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In his manifestos and parliamentary speech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Vladimir Putin did mention the 2015 Minsk Agreement
and accusations of Western deception.
Initially, it was expected that Ukraine’s mineral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output would become An issue only during post-war reconstruction. However,
Trump has revealed his hand early soon after his re-taking office of 2025—naturally,
Russia will respond accordingly.
The speed at which the war ends or reconstruction begins will determine whether
the nation’s resources are plundered or developed—and who benefits: a few
oligarchs or the broader population.
普丁在入侵烏克蘭前後的檄文與國會演講,的確有提及2015年〈明斯克協議〉,與西方的欺騙。
原先設想烏克蘭的礦產與糧食會在戰後重建時才成為議題,不料川普提前掀牌—當然俄羅斯一定會有因應。
戰爭結束或重建時間是快或是慢,將定義戰場國家資源:是被掠奪,或是被開發;也就是:利益是少數寡頭享有,或多數國民也可能一起分享。
梅克爾:提前8年料定俄烏戰爭 烏克蘭7兆稀土歸美國 第一軍情@約克新聞 20241129
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出版了一本新書,名為《自由:回憶1954~2021》,這本書在11月26日已經在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開出售。書中詳細描述了她和美國總統川普的相處之道,以及他所理解的川普世界觀,還著重提到了普丁和烏克蘭戰爭的本質。梅克爾認為,如果不是當初德國和法國給普丁設了一個局,俄烏戰爭可能在2014年就已經爆發了。她的原話是,她以一己之力,把俄烏戰爭向後推了8年,給了烏克蘭8年的準備時間。那麼她為什麼這麼做呢?書中提到,她認為俄烏戰爭結束後,受益最大的肯定不是俄羅斯,也不是歐洲和中國,而是美國。因為烏克蘭最終很可能同意變賣價值兆美元的稀土資源。
梅克爾書中的內容對於我們理解俄烏戰爭的本質有非常大的幫助。她在任時,曾是美國的歐洲盟友中,唯一一個敢和川普當面頂撞的國家領導人。梅克爾認為,川普根本沒法相處,甚至為此來詢問教皇方濟各的意見。教皇則告訴她,應該試圖理解川普的思想。梅克爾認為川普是一個典型的商人,他是以如何處理房地產問題的思維來處理國際政務的。在川普的認知中,每一塊地皮都只能賣一次,如果你不買,就有別人來買。簡單來說,川普的國際政治思維中僅有「零和博弈」。你的得就是我的失,我的得就是你的失,沒有任何中間選項。梅克爾在書中寫道,她曾經觀察過川普與普丁之間相處的細節。她認為川普還是比較欣賞普丁的,因為川普認為後者擁有真正的權力。
梅克爾在書裡面還談到了俄烏衝突,她認為其實所有的歐洲國家領導人都知道,俄烏戰爭早晚都會爆發,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因為普丁的個性,是絕對不會放任不管,讓烏克蘭就這麼加入北約。
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德國和法國就打算一起為俄羅斯設一個局,這個局就是2015年2月份簽署的〈明斯克協議〉。這已經不是梅克爾第一次談到〈明斯克協議〉是個騙局的問題了,在2022年年底的一次採訪中,她從公開說,德國和法國推動俄羅斯簽署〈明斯克協議〉,就是為了給烏克蘭爭取軍事改革、增強軍力的時間。因為當時所有人都清楚,衝突只是被暫時凍結了,但遠遠沒有解決。在新書中,她再次強調了這個觀點,而且再一次宣揚自己的「功勞」。普丁對此是什麼態度呢?
