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3-31

〈優先順序的必要性:在更危險的世界中捍衛美國利益的戰略〉 Alex Velez-Green, Robert Peters@傳統基金會 20240801 / Taimocracy翻譯 20250330

Managing Multi-Front Threats: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for the U.S. and Its Allies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Given that the multi-front challenges posed by China, Russia, Iran, and North Korea are unlikely to unfold sequentially and are more likely to occur simultaneously, this report recommends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 this reality and address threats in a prioritized manner.
In light of thi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report suggests that the U.S. should “empow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leading the defense against Russia, Iran, and North Korea to its allies and partners.”
Looking at the situation realistically, Europe has the capability to handle Russia and Iran. However, who will take the lead in deterring North Korea? It must be either South Korea or Japan. The key challenge is ensuring that democratic electorates in South Korea and Japan do not allow short-term election cycles and political slogans to influence electoral outcomes in a way that leads to new governments adopting policies contrary to this strategic approach. One way to ensure stability in times of crisis is for the U.S. to implement martial law in coordination with friendly governments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 challenge, however, lies in the legal framework—while the U.S. can invoke alliance treaty provisions in Japan, South Korea, and even the Philippines, what about Taiwan, the primary target of Chinese aggression? This explains why pro-Beijing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ians in Taiwan have been proactively promoting narratives that undermine the legitimacy of any future martial law declaration b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Ultimately, due to historical inertia,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supporters—who endured long-term martial law under the Kuomintang (KMT)—may paradoxically oppose martial law measures necessary for Taiwan’s defense against Communist aggression.

鑑於中俄伊朝多線挑戰不一定是順序發生,極可能是短期間同時發生。
因此,本報告建議美國應接受現實並按順序應對威脅。有鑑於此,傳統基金會建議美國「賦予盟友和合作夥伴領導防禦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責任」。
環顧現實,歐洲有能力可以對付俄羅斯與伊朗,但誰來帶頭嚇阻朝鮮?不是韓國就是日本。關鍵因素在,如何保證民主的韓國與日本選民不會因為短期的選舉與口號,而影響選舉結果,使得新政府的組成與政策方向與此背道而馳?保證的方式之一就是在緊急時刻,與美國的日韓友好政府實施戒嚴。
問題在於日韓(甚至菲律賓),美國可以啟動同盟條約的條件。但是,作為中共侵略首要目標的台灣呢?因此,台灣親中的政黨與政客,提前不斷宣揚以削弱來台灣政府宣佈戒嚴的正當性,就是相當具有城府的政治口號。屆時,被國民黨長期戒嚴壓制的民進黨支持者,反而會由於歷史慣性而反對「反共保台」所必要的戒嚴令。

 

優先順序的必要性:在更危險的世界中捍衛美國利益的戰略    Alex Velez-Green, Robert Peters@傳統基金會 20240801 Taimocracy翻譯 20250330

The Prioritization Imperative: A Strategy to Defend America’s Interests in a More Dangerous World

概括

美國軍事力量已無力對中國形成明顯嚇阻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風險上升。本報告提出了一種新的防禦策略來改變這種狀況。根據這項戰略,美國軍方的首要任務是保衛美國本土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而最迫切的任務是阻止北京入侵台灣。同時,華盛頓將授權盟友和合作夥伴在美國關鍵但較為有限的支持下領導防禦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努力。透過這種方式,美國可以為世界各地的持久穩定創造條件,確保美國人的安全、繁榮和自由,不僅在本世紀剩餘時間,而且在未來幾十年。

關鍵要點

如果要成功保衛美國國土並嚇阻中國,美國的資源有限,必須停止派遣軍隊到其他戰區。

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必須對自身的防禦承擔主要責任,因為美國的重點是國土防禦和嚇阻中國

優先排序對於保護美國利益至關重要,也是加強美國在世界各地聯盟和夥伴關係的機會。

前言

美國正處於轉折點。美國的邊界已被佔領,我們的國土比近代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受到敵人飛彈、網路攻擊和破壞。同時,我們最大的外部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發動戰爭,並且不僅很有可能奪取台灣,而且還有可能主宰整個地區如果我們的北約盟友不帶頭保衛歐洲,那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將預示著更糟糕的事情即將發生。以色列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威脅,而伊朗可能只需幾週就能製造出核武。北韓依然一如既往地好戰,而且現在其使用核武攻擊美國本土的能力日益增強。

保守派認識到強大國防的必要性。這既是憲法賦予的權力,也是美國保守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危險的今天,我們必須而且也會堅持這項原則。然而,如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今天我們面臨的現實,那麼這樣做也同樣是保守的。

冷戰結束以來的這些年裡,從入侵伊拉克到阿富汗的國家建設,再到拜登政府今天在歐洲、中東和印度-太平洋地區推行的擴張性且不連貫的政策,華盛頓一直表現得好像美國的軍事力量、財力和政治意願是無限的。而結果是悲劇性的:數千名美國人喪生,數萬名美國人受傷,數萬億美元的資金被花在國外,而這些資金的目標更接近全球自由主義,而非真正的保守主義。同時,正如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2024年美國軍力指數》所顯示的那樣,由於我們的干擾,美國軍隊在上世紀90年代享有的優勢已嚴重削弱,我們的軍隊很難遏制中國,更不用說同時對抗多個對手了。五年前,談論第三次世界大戰也許被認為是誇張。如今,這確實有可能——除非我們採取不同的方法。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從冷戰時期的保守派領導人身上獲得啟發。雷根、理查尼克森和德懷特艾森豪威爾都面臨國外的危險威脅。但他們也意識到,在應對這些威脅時,美軍實際上能夠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並據此確定了優先順序。這些人都是嚴肅的人,他們認真對待安全問題——他們採取的是現實態度,而不是裝腔作勢。雷根總統增強了美國的軍隊,但他將美國的軍隊集中在歐洲,也就是我們與蘇聯競爭的核心,並將溫伯格主義視為圭臬。尼克森總統同樣把蘇聯置於其他威脅之上,最著名的就是他決定向中國開放艾森豪威爾總統也做了同樣的事情,他拒絕了要求美國對印度支那和匈牙利發動戰爭的呼籲,而是集中美國軍隊遏制歐洲的蘇聯軍隊,用他的「新面貌」發揮我們的優勢,而不是聽從蘇聯的調子。他們都期望盟友能夠履行自己的責任,並願意施加壓力以確保盟友能夠履行自己的責任。

現在是時候再次採用這種久經考驗的美國保守現實主義了,傳統基金會很自豪能夠引領這一潮流。在本特別報告中,您將看到一項擬議的防禦戰略,該戰略優先保衛美國本土並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同時授權美國的盟友和夥伴在美國更有限的支持下對抗較小的威脅。根據這項戰略,美國人可以相信美國軍隊有能力完成對國家安全最重要的任務。這項策略也將使美國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比幾十年前更強大。在此過程中,它將為未來幾十年恢復和維持跨戰區的嚇阻力創造條件。而且,美國會這樣做,也不需要讓美國的兒女去打不必要的戰爭,也不需要讓美國的子孫後代破產。

確定優先順序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這是我們今天必須承擔的任務。只有像保守派在過去幾十年所做的那樣,承擔起這一艱鉅的任務,我們才能確保所有美國人都應得併需要的強大國防,以實現安全、自由和繁榮。

凱文羅伯茲博士,
美國傳統基金會主席
2024
7

優先排序勢在必行

冷戰結束後,美國以絕對優勢成為世界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美軍在關鍵戰場享有明顯甚至決定性的優勢,預計能夠同時擊敗多個對手。但如今情況已不再如此。經過數十年的戰爭和管理不善,美國軍隊在世界各地都處於兵力分散的狀態,其中許多軍隊面臨戰備方面的挑戰——包括招募不足、武器短缺和維護積壓——以及現代化建設延遲。結果,美國軍隊不再享有蘇聯解體時所享有的許多優勢。1

羅伯茲 (Kevin Roberts),《為外交政策『第三條道路』辯護》,《國家評論》,2022 10 3 日,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2022/10/in-defense-of-a-foreign-policy-third-way/2024 7 7 222 日瀏覽)。

例如,今天美國有強烈的利益要阻止中國主宰印度-太平洋地區,最迫切的是阻止中國入侵台灣。但美國是否有能力嚇阻北京已不再明朗。更糟的是,如果嚇阻失敗,中國真的有可能在台海戰爭中擊敗美國

同時,美國軍隊的規模每次只能打一場大規模戰爭取得勝利。因此,如果美軍在一個戰區開戰,對手可能會利用這個機會在其他戰區發動侵略,無論是相互協調還是主動出擊。如果盟友和合作夥伴能夠可靠地填補美國軍隊的空缺,這種情況就不會那麼麻煩,但數十年的搭便車行為使許多盟友和合作夥伴無法做到這一點。因此,如果美國捲入大規模衝突,那麼跨戰區衝突升級的風險將非常大,最終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美國本土也變得越來越脆弱。隨著外國緊張局勢加劇,敵人對美國使用核武的風險增加。敵方對美國目標發動非核彈攻擊或破壞性網路攻擊的風險也在上升。同時,美國邊境面臨大量移民和毒品的湧入,包括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國人和每年造成數萬美國人死亡的毒品。

確實,這是困難時期——但未來尚未註定。美國以前曾經渡過非常危險的時期,而且它能夠再次做到這一點。但這需要確定優先次序。美國軍隊不可能同時出現在所有地方。因此,美國必須把美國軍隊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符合美國的利益,同時加強盟友和夥伴在其他領域的分擔。

從實際角度來說,這是一項建議,要求美國集中力量保衛美國本土,阻止中國的帝國主義野心,最迫切的是阻止北京入侵台灣,並在嚇阻失敗時向總統提供可靠的選擇。這些是美國軍隊為維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和自由所必須完成的最重要的使命。因此,它們必須成為美國的首要防禦重點。

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應該放棄其他戰區或盟友。相反,美國必須找到方法來捍衛美國在這些戰區的利益,同時又不危及美軍保衛美國本土和阻止中國帝國主義野心的能力,因為後者才是更重要的事項。為此,華盛頓應該授權盟友和合作夥伴帶頭防禦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並提供關鍵但更有限的美國支持。這將使我們能夠避免局勢的連鎖升級,確保即使美國主要軍隊被抽離各自地區,例如,為了阻止或擊敗中國的侵略,盟友和夥伴也能夠阻止機會主義的侵略。這將使美國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比後冷戰時期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

確定優先次序總是很困難——但沒有更好的選擇。即使美國在國防上投入更多資金(這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實現),也需要數年時間重建美國軍隊,以便能夠同時贏得多場重大戰爭,從而一次性可靠地嚇阻所有美國對手。同時,仍需確定優先順序。人工智慧、無人系統或其他新興技術也不可能很快成為靈丹妙藥。

另一個選擇是美國嘗試按順序應對威脅——例如,先挫敗俄羅斯在烏克蘭的侵略,然後再將重點轉移到其他戰場。但這項戰略在同時發生的危機面前失敗了,我們今天已經看到這種情況,雖然規模相對較小,但歐洲​​和中東地區正處於戰爭狀態,印度-太平洋地區可能也緊隨其後。或者,華盛頓可能只是試圖虛張聲勢——讓對手相信,即使它做不到,它也可以一次擊敗所有對手。但美國軍事力量的限制也日益明顯。因此,對手越來越有可能識破我們的虛張聲勢,如果他們這樣做,這個戰略就會像紙牌屋一樣倒塌。

這是一個充滿危險的時期,也是一個充滿機會的時期。冷戰結束後,戰略環境改變是自然的,美國的政策也該隨之轉變。但改變並不意味著失敗。如果美國採取本文所述的策略,不僅能扭轉美國國土防禦被侵蝕的局面,還能阻止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實現霸權。這也將能夠重振美國的聯盟和夥伴關係,從而確保我們能夠共同遏制世界所有關鍵地區的侵略。透過這種方式,美國就能為世界各地的持久穩定創造條件,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和自由,不僅在本世紀剩餘時間,而且在未來幾十年。

美國國防戰略的邏輯

美國政府——特別是美國軍隊——的最高宗旨是維護和促進美國人的安全、繁榮和自由。缺乏實體安全,美國就不可能成為一個成功、正常運作的國家。繁榮也是我們共和國成功的必要條件,尤其是因為所有美國人都應該能夠追求自己的夢想並過著有尊嚴的生活。最後,自由是美國獨特之處的核心部分。捍衛這項自由與我們國家軍隊面臨的任何其他任務一樣重要。2

正如喬治華盛頓總統所描述的那樣,「團結的政府使你們成為一個民族,現在你們也珍惜它。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它是你們真正獨立的大廈的主要支柱,是你們國內安寧、國外和平、安全、繁榮和你們所珍視的自由的支柱。」請參閱喬治華盛頓,《告別演說》,資料來源於《美國共和國:主要的支柱》。布魯斯弗羅南(印第安納波利斯:自由基金,2022 年),第 153 頁。 73https://oll-resources.s3.us-east-2.amazonaws.com/oll3/store/titles/669/0082_LFeBk.pdf2024 7 22 日瀏覽)。

國土防禦。保護美國人的安全、繁榮和自由首先要保衛美國本土。對美國本土來說,沒有什麼威脅比大規模核攻擊更嚴重,因此美國必須現代化並擴大美國的核武力量,以嚇阻俄羅斯、、和北韓。這至關重要,不僅為了阻止他們摧毀美國城市,而且還為了防止他們利用對美國本土的威脅迫使我們放棄海外盟友和利益。強大的核武嚇阻力對於阻止中國、俄羅斯或其他國家對美國領土使用非核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MD)也很重要。3

Hans M. KristensenMatt KordaEliana Johns Mackenzie Knight,《核子筆記本:俄羅斯核武器,2024 年》,《原子科學家公報》,第 12 卷。 80,第 2 期(2024 年),第 118-145 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0963402.2024.23144372024 7 23 日訪問);稱博彭新聞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2-19/putin-says-russia-s-nuclear-arsenal-is-nearly-fully-modernized2024 7 23 日瀏覽)。

4

傑森·謝爾曼 (Jason Sherman)國防部評估中國已實現戰略突破,需要美國政策和能力響應,《防務內部》,2022 3 1 日,https://insidedefense.com/daily-news/dod-assesses-china-has-achieved-strategic-breakout-13 203 203 203 月(Ap應《五角大廈:中國到 2035 年可能擁有 1,500 枚核彈頭》,路透社,2022 11 29 日,https://www.reuters.com/world/china-likely-have-1500-nuclear-warheads-by-2035-pent-have-1500-nuclear-warheads-by-2035-pent-2035-pent-2035-2029 202920203 2035-2012 2020292032 月)。

5

布魯斯克林納 (Bruce Klingner),《北韓核政策令人不安的新變化》,美國傳統基金會背景資料第 3729 號,2022 10 17 日,https://www.heritage.org/asia/report/the-troubling-new-changes-north-koreas-nuclear-doctrine。有關最新進展,請參閱 Vann H. Van Diepen 的文章朝鮮第三次成功發射火星-18 型固體洲際彈道導彈可能標誌著作戰部署38 North2023 12 21 日,https://www.38north.org/2023/12/third-successful-la-bab-deal-deal-deal-deal-dal-dal-dal-dal-dm-alion loyment/2024 7 23 日瀏覽)。

6

約翰沃登,《有限核戰:美國面臨的 21 世紀挑戰》,全球安全研究中心,利弗莫爾全球安全論文第 4 號,2018 7 月,https://cgsr.llnl.gov/content/assets/docs/CGSR_LP4-FINAL.pdf2024 7 23 日瀏覽)。有關有限核戰的更多歷史和理論,請參閱 Jeffrey A. Larsen Kerry M. Kartchner 編輯的《論 21 世紀的有限核戰爭》(加利福尼亞州雷德伍德城:斯坦福大學出版社,2014 年)。

