西亞華人    bellwoody 20190913
忽然想到,以前馬共是"蘇聯"支持的還"中國"支持的?

我在想,是不是因為以前的共產黨武裝叛亂失敗,因此共產黨改變鬥爭路線,化整為零融入馬國社會。
奴性深重的華人,可以說是共產主義最好的滲透目標;由於馬國政府禁止共產黨,因此共產黨必須在無組織的情況下,利用教育,知識,商務和媒體的滲透,將共產/法西斯主義植入馬來西亞華人的腦海裡。

台灣的民主化程度比馬國要高,越年輕越不相信對岸的鬼話連篇,但馬來西亞從沒真正的民主化過(自由之家的評比最好都是在"部份自由"等級)
因此,共產黨經由知識和教育界等方面對華人圈的滲透可以一代接一代,就像台灣有幾代人受過洗腦教育的一樣,但馬來西亞更嚴重,因為華人圈一代洗一代,還沒跳出這個輪迴

所以他們來台灣的學生,最容易感覺到的就是如同"戒嚴時代洗腦教育下的人忽然有時光機穿越40",只會覺的跟現在的民主氛圍格格不入,在那種思想衝突之下,進步派的會加入民主思想,用對外比較開放體制的方式,理解到共產黨那套有多可怕。政治上只講正確的人,就是龜回他原本出身,卻已經被共產黨滲透到骨頭的舒適圈。

最容易比較的是馬先生和呂秀蓮,兩者同為在戒嚴時代進哈佛的高材生,可是思考的能力卻天差地遠。

馬先生:
活在一個統一的超級大中國思想底下,所以他會願意拉下臉幫亡國佬站台還被噓。
馬先生還差點讓警察變的跟港警一樣黑,跟習特勒會面時如同歌迷見到歌星那樣的小鹿亂撞,馬先生的行為,幾乎跟所謂的進步價值都沒有交集。
而他在美國留學時,對他們的社會風氣也幾乎到了一無所知的程度,無論是保守派對"傳統自由價值和宗教理念的堅持",又或是1970年代美國社會運動活躍,牠幾乎什麼都沒學到

呂前副:
常常在談理念時跳太快,甚至超過我們能理解的現狀,有些理念太昧於現狀(永久中立國論),往往搞的連自己的同僚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所以她一直是泛綠內的孤鷹,在行政上也沒有太好的資歷和機會。(行政資歷只有接替被槍擊而死的劉邦友擔任桃園縣長,但任內評價不高)
但如果你希望一場研討會或正式會議要有個好的發展和結果,你會希望在座的人有呂前副,而不是馬先生。
因為呂前副,懂的如何帶起"討論",這樣才能刺激與會者"思考",而思考這東西,是華人圈一直缺乏,乃至於自我審查最嚴重的一部份

馬來西亞的華人長期被共產黨耕耘之下,由於國內的政治體制也並不開放,環境上根本不鼓勵他們思考,自然而然的往慣性接近
這剛好掉進了共產黨佈好的局。

我倒是很好奇,馬國華人是希望馬來西亞變中國的三個省嗎??
一直幫北京的專制政府操心,對馬來西亞的政治進展,比非華人更漠不關心,只是一眛的為北京的利益代言。



7 則留言:

  1. 做為“天然華”的中國海外華僑,以中國為祖國,就如同台僑以台灣為祖家、外省族群認同中國,是很天經地義的事情;
    儘管中國由共產統治,兩岸更有統獨議題紛擾。因為政治的分歧,毫無道理效心各歸其“旅居“國度,這不是人情之常。

    由於台灣自稱世界上存在“兩個中國”的關係,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尤其在國民政府的華僑政策施行之下,一般旅居世界
    各地的華僑,是有比較傾向 中華民國 的現象;起碼雙十國慶返台“普天同慶”是免費招待的。

    記得96年兩岸的導彈危機、在東京舉行APEC時,新加坡李光耀對李登輝治下的台灣提出警告。東南亞華僑對台灣的敵意,
    恐怕是很難避免的。因為你 - “背叛祖國”;而終究統一,恢復中國光榮祖業,是台灣的唯一選項。