普丁曾公開懟過梅克爾,「沒想到梅克爾會這麼說」。普丁在簽署〈明斯克協議〉前,清楚包括德國在內的眾多西方國家,在立場上都是支持烏克蘭的,但俄羅斯仍然願意抱著信任的態度,相信梅克爾是要「真誠地解決這個問題」。普丁說,「事實證明,他們也欺騙了我們,他們的目標是為了增強烏克蘭的軍事力量,從而為敵對行動做準備,沒有人會真的執行協議」,「顯然,當我們發現這種情況時,已經太晚了,我們應該早點開始特別軍事行動」。
梅克爾欺騙了普丁,非但沒有懊悔,還不止一次為此沾沾自喜,說什麼「我的功勞」。要知道當年兩國的關係非常密切,兩個領導人也幾乎被炒作成了CP。如今倒回去看,估計普丁的腸子都悔青了:既不應該相信梅克爾這個騙子,也不應該簽署〈明斯克協議〉。但誰能料到英明一世的克格勃頭子,最後居然不小心栽在了這個「老婦人」手裡,真是晦氣的很。普丁的意思很明確,〈明斯克協議〉就是騙小孩的,除了俄羅斯,真拿他當回事之外,西方國家早都已經不遵守其中的協定內容了。
我們都知道,2014年頓巴斯衝突爆發以後,2015年在德國、法國、歐安組織、北約的撮合之下,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在明斯克簽署了這份協定,內容限制雙方在衝突中使用重型武器(口徑100毫米以上的火炮候車70公里,重型火箭炮候車140公里),並在衝突地區畫出一個寬度50公里的緩衝區,停止雙方之間的直接軍事接觸。〈明斯克協議〉有積極的一面,那就是讓衝突暫時被緩和了,烏克蘭國內也通過立法,擴大了地方自主自治權力,給了盧頓兩個州更大的自治權。但協議消極的一面是烏克蘭沒打算停火,相反烏克蘭趁著停火之際,在東部修建了大量的軍事地堡,完成了整個烏東地區的要塞化。
只有俄羅斯相信衝突會被解決,所以什麼準備也沒做。而烏克蘭用了8年的時間進行軍事準備,發育了8年,這也是為什麼2022年戰爭爆發以後,俄軍會打得這麼艱苦,付出這麼大代價的原因了。俄羅斯是被欺騙的一方,所以不可能是這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梅克爾旁敲側擊地指出,這場戰爭本來就是為了「資源」才打的。她沒有指名道姓地說出誰是最大的獲益者,但不難猜測,肯定就是美國。美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得到烏克蘭的稀土資源。
梅克爾關於「俄烏戰爭的目的是美國想得到烏克蘭的稀土資源」的說法,也受到了美國議員的佐證。11月26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資深參議員琳賽·格雷厄姆也曾說,烏克蘭有價值2兆到7兆美元的稀土礦,這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工業和經濟來說都至關重要。美國可以通過合作從烏克蘭龐大的稀土礦藏中獲得巨額的經濟利益,這就是美國在烏克蘭戰爭中的圖謀。
在稀土資源的儲量上,烏克蘭是整個歐洲最豐富的國家,部分機構估值達到2兆到7兆美元,有些則認為高達11.5兆美元。烏克蘭的稀土礦藏中包括鋰、鈦等,如果美國能和烏克蘭合作,那就可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琳賽·格雷厄姆還認為,川普上臺之後,就準備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之間簽署真正的「賣烏協定」了,也就是要求把國內大部分的稀土資源加上部分的糧食都賣給美國。糧食就不說了,由於稀土資源還在地裡埋著,接下來就是由美國的公司,被授權進入烏克蘭進行開採,而烏克蘭能夠得到的好處,就是償還美國之前給烏克蘭的千億美元軍事援助,以及未來的「安全承諾」。有了烏克蘭的糧食和稀土,川普想不「Make America Great Again」都難。
正因為如此,拜登不可能不挑動這場戰爭,也不可能停止援助烏克蘭,因為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絕對不可能讓烏克蘭倒向俄羅斯或者中國,尤其是把如此龐大的稀土資源賣給對方。
看到這,基本事情就已經確定了,綜合梅克爾和格雷厄姆的說法,俄烏戰爭本來就是一件必然爆發的事情。德國、法國和北約通過戲耍俄羅斯,把戰爭的爆發延後了整整8年,讓烏克蘭有了足夠的時間來準備戰爭。因此2022年以後雙方打的有來有回,不至於讓烏克蘭在俄羅斯的第一波進攻中就徹底垮掉,被吞併。設想一下,如果烏克蘭一下子就垮了,那西方國家就沒辦法瓜分資源了。烏軍付出巨大傷亡,頂住了俄軍的進攻。隨著俄烏陷入消耗戰,烏克蘭明面上的資源已經全部枯竭,最後不得不依賴西方國家的軍事援助,而這些援助有的是免費的,大部分則是要花錢的。
由於烏克蘭無力償還債務,所以先是選擇了國有企業私有化,即烏政府與美國貝萊德公司合作,成立了「烏克蘭發展基金」。貝萊德公司明面上幫助烏克蘭的國有企業尋找天使投資人,實際上就是幫助烏克蘭政府完成國企私有化,也就是「變賣」。緊接著,美國還要烏克蘭把稀土和糧食資源都賣給自己,烏克蘭獲得戰爭資金,美國得到這一關鍵資源。事情若是這樣,那麼烏克蘭就算打贏了這場戰爭,也已經輸光了一切。烏克蘭這個國家存在下去,恐怕也沒有什麼意義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