7

例如,2018 年《核態勢評估》明確指出,「美國祇有在極端情況下才會考慮使用核武器,以捍衛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的切身利益。極端情況可能包括重大的非核戰略攻擊。」參見美國國防部,《2018 年核態勢評估》,2018 2 月,第 33 頁。 21https://media.defense.gov/2018/Feb/02/2001872886/-1/-1/1/2018-NUCLEAR-POSTURE-REVIEW-FINAL-REPORT.PDF2024 7 23 日瀏覽)。

此外,美國需要更強的防禦能力來抵禦各種飛彈威脅。現有技術可能無法以經濟有效的方式擊敗大規模飛彈彈幕,但即使能夠可靠地擊敗小規模齊射,也將有助於首先阻止對手發射飛彈,並在嚇阻失敗時限制損害。美國也必須警惕防止中國或其他敵人在西半球部署軍事力量,因為這可能會大大增加美國本土的飛彈威脅,更不用說對地區貿易和其他利益的潛在威脅。同時,美國必須部署更強大的防禦措施,包括網路和其他攻擊選項,以抵禦破壞性的網路攻擊。這對於保護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因為基礎設施不僅對數百萬美國人的生命和生計至關重要,而且對我們動員力量和投射力量的能力也至關重要。8

安德魯·克雷皮內維奇寫道:「作為遠離亞洲大陸的島國,美國擁有巨大的戰略縱深,至少目前,中國沒有在美國本土附近建立大型軍事基地,這進一步加深了其戰略縱深……這使得解放軍在威脅美國本土目標的能力方面處於劣勢。」Andrew F. Krepinevich Jr.,《哈德遜研究所防禦 2.0》,23 203 203 月。 82https://s3.amazonaws.com/media.hudson.org/Archipelagic+Defense+2.0+-+Andrew+F.+Krepinevich+Jr+-+September+2023.pdf2024 7 23 日瀏覽)。另請參閱 William Kim Elbridge A. Colby無庇護所:解放軍對國土的動能威脅,馬拉松倡議,2023 年,https://themarathon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23/12/TMI-No-Sanctuary-Kim-Colitby-FINAL.pdf2024 84 月)對國土的威脅,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政策文件,第 12 卷。 41 (2023 6 )https://mitchellaerospacepower.org/wp-content/uploads/2023/06/Bolstering-Arctic-Domain-Awareness-FINAL.pdf2024 7 23 日瀏覽)。

9

2021 年針對殖民地輸油管的網路攻擊凸顯了美國關鍵基礎設施的網路漏洞。一旦發生衝突,國家對手可能會試圖更大規模地利用此類弱點。 David E. Sanger Nicole Perlroth管道攻擊為美國網路安全帶來緊急教訓,《紐約時報》,2021 6 8 日,https://www.nytimes.com/2021/05/14/us/politics/pipeline-hack.html2024 7 23 日造訪)。

最後,美國非法移民數量正處於歷史高點。這不僅危及普通美國人的生命和生計,也對我們的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例如,近年來,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在美國南部邊境發現了數萬名中國公民,數量較前幾年急劇增加。國會官員有理由擔心這些人與中國政府的潛在聯繫,以及他們可能在美國從事間諜、破壞或相關活動的可能性。同時,每年有數萬美國人因芬太尼和其他麻醉品流入美國南部邊境而導致藥物過量死亡。正如國會兩黨主要議員所評估的那樣,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威脅,而國防部(DOD)應發揮應有的作用。10

Ellen M. Gilmer中國公民越境美國引發警報和言論,彭博政府,2024 5 21 日,https://news.bgov.com/bloomberg-government-news/us-border-crossings-by-chinese-nationals-raise-alarm-rhetoric2024 7 7 7 7 月)訪問。

11

例如,請參閱參議員羅傑·馬歇爾、邁克·布勞恩、皮特·里基茨、馬可·盧比奧和湯姆·蒂利斯於 2023 9 20 日致國土安全部長亞歷杭德羅·N·馬約卡斯閣下的信,https://www.marshall.senate.gov/wp-content/uploads/T/S. 23.pdf2024 7 23 日瀏覽)。

12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國家衛生統計中心,截至 12 個月的藥物過量死亡臨時人數和百分比變化,最新審查時間為 2024 7 17 日,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drug-overdose-data.htm2024 年訪問)。另請參閱 Clare Ribando Seelke Liana W. Rosen,《非法芬太尼和墨西哥的作用》,國會研究服務處焦點報道第 IF10400 號,2024 3 22 日更新,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IF/IF104002024 年訪問)。

十三

請參閱參議員安格斯·S· (Angus S. King, Jr.) 致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汀三世 (Lloyd J. Austin III) 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A·米利 (Mark A. Milley) 將軍的信,2022 3 16 日,https://www.king.senate. 3 日訪問)。

事實上,在美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美國軍隊在保衛國家邊境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駐守海岸防禦和堡壘到打擊從墨西哥北上的革命者和土匪。美國軍隊也在邊境以南開展行動——例如,透過直接行動和與地區夥伴一起進行禁毒訓練。雖然邊境管制主要是執法和國土安全任務,但國防部必須準備好支持這些努力,包括提供力量進行廣域監視、海上攔截、軍事工程、禁毒能力建設、情報收集以及針對美洲高價值目標的直接行動14

請參閱 Matt M. Matthews,《墨西哥邊境的美國軍隊:歷史視角》,戰鬥研究所出版社,長期戰爭系列不定期論文第 22 號,2007 年,https://www.armyupress.army.mil/Portals/7/combat-studies-institute/csi-books/Matthews_op22.pdf2024 7 月訪問)。

15

美國陸軍中校胡安·奧拉馬 (Juan Orama),《美國在拉丁美洲禁毒行動中的軍事演變》,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項目,2001 4 10 日,https://apps.dtic.mil/sti/pdfs/ADA391652.pdf2024 7 23 日訪問)。

16

有關保護美國邊境的綜合方法的更多訊息,請參閱西蒙·漢金森 (Simon Hankinson)、馬修·庫克爾曼 (Matthew Kuckelman) 和洛拉·里斯 (Lora Ries) 的《拜登的開放邊境和不執法意味著美國人與犯罪外國人玩慣犯輪盤賭》,傳統基金會背景資料 3829 號,2024 /files. -05/BG3829_0.pdf

平衡重點區域的力量。保衛美國本土至關重要,但這不足以保護美國人在21世紀的安全、繁榮和自由。即使美國建立了最強大的國土防禦,如果外國對手控制了世界的關鍵地區,它也可能變得強大到對美國最切身的利益構成嚴重威脅。17

科爾比(Elbridge A. Colby),《拒絕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防禦》(康涅狄格州紐黑文:耶魯大學出版社,2021 年),第 2-15 頁。另請參閱 HJ Mackinder,《歷史的地理樞紐》,《地理雜誌》第 19 卷。 23,第 4 期(1904 4 月),第 421-437 頁;尼古拉斯·J·斯皮克曼,《美國在世界政治中的戰略:美國與力量平衡》(1942 年;重印。紐約:勞特利奇,2017 ),第 194-199 頁;約翰·凱加迪斯: -332 頁。習近平也詳細闡述了權力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例如,2016年,習近平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表示:「全球治理格局取決於權力平衡,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源於力量平衡的變化」。參見習近平:《提高參與全球治理能力》,2016927日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體學習上的講話,載習近平:《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出版)。

在這種用法中,「關鍵地區」是指任何地區,如果該地區被外國競爭對手征服,將允許該競爭對手拒絕美國進入我們社會所依賴的市場,或將其實力增強到可以現實地爭奪全球霸權的程度,或兩者兼而有之。今天,這些地區依序是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歐洲和中東。在這些地區中,只有一個地區是美國的對手所在地,並且可能實現地區霸權: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中國18

柯比,《拒絕戰略:大國衝突時代的美國防禦》,第 4-6 頁。

因此,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必須成為美國在國土防禦之外的首要任務,即使美國要應對其他威脅,可以使用多種美軍力量,而這些力量對於保衛美國國土或遏制中國以及與盟友和合作夥伴分擔更大責任而言並不是必需的——也不需要撤資來釋放資源用於。優先級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特別重要,因為美國軍隊的規模每次只能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而且這種情況短期內不太可能改變。19

Austin J.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馬拉松計劃》,2023 年,https://themarathon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FINAL_Resourcing-the-Strategy-of-Denial_Dahmer.pdf 月訪問 2023 日訪問 2323 日訪問。

20

正如凱文·羅伯茨 (Kevin Roberts) 所寫,即使美國政府面對烏克蘭和以色列戰爭的策略,它也不能忽視即將出現的更大威脅。凱文·羅伯茨 (Kevin Roberts)我們正處於一場新冷戰中。是時候讓我們的政客們也採取同樣的行動了,《每日電訊報》,2023 10 20 日,https. rael-joe-biden-defense-spending-china-russia/2024 7 23 日瀏覽)。

印度-太平洋。中國尋求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稱霸。如果成功,它將能夠規範美國進入世界上許多最重要市場的准入。正如拜登政府所承認的,印太地區佔全球GDP60%以及全球經濟成長的三分之二是美國未來安全與繁榮的重要驅動力。這與川普政府先前的調查結果相呼應,川普政府報告稱,「全球 10 個最繁忙的海港中有 9 個位於該地區,全球 60% 的海上貿易經過亞洲,而全球約三分之一的航運僅經過南海。」21

如需官方評估,請參閱美國國防部《印度-太平洋戰略報告:準備、夥伴關係和促進網絡化區域》,2019 6 1 日,第 13 頁。 8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l/01/2002152311/-1/-1/1/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2019.PDF2024 7 23 日瀏覽)。

22

事實說明,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持久承諾:紀念本屆政府發布印太戰略兩週年,美國國務院,2024 2 9 日,第 37 頁。 1https://www.state.gov/wp-content/uploads/2024/02/Indo-Pacific-Strategy-Second-Anniversary-Fact-Sheet.pdf2024 7 23 日瀏覽)。

23

美國國防部,《印度-太平洋戰略報告:準備、夥伴關係和促進網絡化區域》,第 201 頁。 1.

但北京的野心不僅限於印度太平洋地區:它還尋求全球主導地位1956 年,毛澤東對中國共產黨表示:「超越美國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絕對必要的必須的」最近,習近平呼籲中國共產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不斷增強綜合國力,為未來贏得主動、佔據主導地位奠定基礎」。24

有關中國全球野心的更多訊息,請參閱拉什·多西 (Rush Doshi),《長遠之戰:中國取代美國秩序的大戰略》(英國牛津:牛津大學出版社,2021 ),第 4-5 頁;喬納森·DT·沃德(Jonathan DT Ward),《中國的勝利願景》(弗吉尼亞州阿靈頓:阿特拉斯出版和媒體公司,2013 頁),第 33 2033。十八;麥可皮爾斯伯里,《百年馬拉松: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秘密戰略》(紐約:聖馬丁格里芬出版社,2016 年),第 214 頁及以下頁; Nadège Rolland,《中國對新世界秩序的願景》,美國國家亞洲研究局第 83 號特別報告,2020 10 月,/19839969999953 999999953 月,020 19 20.pdf2024 7 23 日造訪);奧里安娜·斯凱拉·馬斯特羅 (Oriana Skylar Mastro),《隱形超級大國:中國如何隱藏其全球野心》,《外交事務》,2019 1 /2 月,https://www.foreignaffs.com/articles/china 12013 203 203 月訪問)/5 月; Daniel Tobin),《習近平的『新時代』本應如何結束美國有關北京野心的爭論》,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2020 5 8 日,https://www.csis.org/analysis/how-xi-jinpings-new-era-should-have-ended-us-debate/how-xi-jinpings-new-era-should-have-ended-us-debate-beijings-liter-beijings-liter 1769;及其盟友面臨的戰略挑戰》,《德州國家安全評論》,第 3 卷。 2,第 1 期(2018 11 月),第 154-166 頁,https://tnsr.org/2018/11/xis-vision-for-transforming-global-governance-a-strategic-challenge-for-washington-and-global-governance-a-strategic-challenge-for-washington-and-its-allies/1023 2023 日訪問)。最後,要全面了解中國的野心及其對美國利益的影響,請參閱詹姆斯·卡拉法諾、邁克爾·皮爾斯伯里、傑夫·M·史密斯和安德魯·J·哈丁編輯的《贏得新冷戰:對抗中國的計劃》,傳統基金會特別報告第 270 號,2023 3 28 日,https://www.heritage.org/asia/report-as-done-new-lead-mad-h.heritage.org/

25

毛澤東,《加強黨的團結,發揚黨的傳統》,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一次預備會議發言,1956 8 30 日,https://www.marxists.org/reference/archive/mao/selected-works/volume-5/mswv5_534.htm 2023 月訪問 2023 日訪問。

26

Tanner Greer,《習近平譯:中國的指導思想》,Palladium2019 5 31 日,https://www.palladiummag.com/2019/05/31/xi-jinping-in-translation-chinas-guiding-ideology/2024 7 23 日瀏覽)。另請參閱 Matt PottingerMatthew Johnson David Feith習近平親口說出:中國領導人想要什麼——以及如何阻止他實現目標,《外交事務》,2022 11 30 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xi-jinping-his-own-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china/xi-jinping-his-own-words2024 7 7 月)訪問。

成功實現這項議程將使北京能夠行使新的敵對全球霸權的所有特權。中國不僅能夠在自身經濟變得更強大的同時扼殺美國經濟;它還可以利用其市場力量迫使私人公司監視和勒索美國人,並限制我們工作、旅行和做生意的能力——按照我們自己的條件自由生活。一個新的、敵對的全球霸權可能會增強軍事力量來實現其全球野心,從阻止美國進入某些全球公域到在西半球部署自己的軍隊。

因此,華盛頓必須致力於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從印度-太平洋地區開始。這不僅對於防止北京將美國排除在亞洲市場和海上航線之外至關重要,而且對於阻止北京的全球野心也至關重要。中國只有在印度-太平洋地區掌握軍事優勢後,才能在全球展現霸權力量中國也必須控制更多亞洲資源才能稱霸世界。此外,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與中國對抗將迫使中國領導人集中更多的國家資源來鞏固中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地位,從而限制北京在其他地區裝備代理人的能力。相反,如果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取得霸權,它將能夠投入更大比例的外交、經濟和軍事資本來支持其他地區的代理人。27

Elbridge A. Colby Kevin Roberts保守派對烏克蘭的正確態度將焦點轉移到中國,《時代》雜誌,2023 3 21 日,https://time.com/6264798/conservative-approach-to-ukraine-shifts-the-focus-to-china/2024 7 月訪問)。另請參閱多西,《長線博弈:中國取代美國秩序的大戰略》,第 3-4 頁。

在任何阻止中國帝國野心的行動中,軍事力量都是關鍵。如果北京能夠使用武力來控制鄰國,那麼它很可能會這麼做,而鄰國也別無選擇,只能默許。這將有效地將地區霸權拱手讓給北京。因此,美國軍方必須阻止北京實現這種主導地位。至關重要的是,這要求美軍首先集中精力準備大規模戰爭。如果他們能在這種情況下可靠地擊敗中國軍隊,他們將更有能力阻止北京征服鄰國(理想情況下是阻止北京試圖征服鄰國)或以其他方式將其意志強加於鄰國。他們也將更有能力阻止或減輕北京對鄰國採取戰爭以外的軍事脅迫手段。相反,如果美軍專注於以非戰爭方式對抗中國軍事脅迫,而犧牲了美國在大規模戰爭中擊敗中國的能力,那麼北京方面就會有動機將戰爭升級到更高水平,屆時美國將難以阻止中國使用武力在該地區稱霸。28

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依靠強製手段來推進其外交政策目標,而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會繼續這樣做。有關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軍事脅迫的概要,請參閱美國國務院,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侵略,存檔內容於 2017 1 20 日至 2021 1 20 日在線發布,https://2017-2021.state.gov/chinas-military-3000 2012 20 2 月訪問)。

為印太地區大規模戰爭做準備,在台灣問題上顯得最為迫切。據美國官員稱,習近平已指示中國軍隊準備在2027年前入侵台灣,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有望實現這一目標。同時,習近平可能不會等到 2027 年才下令入侵。正如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上將最近所作證的那樣,我認為他們每天都在做好準備,他們可能會出發,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29

