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an America First State Department Dos 20250422 / 割蘿蔔外電譯站翻譯
Press Statement
盧比歐發佈美國國務院組織改造的草案圖,具體變動的內容如下:
一、最高層級的改變
現在的國務卿和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署長原本是兩個不同的職位,草案提議把這兩個職務合併,由美國國務卿兼任。這個調整代表未來美國的對外援助會更明確跟外交政策互相結合,資金和政策將完全同步。
二、次卿(Under Secretary)層級的調整
(1) 刪除「民間安全、民主與人權次卿」職位:
原本負責反恐、國際毒品、難民移民、人權民主、衝突穩定等議題的次卿被取消,原本這個次卿管理的業務將分別併入其他單位。
(2) 反恐協調官和國際毒品暨執法局,將改由「軍控與國際安全次卿」負責管理。
(3) 民主人權與勞工局、人口難民與移民局,將移轉到新成立的「外援暨人道事務統籌辦公室」。
三、新設立的單位:「外援暨人道事務統籌辦公室」
這個新的辦公室位階很高,直接向國務卿報告,主要負責管理外援資金以及人道救援工作,特別是和民主人權、宗教自由、難民移民等議題結合在一起,強調援外資金和價值觀議題之間的連結。
四、行政管理次卿的職權擴大
新增三個重要單位:
(1) 「全球採購處」:集中負責全球的採購和合約管理。
(2) 「全球人才管理處」:把原本的外交人事局和外交學院整併,未來人才的招募、培訓、晉升將統一管理。
(3) 「外交科技處」:由資訊長負責整合國務院內部的資訊科技和網路安全。
五、經濟成長、能源與環境次卿職能擴張
原本獨立的「資安與數位政策局」以及「全球衛生安全暨外交辦公室」納入這個次卿底下,代表美國的經濟外交已經不限於能源和氣候,還包括數位科技和全球健康供應鏈的安全議題。
六、軍控與國際安全次卿的功能提升
(1)「軍備管制、驗證暨遵約局」更名為「軍備管制、防擴散暨穩定局」,未來業務範圍更廣。
(2) 新增一個專門負責「新興威脅」的助理國務卿,專門處理無人機、AI武器、生物威脅等新型安全挑戰。
七、其他功能性單位的裁撤或合併
(1)「全球婦女議題辦公室」與「多元與包容辦公室」被裁撤或併入國務卿辦公室,規模大幅縮減。
(2)「外交學院」不再獨立存在,培訓職能併入全球人才管理處。
(3)「國務院經濟學家辦公室」從原本的經濟次卿體系移到政治事務次卿底下,方便直接支援各地區的外交談判。
八、這次改革的戰略目的
(1) 資源更集中:將援助資金、採購、人事、資訊科技等資源集中在國務院核心管理,避免不同單位之間互相衝突或重疊。
(2) 人權民主議題的獨立性降低:透過取消原本負責人權民主議題的次卿,把這些工作併入援外架構,減少價值觀與戰略目標之間可能的矛盾。
(3) 聚焦新興威脅:透過新增專責單位,應對中國、俄羅斯等大國,以及無人機、AI、生物科技等新興安全問題。
(4) 援助與外交政策的結合:國務卿兼任對外援助署長,加上外援辦公室統籌管理,打造政策和資金同步推動的外交政策。
九、這次改組的原因與背景
(1) 預算與效率的壓力:透過簡化層級與整併資源,降低預算、提升決策效率。
(2) 地緣政治競爭升溫:面對快速變化的國際情勢,美國需要更靈活、更快速的外交、安全與援助工具。
(3) 減少官僚內部重疊問題:現行國務院的組織經常被批評各單位各自為政,無法有效協調,因此這次大幅整併,希望能解決過去存在的內部協調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