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世界,是灰階的,不會非黑即白。
一年之間,公民團體這樣辛苦從一張張連署成功催出31場(7/26是24+1場)選舉,辛苦一年才能「成案」的現象,是一種「趨勢」,不是「畫面」,很難被瞬間「根本性」改變。
選舉結果卻瞬間變成「0」,比「0」很不自然,即便臨時因素(世大運賀電被搶)也無護持效果?怎樣都不可思議的!
公民團體,一年才讓選舉「成案」
認知作戰,一天就讓結果「歸零」
很難說服我~或,反躬自省:自己的同溫層果真如此厚實?
在「藍台灣」搞大罷免,被對方「誘敵深入」,最後被以「口袋戰術」殲滅。也就是說犯了用兵大忌,而在KMT基本盤的「峽谷中行軍」。
DPP沒有提醒盟友的公民團體這點,反而不斷推公民前進。
換言之,堅持「大」罷免,而不是「精準」罷免,是「戰略」錯誤。
也可能是私心作祟:想要在半個台灣(藍台灣)搞翻盤,私下期待獲得翻盤後至少出現的幾席補選機會(因為,公民不會參選,挑戰者一定是DPP的人)。
意思也是,DPP的核心幕僚很壞,想坐享其成,期待別人做功德迴向DPP?
所以,問題變成:誰堅持主推大罷免,而非精準罷免?以戰略錯誤來對接外部認知作戰?
從罷免成案的藍綠數來看,最終或許可能部分立委因得票數未過門檻而失敗,但很難想像所有不同意皆大於同意,如果真是如此那當初被罷免成案比例應該綠遠大於藍才對。或許背後尚有其他更大力量在主導,就看執政者如何談判應對。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是真實民意的展現。
回覆刪除只能說感覺台灣的選舉,愈來愈難以透過實實在在的選舉努力來成功。
回覆刪除就考古等概念看,會去找「直線」或各種完美幾何圖形。因為在大自然中,多以碎形等型態呈現,完美存在很不自然,表示有文明痕跡。
回覆刪除同樣的,一面倒(比方說中共人大等的全體同意)代表背後有人。
我們以傳統上觀察選舉的指標,我是說「體感」與「視覺」,都會得出罷免大勝或五五結果。我可以舉出至少10個傳統選舉現象支持我的觀察與評論。
連小笠原都說五五波---罷成與罷不成總體人數約略相當(當然也可能是每個選區五五波)。但結果卻是全數五五波選區,結論都一樣的罷不成。
太不可思議了
請問:罕見現象同步發生的機率是多少?
表面上看來,我們的說法當然是陰謀論,我們也真的無證據。
但是,看過「劍橋分析」的書的朋友,一定會覺得有什麼故事在生成。
大家都同意,現在是一個民主受到威脅的時代,其威脅的深度是,去投票的形式沒變,但是投票的內容有了不可思議的重大變化。
從2012起,選舉結果就不正常。馬、柯,還有世界各地。包括美國,都是亂七八糟。
我是支持傳統民主原則與理論----不一定支持民進黨的每一個政策,當然也不一定認為所有藍白都是紅。。
以上是我的陰謀論~~,當我神志不清,沒睡好
回覆,看過笑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