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打了幾次戰爭,輸了!賠上巨量的白銀(中國是銀本位制),國庫窮困。於是,開始拿出抵押品抵償戰爭債務。
礦場、港口、鐵路等建設權與營運權,當然是現成的肥肉。英國人卻看出另一塊處女地:海關—假使中國在與列強通商貿易下,進出口量必然增加,此時若有海關坐地管理收租,可以回收鉅額經費,正好用來抵充戰爭債。
當時大清並無海關制度,對此半信半疑。反正沒有退路了,便允許英國建立並管理海關,並以此抵充戰爭賠償。短期間下來,海關收入除了支付各國的戰爭債務,還有結餘可上繳大清。這個海關的結餘,稱為「關餘」。
大清,則認為,好在有英國人願意為天朝打工,否則這筆錢也收不到。反正「關餘」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從而額手稱慶。殊不知,這是主權喪失的關鍵之一。另外一個相近的例子是,允許外國銀行發行貨幣,造成。
辛亥革命之後,南京政府捉襟見肘。又覺得自己掌握半壁江山,於是向英國人爭取分享「關餘」。後來的廣州政府」也一樣,認為自己擁有半壁江山也該擁有一半的「關餘」。
現在,馬政府(大清)將高速公路電子收費委託遠通(英國)建立管理,並負責收取費用。遠通(英國)扣除成本與利潤之後,才將結餘款送交馬政府(大清)。是「關餘」的台灣版。
其影響是:主導權(主權)在遠通(英國)不在馬政府(大清)。
大清政府連懲罰遠通的籌碼都沒有!
請問:
eTag不是「關餘」,什麼是「關餘」?
馬政府不是大清,什麼是大清?
後面是什麼故事?
當初替清管理海關50年的英國人赫德評價及作為比遠通好太多了。
回覆刪除如果拿馬政府跟大清相提並論,大清應該會覺得被侮辱。
(RL)
大清在台子孫們,一代不如一代
刪除只會委外、收租
不賣台,只賣政府
台跟政府都沒賣,都用送的,還倒貼.............
刪除Quantum
很精闢,但是在一些逃難者的心底的OS:主導權(主權)能值幾個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