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R/V Thomas G.
R/V
獨/美軍研究船靠岸高雄引議 台美合作計畫曝!渦旋紊流實驗有關 ETtoday 20250302
隸屬美軍的科學研究船「湯瑪斯」號日前停靠高雄港引發關注。事實上,該船操作營運為美國華盛頓大學,因為和台大、海大的國際合作計畫而來台。參與該計畫的學者指出,兩國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透過水下滑翔機編隊,進行渦旋水文、流速、生物及地球化學探測,針對全球變遷之謎進行研究,希望了解海洋渦旋與氣候變遷關係。
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研究船「湯瑪斯」號(R/V
Thomas G. Thompson,總重3095噸、長84公尺)在上月22日停靠高雄港進行物資補給,這是該船睽違6年多重新停靠高雄港,加上離開時碰上中共無預警在屏東外海進行軍演,引發各界關注。
不過,「湯瑪斯」號其實是來台進行台美科學研究。參與該研究計畫的台大海研所教授詹森表示,「湯瑪斯」號擁有者為美國海軍,實際操作營運則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這次任務是執行美國海軍研究處支持的「第一、二島鏈之間渦旋紊流實驗」及海洋大學特聘教授蔣國平帶領的國科會中綱計畫-航向藍海,執行兩計畫的國際聯合研究航次。詹森進一步說明,「湯瑪斯」號在1月28日從關島出發,前往台灣與關島中間的國際海域進行為期25天的聯合實驗,除了採水檢測、蒐集水中沉積物以外,還布放大量的自主觀測器,包括水下滑翔機、波浪滑翔機、漂流浮筒、球形漂流浮標等,2月22日進入高雄港靠泊結束實驗。
擔任台美合作主要聯繫窗口的詹森指出,這是台美五年合作計畫的最後一年,因為有國科會支持,才能順利達成國際聯合實驗。本航次是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奧勒岡州立大學、加州大學、史丹福大學、史奎普斯海洋研究院、台大海研所等海洋物理團隊構成,還包括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新海研2號貴儀中心6位技術員及研究生組成的團隊。
詹森表示,這次國際合作計畫,會有7支水下滑翔機進行編隊觀測,而早在2023年時,雙方就在在塞班島西北200海里處,透過約10支的水下滑翔機進行編隊觀測,這樣大規模編隊,可進行時間與空間上更完整且更全面觀測,獲得更完整的水文資料,進行渦旋水文、流速、生物及地球化學探測,針對全球變遷之謎進行研究,希望了解海洋渦旋與氣候變遷關係。
海洋大學在台美合作中,透過收集海水的沉積物,進行海洋塑膠粒研究。海大校長許泰文表示,台美海洋科學合作已經持續推動24年,訓練出許多當今海洋學界裡的中堅及特殊專長技術員,這類長期國際合作,對台灣海洋學界拓展國際視野、向上提升極其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