    在這裡,東南亞華人、蔣經國/李登輝、中華民國台灣,進入了一個詭異的社會關係。新加坡的李光耀 就表現得相當清楚。
    對李光耀來說,相對於保有中華道統的蔣經國,對台籍的李登輝取得大位就有著相當的違和感。事實上由於對中國想法的
    大異其趣,日後的分道揚鑣,反目相向也就毫不足怪了。

    對兩蔣是親和、仰望的,對李登輝是居高臨下、不以為然的;包含馬來西亞在內的世界各地華僑,有什麼義務必需效忠偏安
    一隅的中華民國?其實“宗親會”的村落思考,恐怕“責備”才是合理的應有權力。更何況如果你是追求台獨的立場,要求華僑
    效忠,等同思考混亂,沒有道理。

    回覆刪除
  2. 真正站在台灣立場的人
    不可能會要求華僑效忠
    因為他們是華,台灣是Formosa

    會認為追求台獨並要求華僑效忠的
    基本上自己腦袋就處在思考混亂的狀態中

    也就是中華餘毒未清
    也跟那些馬來西亞華人一樣

    回覆刪除
  3. 沒錯,以前kmt經營華僑是在搶"中國認同"的代表.
    所以台灣越偏向建國,香港要五大訴求,他們就顯的越來越焦慮不安,因為跟他們的背景,價值等等的衝突會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沒有民主傳統的環境,更難理解有過自由的台人和港人到底在爭什麼.

    華僑大多出身在不民主的環境底下,而且對當地的民主運動或爭取自由的作為只能用"乏善可陳"來形容. 在他們習慣了奴性政治的情況下,對於台灣和香港爭取自由的行為就會非常不安,這會變成他們的照妖鏡,也會害怕自己的認知被破壞,就會否認掉這些事件的正當性或合理性.

    東南亞爭取自由或民主的行為幾乎是由傳統在地人主導,鮮聞華人加入和協助.....會被"排"不是沒有原因的.

    就像先前長榮罷工事件一樣,為什麼本來公會要求有"禁搭便車條款",因為發起運動的組織和帶頭者最辛苦,如果不站出來就能分到罷工換取的進展/成果(所謂搭便車),那以後誰要當那個"司機開車"? 禁搭便車這條最後成功被資方所擊敗了,對照組是上週的英航罷工,幾乎全部的機長/飛行員都拒絕上工,在資方不積極的回應下,機長們已經放話有第二波罷工.

    香港人就懂這點,因此幾次民陣的全面遊行可以組織到100萬人上街抗議,而且就算示威者遭到黑警追打時,附近居民往往也會站出來支援這些小弟弟小妹妹,何況港警濫射摧淚彈波及民宅和路人甚至已經算不上新聞了; 港警現在的報案量"可能"明顯的下滑了,因為港人很多糾紛現在傾向私下處理(還呼籲"私了"不要打臉),發生糾紛的雙方,不信任警方搞不好是他們唯一的共識.(五毛: 抗議時打警察,被打還想報警??)
    回到主題,就是香港人知道五大訴求不能只靠那些"司機們"開車,有需要時大家要互助,要一起上街,要一起唱榮光歸於香港/撐起雨傘/海闊天空,而對習慣"奴性政治"的華人來說,大概只會說
    "你去拼啊,我坐著賺"
    "你拼個半死不一定有好處,但可能被打死或被關起來"
    "我們生意人應該爽爽賺錢,而不是上街拼命"
    "政治花錢買通就好啦,為什麼要用爭的?"

    這些都是很難見容於"華人傳統"的行為,甚至移民到紐澳美加的華人可能也還是不能接受這樣的抗爭,何況是沒有民主傳統的東南亞華人?

    對所謂華僑來說,必須先弄清楚,中華民國是流亡的狀態,就像二戰那堆流亡政府一樣,過去兩岸爭取所謂華僑認同,都還是兩個中國政府之爭.(被普遍承認的專制 VS 沒被普遍承認的民主) 就像雲程大以前談論中華民國邦交國問題一樣, 爭的是承認"那一個中國"的問題.
    波蘭第二共和流亡了50年,但海外波僑幾乎都認同這個流亡的波蘭,而不是那個蘇聯養的波蘭狗.