奧莉維亞·加齊斯 (Olivia Gazis)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伯恩斯:我不會低估習近平對台灣的野心,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2023 2 3 日,https://www.cbsnews.com/news/cia-director-william-burns-i-https://www.cbsnews.com/news/cia-director-william-burns-i-https://www.cbsnews.com/news/cia-director-william-burns-i-https://www.cbsnews.com/news/cia-director-william-burns-i-https://www.cbsnews.com/news/des-director-william-burns-i-P-wid-20-206 206 2002 月; ana Tiron美國稱中國有望在 2027 年之前準備好入侵台灣,彭博社,2024 3 21 日更新,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4-03-20/china-on-track-to-be-0y-for-taiwanin-2012 207 207 207 月(207 月)。

30

美國海軍上將塞繆爾·J·帕帕羅 (Samuel J. Paparo, Jr.) 的證詞,在聽證會速記記錄中,考慮提名美國海軍上將塞繆爾·J·帕帕羅 (Samuel J. Paparo, Jr.) 連任海軍上將銜並擔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2024 2 1 日,第頁。 71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transcript_24-02_____02-01-24.pdf2024 7 23 日瀏覽)。

保持警覺是必要的,因為台灣的淪陷將在多方面損害美國的利益。首先,它將把關鍵的軍事地形割讓給北京。突破第一島鏈後,中國將能更好地向日本、韓國、菲律賓以及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群島等西太平洋的美國領土投射軍事力量。北京還可以將先前針對台灣問題的兵力重新分配到這些美國的盟友和領土以及南海及其他地區的其他目標。31

史密斯 (Jeff M. Smith),《台灣敗給中國將給美國帶來可怕後果》,《聯邦黨人》,2023 10 2 日,https://thefederalist.com/2023/10/02/taiwan-losing-to-china-would-have-dire-consequence 2012 2002 2002 月)(Elquence-2012 月訪問 2 月)。科爾比 (Elbridge A. Colby),《為什麼保護台灣對美國來說真的很重要》,《時代》雜誌,2022 10 11 日,https://time.com/6221072/why-protecting-taiwan-really-matters-to-the-us/ (2024 7 ·梅塔爾·梅塔爾·格林奇登 (Brendan) 格林奇 (2023) (Caitlin Talmadge),「征服的後果:為何印太地區的權力取決於台灣,《外交事務》,2022 7/8 月,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22-06-16/consequences-conquest-taiwan-china/2022-06-16/consequences-conquest-taiwan-indom-gakx關注台灣》,《War on the Rocks》,2020 10 7 日,https://warontherocks.com/2020/10/why-the-pentagon-should-focus-on-taiwan/2024 7 23 日瀏覽)。有關中國對台灣重要性的看法的最新分析,請參閱 Toshi Yoshihara 的《中國對台灣地緣戰略價值的看法》,SPF [笹川和平基金會] 中國觀察,2023 12 4 日,https://www.spf.org/spf-china-observer/en/document-detail045.html.

台灣的淪陷也會削弱美國團結其他國家抵抗中國脅迫的能力。目前的情況,該地區許多人認為美國已致力於保衛台灣——尤其是因為拜登總統至少四次明確表示了這一點。如果美國表現出不願意或無法履行這項承諾,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可能會懷疑美國保衛他們的意願或能力。只有在美國的支持下,他們才有可能堅決抵制中國的要求,因為他們都沒有足夠力量獨自抵抗中國。如果他們認為不會得到支持,那麼他們就更有可能認為抵抗代價高昂且徒勞無功,並最終同意北京的要求。32

史密斯,「台灣輸給中國將為美國帶來可怕後果」;科爾比,《為什麼保護台灣對美國來說真的很重要》;科爾比和米特雷,「為何五角大廈應該關注台灣」。

最後,台灣的淪陷可能會使北京奪取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控制權。這將大大提高中國對美國和其他國家實施經濟脅迫的能力,不僅是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還包括歐洲、中東和其他地區。這只會使美國建立聯盟抵抗中國帝國野心的努力更加複雜。33

坎寧安 (Michael Cunningham),《美國對台灣的立場》,傳統基金會特別報告第 280 號,2024 3 27 日,https://www.heritage.org/asia/report/the-american-case-taiwan

儘管台灣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但目前尚不清楚美軍在未來幾年內是否有能力阻止或擊敗中國對台灣的入侵。蘭德公司發現,美國目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做法「為中國迅速獲勝留下了可能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中國軍隊的距離和數量優勢,特別是在海上和空中,但中國的軍事能力也日益增強,並採取措施抵消美國可能給台灣帶來任何優勢,包括削弱美國在入侵前獲得預警的能力。34

維萊斯格林 (Alexander Velez-Green),《針對中國的緊迫性案例》,《國家利益》,2023 9 11 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ase-urgency-against-china-2067902024 7 23 日瀏覽)。

35

David A. OchmanekAnna DowdStephen J. FlanaganAndrew R. HoehnJeffrey W. HornungMichael J. Lostumbo Michael J. Mazarr,《轉折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侵蝕》(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蘭德公司,2023 ),第 54 頁。 19https://www.rand.org/pubs/research_reports/RRA2555-1.html2024 7 23 日瀏覽)。

36

Military Exercises from Invasion,” Breaking Defense, February 14, 2024, 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4/02/constant-stare-us-pacific-commander-wants-ai-to-tell-chinese-military-exercises-from-invasion/ (accessed July 23, 2024).

因此,為了嚇阻北京,華盛頓必須加大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嚇阻態勢的投資。應特別注意加強美軍阻止中國既成事實的能力——即北京試圖在美國及其盟友做出有效反應之前迅速奪取台灣控制權。為此,美國必須加強對中國軍隊的情報收集,並儲備應對台灣突發事件所需的武器。它還必須鞏固和分散美國在第一島鍊和第二島鏈的行動地點,包括確保和改善美國在日本、菲律賓和澳洲的軍事通道,並加速關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的軍事建設。國防部必須加快分散式作戰概念的發展和實施,盡快充分利用這種新的力量態勢。

同時,國防部必須將某些力量從其他戰區轉移到印度-太平洋地區,特別注重潛艇、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其他資產,這些資產必須在衝突初期就位,以阻止中國的既成事實,而且在入侵開始或美軍得知入侵迫在眉睫後,很難迅速轉向印度-太平洋地區。它還必須盡可能保留打擊能力,特別是透過突破海軍維護積壓maintenance backlogs問題。此外,國防部應加速採用新興能力——例如某些無人系統——這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對戰場產生重大影響。最後,國防部必須更新美國核子規劃,以因應台灣突發事件中可能出現的戰區核子升級

美國也必須加快加強台灣的防禦力道。如果嚇阻失敗,中國將尋求拖延美軍足夠長的時間,以便中國軍隊登陸台灣,建立據點,佔領關鍵地形,並推翻台灣政府。到那時,北京就已實現既成事實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美國及其盟軍必須具備在衝突一開始就打擊中國登陸部隊的能力。然而,在戰爭初期,美軍可能難以大規模攻擊台灣,因為他們需要突破中國在台灣周圍的層層防禦。因此,我們能否集體阻止中國造成既成事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台灣自身能否延緩、削弱和摧毀中國空中、空中突擊和兩棲部隊。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台灣軍方需要大量不對稱防禦能力,包括機動反艦飛彈、水雷、機動防空反導系統、遠程火砲、反裝甲武器和台灣地面部隊的其他能力,以便擊退任何登陸的中國軍隊。但台灣目前仍沒有太多這類武器。此外,即使這些武器運抵島內,台灣軍隊仍需要時間吸收和部署

因此,美國必須盡可能加快向台灣提供這些不對稱防禦能力以及相關的訓練和其他支援。具體而言,這將需要優先武裝台灣,而不是武裝烏克蘭,因為烏克蘭需要許多與台灣防禦相同的系統。如果美國有足夠的系統來滿足這兩種武器的需求,它仍然能夠向烏克蘭提供這些武器。當美國缺乏同時充分滿足兩組需求的能力時,這種方法將確保台灣盡快獲得所需的資源,這符合美國的利益。最後,即使美國加快武裝台灣的力度,它也必須與台北密切合作,確保台灣盡一切可能加強其防禦能力,包括將國防開支提高到與其面臨的生存威脅相稱的水平,優先獲取不對稱防禦能力,並加快必要的國防改革。要阻止或擊敗中國的入侵已經非常困難:如果台灣不盡自己的責任,那就不可能了。37

亞歷山大維萊斯-格林 (Alexander Velez-Green),《管理對台和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權衡》,傳統基金會簡報第 5328 號,2023 8 31 日,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report/managing-trade-offs-between-military-aid-taiwan

三十八

正如蘭德公司發現的那樣,「台灣面臨生存威脅,但其所採取的應對方式卻表明它已經認識到並接受了這一威脅。」Ochmanek 等人,《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第 34 頁。 27. 另請參閱 Michael A. Hunzeker台灣的防禦計劃正在脫軌,《War on the Rocks》,2021 11 18 日,https://warontherocks.com/2021/11/taiwans-defense-plans-are-going-off-the-rails/11/taiwans-defense-plans-are-going-off-the-rails/7 23 日(訪問 2323 月)。

美國也應繼續努力幫助日本、澳洲和菲律賓等其他地區盟友加強防禦。在某些情況下,這將直接增強美國及其盟軍阻止或擊敗中國入侵台灣的能力。例如,日本和澳洲的軍隊可以在這樣的競賽中發揮重大作用,而這兩個國家都與美國一樣,有利益阻止中國突破第一島鏈。在其他情況下,加強區域軍事力量可能不會對台灣的防禦做出直接貢獻,但可能會使中國的計畫複雜化——例如,迫使北京在戰區軍事司令部或作戰區之間分配軍隊。例如,如果印度軍隊擁有足夠的裝備並部署到位,能夠在中國集中軍事資源應對台灣問題的情況下奪取有爭議的領土,那麼北京方面可能就不會像以前那樣集中那麼多兵力對付台灣了。

對美國及其盟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嚇阻態勢的這些投資不僅將最大限度地增強我們阻止或擊敗中國入侵台灣的能力。他們還將最大限度地利用美國及其盟友可用的選項,以便在中國實施封鎖的情況下支持台灣,這將是更廣泛入侵行動的一部分,而且其本身的威脅要小於直接的兩棲攻擊。

同時,美國有必要投資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嚇阻態勢,以確保美國能夠在台灣淪陷後阻止中國的進一步侵略。因為即使台灣真的失守,北京的胃口也不大可能得到滿足,而美國仍然有迫切的利益去阻止中國進一步走向地區霸權——但這樣做只會更加困難和代價更大。事實上,即使該地區其他國家為應對中國成功入侵台灣而加強自身防禦,它們仍不足以獨自抵抗中國。因此,美國仍需要提供關鍵的軍事支持,包括直接干預,以阻止北京控制這些國家——由於北京已突破第一島鏈,美國將被迫以較弱的地位這樣做39

有關區域力量平衡的深思熟慮的論點,例如,請參閱 Kelly A. Grieco Jennifer Kavanagh 的《美國無法超越中國在亞洲的力量》,《外交事務》,2024 1 16 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america-cant-surne-chinas-cant-surz 以及 Gholy 87 月,8 303 37 月) joza 的《防禦性防禦:保護美國在亞洲盟友的更好方法》,《華盛頓季刊》,第 122 卷。 42,第 4 期(2020 年冬季),第 171-189 頁,https://ndisc.nd.edu/assets/346572/gholzfriedmangjoza_42_4.pdf2024 7 23 日瀏覽)。

誠然,中國也面臨自己的問題。中國經濟成長正在放緩,長期面臨嚴重阻力。但是,除非徹底崩潰(這在短期內似乎不太可能),中國仍將是一個強大的對手。因此,美國決策者必須保持警惕,特別是在未來十年,中國最有能力推進其帝國野心,經濟和人口挑戰尚未完全到來而由於中國的國防投資以及美國和台灣軍事準備的推遲,中國的軍事力量相對於美國和台灣處於或接近頂峰。40

Stella Yifan Zie若不考慮疫情影響,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至三十年來最低水平,《華爾街日報》,2024 1 17 日更新,https://www.wsj.com/world/china/chinas-growth-slows-to-three-decade-low-clusion-pandep-growth-slows-to-three-decade-low-clusion-pande-growth-698193127202320 202372372372737237 月(20 月)。

41

納撒尼爾·塔普林,中國房地產泡沫破裂是否導致金融危機不可避免?《華爾街日報》,2023 9 30 日,https://www.wsj.com/economy/housing/does-chinas-property-bust-make-a-financial-crisis-inevitable-240f 25 20f575 月訪問 20f94712575 月;與波麗安娜》,《中國書評》,2024 1 25 日,https://chinabooksreview.com/2024/01/25/chinas-economy-cassandra-vs-pollyanna/2024 7 23 日瀏覽)。

北韓也威脅美國的利益,但威脅程度遠不及中國。平壤的實力還不足以爭奪地區霸權。即便如此,除了保護美國本土免遭北韓核攻擊外,美國還有強烈的利益要阻止平壤對美國盟友南韓和日本使用武力。部分原因是美國有條約義務保衛兩個盟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團結其他亞洲國家抵制中國要求的努力將會變得困難。這也會損害美國與韓國和日本的關係,這兩個國家都可以成為關鍵的力量倍增器。它們不僅支持美國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區域的目標,而且為美國軍隊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尤其對日本而言,這對於遏制北京、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至關重要。

但美國必須履行對韓國和日本的條約義務,同時維持保衛美國本土和遏制中國的能力。就韓國而言,考慮到美國軍事上的限制,最好的辦法就是授權韓國領導遏制或擊敗北韓入侵的行動。華盛頓和首爾長期以來一直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最近一次是在基於條件的作戰控制OPCON)過渡計劃(COTP下,並取得了實質進展。事實上,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廣泛的國防工業,韓國現已成為美國最強大的盟友之一。42

Elbridge A. Colby Jakob Grygiel,《實現歐洲和亞洲的接觸層和鈍層》,《馬拉松倡議》,2021 年,第 201 頁。 16https://www.themarathon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21/11/v2-20-0036-ColbyB_BluntContactLayers_Sept21-Public-Version-1.pdf2024 7 23 日瀏覽)。

美國和韓國應重新致力於盡快實現這一轉變。透過這樣做,美韓可以大幅提高共同遏制北韓的能力。他們還可以確保即使美國同時與中國因台灣問題衝突,韓國也能夠領導自己的防禦。這不僅對美國利益至關重要,對韓國利益也同樣重要,因為美國遏制或贏得台海戰爭的能力對於阻止中國控制韓國海上交通線或在擊敗美國後將其意志強加給韓國至關重要。根據美國的條約義務,即使韓國轉向主導角色,美國仍將在韓國國防中發揮關鍵作用,包括提供非保衛美國本土或嚇阻中國所需的常規力量,也不需要為這些優先事項而削減這些力量。43

同上,第頁7 Duyeon Kim,《如果台灣淪陷:對朝鮮半島的影響》,載於《台灣淪陷後的世界》主編。 David Santoro Ralph Cossa,《太平洋論壇國際問題與見解》,第 13 卷。 23SR 22023 2 月),頁45https://pacforum.org/wp-content/uploads/2023/02/Issues_and_Insights_Vol23_SR2.pdf2024 7 23 日瀏覽)。

此外,鑑於與韓國和日本的聯盟的重要性,美國有濃厚的興趣採取有效措施阻止北韓對這些盟友使用核武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此,美國將維持並加強其延伸核嚇阻力,包括擴大和多樣化美國核武庫,並透過雙邊核子磋商小組加強與韓國的核協調。美國還可以透過加強美國國土飛彈防禦系統來增強其延伸嚇阻的可信度。最後,美國、南韓和日本必須部署更強大、更具成本效益的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並評估其他選擇,以確保兩個盟友的可靠防禦,特別是如果北韓能夠超越和壓倒美國國土飛彈防禦系統這一點變得明確的話。44

文斯·A·曼佐 (Vince A. Manzo) 和約翰·K·沃登 (John K. Warden)想避免核戰?拒絕與朝鮮相互脆弱,《War on the Rocks》,2017 8 29 日,https://warontherocks.com/2017/08/wual-to-Foidb; 7 23 日造訪);沃登,《有限核戰:美國面臨的 21 世紀挑戰》第 34 頁。 44.

