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According to WikiLeaks, KMT Chairperson Eric Chu (Chu Li-luan) was listed
in U.S. diplomatic cables as a "PROTECT" individual, implying he was
expected to uphold democracy, freedom, and the rule of law. However, he has
increasingly lost political leadership in recent years. While Chu’s general
rhetoric may not be problematic, what is truly shocking is his blatant
disregard for facts—recklessly accusing his political opponents of being
Nazi-style dictator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voiding criticism of Xi Jinping.
His willingness to undermine Taiwan’s national interests in the process is
deeply concerning. This, notably, has also been the focus of criticism from the
German Institute Taipei.
根據WikiLeaks,朱立倫是被美國外交電文註記為PROTECT的人,理應支持民主自由與法治。但近年逐漸失去領導力,朱立倫的「通論」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其不顧事實恣意指責政敵為納粹獨裁者,反而迴避對於習近平的批評,而不惜損害台灣國家利益的作法,令人瞠目結舌。德國在台協會指責的焦點,也是在此。
朱立倫反擊德國在台協會 「別幫迫害民主的獨裁者講話」
20250327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昨日表示,總統賴清德對在野黨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做希特勒做的事,遭到德國在台協會點名抨擊,台灣絕不能與國家社會主義的暴政相比,應避免進行缺乏歷史敏感度的類比。朱立倫今(8日)先是於臉書發文表示,德國須深刻反思納粹如何運用所謂的「合法程序」,系統性地瓦解威瑪共和國的民主機制;隨後出席母親節慶祝活動時更稱,國際社會應共同唾棄獨裁者,而非幫有可能迫害民主、迫害反對黨的獨裁者講話,要堅定站在民主立場。
朱立倫近期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賴清德總統,更在中常會直指賴清德對在野黨的作為,「是希特勒在做的事情」。對此,德國在台協會昨晚發表公開聲明,點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不但對其言論感到深切失望,「台灣的民主制度與自由社會,與當年納粹所運用的恐怖機器與壓迫手段毫無相似之處,也絕不可被混為一談。」鄭重呼籲國民黨領導層,不要在國內政治論述中提出不當、歷史上麻木不仁的比較。
針對德國在台協會公開點名譴責,朱立倫指出,今天是歐戰勝利八十週年,這場大戰是對抗獨裁、對抗侵略者的戰爭。當年,德國的希特勒、義大利的墨索里尼等軸心國國家,最終崩潰,在犧牲了無數軍民的生命後,同盟國獲得勝利 ,自由、民主也得以存續至今。同為同盟國一員的中華民國仍在亞洲戰場浴血對日抗戰,但仍對歐洲戰場的勝利,同感興奮及慶賀。
朱立倫說,今年的九月三日是二戰勝利紀念日八十週年,身為戰勝國的中華民國,應該共同慶祝,感謝國軍及全國軍民的犧牲及奮戰,最終取得勝利。中華民國做為戰勝國的一員,我們永遠會記得當年軍民同胞為了對抗獨裁、對抗法西斯所付出的血淚。各方都應將心比心,德國如果真的記取納粹黨的教訓,不僅應銘記其戰後受到國際社會的公義審判,更須深刻反思納粹如何運用所謂的「合法程序」,系統性地瓦解威瑪共和國的民主機制,逐步消滅異議政黨及所有反對力量。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國駐維也納總領事何鳳山向被納粹迫害的猶太人發放數千張簽證。中華民國也是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的重要成員。在亞洲戰場長期抵抗當時軍國主義的侵略,付出了巨大的犧牲。自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至1945年日本簽署降書,中華民國軍民浴血奮戰,有效牽制了日軍主力,為同盟國在歐洲及太平洋戰場的最終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此段歷史充分證明,中華民國始終站在反對侵略、捍衛自由與正義的一方。
「歷史啟示我們,民主政治會出現法西斯,但法西斯會終結民主政治,並且導致對人權的踐踏和對社會的摧殘。」朱立倫說,警惕任何可能侵蝕民主根基的行為,堅持多元開放的政治環境,以及保障言論自由和集會結社的權利,是防止歷史悲劇重演的關鍵。國民黨將持續致力於維護中華民國的民主憲政,並與所有愛好自由的人民共同努力,確保台灣社會不會有被執政者壓迫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