    海外華僑對"那個中國"的認同是一回事, 香港的自決運動和台灣的建國的確不需要他們的忠誠,只需要他們的理解就夠了.(願意支持是最好,但這也是少數)
    那怕能理解的人不會是多數,但是能理解的人自然就能接受: 他們正統的在地人過去對自由民權和社會運動,為什麼華人也不應該缺席.
    願意加入他們本地的自由民權和社會運動,久了才真正能融入當地社會,擺脫一直被"排"的命運. 至於對外認同,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多思考的空間時就會有各自的對外認同,但同時也會認同自己住的那塊土地.

    註: 越南華僑就省省吧,除非越共結束一黨專政. 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華僑, 就真的該認真想想到這種深層的"排華"原因.

    回覆刪除
  4. 華僑不爭在地民主,應該是由於異鄉他族,即便第二三代亦然;其實對中華人來說,賺錢,做有錢人最重要。被排也是天經地義;
    台灣的本外省、藍綠,意思差不多。

    早年的香港,一般說來英文好,比較洋化,所以在華人圈,感覺上是比較高人一等,卻是英女皇到訪,也稱之為乞食婆。現在的
    狀況,處境上的確是艱難些,因此在民主覺悟上進步了。應該怎麼說?滑稽突悌?

    紐澳美加的華人抗爭?請參考東南亞華僑。

    只需要他們的理解就夠了?說是華人,其實在社會關係上,在生活情調,文化氛圍上,各有範圍,不一定同掛。要求太多。台灣
    的籬笆內與籬笆外、中永和與萬華大稻埕、桃竹苗與中南部,這還不提統獨,等同兩個世界。

    整天談認同,認同搞了幾十年,還在談認同,就因為認同不是想像的容易。時空背景,因素當然很複雜。台僑,有台灣同鄉會,
    有台灣同鄉聯誼會,照你想的那麼一致,那麼認同,台灣早就獨立了。

    不要太過期待一般庶民能夠與政治性格較高的人一樣善於思考、反省、覺悟。政治!?遠得很;現在台灣的選民也差不多。

    回覆刪除
  5. 美國的移民有幾個大裔: 德國,英國/愛爾蘭(以前英愛"一家,不親")義大利和斯拉夫,近年來是拉美裔取代了來自其他地方的移民為大宗.
    亞洲人比起來都算是小群的,不過加一加也是有幾百萬人了.

    日裔在二戰中曾因為忠誠疑慮遭到"沒收財產"和"集中看管"的待遇(戰後美國政府因此必須賠償),間接導致戰後日裔美人有更明顯的參政意願,融入其體制和加入社會運動,這才是所謂的在地化,因此得到原本其他族群的認同和接受.
    如果華人只要錢,不去改變結構的問題,被排好排滿是剛剛好,因為根本無心要加入那個社會的話,整個社會當然也很難接受他們的存在. 行使自由國家的參政權就是加入在地社會,接受在地認同的過程,被"排"的機率自然就會降的很低很低.

    對,台灣以前的外省前兩代也是這樣,其中外省二代就是目前"韓衛兵"的核心組成,所以為什麼反年改,因為他們只要錢,最好退休後領在職時的2倍以上,然後再拿著我們繳稅給的退休金,去對岸唱紅歌搖紅旗,喊喊席特勒萬歲,再跟對岸拿一手獎勵,因為自私,只要自己有錢,其他都不重要. 外省三/四代這方面就明顯有分裂狀態,似乎很多外省後代的家庭現在都出現爭議,就是二代的長輩要投韓總雞,三代要投果凍或小英,這就是認同問題導致的代溝,可惜我們只能看看,可以說說,卻很難插手幫什麼忙.(有啦,教外省三代設定搖控鎖住"韓天綜藝台")

    紐澳美加的華人,願不願意參政是"do or don't"的問題(畢竟參政平權早就被以前的人們爭取到了),跟東南亞的華人處在長期不自由的社會裡,"政治的土壤"還是有很大的差別,我不認為能夠一起比較.
    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是部份自由的國家; 泰國近年來都處於不自由, 汶萊,新加坡,柬埔寨,寮國,緬甸和越南都被認定為不自由國家.
    (有趣的是,印尼的友台傳統,是因為以前台籍日軍,在日本戰敗後曾協助印尼打獨立戰爭)
    一樣是所謂華人移民,在紐澳美加都已經出現過國會議員甚至閣員級的華人,對政治的參與深度已經遙遙領先東南亞華人了.