45

Rob Soofer美國是否落後於朝鮮洲際彈道導彈威脅?國會需要答案,大西洋理事會,新大西洋主義博客,2024 4 11 日,https://www.atlanticcouncil.org/blogs/new-atlanticist/is-the-united-states-falling-behind-the-north-korans/is-north-korm-lem-lead-lem-hindans-the-200000000 23 日訪問)。

歐洲。歐洲對美國利益也很重要,但不如印度-太平洋地區重要。如果外國競爭對手能夠主宰歐洲,它可以控制美國進入該地區非常重要的市場。它或許還有足夠的力量爭奪全球霸權。但歐洲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額正在縮小。此外,沒有一個國家擁有通往區域霸權的可靠道路46

吉迪恩·拉赫曼 (Gideon Rachman),《歐洲已落後於美國,差距還在擴大》,《金融時報》,2023 6 19 日,https://www.ft.com/content/80ace07f-3acb-40cb-9960-8bb4a44fd8d9203 20245 月) ,路透社,2023 11 14 日,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europe/europes-problems-are-far-bigger-than-shallow-recession-2023-11-142024 7 23 日瀏覽)。

最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尋求在東歐乃至更遠的地區建立勢力範圍。儘管在烏克蘭取得了進展,俄羅斯仍難以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俄羅斯缺乏將目標拓展到週邊以外的經濟或軍事實力。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 (GDP) 大約是我們在歐洲和加拿大的盟友的十分之一,儘管莫斯科在烏克蘭產生了顯著的戰鬥力,但只要這種經濟不平衡持續存在,俄羅斯就無法像蘇聯那樣產生和維持奪取歐洲大部分地區控制權所需的軍事力量,或者在歐洲堅決抵抗的情況下將其意志強加給歐洲。47

Michael KofmanDmitry GorenburgMary ChesnutPaul SaundersKasey Stricklin Julian Waller,《俄羅斯的競爭方式》,海軍分析中心,2021 10 月,第 21 頁。 11https://apps.dtic.mil/sti/trecms/pdf/AD1181704.pdf2024 7 23 日瀏覽)。

48

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銀行開放資料https://data.worldbank.org2024 7 23 日瀏覽)。

這並不是說俄羅斯不構成威脅。相反,莫斯科已經表明願意在某些情況下使用武力,俄羅斯軍隊仍然對俄羅斯邊境國家構成嚴重威脅。這在烏克蘭顯而易見,但也適用於東線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盟友,包括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芬蘭。由於俄羅斯在烏克蘭持續進行軍事行動,克里姆林宮目前無法集中兵力對付這些盟友,但隨著俄羅斯軍隊的重建,尤其是如果烏克蘭戰爭結束,莫斯科可能會將軍隊調回北約邊境。到那時——可能在幾年內甚至更早——北約將再次面臨俄羅斯既成事實的威脅。如果北約無法阻止或擊敗這樣的行動,不僅歐洲進一步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會更大,俄羅斯還可能利用軍事力量大大削弱北約本身。49

有關俄羅斯既成事實的威脅的更多訊息,請參閱埃爾布里奇·科爾比 (Elbridge Colby) 的《對抗大國:關於平衡核力量和常規力量的思考》,《德克薩斯國家安全評論》卷。 2,第 1 期(2018 11 月),第 144-152 頁,https://tnsr.org/2018/11/against-the-great-powers-reflections-on-balancing-nuclear-and-conventional-power/2024 7 24 日訪問)。

這對美國來說很重要,因為北約保持有效的軍事聯盟符合美國的利益。幾十年來,北約一直是抵禦蘇聯和俄羅斯侵略的堡壘。它也抑制了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前歐洲的軍事化。從這方面來看,它是維持歐洲力量平衡的有效機制,而美國同樣也希望這個機制能夠持續下去。

然而,由於盟國的搭便車行為allied free-riding,北約近幾十年來已大大削弱。冷戰後北約盟國國防開支的崩潰就證明了這一點。進一步表明,儘管許多盟國在 2006 年上首次同意將 GDP 2% 用於國防,而且北約盟軍最高司令也公開承認 2% 已不再是一個合適的最低限度,但其在實現這一目標方面進展緩慢(或根本未能實現)的駐軍,並向烏克蘭提供關鍵的軍事援助。因此,美國必須與其盟國密切合作,加強北約,以便北約能夠盡其所能保衛歐洲,即使美國軍隊首先專注於保衛美國本土和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50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資助北約,最後更新於 2024 7 10 日,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67655.htm2024 7 24 日造訪)。

51

Alexander Velez-Green (@alex_agvg)新消息: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提名人克里斯·卡沃利將軍確認,北約是時候超越威爾士承諾X2022 6 9 日下午 4:08https://twitter.com/Alex_agvg/status/153499079328472472028472024 247472024727284 月(24724 月)。

52

A. Wess Mitchell西歐在北約東部仍未達標,《外交事務》,2023 7 5 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europe/falling-short-nato-east-deterring-russia2024 7 24 日造訪)。

53

路透社,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盟國在烏克蘭彈藥耗盡之際採取的行動太少2024 3 14 日,https://www.reuters.com/world/nato-allies-doing-too-little-ukraine-runs-out-ammunition-stenberg-says-20enberg-says-2094-2024-2014 2014 2014 2414 月)。生產和運送其向烏克蘭承諾的彈藥,美聯社,2023 11 14 日更新,https://apnews.com/article/eu-ukraine-ammunition-russia-war-6e0be2d27201bc7ea205ffac7d7a76932024 日訪問)。

為此,美國必須帶頭在北約盟國中採用新的責任分配new distribution of labor。具體而言,由於美國必須高度重視國土防禦並緊急加強對中國的嚇阻,我們的北約盟友必須對歐洲的常規防禦承擔主要責任。這包括提供擊敗俄羅斯對北約的侵略所需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常規力量,包括在歐洲附近的空中和海上,這與北約所信奉的拒止嚇阻政策是一致的。與此同時,美國仍然可以提供其擴大的核嚇阻力以及常規力量,這些力量並不是用於保衛美國國土或嚇阻中國,也不需要為了這些更高的優先事項而削減。根據這項安排,根據美國的條約義務,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美國仍將在北約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即使美軍捲入其他地方的衝突,北約將更有能力阻止或擊敗俄羅斯的侵略54

Colby Roberts,「正確的保守派對烏克蘭的態度將焦點轉移到中國身上」;羅伯特·格林威 (Robert Greenway)、威爾遜·比弗 (Wilson Beaver)、羅伯特·彼得斯 (Robert Peters)、亞歷山大·維萊斯-格林 (Alexander Velez-Green)、約翰·維納布爾 (John Venable)、布倫特·薩德勒 (Brent Sadler) 和吉姆·國防報告,傳統財年費第 25 號,2024 4 2 日,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report/conservative-defense-budget-fiscal-year-2025;亞歷山大維萊斯-格林 (Alexander Velez-Green),《共和黨國家安全優先論者的崛起》,《美國保守派》,2023 9 25 25日,https://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the-rise-of-republican-national-security-prioritizers/2024 7 24 日瀏覽)。

55

有關北約轉向拒止嚇阻的更多訊息,請參閱 Steven Erlanger 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徹底改變了北約軍事戰略》,《紐約時報》,2023 4 17 日,https://www.nytimes.com/2023/04/17/world/europe/nato-russia-ukraine-war.

56

美國延伸的核嚇阻力對於阻止俄羅斯有限使用核武仍然至關重要。彼得斯 (Robert J. Peters),《紅區:了解對手正在探索而我們尚未探索的升級途徑》,《Wild Blue Yonder》,2022 5 9 日,https://www.airuniversity.af.edu/Wild-Blue-Yonder/Article-Display/Article-the-2128 -are-explo/2024 7 24 日訪問);亞歷克斯·維萊斯-格林 (Alex Velez-Green)莫斯科為何可能不會透露以升級降級戰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下一代核網絡,2018 5 8 日,https://nuclearnotwork.csis.org/hycalwork.csis.org-wate 24 7 24 日訪問)。

57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大西洋公約》,1949 4 4 日在華盛頓特區簽署,第 5 條,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official_texts_17120.htm2024 7 27 日瀏覽)。

為促進此新責任分配模式的實施,國防部應與美國相關機構協調,為北約盟國確定哪些美國軍隊被分配到北約的區域防禦計劃中——特別是波羅的海國家、波蘭或芬蘭的防禦計劃——但同時也需要用於應對台灣的應急行動。這些都是我們的盟友最迫切需要自行部署的力量。其次,在確定需要盟友替換的美軍後,華盛頓應該支持盟友盡快部署這些軍隊的努力——包括支持適當加強盟軍國防工業的措施——並為相關美軍從歐洲轉移設定明確的時間表,以激勵盟友投資。雖然受此次轉變影響的具體部隊將被保密,但它們可能包括潛艇和水面戰鬥艦艇;重型轟炸機;戰鬥機、電子攻擊、海上巡邏和空中預警與控制 (AEW&C) 飛機;防空和飛彈防禦;某些地基遠程火力;空中、海軍和地面平台的關鍵彈藥;以及關鍵推動因素,例如空運、海運以及某些地基遠程火力和監視(ISR)。58

維萊斯-格林,《管理對台和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權衡》。

59

達默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Ochmanek 等人,《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貝卡·瓦瑟 (Becca Wasser),《否認運動:加強印度-太平洋和歐洲的同步嚇阻》,新美國安全中心,2023 9.5 13 ments/CampaignofDenial_Final-1.pdf?mtime=20230822100902&focal=none2024 7 24 日訪問);塞思·瓊斯 (Seth G. Jones)戰時環境中的空垃圾箱:對美國國防工業基地的挑戰,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月,https://www.csis.org/analysis/empty-bins-wartime-environment-challenge-us-defense-industrial-base2024 7 24 日訪問);戴維·A·奧赫曼內克 (David A. Ochmanek)確定對抗中國和俄羅斯最需要對抗PEA1984-1.html2024 7 24 日造訪); David A. OchmanekPeter A. WilsonBrenna AllenJohn Speed Meyers Carter C. Price,《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與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加州聖塔莫尼卡:蘭德公司,2017 /17417.200121375. 7 24 日訪問);針對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提名人、美國海軍上將塞繆爾·J·帕帕羅 (Samuel J. Paparo) 的預先政策問題,為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準備,考慮提名美國海軍上將塞繆爾·J·帕帕羅 (Samuel J. Paparo, Jr.) 連任海軍上將並擔任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2024 2 1 日,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paparo_apq_responses.pdf2024 7 24 日訪問); Andrew Feickert,《美國陸軍的間接火力防護能力 (IFPC) 系統》,國會研究服務處焦點報告 No. IF124212024 6 2 日更新,https://sgp.fas.org/crs/weapons/IF12421.pdf2024 7 24 日訪問); Andrew Feickert,《末段高空區域防禦 (THAAD) 系統》,國會研究服務處焦點報告 No. IF126452024 7 18 日更新,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IF/IF126452024 7 24 日造訪)。

北約盟國擔負歐洲常規防禦的首要責任,也必須帶頭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只要莫斯科相信自己還能達成在烏克蘭的目標,它就有理由繼續戰鬥烏克蘭的任務是說服俄羅斯,它不可能獲勝,因此結束戰爭對它更好。對烏克蘭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為俄羅斯帶來一系列的軍事失敗,讓俄羅斯領導人堅信他們的軍隊不可能再繼續前進,更多的戰鬥只會導致額外的成本而幾乎沒有好處。但烏克蘭軍隊需要更多的武器來實現這樣的防禦,而烏克蘭目前還無法自行生產。同時,美國庫存和生產能力有限。因此,為了讓烏克蘭有效地保衛自己,歐洲必須提供大部分武器,而美國則提供較為有限的支持60

Kevin D. Roberts JD Vance不要阻止以色列向烏克蘭提供戰爭資金,傳統基金會評論,2023 11 2 日,https://www.heritage.org/middle-east/commentary/dont-hold-israel-aid-further-ukraine-war-funding。另請參閱 Colby Roberts 著《正確的保守派對烏克蘭的態度將焦點轉移到了中國》。

61

Darya Korsunskaya Alexander Marrow“‘一切用於前線:俄羅斯將 2024 年支出的三分之一用於國防,路透社,2023 10 2 日,https://www.reuters.com/world/europe/everything-front-russia-allots-third-2024-spending2-defence-7202-defence- 702-defence-7202-defence-7202-defence-72021-7020-712 2024-702013 月)。

62

瓊斯 (Seth G. Jones) 和亞歷山大·帕爾默 (Alexander Palmer),《重建民主的軍火庫:大國競爭時代的美國和中國國防工業基地》,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安全項目,2024 3 月,https://www.csis.org/analysis/china-outpacing-us-defense-4industrial 205 月;美國國防工業基地的挑戰;” Marc Cancian重建美國庫存:六個關鍵系統,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評論,2023 1 9 日,https://www.csis.org/analysis/rebuilding-us-inventories-six-critical-systems2024 7 24 日訪問)。

63

「絕大多數美國人反對弗拉基米爾·普丁對烏克蘭的野蠻入侵。無論你支持或反對美國繼續為這場衝突提供資金支持,我們都應該堅持要求拜登總統闡明明確的戰略,要求國會要求透明度,並要求歐洲帶頭支持這場戰爭。」羅伯茨和萬斯,「不要阻止以色列向烏克蘭提供戰爭資金來協助烏克蘭的《烏克蘭》如何雜誌,2023 7 14 日,https://time.com/6294670/us-strategy-ukraine-prioritizing-asia/2024 7 24 日瀏覽)。

最後,北約近年來一直表示要在印度-太平洋區域中採取更多行動,但這是愚蠢的。北約的首要任務是且仍必須是歐洲的國防。此外,即使北約盟國希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幫助美國,最好的方式(極少數例外)不是以犧牲歐洲為代價,將自己的注意力和資源投入到該戰場,而是在美國集中力量應對中國威脅的同時,承擔起歐洲常規防禦的主要責任。美國應該敦促北約盟國採取相應行動。64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 2022 戰略概念》,由國家元首和政府首長於 2022 6 29 日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峰會上通過,第 13 頁。 11https://www.nato.int/nato_static_fl2014/assets/pdf/2022/6/pdf/290622-strategic-concept.pdf2024 7 24 日瀏覽)。有關連接戰區的嘗試的深刻批評,請參閱 Mohammed Soliman 的《將印度-太平洋地區與歐洲合併的愚蠢行為》,外交政策研究所,2023 8 24 日,https://www.fpri.org/article/2023/08/the-folly-of-ging-the-andin-pific-24 24 月(24 24 月)。

中東。中東缺乏印度-太平洋地區或歐洲那樣的市場力量。因此,即使競爭對手控制了該地區,也將很難爭奪全球霸權。然而,區域霸權仍會威脅美國的利益。它不僅會限制墨西哥灣的石油輸送,從而推高全球能源價格,即使美國提高自身產量,也會讓美國人承擔成本,而且還會擾亂或阻礙該地區的航運,再次讓美國人承擔成本。因此,阻止對手主宰中東符合美國的利益。幸運的是,俄羅斯沒有能力這麼做。中國除非先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取得霸權,否則也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剩下的就是伊朗了。65

世界銀行集團,「世界銀行開放資料」。

伊朗是一個強大的對手,但它尚未有能力主宰該地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它需要征服其鄰國或迫使其屈服。然而,伊朗發動大規模地面行動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大規模征服並不是一種選擇。與此同時,伊朗經常使用其強大的飛彈、無人機和代理部隊來脅迫其鄰國,正如 2024 4 月對以色列的高調攻擊所見。區域遠征部隊還沒有說服以色列、沙烏地阿拉伯、約旦和該地區的其他國家屈服於德黑蘭的意願。相反,伊朗的大多數鄰國都在加強防禦,這表明他們打算繼續抵抗。66

