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上,有好幾場大戰是因西班牙王位繼承而起。
我們討論過西班牙國王退位與登基,中間或有時間差,或有重疊。
王與王的身分與權力的銜接,大致上而言有幾種狀況:
1. 有空檔:如舊王過世,新王無法立即登基(英國發生過大缺位,王儲在遠在歐洲,好幾年之後),。
2. 無空檔:舊王簽署遜位,在登基大典交接。
3. 有重疊:舊王簽署在規定時間遜位,在登基大典交接。
怎辦是好?
學者 Ernst H. Kantorowicz 會研究或假設出王的雙身:自然身 (the body natural)、政治身 (the body politic)。
政治身是一種神授傳統下統治權力所形成的實體。自然身來來去去,但政治身是不會變動的,只是降臨在哪一位王身上而已。因此並無「缺位」 (interregnum) 的中斷情形。
一般而言,王權神授,因此,登基時多選在教堂,由主教加冕與塗油。
這是神學的意義。但西班牙國王即位卻很有趣:王在國會登基,不頂戴王冠,也沒看見主教(有些照片會出現穿類似神職人員衣服者站在角落,不是主角)。
所以,西班牙雖為王室,但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神授王權。很令人好奇!
這是神學的意義。但西班牙國王即位卻很有趣:王在國會登基,不頂戴王冠,也沒看見主教(有些照片會出現穿類似神職人員衣服者站在角落,不是主角)。
所以,西班牙雖為王室,但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神授王權。很令人好奇!
中國,有嫡長子、兄終弟及(草原民族習慣)、詔書指定等。但除此之外,也要表演。
則選在太廟(祖先前、慈湖)、在屍體前(先王或孫中山遺照)、或在特定地點(天壇、泰山、慈湖等)表演這種權力的移轉的戲碼。
西班牙是天主教國家,按照君權神授大概要教宗才適合加冕
回覆刪除基本上,是國王到羅馬接受教宗加冕。
刪除但有權宜:委託當地主教代行。
聖公會比較近,自己人。
不過,這裡也出現疑問:
既然聯合王國君主也是聖公會的教主,那聯合王國君主加冕,由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戴冠、塗油,也是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