    香港人以前被教成經濟動物,但在英國嚴謹的教育體制之下,造就了高度的素養和腦袋(港人的平均智商世界前三傑),而且香港又"曾經"是亞洲最自由的地方,遙想一下2000年以前,香港的各種文化產品是如何在東亞和華人圈為他們賺進大筆外匯和觀光財; 誰還記得1980/90年代家家戶戶瘋港劇,錄影帶店裡面港劇永遠放在最搶眼的位置讓大家搶著租; 香港以前的影視圈也被說是東方好萊塢,曾經把台灣的電影打到奄奄一息,日本韓國還要向香港取經.
    環境的比較,"自由的土壤"遭到腐化,港人看在眼裡,才會造成現在全民運動式的"時代革命".
    文化影響力上,香港也已經不敵日本韓國,連一度重傷的台灣都已經反過來影響香港了.

    "只需要他們的理解就夠了"比起"得到他們的認同"要簡單多了,對吧? 10年和20年前我都跟香港人嘴過
    20年前他們還認為台灣可以接受一國兩制 -> 這樣的對立,連"互相理解"都有問題.
    10年前他們也認為台灣的政治喧鬧叫"亂" -> 至少,他們可以"理解"我們的情況了,但並不認同我們的政治.
    現在, 香港人認為台灣搞獨立運動並不過份 -> 他們"認同"我們應該擺脫中國的掌握,希望像我們一樣的真普選.

    認同當然不容易養成,尤其台灣又有本土運動和流亡政府的拉扯,加上戒嚴和專制的遺毒尚存
    (我是洗腦教育出身的,但是不要問我幾歲,這方面我跟女生一樣敏感)
    台灣的認同問題,各種內外在的影響和政治立場的對立,本來就很難養成
    (不過統派沒有認同問題,但是他們會"阻止其他人的在地認同形成"; 共產黨也會阻止台灣的在地認同繼續強化,因為這等於讓更多人傾向獨派,這也是為什麼共產黨在宣傳戰方面可以說是傾盡一切,不惜大灑幣買通咕狗)
    這種在地認同塑造的困難,比起以色列籍阿拉伯人的在地認同,恐怕還要更加困難; 至少以籍阿人還可以認同以色列提供的"政治/宗教自由"
    (以籍阿人還是存在社會和經濟上的不公待遇,但阿裔"沒有"兵役義務)
    回過頭來看台奸,牠們根本不認同我們認同的一切事物.(They hate everything we stand for)
    雖然以色列貴為中東最自由的國家(世界上國安最龜毛的國家...?!),但自由之家給以色列的評比是在部份自由和完全自由的交界上打轉.

    我沒說過認同運動已經完成了,華人的一盤散沙也不要期望像波蘭人或猶太人有共同認同的大原則.
    台灣建國他們不認同,那是"他們的事",只需要讓他們理解"為什麼我們要擺脫中國的影響",而不是去艱難的遊說他們"支持"我們要擺脫中國的影響,我認為這方面的目標放低一點沒什麼不好. 等到他們想通"代代被排"的深層原因,或像香港人一樣想通"為什麼"台灣要脫離中國影響,那他們也許會加入在地的政治運動和爭取應有的權力,那就是後話了.

    "不要太過期待一般庶民能夠與政治性格較高的人一樣善於思考、反省、覺悟。"
    從雨傘運動到時代革命,以前,你會想到香港人能在五年間,把民主訴求完全散佈到整個社會,甚至帶了一些"新移民"加入運動.

