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本古里安運河計畫是什麼以及加薩為何重要? TAISO 20231123
隨著以色列加大對加薩的攻勢,焦點轉向頗具爭議的本古里安運河項目,該項目最初於20世紀60年代提出,作為蘇伊士運河的替代方案。
隨著以色列繼續對被圍困的加薩地帶發動進攻,有關「本古里安運河計畫」這一個被長期討論的經濟機會已在網路上浮出水面。
該計畫以以色列國父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的名字命名,構思於20世紀60年代末,旨在開闢一條替代蘇伊士運河的路線,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主要航線。
儘管以色列拒絕停火的呼籲,而且其對加薩的軍事行動也沒有立即結束的跡象,但深入研究本古里安運河計畫的歷史背景、其擬議的意義,以及圍繞蘇伊士運河的複雜地緣政治變得至關重要。
要理解該提案背後的動機,需要探索蘇伊士運河的複雜歷史、1956年的三方侵略,以及該運河的關閉對世界貿易的意外衝擊。
這一背景凸顯了以色列控制的替代運河在該地區不斷變化的動態中的潛在戰略重要性。
本古里安是誰?
大衛.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1886-1973年)是波蘭著名的猶太復國主義領袖,被稱為以色列國父。
他被描述為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他向猶太復國主義民兵下令,眼睜睜地看著巴勒斯坦人從自己的土地上大規模爆炸,並促進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移民湧入巴勒斯坦,1948年他擔任了以色列首任總理。
本古里安運河計畫是什麼?
本古里安運河計畫是以色列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項計劃,旨在透過亞喀巴灣南端將紅海與地中海連接起來。這條路線計劃途經港口城市埃拉特和約旦邊境,穿過阿拉巴谷,在內蓋夫(Negev or Negeb)山脈和約旦高地之間,全長約100公里,在死海盆地前轉向西,穿過內蓋夫山山脈的一個山谷,然後它將再次向北行駛,繞過加薩走廊並連接地中海。
然而,紅海和地中海之間已經透過蘇伊士運河建立了聯繫。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的一條人工海平面水道,為船隻提供了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之間的直接航線,減少了航行距離和時間。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海上航線,目前處理世界貿易量的約12%。
蘇伊士運河的時間表
1858年 – 法國蘇伊士運河公司成立,負責興建運河,租期為99年。
1868年 – 蘇伊士運河開通。
1875年 – 英國購買44%的股份後,蘇伊士運河公司歸法英所有。
1888年 – 君士坦丁堡國際公約保證免費使用運河。
1956年 – 埃及總統賈邁勒.阿卜杜勒.納瑟將蘇伊士運河公司收歸國有。
1956年-蘇伊士危機導致運河在三方侵略後關閉。
1957年 – 蘇伊士運河重新開放。
1961年 – 納瑟計畫啟動,允許更大的船舶過境。
1967年-與以色列的六日戰爭開始後,埃及關閉了蘇伊士運河的通道。
1975年 – 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重新開放蘇伊士運河。
以色列為何提出該計畫?
1888年由當時的歐洲強國簽署的《君士坦丁堡國際公約》曾經保證所有船隻在戰爭與和平時期都有權通過蘇伊士運河。
然而,1956年蘇伊士運河被時任埃及總統加邁勒.阿卜杜勒.納瑟國有化後,埃及在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及巴勒斯坦人暴力流離失所(也稱為「浩劫」)後數次關閉了通往運河的通道。
1948年至1950年,埃及阻止以色列船隻進入該運河,影響了與東非和亞洲的貿易能力,並阻礙了其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的能力。
1956年,以色列、英國和法國結盟,試圖重新控制蘇伊士運河,並推翻納瑟的權力,三方侵略埃及後,蘇伊士運河對所有國際航運關閉。
運河在衝突期間實際上被關閉,局勢升級為具有國際和經濟影響的危機。
1967年,六日戰爭(也稱為阿以戰爭)開始時,蘇伊士運河也被關閉了長達八年之久,這場戰爭是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聯盟(主要是埃及、敘利亞和約旦)。
當所有陸地貿易路線都被阿拉伯國家封鎖時,以色列與東非和亞洲的貿易能力也受到嚴重阻礙,主要是從波斯灣進口石油的能力。
運河的關閉也對世界貿易造成了重大且意想不到的衝擊,並擾亂了全球商業。
蘇伊士運河的替代方案,特別是在西方主要盟友以色列管轄下的替代方案,將消除埃及利用蘇伊士運河和蒂朗海峽作為對抗以色列或其盟友的槓桿的可能性。
經濟收益
蘇伊士運河對於推動埃及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埃及透過向通過運河的船隻收取通行費和過境費來賺取收入。
2021年,約有20,649艘船通過蘇伊士運河,比2020年增加10%。2022年,過境費年收入達80億美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財年,蘇伊士運河年營收達到94億美元,創下新紀錄。
雖然運河是埃及的經濟中心,吸引對該國的投資並促進服務業和工業的發展,但其首要重要性仍然是其促進國際貿易、打造高效的全球貿易路線的能力。
本古里安運河如果建成,將與蘇伊士運河相媲美,對埃及造成重大財務威脅。
如果順利推進,將比目前全長193.3公里的蘇伊士運河長將近三分之一,無論誰控制它,都將對全球石油、糧食和航運供應路線產生巨大影響。
為什麼加薩很重要
美國曾提議在內蓋夫沙漠(Negev or Negeb)使用約520枚核彈來幫助建造運河。隨著加薩被夷為平地,據稱有人計劃通過將運河直接穿過巴勒斯坦飛地中部來走捷徑並降低成本。然而,巴勒斯坦人的存在仍然是一個障礙。
自從以色列對被圍困的飛地發動猛攻以來,它通過無情轟炸加薩北部,迫使巴勒斯坦人向南遷移,然後在幾週後發動地面入侵。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PCBS)的統計數據,至少有40萬巴勒斯坦人從北方流離失所到南方。
約80萬巴勒斯坦人仍留在被視為「北部」的地區,即加薩河以北地區。以色列的轟炸主要針對北部地區,已造成加薩至少11,470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包括婦女和兒童。
由於以色列襲擊了加薩最大的醫院Al-Shifa,該醫院是收集死亡和受傷數據的中心,因此死亡人數已經好幾天沒有更新了。
以色列否認有吞併加薩地帶的計劃,在面對對該飛地進行「種族清洗」的指控下,卻仍然呼籲加薩的巴勒斯坦人「自願移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