這是托馬斯·謝林對蠻力強制的區分的衍生。托馬斯·C·謝林,《武器與影響》(紐黑文和倫敦:耶魯大學出版社,1966 年),第 2-3 頁。

67

Anthony H. Cordesman Grace Hwang,《伊朗與海灣不斷變化的軍事平衡:淨評估指標》,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工作草案,2019 3 26 日,第 151 頁及以下頁面,https://www.csis.org/analysis/iran-and-changing-military-10-2014 202 20 202 月訪問 20 月)。

68

羅伯特格林威 (Robert Greenway),《團結就是力量:美國主導的中東永續區域安全架構》,哈德遜研究所,2023 8 月,https://s3.amazonaws.com/media.hudson.org/Robert+Greenway+-+Strength+in+Unity+-+A+Sustainable+US-Ledm+-+Strength+in+Unity+-+A+Sustainable+US-Led7+-+Strength+in+Unity+-+A+Sustainable+US-Led 40245 40245 40245 40245 .日訪問)。

69

國際戰略研究所,《中東和北非的國防政策和經濟》,在 2022 3 5 日舉行的 IISS 利雅得國防論壇上發表,第 25-30 頁,https://www.iiss.org/globalassets/media-library---content--migration/files/research-ppers-20assets/media-library---content--migration/files/research-ppers-2002-70m-m. north-africa1.pdf2024 7 24 日瀏覽)。這種行為與過去學術界對成本強加作為強製手段的限制的分析一致。參見羅伯特·A·佩普著《轟炸取勝:戰爭中的空中力量與脅迫》(紐約州伊薩卡:康奈爾大學出版社,1996 年出版),以及邁克爾·霍洛維茨和丹·賴特著《空中轟炸何時能奏效?定量實證檢驗,1917-1999 年》,《衝突解決期刊》第 15 卷。 45,第 2 期(2001 4 月),第 147-173 頁,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022002701045002001/2024 7 24 日瀏覽)。

美國的任務是保持這種狀態,並在過程中阻止伊朗走向區域霸權,加強對伊朗一切形式侵略的防禦。首先要大力支持以色列的防禦,向其提供保衛自身所需的武器、情報和其他援助,並明確主張以色列這樣做的權利。鑑於美國與以色列獨特且長期的關係,這應該是首要任務,但它也直接有助於美國對抗伊朗的努力

它首先透過幫助以色列削弱伊朗在該地區投射力量的能力來做到這一點,包括破壞伊朗的核子計畫。同時,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有助於加強以色列與海灣國家的國防合作,以亞伯拉罕協議等倡議為基礎。如果這些國家視以色列為強大的軍事夥伴,它們就更有可能與以色列合作,而美國也對他們的合作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防空和飛彈防禦、海上安全、反恐和相關活動方面。這有助於保護美國的利益,例如保障墨西哥灣石油流動和區域航運。它還減少了對美國軍隊的要求,並可能促進更緊密的合作循環。70

羅伯特格林威 (Robert Greenway),《改變中東:亞伯拉罕協議的起源、影響和演變》,哈德遜研究所政策備忘錄,2021 3 月,https://s3.amazonaws.com/media.hudson.org/Greenway_Transforming%20the%20Middle%20East%20Look20%AheadAheadAheadAheadAhead 20East%20Look20AheadAheadAhead 2013 月)訪問。

71

美國國家安全猶太研究所,亞伯拉罕協議政策項目,更強大、更廣泛的和平:推進亞伯拉罕協議的美國戰略2022 1 月,第頁。 13https://jinsa.org/wp-content/uploads/2022/01/JINSA_Report_AbrahamAccords_v3-web.pdf2024 7 24 日瀏覽)。這項發現與本報告的一位作者在協議談判後從協議成員國的高級官員那裡收到的主動回饋一致。

其他國家也可以做出貢獻。美國對海灣石油和區域航運的依賴程度遠低於歐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許多國家。鑑於這種利益差異,華盛頓可以而且必須更讓這些國家來捍衛這些共同利益,就像過去所做的那樣。舉個例子,歐洲海軍(而不是美國海軍)應該主要負責保衛歐洲航運。印度-太平洋盟友也應該派遣護航部隊,但不能以犧牲我們集體遏制中國的能力為代價。最後,迫使中國保護在紅海的商業利益符合美國的利益,尤其是迫使中國在原本不願意花費的地方耗費軍事資源。在任何可預見的情況下,美軍都不應採取任何措施來緩解北京的這一困境72

美國中央司令部,美國中央司令部關於哨兵行動的聲明2019 7 19 日,https://www.centcom.mil/MEDIA/STATEMENTS/Statements-View/Article/1911282/us-central-command-statement-on-operation-sentinel/2024 7 7 7 月)訪問。

73

我們的一些歐洲盟友已經牢記這一教訓。約翰·艾利甚 (John Irish) 和喬納森·索爾 (Jonathan Saul)法國配合美國領導的紅海任務巡邏,重點關注本國艦艇,路透社,2024 1 11 日,https://www.reuters.com/world/french-military-escorting-french-ships-through-red0-201-000-200-000-2001 24 日訪問)。

美軍仍將發揮作用。最迫切的是,美國必須保留——或根據需要,發展——摧毀伊朗核設施的能力。在極少數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有限干預的情況下——例如,當以色列的生存受到質疑時——美軍還必須能夠果斷採取行動。最後,美國必須始終能夠讓伊朗領導人付出慘痛代價。絕不能讓他們以為可以不受懲罰地損害美國人或美國的利益。74

「近來歷史上偶爾出現的全球冒險主義並非源於保守主義。恰恰相反:保守的國防政策是根植於壓倒性力量的政策——以道德、壓倒性、當然還有節制的方式發揮作用。我們必須始終非常清楚我們的戰略目的是什麼;正如我們的開國元勳提醒我們的那樣,共和國要求對海外入侵進行時間限制,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參見我們自己的保守派 Roberts. ://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unhyphenated-conservatism/2024 7 24 日瀏覽)。

但美國必須能夠做到這些,而不會削弱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態勢。這一點很重要,不僅因為美國可以在回應伊朗侵略的同時繼續遏制中國,而且還因為它消除了德黑蘭對美國不會對伊朗侵略採取強力回應的任何希望,從而增加了美國對伊朗威脅的可信度,因為德黑蘭擔心美國會引發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侵略。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確保與以色列防禦和其他中東突發事件有關的作戰計劃主要(如果不是全部)依靠台灣防禦所不需要的武器,例如第四代飛機和短程空對地武器。

如果伊朗獲得核武器,這種做法將變得更加重要。目前,伊朗是一個門檻國家,這意味著如果它願意的話,它很可能有能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生產核彈頭。此後,它仍然需要將彈頭裝載到導彈或其他運載工具上。但如果它已經發展到生產彈頭的程度,那麼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有能力並且願意走完這最後一英里,部署一支初步的、適度的核力量。然而,如果德黑蘭認為其核武力量將有助於保護其免受報復,那麼即使是六枚核武的適度核武力量也可能使德黑蘭更加大膽。75

有關伊朗獲得核武的影響的分析,請參閱馬修·克羅尼格 (Matthew Kroenig) 的文章現在是攻擊伊朗的時候了:為什麼打擊是最不壞的選擇,《外交事務》,2012 1 /2 月,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middle-east/2012-19999-0606 /middle. 24 日訪問)和馬修·克羅尼格 (Matthew Kroenig) 的文章仍有時間攻擊伊朗:全面核協議的幻想,《外交事務》,2014 1 7 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middle-east/2014-01-07/still-times.com/articles/middle-east/2014-01-07/still-time 4 月(24 24 月)。有關核武取得對國家行為的更廣泛影響的優秀論述,請參閱 Mark S. Bell 的《超越勇氣:取得核武如何改變外交政策》 (International Security),第 197 (1981 ),第 255-265 頁。 40,第 1 期(2015 7 月),第 87-119 頁,https://dspace.mit.edu/bitstream/handle/1721.1/100497/Bell-Beyond%20emboldenment.pdf?sequence=1&isAllowed=y2024 年造訪)。最後,若要全面了解核子詐欺的潛力和陷阱,請參閱 Todd S. Sechser Matthew Fuhrmann 著《核武與強制外交》(英國劍橋:劍橋大學出版社,2017 年),第 11-12 頁及以下頁。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任務將和以前一樣:加強對伊朗一切形式侵略的嚇阻。因此,作為削弱伊朗採取非常規、常規以及現在的核脅迫行動的能力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美國更加需要繼續大力支持以色列的防禦,促進以色列與鄰國之間的一體化,特別是在防空和飛彈防禦行動方面。同時,維持美國控制伊朗核設施的能力或許能為管理局勢升級提供選擇。然而,和以前一樣,美國必須能夠以有限但果斷的方式打擊這些或其他地區目標,主要(如果不是全部)依靠台灣突發事件所不需要的力量

最後,美國必須阻止蓋達組織、伊斯蘭國和其他伊斯蘭恐怖分子利用中東安全避難所攻擊美國本土。然而,正如2018年國家防禦戰略(NDS)所指示的那樣,它必須在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實現這一目標,特別是瞄準有能力襲擊美國本土的恐怖分子,並更多地依靠防區外能力和當地合作夥伴。等歐洲盟友也可以採取更多行動,包括在北非,尤其是因為在這些地區活動的恐怖分子對歐洲的威脅比對美國的威脅更大。76

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美國2018 年國防戰略摘要:增強美國軍事競爭優勢》,美國國防部,第 33 頁。 4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2024 7 24 日瀏覽)。另請參閱 Sumantra Maitra Dan Caldwell,《中東新軍事態勢》,美國復興中心,2023 6 6 日,https://americarenewing.com/issues/a-new-force-posture-for-the-middle-east/2024 7 24 日造訪)。

華盛頓可能仍需要部署特種部隊和其他部隊來打擊恐怖分子,但絕不能無休止地這樣做,這只會引發無休止的戰爭。它也不應該讓參與反恐行動的美國軍隊面臨伊朗或其代理人的攻擊。這是美國領導人逃避保護美國軍人責任的行為。這也為德黑蘭向華盛頓施加壓力並將我們拖入我們原本希望避免的地區戰爭創造了機會。這迫使美國以犧牲美國本土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為代價,向中東派遣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77

這就是國會應該廢除1991年和2002年《對伊拉克使用軍事力量授權法》(AUMF)的原因之一。廢除 1991 年和 2002 年《非洲統一軍事法》不會影響 2001 年《非洲統一軍事法》授權對蓋達組織、ISIS 或相關部隊使用武力。相關分析,請參閱查爾斯·史汀生 (Charles Stimson) 的《眾議院是時候加入參議院,收回國會的戰爭權力了》,傳統基金會評論,2023 4 4 日,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commentary/time-house-join-senate-reclaim-congress-war-sent,廢除為什麼查爾斯·戴斯 (Charles D. 2 年伊拉克戰爭授權是合理政策》,傳統基金會法律備忘錄第 256 號,2020 1 6 日,https://www.heritage.org/the-constitution/report/why-repealing-the-1991-and-2002-iraq-war-authorizations-sound-policy

78

Louisa Loveluck Missy Ryan,《對美軍的致命襲擊凸顯了一項無限期的軍事任務》,《華盛頓郵報》,2024 1 30 日,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4/01/30/us-troops-mideast-jordan-iraq-syriaan-iraq-syria2024 2024 月訪問ira

79

考德威爾 (Dan Caldwell),《伊拉克和敘利亞是我們國家的恥辱》,《美國保守派》,2023 11 25 日,https://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our-national-disgrace-in-iraq-and-syria/2024 7 24 日瀏覽)。

80

Idrees Ali Phil Stewart五角大樓稱美國將向中東派遣更多防空系統,路透社,2023 10 21 日,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us-sending-additional-air-defense-systems-middle-east-pentagon-2023-10-2023-10- 2024 年訪問 2424 年訪問 242424 年訪問 24242472 年)。

其他任務。美軍經常從事與國土防禦或關鍵地區的權力平衡無關或僅有間接關係的活動,例如國家建設、人道援助、救災和維和。儘管這些使命可能非常重要,但對於確保美國人的安全、繁榮和自由而言,它們最終不如保衛美國國土和平衡關鍵地區的力量重要。因此,後者必須優先。有時這意味著完全放棄任務在其他情況下,華盛頓將需要更多地依賴其他國家

優先排序勢在必行

如果美軍能夠同時應對我們國家面臨的無數威脅,那麼優先排序就沒那麼必要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美軍同時應對多重威脅的能力有限,而且短期內沒有簡單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如果美國要實現最重要的國防目標——保衛國土和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就必須考慮優先次序。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維護美國最切身的利益,而且可以加強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聯盟和夥伴關係,並在這一過程中以有利於美國的條件為世界各個關鍵地區的持久和平創造條件。

這一點在今天尤其重要,因為多年來美國軍事過度擴張導致歐洲、中東和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平衡都取決於美國果斷干預以阻止或擊敗侵略的能力。但美國軍隊的規模每次只能打一場大規模戰爭並取得勝利,因此,如果美國在任何一個戰區發動戰爭,其他戰區遭遇機會主義侵略的風險都會很大。因此,如果美國的盟友和夥伴不準備好阻止這種機會主義,那麼一場衝突就可能很快演變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同時性問題。2018 年和 2022 年的國防戰略明確表明,美國軍隊的規模不足以同時或連續贏得兩場大規模戰爭。這是因為,美軍在與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大規模衝突中需要許多相同的平台、彈藥和推動者。然而,在許多情況下,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單獨擊敗中國,更不用說在短時間內擊敗多個對手,特別是在戰鬥損失和關鍵彈藥的消耗率可能高於預期的情況下。這就是「同時性問題」。81

馬提斯,《2018 年美國國防戰略摘要:增強美國軍事競爭優勢》;文字記錄,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博士就拜登總統 2023 財年國防預算發表講話,美國國防部,2022 3 28 日,https://www.defense.gov/News/Transcripts/Transcript/Arot-8 remarks-on-president-bidens-fisca/2024 7 24 日瀏覽)。另請參閱 Jim Mitre,《兩次戰爭結構的悼詞》,《華盛頓季刊》,第 197 期。 41,第 4 期(2019 年冬季),第 7-30 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163660X.2018.15574792024 7 24 日瀏覽)。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以下列出了阻止或擊敗中國侵略行為所必需的平台、彈藥和推動力,但同時也是應對一種或多種其他突發事件所必需的。在許多情況下,已經很明顯的是,美國軍方缺乏足夠的能力來可靠地阻止或在與中國的戰爭中取得勝利。

  • 潛艇。在台灣發生意外時,特別是在戰爭初期,美國攻擊型潛艦將在削弱中國水面部隊方面發揮關鍵作用。它們也可能被指派追蹤中國潛艇。但美國攻擊潛艦還需要對抗俄羅斯的水下力量以及其他目標。某些美國攻擊型潛艦也可能承擔與伊朗海軍交戰以及攻擊伊朗和北韓地面目標的任務。然而由於維護積壓,美國近三分之一的攻擊潛艦無法使用。同時,目前還不清楚美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是否有足夠的攻擊型潛艇來阻止中國的既成事實,和報告表明美國海軍可能缺少重型魚雷82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與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凱特琳 (Caitlin Lee),《對抗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軍事戰略》,在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作證,蘭德公司證詞 CT-A3273-12024 3 21.23 3 ony.pdf2024 7 24 日造訪);馬克岡辛格 (Mark Gunzinger) 與克里斯多爾蒂 (Chris Dougherty),《從外到內:遠程作戰以擊敗伊朗的反介入/區域拒止威脅》,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2011 年,1924 2074 2074 月訪問 2074 月)。

