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5-03-24

20250324 日本自衛隊新設四星「統合作戰司令部」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The reform of the Japan Self-Defense Forces (JSDF) to establish the new Joint Operations Command is not only aimed at achieving parity with U.S. Forces, Joint Chief of Staffs, USPACOM, U.S. Forces Japan, but also at aligning with the strategic planning of the Joint Staff Office as the Joint Operations Command is responsible for operational command. The first commander is an Air Force general, primarily tasked with leveraging offensive counter attack capabilities on long-range missiles with a range exceeding 1,000 kilometers.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the JSDF is a decades-long systemic project. It involves gradually transitioning Japan's strategy,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military capabilities from the post-war constraints, starting in 1989, toward the level of a "normal" nation after its defeat in the Pacific War.

日本自衛隊組織此次新設統合作戰司令部的改革,除要與駐日美軍對等之外,配合統合幕僚監部的戰略規劃,統合作戰司令部負責作戰。首任司令為空軍上將,主要發揮以射程超過1000公里長程飛彈為主的源頭打擊作戰力。
日本自衛隊的制度改革,是一項幾十年的制度工程,是將日本戰略、制度環境、軍力從戰敗後的封印,從1989起逐漸開放成為正常國家的程度。

詳訊: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成立 統一指揮自衛隊    共同社 20250324

統一指揮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防衛省常設組織統合作戰司令部24日在防衛省總部所在的東京市谷成立,由240組成。在中國、俄羅斯、朝鮮在日本周邊增強軍事壓力的形勢下,成立該司令部旨在推進自衛隊各部隊的聯合運用,提升快速反應能力。另一方面,對於從文官統制的角度出發,部隊運用是否妥當,需要由國會等嚴格檢驗。

  司令官還將負責與美軍在運用和作戰方面的協調工作。另一方面,美媒報道稱,川普政府正在探討停止駐日美軍增強計劃。這或對日本政府推進與美軍加強合作造成較大影響。

  防衛省24日舉行儀式,防衛相中谷元在組建完成儀式上訓話稱:「新設司令部對我國的安全保障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首任司令官南雲憲一郎空將(59歲)致辭稱:「我們將作為負責任的組織,一步一步地穩步開創新的歷史。」

  官房長官林芳正在記者會上強調:「將從根本上強化我國的防衛力,進一步加強日美同盟的威懾力和應對能力。」

  此前,自衛隊部隊運用由作為武官一把手的統合幕僚長實際負責,同時還肩負著從軍事專業角度輔佐防衛相的職責。在安保環境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政府內部有觀點認為有必要設立專門負責部隊運用的組織。

  今後,統合作戰司令官根據防衛相的命令,從平時起就掌握部隊情況,在出現突發事態之際則承擔戰力分配作戰執行的各項任務,展開跨領域作戰。具備反擊能力(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長射程導彈運用也將由其負責。統幕長則把輔佐防衛相作為主要職責

  美方也計劃強化駐日美軍司令部的權限,將其改編為「聯合部隊司令部」,作為統合作戰司令部的對接機構。但該計劃可能會被川普政府喊停

 

防台灣有事、救災 日本「統合作戰司令部」今成立    央廣 20250324

共同社報導,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各部隊的日本防衛省常設組織「統合作戰司令部」今天(24)成立,由約240人組成。同時負責自衛隊與美軍間協調工作的司令官由空軍將領南雲憲一郎出任。擁有橫跨三大自衛隊指揮權的司令部前所未有,此次設置是為了防備大規模災害和台灣突發事態,提升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

橫跨三大自衛隊指揮權的司令部

日本防衛省指出,部隊運用工作過去由陸海空自衛隊各自負責,在2006年統合幕僚監部成立後,由統合幕僚長負責,但該機制只是輔佐擁有指揮權的防衛大臣;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等大規模災害時,臨時組成統合任務部隊進行救災。

今後統合作戰司令官從平時起就掌握包括太空和網路等新領域在內的各部隊情況。突發事態時,在從戰力分配到作戰指揮的廣泛權限下展開跨領域作戰。統合幕僚長將把輔佐防衛大臣作為主要工作。

解決當前美日部隊難以對等困境

另外,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詹祥威撰文分析,統合作戰司令部設立也進一步滿足日本和美國部隊雙邊配合的調整。就體制安排而言,其總部位於市之谷的司令部初期約由240人組成,其司令官為等同於陸海空幕僚長的4星將官擔任,因此就自衛隊而言,統合幕僚長、統合作戰司令官,以及陸海空幕僚長等5人皆為上將、其副官皆為中將;對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印太司令、海軍部長、陸軍及空軍參謀長、海陸司令及國民警衛局長皆為4星上將,駐日美軍指揮官為中將,基本形成了體制上美日雙邊相互對等運作模式

 

日本新設統合作戰司令部 負責協調與美軍共同作戰    中央社 20250324

日本防衛省今天正式成立統一指揮陸海空自衛隊的常設機構「統合作戰司令部」,目標是緊急情況發生時能指揮跨領域作戰、提升即時應變力與聯合作戰的實效性,同時也負責與美軍協調共同作戰,以及執行可破壞他國境內飛彈基地的反擊能力(敵基地攻擊能力)。

統合作戰司令部設立於東京都市谷地區的防衛省內,編制約為240人,負責與美軍展開更密切的協調,由59歲的南雲憲一郎出任統合作戰司令部第一任首長。

每日新聞報導,日本設立統合作戰司令部的背景是,日本正面臨「戰後最嚴峻且複雜」的安保環境,包括來自中國的威脅。過去的應對方式是每當緊急事態發生時,由統合幕僚監部臨時組成任務型部隊,但這種方式被認為已經不合時宜,有必要設立常設的司令部。

往後,制服組的最高領導「統合幕僚長」將專注於戰略作戰指揮則由「統合作戰司令官」來負責,不過,一旦涉及敏感事務,仍需要司令官與防衛大臣、統合幕僚長充分溝通,做出正確的政治判斷

因應日本組織改革,美國國會去年要求將駐日美軍司令部整編為「統合軍司令部」,作為統合作戰司令部的對應機構,以加強美日在指揮統籌方面的協同作戰能力。這項改變預料將能提升日美共同應對威脅的能力,但也引發對於日本指揮權獨立性的擔憂。

產經新聞報導,在統合作戰司令部設立之前,自衛隊已經檢討長程飛彈的運用基本原則。根據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會在不依賴美軍的情況下自主操作,把發射長程飛彈的指揮權交給今天新設立的統合作戰司令部,不必獲得美國批准。

長程飛彈能夠打擊距離超過1000公里以上的目標,可針對敵方領土內的軍事目標進行攻擊,是強化防衛力的關鍵。

發射長程飛彈時,需要運用衛星、無人機、雷達等多種情報收集手段進行探測和追蹤,同時不僅要有地面發射系統,還需要有艦艇和戰鬥機等多種發射手段,才能發揮威懾力。為了能夠有效運作,陸海空自衛隊必須進行協調,因此將由新設立的統合作戰司令部統一指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