    台灣的傳統風氣要比香港保守不少,還要加上戒嚴鎖國的遺毒,反對思考,反省用在自我審查,覺悟是有耳無嘴.
    總統直選到現在也不到25年,我們的政治人物, 也不是每一個都善於"思考,反省,覺悟"(看kmt那個整天想開倒車的樣子)
    選民進步的慢,就會選出韓總雞這種廢物,只是在台灣這種內外交逼的環境裡,這種廢物犯的錯,代價可能就是葬送掉我們的自由.

    義大利比起韓總雞更懂的騙術,到現在都還在想如何把小英拉下來(兩岸一家親是誰先說的? 誰先被蔡衍明招安的?)
    幾年市長當下來,義大利有什麼認同嗎? 沒有,他只認為他自己最厲害而已.

    回覆刪除
  6. 老兄長江大河,弟遠不能及,深為佩服。

    你基本上說得沒錯,就是幾個小關節顯得【一廂情願】。要能理解不就沒有族群問題了嗎?

    紐澳美加的華人,願不願意參政?中國大陸出來的,政治性格很高的就最躍躍欲試了。

    香港現在的抗爭比較像是台灣早年的黨外,是由逼壓而來,這當然有催生的動能。

    台灣在民主的認識上是有進步;注意了,蔡英文上台是向左走的,就是向中國做部分妥協。話說得好聽,可就是堅不就範。

    於是,島出現了,推出總統候選人,吐槽蔡英文;這要是韓國瑜得漁翁之利,你說怎麼辦?這就是台灣人啊。

    回覆刪除
  7. 一廂情願是難免的,我們沒辦法用人造衛星的高度來看,就會有很大的機會東漏一塊西漏一塊.
    其實紐澳美加的華人來看,在自由土壤裡長大的台港裔的可能最積極(但上一代台籍移民就未必有參政意願)

    中國第一代移民就很有趣了,以中國出了名的貪官來說,移民去美國過爽日子是他們的理想.(反美是工作,移美是生活)
    一種就是受到共產黨指派,滲透華人社群造成親共的政治影響力,這是從柯林頓到歐巴瑪時代共產黨主要對紐澳美加的滲透模式. 那怕是移民時必須宣誓效忠美國或效忠英國女王(紐澳加); 在共產黨的教育之下,什麼誓言都是屁,跟歐美人看待誓言的嚴肅態度不一樣,只要合乎共產黨的利益,就可以隨時撕毀.
    不用看別人,看我們家那隻"該死的魚"就知道了,多少的承諾,不都是屁? 牠在年輕選民心中完全崩盤,活該啦.

    另一種參政的移民就是反過來,移民後他們主動投入參政和融入社會,行使他們所授與的政治權,通常這類人在反制滲透者效果最好,因為早就看穿了共產黨的手法和技巧,搞不好支持共和黨的也居多.

    香港的抗爭的確是被一次次鎮壓後才開始提高對抗等級,在8/31恐攻達到最高點.(一直有傳出鎮壓死了人,而且至少三人下落不明)
    如果6/12沒射催淚彈,可能到現在每次遊行都只會在跟警察大眼瞪小眼幾個小時後就船過水無痕.
    香港從雨傘運動到時代革命,比起我們從"高玉樹"到黨外結合起來"成立民進黨",時程表上比我們快上許多.
    然而香港的真普選進度,我就不敢說會比民進黨成立到總統國會全面普選還快了.

    喜樂島和呂秀蓮的事我另一串有談過,基本上大家一定是救小英優先,棄保呂前副; 呂秀蓮只有那些"鐵了心不投小英"的超級獨派才投的下去,因為這次是生死存亡之戰,呂前副的得票數是不會多高的. 呂前副是要把那些本來對民進黨不滿(因為不夠獨了!)的深綠選票拉回投票所,不要讓他們去郊遊,一來一往之間提高己方和盟友的優勢.

    所以我說過小英和卓主席,鄭市長三位必須小心處理和呂大學姐的關係; 衝突絕不可以超過當初英德初選的規模,就連任何有影射意味的隻字片語都要注意.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