83

傑瑞亨德里克斯,《沉沒在碼頭:美國潛水艇工業基地的危機》,《美國事務》卷。 VIII,第 2 期(2024 年夏季),第 22-24 頁,https://americanaffairsjournal.org/2024/05/sunk-at-the-pier-crisis-in-the-american-submarine-industrial-base/2024 7 24 日瀏覽)。

84

麥克斯威尼,《潛水艇將在與中國的戰爭中佔據主導地位》,美國海軍研究所文集,第 13 卷。 149/3/1,4412023 3 月),https://www.usni.org/magazines/proceedings/2023/march/submarines-will-reign-war-china2024 7 24 日瀏覽)。

85

安東尼·卡帕西奧 (Anthony Capaccio)海軍上將稱美國海軍承包商需要加快導彈交付以對抗中國,彭博社,2023 2 24 日,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2-24/admiral-proal-us-contract-mis-s-us-conp-2-24 20-4 4-3 403 403 47 (Fina)-35 303 (Fina)訪問);賈斯汀·卡茨 (Justin Katz)“‘我真的不在乎:海軍上將警告工業界交付更多軍械,減少藉口,《Breaking Defense》,2023 1 12 日,https://careingdefense.com/2023/01/i-just-dont-really-waryw-rel. 7 24 日訪問)。

  • 轟炸機。美國重型轟炸機對於擊敗中國對台灣的入侵至關重要,但它們也需要用來攻擊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各種目標,包括堅硬和深埋目標(HDBT。此外,特別是在中國和俄羅斯發生突發事件的情況下,他們可能會使用許多相同的防區外彈藥,例如 JASSM(聯合空對地防區外飛彈)和 JASSM-ERJASSM-增程型)。但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的分析發現,美國可能缺乏足夠的轟炸機來應對台灣的突發事件,另有分析表明,美國軍方可能缺乏足夠的防區外彈藥來擊敗中國的入侵。此外,在核升級的情況下,轟炸機的能力只會變得更加有限,屆時一定數量的 B-2 B-52 可能會執行核任務,從而進一步減少可用於常規作戰的轟炸機數量。86

達默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聯合國司令部司令保羅·拉卡梅拉將軍;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司令;駐韓美軍司令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發表的聲明,2024 3 19699999595 19999995 /witnesses/HHRG-118-AS00-Wstate-LaCameraP-20240320.pdf2024 7 24 日瀏覽)。以下引用自 LaCamera 的聲明,2024 3 20 日。

87

達默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瓊斯,「戰時環境中的空垃圾箱:對美國國防工業基地的挑戰;」LaCamera 聲明,2024 3 20 日。

88

Mark F. CancianMatthew CancianEric Heginbotham,《下一場戰爭的第一場戰役:模擬中國入侵台灣》,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國際安全計劃,2023 1 月,https://csis-website-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publication-website-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publication-website-prod.s3.amazonaws.com/s3fs-public/publicationA/23010996309 3ivhFolxC_gZQuSOQ2024 7 24 日訪問);瓊斯,戰時環境中的空垃圾箱:對美國國防工業基地的挑戰。

  • 戰鬥機。第四代以上和第五代飛機將在台戰中發揮重要作用,削弱中國空軍的力量,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打擊中國艦船和地面目標,或提供電子支援。許多相同的飛機可能還需要用於對抗俄羅斯的空軍、海軍和地面部隊以及伊朗和北韓的目標,例如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然而,CSIS 最近的分析警告說,美國很可能在台灣衝突中損失大量戰鬥機。此外,單獨報告顯示,美國戰鬥機可能會對中國和俄羅斯目標使用的許多彈藥,特別是 - 包括AMRAAM(先進中程空對空飛彈);AARGM-ER(先進反輻射導引飛彈-增程型);聯合防空飛彈; JASSM 增程型飛彈;和JSM(聯合攻擊飛彈)的數量不足以單獨對抗台灣。其他空射武器,如 JATM(聯合先進戰術飛彈)和 HACM(高超音速攻擊巡航飛彈),仍處於研發或生產的早期階段,很可能要花數年時間才能生產出足以應付台灣突發事件的水平,更不用說應對多起同時發生的衝突了。此外,與轟炸機一樣,一旦發生核升級,美國戰鬥機的能力將變得更加有限,因為某些部隊將承擔支援或實施核打擊的任務。89

Ochmanek 等人,《美國軍事能力與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美國聯合國司令部/聯合部隊司令部/駐韓美軍司令保羅·J·拉卡梅拉將軍的證詞,載於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 2023 4 20 日舉行的「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和駐韓聽證會記錄 2024 年度國防計劃時授權長gov/imo/media/doc/23-34_04-20-2023.pdf2024 7 24 日瀏覽);聯合國司令部司令保羅·拉卡梅拉將軍;美韓聯合部隊司令部司令;駐韓美軍司令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發表的聲明,2023 4 18日,https://armedservices.house.gov/sites/evo-subsites/republicans-armedservices.house.gov/files/USFK%20FY24%20Posture%20Statement%20Final%20HASC.pdf2024 7 24 日瀏覽)。

90

Cancian 等人,《下一場戰爭的第一場戰役:中國入侵台灣的戰爭遊戲》。

91

瓊斯,戰時環境中的空垃圾箱:對美國國防工業基地的挑戰;克里斯·戈登 (Chris Gordon)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希望將空軍的聯合攻擊導彈購買量增加兩倍,《空天部隊雜誌》,2024 3 20 日,https://www.airandspaceforces.com/pachelple-command-wm-tripled );司令部,「2025財政年度未獲資金資助的優先事項清單https://subscribethaadr.politicopro.com/f/?id=0000018e-5703-df63-a1fe-d7d3ce8c00002024 7 24 日瀏覽)。

92

John A. TirpakKendall BrownJATM 將於今年開始生產,裝備協同戰鬥機,《空天部隊雜誌》,2023 5 2 日,https://www.airandspaceforces.com/ja-start-production-collaborative-combat-aircraft/2024 7 7 24 日訪問)。

93

美國空軍,《核武作戰》,空軍條令出版品 3-722020 12 18 日,第頁。 21https://www.doctrine.af.mil/Portals/61/documents/AFDP_3-72/3-72-AFDP-NUCLEAR-OPS.pdf2024 7 24 日瀏覽)。

  • 防空與飛彈防禦。在台灣發生意外事件時,陸基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對於保護美國及其盟軍至關重要。但目前,美國沒有足夠的薩德(末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愛國者飛彈和相關係統,包括海基資產及其使用的攔截器來保護關島或印度-太平洋其他地區的美軍。這些系統在歐洲、中東和朝鮮半島也有很高的需求,如果美國軍隊更參與這些戰區,需求將會增加。94

眾議院中國共產黨特別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的來信;馬可·盧比奧,美國參議員;羅伯特·J·威特曼,國會議員;布萊恩·盧特克邁耶 (Blaine Luetkemeyer),國會議員;安迪·巴爾 (Andy Barr),國會議員;丹·紐豪斯 (Dan Newhouse),國會議員;吉姆·巴爾 (Andy Barr),國會議員;丹·紐豪斯 (Dan Newhouse),國會議員;史蒂爾 (Michelle Steel),國會議員;國會議員阿什利·辛森 (Ashley Hinson);以及國會議員卡洛斯·A·希門尼斯 (Carlos A. Gimenez) 致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 (Frank Kendall) 和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 (Carlos Del Toro) 的信,內容涉及對美國印度-太平洋軍事基地的威脅,2024 Carlos Del Toro) 的信,內容涉及對美國印度-太平洋軍事基地的威脅,2024 Carlos Del Toro) 的信,內容涉及對美國印度-太平洋軍事基地的威脅,2024 Carlos Del Toro)日,https://selectcommitteeontheccp.house.gov/sites/evo-subsites/selectcommitteeontheccp.house.gov/files/evo-media-document/5.8.2024%20-%20Letter%20to%20Air%20Force%20and%20-%20Letter%20to%20Air%20Force%20and%Navy24202074 月)。

95

Feickert,「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系統」;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 Ochmanek 等人,《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奧赫曼內克,《確定對抗中國和俄羅斯最需要優化的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奧赫曼內克,《確定對抗中國和俄羅斯最需要優化的軍事能力》。

  • 遠程火力。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將向西太平洋派遣大量地面遠程火力。事實上,如果美國能在衝突爆發前在第一島鏈前沿部署足夠多的此類部隊,並在敵對行動開始後向他們提供足夠的目標數據,那麼他們將能在阻止中國形成既成事實方面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台灣戰役中將使用的一些遠程火力能力-例如 LRHW(遠程高超音速武器); SMRF(戰略中程火力); TLAM(戰斧對陸攻擊飛彈); HIMARS(高機動性火砲火箭系統);MLRS(多管火箭發射系統);以及 PrSM(精確打擊飛彈)-可能還需要用於應對涉及俄羅斯的兩國事件。96

達默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奧赫曼內克,《確定對抗中國和俄羅斯最需要的軍事能力;》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美國駐韓美軍參議院的美國軍事總委員會在美國軍事指揮官和未來幾年國防計畫時的態勢聽證會」的速記記錄,2024 3 21 日,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24-17_transcript.pdf2024 7 24 日瀏覽)。

  • 空中預警與控制。當台灣發生突發事件時,預警機對於監視和協調美國空軍和海軍的活動至關重要。他們也將在涉及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突發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但美國的 E-3 飛機機隊可用性較低,美國空軍要到 2027 年才能收到第一架 E-7 替換97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下的美國軍事能力與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

98

John R. Hoehn更換 E-3 機載預警和控制系統 (AWACS)”,國會研究服務處焦點報道 No. IF120452022 4 4 日更新,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IF/IF12045/42024 年空軍訪問 24.pdf/IF/IF12045/42024 年空軍訪問) 2424 年空軍訪問 2045/42024 年空軍主的啟動,《空天部隊雜誌》,2023 3 13 日,https://www.airandspaceforces.com/in-2024-budget-usaf-pushes-major-new-aircraft-starts/2024 7 24 日造訪)。

  • 情報、監視和偵察。作戰指揮官經常證實,即使在和平時期,也沒有足夠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資產可供使用。該問題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尤其嚴重,美軍需要額外的 ISR 資源來在戰前獲取有關中國軍隊的目標數據,而且在發生衝突時情況只會變得更加糟糕 - 在核升級的情況下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因為 ISR 資源可能會被重新分配以支持核任務。機載和天基 ISR 資產在任何衝突中都會有特別高的需求。根據其軌跡,ISR 衛星可以在每個軌道上為多個戰區的目標提供覆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與空中武器有所不同,因為空中武器不具備在戰區間快速機動的能力。然而,與機載資產一樣,ISR 衛星仍然容易受到損耗。在一個戰區被敵人破壞或摧毀的部隊將無法再在主要戰區使​​用。因此,即使有了衛星,在美國部署更具彈性的軍事星座之前,稀缺性仍然是一個因素。99

例如,請參閱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盟軍最高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 (Christopher Cavoli) 將軍的證詞,載於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 2023 4 27 日舉行的美國歐洲司令部和美國運輸司令部在審查 2024 財年國防授權申請和未來幾年國防計劃時的狀態聽證會記錄4-27-2023.pdf2024 7 24 日瀏覽)。

100

Tyler Rogoway,《盲目、看見、殺死:對抗中國的宏偉網絡計劃》,《戰區》,2023 8 29 日,https://www.thedrive.com/the-war-zone/blind-see-kill-us-pacific-commanders-grand-networking-plan-to-takeworking-plan-to-take-kill-us-pacific-commanders-grand-networking-plan-to-takeworking-plan-to-take-on 102 月:F3 2074 年:F 12 月訪問:4745 月:F3 20745 月:F3 月訪問:美國”202 月:F3 2012 月:F3 月訪問:美國人工智慧能夠區分中國的軍事演習和入侵。

101

達默 (Dahmer)為拒絕戰略提供資源:在三種替代未來中優化國防預算;”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向美國印度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候選人、美國海軍上將塞繆爾·帕帕羅 (Samuel J. Paparo) 提出預先政策問題。

  • 空運、海運和空中加油。一旦發生涉及中國、俄羅斯、伊朗和北韓的衝突,C-5C-17 C-130 等空運資產將發揮關鍵作用,將美國軍隊運送到戰區內。然而,美國運輸司令部司令杰奎琳··奧沃斯特將軍作證說,美國將使用其現有的所有空運能力進行一次大規模作戰行動,如果美國重新分配一些 C-17 C-130 運輸機執行使用托盤彈藥的戰鬥巡邏任務,這些能力限制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美國還缺乏足夠的海運能力,其加油機隊最多只能一次支援一次大規模緊急行動,而且這還只是在減員之前。核升級可能還會導緻美國加油機脫離常規戰鬥,轉而支援核子行動。102

Ochmanek 等人,《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 Ochmanek 等人,《危險世界中的美國軍事能力和力量:重新思考美國的軍事規劃方法》;瓦瑟,《拒絕行動:同時加強印度-太平洋地區和歐洲的嚇阻》。

103

美國運輸司令部司令、美國空軍將軍傑奎琳·D··奧沃斯特 (Jacqueline D. Van Ovost) 的證詞,載於《聽取美國歐洲司令部和美國運輸司令部在審查 2025 財年國防授權申請和未來幾年國防計劃時的態勢證詞》聽證會速記記錄,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2024 4 11 日第11頁。 66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41124fulltranscript.pdf2024 7 24 日瀏覽)。以下引用 Van Ovost 的證詞,2024 4 11 日。

104

賈斯汀·卡茲 (Justin Katz)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警告,海軍作戰後勤部隊邊緣地帶狹窄,《Breaking Defense》,2024 2 20 日,https://breakingdefense.com/2024/02/navys-combat-logistics-force-on-narrow-margins-000012 2002 20 208 月(2 月訪問/2012 212 月)。另請參閱 Van Ovost 的證詞,2024 4 11 日。

105

美國空軍,《核子行動》,第 34 頁。 21.

  • 非戰略核武。自冷戰以來,美國已經認識到阻止對手在戰區層級使用非核潛艇的最佳方式是保持美國的相應反應能力。問題在於,冷戰結束後美國就剝離了絕大多數的國家核子潛艇。因此,與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相比,我們現有的庫存非常少。我們的國家核武力量也集中在歐洲戰區,可能無法迅速轉移到其他戰區。此外,即使能夠,美國所能掌握的 NSNW 數量和類型相對於我們的對手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任何一個戰區陷入核升級序列,這很可能會損害我們在其他戰區使用 NSNW 的能力。這將削弱我們阻止核武使用或管理其他戰區局勢升級的能力,進而可能嚴重影響我們有效應對的能力,例如,如果北京為實現作戰或脅迫效果而啟動戰區核武使用106

羅伯特彼得斯 (Robert Peters)俄羅斯和中國正在進行核軍備競賽,傳統基金會評論,2023 9 28 日,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commentary/russia-and-china-are-running-nuclear-arms-race

鑑於上述限制,如果美國要遏制或擊敗中國的侵略,尤其是在台灣發生突發事件的情況下,那麼美國就必須集中兵力來做這件事。相反,如果美國與俄羅斯、伊朗或北韓開戰,它可能會耗費許多必要的能力來阻止或擊敗中國的侵略。到那時,不僅印度太平洋地區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會更大,而且如果我們干預,中國軍隊在台灣戰爭中擊敗美國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因此,只要嚇阻中國是華盛頓的首要任務,而美國軍隊的規模每次只能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那麼,即使俄羅斯、伊朗或北韓首先發起敵對行動,美國也需要從其他戰區撤出擊敗中國侵略所需的兵力。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必須授權empower這些戰區的盟友和合作夥伴,以關鍵但有限的美國支持來領導防禦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努力,從而確保我們的集體能力,即使美國軍隊因與中國的衝突而被阻止或捲入其中,也能阻止或擊敗這些對手。

沒有快速的解決方案。No Quick Solutions.美國決策者可以嘗試多種方式來解決同時性問題simultaneity problem,包括增加美國國防開支、利用新興技術、採取順序措施或採取虛張聲勢——其中一些方法很有前景。然而,至少在幾年內,這些措施都不太可能帶來回報。因此,如果美國要捍衛最切身的利益,就必須分清輕重緩急

增加支出。美國可能會嘗試透過增加國防開支和擴充美國軍隊來解決同時性問題。例如,有人認為美國應該將其GDP5%用於國防,這將需要每年多花費數千億美元。但是,幾乎沒有證據顯示美國人會支持為解決同時性問題而需要大規模、持續地增加國防開支。但最近的民調卻顯示事實恰恰相反。同時,財政限制使得這種成長比幾十年前更加困難。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防開支不太可能大幅增加。此外,即使這些成長確實發生,美國軍隊仍需要很多年才能擁有同時打贏多場重大戰爭所需的所有能力。同時,同時性問題仍將存在,優先排序的需要也將持續存在107

例如,請參閱參議員羅傑·威克 (Roger Wicker) 的《21 世紀以實力實現和平:對美國軍隊的代際投資》,2024 年,https://www.wicker.senate.gov/services/files/BC957888-0A93-432F-A49E-6202768A994943 3 月公佈參議員「17494949491742 月;傑·威克辦公室,2024 5 29 日,https://www.wicker.senate.gov/2024/5/senator-wicker-unveils-major-defense-investment-plan2024 7 24 日訪問); Matt Pottinger Mike Gallagher勝利必須獲勝,“20 月,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no-substitute-victory-pottinger-gallagher2024 7 24 日瀏覽)。

108

蓋洛普,軍事與國防https://news.gallup.com/poll/1666/military-national-defense.aspx2024 7 24 日瀏覽)。

109

羅伯茲 (Kevin Roberts),《認真對待負責任的國防開支》,《美國保守派》,2023 1 31 日,https://www.theamericanconservative.com/getting-serious-about-responsible-defense-spending/2024 7 24 日訪問,華爾街 20 月的《健康日報》,《3 2093 24 月》,《華爾街日報》,《華爾街的強大日報》,《華爾街日報》(3 24 203 2093 23 月》的《健康日報》,《華爾街日報》,2093 24 日訪問。日,https://www.wsj.com/articles/a-healthy-budget-makes-for-a-strong-military-china-defense-debt-ceiling-strength-spending-congress-116759815642024 7 24 日瀏覽)。

110

Elbridge A. Colby僅靠增加支出無法解決五角大樓的最大問題,《時代》雜誌,2022 3 28 日,https://time.com/6161573/us-defense-budget-strategy/2024 7 24 日訪問)。

可以肯定的是,國防部仍然可以而且必須利用現有資源做更多的事情,包括透過基地調整和關閉聘僱和公務員制度改革削減有損作戰準備的氣候變遷項目、將資金從研究轉移到採購以及相關舉措。這種方法將有助於加強美軍在現有頂線下的作戰能力,應積極推行。同時,只要無法節省開支(例如由於政治反對),或不足以克服同時性問題,優先排序仍然至關重要。111

Thomas Spoehr Wilson Beaver透過改革節省的國防資金可增強軍隊的殺傷力和能力,傳統基金會背景資料第 3770 號,2023 5 26 日,https://www.heritage.org/sites/default/files/2023-05/BG3770_0.pdf。另請參閱 Greenway 等人的《2025 財政年度保守國防預算》。

112

正如凱文·羅伯茨 (Kevin Roberts) 在《2024 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的前言中所寫,國會和五角大樓的領導人必須共同努力,取消浪費的項目,削減不必要的基礎設施,並確保可用資源用於最優先的國家安全問題。然而,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指望通過花錢來解決我們國家軍隊的艱難問題——所以我們必須分清,所以我們必須明確,205,這一點。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編。達科塔·L·伍德(華盛頓:傳統基金會,2024 年),第 33 頁。 xiihttps://www.heritage.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1/2024_IndexOfUSMilitaryStrength_0.pdf

技術補償。曾經有一段時間,美軍可以依靠技術優勢來彌補數量限制。例如,在冷戰後期,國防部採用第二次抵消戰略Second Offset Strategy來克服蘇聯軍隊在中歐的數量優勢。但在關鍵場景中,我們的技術優勢不再那麼明顯。這部分是由於對手的進步。這也是因為美國軍事現代化進程的延遲。因此,許多用於保衛我們國家的軍事能力已有數十年的歷史,而且早就需要替換了。113

基弗 (Edward C. Keefer),《哈羅德布朗:抵銷蘇聯軍事挑戰,1977-1981》,美國國防部,國防部長辦公室,歷史辦公室,國防部長歷史系列,第 13 卷。 IX(華盛頓:美國政府出版辦公室,2017 年),第 575 頁及以下頁面,https://history.defense.gov/Portals/70/Documents/secretaryofdefense/OSDSeries_Vol9.pdf2024 7 24 日瀏覽)。

114

2024 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執行摘要,第 233 頁。 21.

近年來,國防部試圖透過第三次抵消戰略Third Offset Strategy、複製計劃Replicator Initiative以及「地獄景觀」Hellscape和等相關努力來恢復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但進展往往很緩慢,而且競爭對手的創新可能會限制美國技術優勢的規模或持續時間。同樣,即使國防部在某些領域取得持久突破(例如使用無人系統查找、修復和攻擊目標),美國軍隊仍然需要採取適當的態勢,並擁有充足的武器庫存和其他推動因素,才能充分利用這些進步。115

國防部副部長鮑勃·沃克 (Bob Work),《美國第三次抵消戰略及其對合作夥伴和盟友的影響》,2015 1 28 日在華盛頓特區發表的演講,https://www.defense.gov/News/Speeches/Speech/Article/606641/the-third-us-offset-strategy-and-its-implications-for-partners-and-allies2024 7 24 日訪問); Jim Garamone,《希克斯討論複製器計劃》,美國國防部,2023 9 7 日,https://www.defense.gov/News/News-Stories/Article/Article/3518827/hicks-discusses-replicator-initiative/2024 7 24 日訪問);卡特·約翰斯頓 (Carter Johnston)詳細解析美國海軍的地獄景觀’”,《海軍新聞》,2024 6 16 日,https://www.navalnews.com/naval-news/2024/06/breaking-down-the-us-navys-hellscape-in​​-detail/2024 7 24 日瀏覽)。

116

保羅·麥克萊裡,《五角大樓的第三次抵銷策略可能已失敗,但沒人知道下一步是什麼》,《外交政策》,2017 12 18 日,https://foreignpolicy.com/2017/12/18/the-pentagons-third-offset-may-be-dead-can訪問);Matt Berg“‘雜亂無章且令人困惑:立法者和業界反對五角大樓的無人機計劃Politico2023 12 18 日更新,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3/12/17/pentagon-drones-replicator-program-funding-program-funding-0012920202020 20202020202020120202012020202020202012 月(20202 202 月(20202 204 月)。

出於所有這些原因,美國政策制定者不應僅押注於技術突破在短期內解決同時性問題。相反,即使他們尋求突破——優先考慮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對臺灣突發事件產生重大影響的能力——他們也應該透過投資於美國常規和核力量的其他方面來對沖,從而使中國的軍事計劃複雜化,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美國軍隊的嚇阻或獲勝能力,即使國防部最雄心勃勃的技術計劃為時已晚。不是決定性的,也不是決定性的,但只是短暫的。

排序。解決同時性問題的另一種方式是「依序排列」威脅,或先處理一個對手(無論是透過軍事手段擊敗該對手、和解或其他方式),然後再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對手上。這種方法有充足的歷史先例,和拜登政府官員表示他們正在推行類似的策略。但只有當美國有足夠時間消除一個戰區的威脅,然後再轉向另一個戰區時,排序才有效。在當今世界,以色列正在為保衛自身安全而戰,俄羅斯軍隊正在重建,烏克蘭的衝突曠日持久,而中國在不久的將來入侵台灣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這種結果極不可能發生。117

哈爾·布蘭茲,「美國能同時對抗中國、伊朗和俄羅斯嗎?」彭博社,2022 10 16 日,https://www.bloomberg.com/opinion/articles/2022-10-16/us-isn-t-ready-to-fight-china-iran-and-russia-i 20-russia-20001 2024 2024 20247 月(2024 月)。

118

A.韋斯米切爾,《哈布斯堡帝國的大戰略》(新澤西州普林斯頓: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2019 年); A. Wess Mitchell,《戰略排序:大國如何避免多線戰爭》,馬拉松倡議,馬拉松工作報告,2020 9 14 日,https://www.themarathon-20.org/LMI03/L1203050 220214.pdf2024 7 24 日瀏覽); A. Wess Mitchell,《掌握多線挑戰:梅特涅和俾斯麥的外交策略》,馬拉松倡議,馬拉松工作報告,2021 12 14 日,https://themarathon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2023 /207423 20743 2023 /2313 月(Re423. 24 日造訪); A. Wess MitchellJakub GrygielElbridge A. Colby Matt Pottinger,《正確實施戰略降級》,馬拉松倡議,為美國國防部淨評估辦公室準備的論文,2023 6 26 日,https://themarathoninitiative.org/wp-content/uploads/120506 96.pdf2024 7 24 日瀏覽)。

119

Phelim KineJonathan Lemire Gavin Bade拜登尋求在全球危機中平息與習近平的關係Politico2023 11 14 日,https://www.politico.com/news/2023/11/14/biden-xi-meeting-preview-0012023/11/14/biden-xi-meeting-preview-0012702 2070 2074 年訪問 7024 年訪問。

120

A. Wess Mitchell美國距離一場可能輸掉的戰爭只有一步之遙,《外交政策》,2023 11 16 日,https://foreignpolicy.com/2023/11/16/us-russia-china-gaza-ukraine-world-war-defense-security-strate/sia-china-gaza-ukraine-world-war-defense-security-strategy/sia-china-strate/ukraine-world-war-defense-security-strategy/sia-china-strate/ukraine-world-war-defense-security-strate4

如果美國對自己快速轉變戰略的能力充滿信心,那麼時間因素可能就不再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主要是因為各戰區的軍事需求存在重疊。如上所述,這適用於美國軍隊,但也適用於合作夥伴。例如,美國向烏克蘭運送了大批武器,以擊敗俄羅斯的入侵,其中包括大量美軍或台灣軍隊為嚇阻中國所需的武器,例如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HIMARS); ATACMS(陸軍戰術飛彈系統);GMLRS(導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 NASAMS(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愛國者;刺針飛彈;但美國軍方擁有的這些武器數量有限,美國國防工業快速補充這些武器的能力也有限。因此,即使美國的軍事援助足以讓烏克蘭的保衛者擊退俄羅斯的入侵,它仍然會大大——甚至是極端——削弱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迅速遏制中國的能力。同樣的動態也可能促使北京比原本更早攻擊台灣加速或加劇華盛頓試圖透過其排序戰略來避免的衝突121

Elbridge A. Colby Alex Velez-Green為避免與中國開戰,美國必須優先考慮台灣而不是烏克蘭,《華盛頓郵報》,2023 5 18 日,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3/05/18/taiwan-ukraine-support-20, 亞歷山大《優先考慮對烏克蘭的援助威脅到太平洋地區的拒止嚇阻》,1945 年,2023 7 24 日,https://www.19fortyfive.com/2023/07/prioritizing-ukraine-aid-threatens-deterrence-by-denac-the-the-ukraine-aid-threatens-deterrence-by-denac-20014 20 24 月; Dahmer),《戰略稀缺:在華盛頓分配武器和注意力》,《國家利益》,2022 11 5 日,https://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strategic-scarcity-allocating-arms-and-attention-washington-2057262024 7 24 日訪問,《維萊斯圖》和《烏克蘭的軍事管理援助台》對烏克蘭的軍事管理)。

最後,美國不能忽視這樣一種可能性:對手將積極協調,同時在多個戰區升級戰事,從而削弱美國的力量。即使沒有這樣的協調,也會同時發生戰爭,這純粹是一種機會主義侵略行為。事實上,如果對手之間缺乏信任或缺乏安全溝通的能力,機會主義可能比直接協調更有可能發生。但如果進行協調,美軍面臨的時間壓力可能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排序將是不可能的,而且如果嘗試的話,可能會落入對手的圈套。

例如,如果美國將大量情報、監視與偵察資源分配到其他戰區,中國就更有可能對台灣造成既成事實,從而削弱美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發出信號和警告的能力。因此,北京可能會試圖透過鼓勵俄羅斯或伊朗在各自地區升級行動,迫使美國將情報、監視和偵察資源從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轉移出去。反過來,俄羅斯和伊朗可能傾向於這樣做,不僅是因為他們從中國獲得了一些直接利益(例如,為俄羅斯的國防工業提供物資或購買大量伊朗石油),而且因為,如果他們相信中國將在隨後不久發起敵對行動,他們可能還會認為美國可能會從各自的地區調動軍隊,到那時,他們將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來實現自己的野心

至關重要的是,應對此風險的最佳方式不是與中國或其他對手合作分散美國軍隊的兵力。相反,正如本文所論證的,其目的是將美國軍隊集中在最需要的地方——保衛美國本土,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同時賦予盟友和夥伴在其他戰場上發揮領導作用。透過這種方式,華盛頓及其盟友可以減少對手協調的動機,因為在美國和盟軍採取相應態勢的情況下,即使他們進行協調,也不會顯著提高他們各自的成功可能性。

虛張聲勢。或者,美國政策制定者可能會試圖用虛張聲勢來解決同時性問題。這似乎也是拜登政府的做法之一。例如,2022年,拜登總統派遣了數萬名美軍到歐洲後,誓言要保衛「北約的每一寸土地」。2023 年,在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後,政府派遣了兩個航空母艦打擊群、一艘飛彈潛艦、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其他部隊前往該地區,以嚇阻伊朗及其代理人。在緊張局勢加劇時,美國也會向印度-太平洋地區派遣軍隊,以加強嚇阻力。122

拜登總統在俄羅斯殘酷無端入侵烏克蘭一周年之際發表的演講,白宮,2023 2 21 日,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3/02/21/remarks-by-president-biden-ahead-the-the-ra-al-c​​hi'y'al-un​​yden-ahead-the-m-al-c​​yise-al-al-whi​​h-al-k-fai-ma-w​​h-k-h-k-w - -ukraine/2024 7 24 日瀏覽)。

123

查爾斯·A·弗林將軍和蒂姆·迪瓦恩少校,《實施遏制中國戰略取決於陸力》,美國陸軍陸力協會論文第 23-3 號,2023 5 月,第 23 頁。 6https://www.ausa.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ations/LPE-23-3-Implementing-the-Strategy-to-Deter-China-Hinges-on-Landpower-2.pdf2024 7 24 日瀏覽)。

實際上,這個戰略試圖讓全世界的每一個對手相信美國已經做好準備並能夠打敗它,只要所有對手都相信,這一戰略就成功了——但實際上,我們有理由懷疑這種姿態的可信度。美國軍事的限制日益明顯,特別是烏克蘭戰爭凸顯了美國軍火庫存的不足。因此,對手越來越有可能揭穿美國的虛張聲勢。如果他們這樣做,美國可能會向受影響的戰區轉移軍隊,試圖恢復嚇阻力。然而,這將削弱這些飛彈發射地的嚇阻力,激勵這些戰區的對手引擎會主義侵略,從而產生跨戰區連鎖升級的風險。124

Oren Liebermann Natasha Bertrand美國關注武器儲備,因為擔心支持烏克蘭和以色列的戰爭日益加劇CNN2023 10 11 日更新,https://www.cnn.com/2023/10/11/politics/us-weapons-stockpiles-ukraine-israel/index.11/politics/us-weapons-stockpiles-ukraine-israel/index.

如果盟友和合作夥伴能夠填補撤離的美軍,危機升級的風險可能會減輕。但虛張聲勢往往會削弱透過在危機期間調動美國軍隊來分擔責任,從而使盟友和夥伴堅信美國能夠在戰爭時期保衛他們。因此,虛張聲勢的策略不僅會帶來連鎖升級的高風險,還會限制美國透過加強責任分擔來防範這種災難性後果的能力

實踐中的優先排序。更好的方法是美國分清輕重緩急。根據這項戰略,美國將首先集中力量保衛美國本土,阻止中國的帝國主義野心,最迫切的是阻止中國入侵台灣。美國將把不必要的部隊(也不需要削減部隊以釋放資源)分配給其他優先任務,例如保衛以色列、北約或韓國,或進行反恐行動。125

維萊斯-格林,「共和黨國家安全優先論者的崛起」。

在極端情況下,華盛頓仍然可以將保衛美國本土或嚇阻中國的力量轉移到保衛以色列、北約或其他盟友,但這將以犧牲美國完成這些優先任務的能力為代價。因此,只應在極少數情況下行使此選擇,並且美國應盡一切可能避免行使此選擇。

因此,根據擬議的防禦戰略,美國將透過加強負擔分擔來增強每個戰區的美軍力量。在歐洲和中東,美國將尋求授權盟友和合作夥伴帶頭努力阻止或擊敗對我們共同利益的威脅,包括在發生地區危機時,並提供關鍵但更有限的美國支持。美國也將優先考慮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分擔責任——特別是與台灣——這對於遏制中國至關重要。

美國這樣做不僅會加強對盟友和夥伴的激勵,使其採取更多措施進行自衛。這也將使他們盡可能輕鬆地實現這一目標,特別是透過改革和擴大美國的國防生產;在國防採購中優先考慮可出口性,以便美國能夠更快、更大量地向國外交付關鍵能力;徹底改革美國的武器轉讓流程;並鼓勵盟友增加自身的國防生產。至關重要的是,美國的國防生產將與美國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首先關注美國軍隊、台灣和以色列,儘管美國試圖增加產量,以便權衡和拖延不再那麼令人不安。同時,透過充分利用盟國的國防生產,美國可以更快地實現生產目標,並為盟友創造或加強經濟激勵,使其為自身國防做出更多貢獻。126

羅伯茲 (Kevin Roberts),《軍事工業複合體》與右翼》,《華爾街日報》,2023 9 12 日,https://www.wsj.com/articles/military-industrial-complex-heritage-defense-industry-385624952024 Alexander Col. 《國家評論》,2023 8 26 日,https://www.nationalreview.com/2023/08/americas-military-industrial-base-needs-a-revival/2024 7 24 日瀏覽)。

美國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以色列、波蘭、印度、韓國和一些其他盟友及夥伴經常表現出對自身防禦的堅定承諾,並且很可能會繼續這樣做。其他國家卻不會這樣做——即使美國根據本文提出的戰略刻意賦予它們權力,它們也可能不會這樣做。

在某些情況下,即使盟友沒有竭盡全力,美國的利益也可能迫使我們戰鬥,假設他們的疏忽沒有導致軍事局勢無法挽救。在其它情況下,即便美國仍可以提供一些支持,但它也無法派遣所需的全部軍隊去保衛搭便車的盟友,否則會危及它確保更高優先事項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華盛頓應該像過去,特別是冷戰期間所做的那樣,準備使用一切可用的手段,包括強制外交,來說服頑固的盟友採取更多行動127

布蘭肯希普 (Brian D. Blankenship),《負擔分擔困境:美國聯盟政治中的強制外交》(紐約州伊薩卡: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23 )

美國需要做什麼

以下努力將使美國能夠保衛美國本土,阻止中國的帝國野心,同時賦予盟友和夥伴權力,帶頭抵禦其他威脅。總的來說,它們構成了擬議的防禦戰略的核心

國土防禦。加強國土防禦:

  • 美國應擴大和多樣化美國的核嚇阻力量,加速核現代化,準備在現有洲際和潛射彈道飛彈上裝載更多彈頭,並部署更大和更多樣化的戰區核選項。
  • 華盛頓應該明確保留使用包括核武在內的一切可用手段予以回應的權利,以阻止對手對美國本土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國防部應部署一套強大的國土飛彈防禦系統,首先進行優化以擊敗來自各種參與者的有限飛彈齊射,同時尋求以經濟有效的方式擊敗更大規模齊射的選項,包括新技術、更依賴太空資產、更重視助推段防禦boost-phase defense和前沿部署的導彈防禦系統forward-deployed missile defenses,以及(如果可行和必要的話)先發制人
  • 國防部應支援跨部門努力防禦敵人的網路攻擊,包括開發網路和其他攻擊選項來阻止或擊敗此類攻擊。
  • 美國應該準備採取行動,並在必要時使用武力,阻止中國或其他對手在西半球放置飛彈或其他力量以打擊美國本土或破壞美國在西半球及其他地區的力量投射。
  • 國防部應提供部隊作為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以確保美國邊境安全包括廣域監視、海上攔截、軍事工程、禁毒能力建設與合作、情報收集以及針對美洲高價值目標採取直接行動的選項。128

漢金森等人,拜登的開放邊境和不執法意味著美國人與犯罪外國人玩累犯輪盤賭

平衡重點區域的力量。加強對中國的嚇阻:

  • 國防部長應維持單一戰爭力量規劃結構single-war force planning construct,以中國作為國防部的溫水煮青蛙威脅pacing threat,以台灣突發事件作為其溫水煮青蛙場景pacing scenario有助於集中國防部資源,確保美國有能力遏制或在必要時在台灣戰爭中獲勝。129

美國國防部印度-太平洋安全事務助理部長埃利·拉特納在聽證會上的聲明,《美國對台政策的未來》,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第 117 屆國會,第 1 屆會議,2021 12 8 日,第 10 11 0U.S.%20Policy%20on%20Taiwan1.pdf2024 7 24 日瀏覽)。

  • 國防部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應加強對中國軍隊的情報收集以便美國在衝突時能夠迅速打擊高價值目標。這也可能有助於美軍充分利用有限數量的先進彈藥。
  • 美國必須加強對台軍事行動所需武器的生產包括遠程反艦、對地攻擊和空對空飛彈以及防空和反導系統,以阻止或擊敗中國對台灣的入侵。
  • 美國應該擴大與其他盟友和親密夥伴的AUKUS式技術開發和合作,以複雜化中國的決策,特別注重遠程精確火力、廉價的一次性平台和飛彈防禦資訊共享。 AUKUS 與日本、韓國和印度達成的「第二支柱」式技術共享協議將大大利用盟友和合作夥伴的專業知識和工業能力。130

Robert Peters Wilson Beaver“AUKUS 邁出了良好的第一步,但還需要進一步努力,傳統基金會簡報第 5344 號,2024 3 4 日,https://www.heritage.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3/IB5344.pdf

  • 美國必須優先增強台灣的非對稱防禦能力包括加大生產和加速交付反艦飛彈、水雷、機動式防空反導系統、遠程精確火力、反裝甲武器、無人機以及相關訓練和其他支持,同時確保台北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盡快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這將包括利用總統削減權力(PDA)和外國軍事融資(FMF以及戰爭儲備權力,優先向台灣提供安全援助。131

維萊斯-格林,《管理對台和對烏克蘭軍事援助的權衡》。

  • 國防部和其他美國政府機構必須加速鞏固和分散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鬥地點包括日本、菲律賓、澳洲以及關島和北馬裡亞納群島等美國領土,以擾亂中國的目標,並最大限度地提高美軍躲避或抵禦中國轟炸的能力。
  • 國防部必須充分利用分散基地,加速分散式作戰概念的開發和實施,包括特定軍種的計劃,如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遠徵前進基地作戰和美國空軍的敏捷作戰運用,以及包括有爭議的後勤在內的支持性概念。
  • 國防部必須評估將武器從其他地區轉移到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選項,特別關注潛艇、防空和飛彈防禦系統以及其他資產,這些資產必須在衝突初期就位,以阻止中國的既成事實,但在入侵開始或美軍得知入侵迫在眉睫後,很難迅速轉向印度洋-太平洋地區。
  • 國防部必須優先解決潛艦和船艦維護積壓問題,以確保這些艦艇能夠在當前緊張局勢加劇的時期投入使用,同時在工業限制的範圍內盡可能加快關鍵潛艦、船艦和飛機(包括油輪和運輸設備)的生產
  • 國防部必須評估保留與台灣海上或空中突發事件相關的舊平台的選項,直到國防部能夠大規模部署替代品例如選擇性地對老式導彈巡洋艦進行資本重組,以增強關島的導彈防禦系統,即使它們無法在西太平洋向前作戰,或延長老式但仍有能力的資產的使用壽命,如洛杉磯級攻擊潛艇。
  • 國防部必須加快採用和開發可能在未來十年產生影響的新能力例如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西太平洋大規模部署的地基遠程精確火力及其推動因素;無人空中、地面和海底系統,可用於感測、瞄準和打擊功能的組合;以及有彈性的軍用或兩用衛星星座。132

例如,請參閱蘭德公司關於「在爭議地區建立無所不在的感測和目標瞄準網格」的建議,載於奧克曼內克等人所著的《拐點:如何扭轉美國及其盟國軍事力量和影響力的削弱》,第 28 頁及以下頁面。

  • 作為擴大和多樣化美國核武力量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國防部必須更新美國的核子理論、力量結構、力量態勢和計劃,為總統提供有限的核選項,以便他能用它們來阻止或控制中國戰區核武使用後的升級。133

有關核現代化的更多訊息,特別是關於有限核選擇的訊息,請參閱羅伯特·彼得斯 (Robert Peters) 的《美國當前的核武器庫是為了一個更加溫和的世界而建立的》,傳統基金會簡報第 5330 號,2023 9 7 日,https://www.heritage.org/sites/default/files/53909530953009530095030.pdfs

為了加強北約並遏制俄羅斯:

  • 美國應該為北約盟國制定一份路線圖,讓它們對歐洲常規防禦承擔主要責任確定分配給北約區域防禦計劃的美國軍隊——特別是波羅的海國家、波蘭或芬蘭的防禦計劃——這些軍隊也需要保衛美國本土或嚇阻中國;確定華盛頓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支持盟國盡快部署路線圖中確定的美軍本土或嚇阻中國;確定華盛頓將採取哪些重新部署路線圖中確定的美軍替代部隊;
  • 美國應嚴格限制對烏克蘭提供進一步軍事援助,避免與台灣或以色列進行交易,並最大限度地激勵北約盟友帶頭支持烏克蘭的防禦,特別是增加自身的國防開支和相關武器生產。134

傳統基金會,補充撥款以應對形勢變化,情況說明書第 266 號,2024 3 12 日,https://www.heritage.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3/FS266.pdf

  • 美國應該透過部署更大、更多樣化的有限核選項,並在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礎上加強北約核負擔分擔,實現美國在歐洲的核嚇阻力量的現代化,可能的做法是將美國核武前沿部署在波蘭、芬蘭和羅馬尼亞,並由盟友提供抵消性財政捐助。135

更多訊息,請參閱羅伯特彼得斯 (Robert Peters),《北約的核態勢需要更新》,傳統基金會背景資料第 3786 號,2023 8 31 日,https://www.heritage.org/defense/report/natos-nuclear-posture-needs-updating

  • 國防部應恢復盟國國防貢獻年度報告,包括北約盟國國防開支和工業的詳細訊息,以提高透明度,阻止搭便車行為,並使美國決策者能夠做出明智的決定,加強北約的負擔分擔。

為了支持以色列的防禦並遏制伊朗:

  • 國防部必須維持(或根據需要發展)摧毀伊朗核設施所需的能力尤其是摧毀 HDBT 的選項。136

這種能力或許也能有效對抗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的HDBT

  • 美國必須增加國防生產以滿足以色列防空和飛彈防禦、空對地武器以及加油機等其他能力的需求,同時也為以色列提供瞄準和其他軍事支援。
  • 美國應加快向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巴林和其他海灣夥伴出售和交付武器,並提供相關培訓和其他支持,目的是增強這些國家在美國更有限的支持下遏制或防禦伊朗空中、海上和其他威脅的能力。
  • 美國——特別是國防部——應該促進以色列和海灣夥伴之間加強國防合作包括諮詢、協調以及資訊和技術共享,特別注重打擊伊朗的空中、飛彈和海上威脅以及伊朗支持的恐怖主義。
  • 國防部必須確保與以色列防禦有關的作戰計畫盡可能依賴第四代飛機、短程空對地彈藥和其他台灣應急所需的能力,以便總統可以選擇派遣美軍保衛以色列,同時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嚇阻中國。與其他中東突發事件有關的行動計畫也應做出類似的改變。
  • 美國應該從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脆弱地區撤出美軍這不僅是為了挽救美國人的生命,也是為了防止伊朗在危機期間利用這些軍隊作為籌碼,並為美國本土和印度太平洋地區釋放防空和飛彈防禦能力。

為了嚇阻北韓

  • 美國必須幫助韓國盡快部署軍隊擊敗北韓的地面進攻,包括更新相關作戰計畫和兵力要求;敦促首爾優先考慮擊敗北韓地面進攻所需的力量——從地面和空中力量到指揮和控制、情監偵和其他推動力量,而不是其他國防採購計畫;並提供訓練和其他支援。
  • 鑑於美國向朝鮮提供常規部隊的能力有限,以及韓國迫切需要承擔起反擊朝鮮入侵的主要責任一旦韓國軍隊能夠擊敗朝鮮地面進攻,華盛頓就應該立即將韓國軍隊的戰時作戰控制權移交給首爾
  • 國防部必須部署更多樣、更加多樣化的美國有限核選項,加強與韓國的核協調,加強美國國土導彈防禦系統,部署更強大、更具成本效益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並評估其他選項以確保對兩個盟友的可靠防禦,特別是當朝鮮能夠超越和壓倒美國國土導彈防禦系統變得明顯時,以阻止朝鮮或日本使用朝鮮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武器殺傷性武器。

資源可持續的基礎上打擊恐怖主義:

  • 國防部應集中美軍對付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的恐怖分子,同時支持盟友和合作夥伴打擊其他恐怖組織的努力。
  • 美國應主要依賴美國的防區外能力和由美軍進行適當訓練和裝備的當地夥伴,防止相關目標利用中東或其他地區的避難所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
  • 國防部應支持其他美國政府機構、盟友和合作夥伴分享情報、加強國土安全並採取其他措施防止恐怖分子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

結論

單極時代已經結束,美國現在有機會決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可以堅持過去的失敗政策,這只會引發更多的危機、混亂和破壞,甚至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如我們開始看到的那樣。或者我們可以將美國的資源重新集中在對我們公民的安全、繁榮和自由最重要的事情上。137

查爾斯·克勞瑟默 (Charles Krauthammer),《單極時刻》,《外交事務》,1990 1 1 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990-01-01/unipolar-moment2024 7 23 日瀏覽)。

透過這樣做,我們可以確保所有美國人都能安全且有尊嚴地生活。我們可以為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聯盟和夥伴關係的更新創造條件,以便我們的朋友也能活在無恐懼之中。我們可以迫使我們的對手接受他們的帝國夢想是徒勞無功的。而且,我們可以在做到這一切的同時節省我們國家的血和財富,而這些財富在後冷戰時代已經被美國領導人過度揮霍了。

我們面前有一個很好的機會——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能更容易地確定優先順序。即使與這種方法相關的風險比與其他策略相關的風險更容易接受,但它也無法消除與這種方法相關的風險。因此,美國政策制定者應該繼續尋找解決同時性問題的方法,並緩解(如果不能消除)優先順序的必要性。

為此,政策制定者可以而且應該尋找方法來利用國防部可用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包括利用節約計畫和技術補償。他們也應該根據自己的意願繼續主張增加國防開支。然而,在這樣做的同時,他們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方法的局限性:即使它們取得成果,也不可能很快就會取得成果。華盛頓的反應可能是嘗試在各個戰場之間按順序進行,或者用虛張聲勢的方式擺脫同時性問題,但前者是行不通的,而後者在結構上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失敗。

因此,只要稀缺性持續存在優先排序就是、並且仍將是在這個更危險的世界中捍衛美國最重大利益的最佳方式

亞歷山大維萊斯-格林(Alexander Velez-Green是美國傳統基金會道格拉斯和莎拉艾利森國家安全中心的高級政策顧問。羅伯特彼得斯是艾利森中心核子嚇阻與飛彈防禦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