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4-07-16

該不該有核能? 誰是大魔王,誰是小夜叉?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愛台灣的人,可以是用核與反核。反過來說,用核與反核者都一樣愛台灣。這是兩個命題,卻被政治與口號搞在一起。
以前,無須與碳排放競爭,核電自然取得世界第一毀滅者地位。現在,卻要與碳排放競爭高下。而碳排放導致的氣候變遷可能才是大魔王放著大魔王不處理,專找夜叉?
就只是半世紀前後的「情事變更」而已,在台灣卻要費盡氣力來辨別,所謂「
佛告閻羅天子,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其慣性或業力無比頑強,真不是口號一句而已。

該不該有核能?    尤英夫@自由開講 20240716

AI教父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離台前夕,說了一口很重要的話:「台灣電力限制是個挑戰」。他要在台灣設廠,擔憂台灣的缺電問題。因為AI和半導體等都是吃電怪獸,缺電絕對是致命傷。

這是電力夠不夠的問題,也就是一個很嚴肅而且必須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隨著AI應用和相關產業快速擴展,背後潛藏的是缺電隱憂,當多家科技大廠有意來台投資的時候,政府更要有週全的準備。

除了政治人物有可能挑撥離間製造是非外,我們不能說,擁核與反核的人不愛台灣,他們愛台灣才認真主張擁核或反核。所以不能以政治意識來討論是否可能缺電的問題。

撇開電力問題,天下所有事物,沒有絕對的對錯。年齡愈大閱歷愈多就有這樣的看法。童子賢就是一個案例,他說「30年前,我也反核但10年前開始關注全球暖化議題,在這23年已經慢慢想清楚,地球暖化將會對人類文明產生不可挽回的衝擊,因此『內心陷入掙扎』『核』是一種技術,可以利用提高技術,好好地用管理技術去管理它。」

李遠哲強調他也認同童子賢觀點,「雖然核電有缺點,但核能帶來的災害,跟全人類滅絕是絕對不能相比。

擁核的人主要的說法是核電不會有空氣污染。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反核的人主要的說法是台灣地狹人多地震頻繁與核廢料無法處理,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發生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重大傷害,又核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等等。

由於雙方各有堅持,而且彼此不能妥協,到底那一邊比較可行呢?

我們如果檢討過去幾次的核災,應該都有可能避免。以20113月的日本福島核災來說,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其網站發表「福島事故為何可以避免」(Why Fukushima was preventable)報告,認可以避免福島核災。與事件發生幾個月後日本國會成立的福島核能電廠事故獨立調查委員會的結論相若。至於19864月的蘇聯車諾比核災更是人為因素造成居多。

我們固然警惕台灣的頻繁地震,但是更不要忽略的是,中國的福清核電站分離台灣本島最近點(苗栗海邊)僅164公里。萬一出事了,台灣也逃不掉嚴重的核災波及。

民進黨過去極力主張反核,訂下「2025非核家園」目標,然而面對「2025年綠電佔比20%」承諾跳票、供電問題屢爆民怨。如果我們再看民進黨的行動綱領中,財經方面是:「37. 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積極開發替代能源,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38. 加強現有核電廠安全與管理,提高核電工作人員的素質,核廢料撤出蘭嶼。」看起來就像「反核」,但在基本綱領中(我們的基本主張)卻說:「核電的投資等有關政策,均應先行嚴格評估好像看起來,民進黨也不見得非把我國變成非核國家不可。

國民黨一直批評民進黨政府把「非核家園」當做國家的神

主牌,意思是祖先牌位(供奉歷代先祖的牌位),不能有任何變動,非核政策不能變更。問題是:明天我們沒有了,祖先牌位跟著也沒有了。何況朝令夕改只要比較好的,沒有不能改變的理由。此時在野黨一定譏諷惡評,民進黨政府難免滿臉豆花,面子裡子雙輸。但是不誠實承認錯誤或是不當,怎麼會有改善或改正的可能?再說,天下之大,何人不會犯錯?又不是神仙,有人敢保證全不會犯錯嗎?當初民進黨也是為台灣好,但是時移勢易,必須檢討改進本來就很正常呀!再說一陣風過了,同時改善改正了,人民更有可能由衷的支持與尊敬。

目前不斷的跳電發生,原因可能很多,但電力是否充足可能有問題。雖然政府一再解釋,還是無法解決一大推的迷惑。

美國商會公布2024白皮書,成員關心台灣是否有穩定的能源供應。而歐盟也對台電缺電擔憂,對台灣的能源供應短缺問題表示關注。美國媒體CNBC報導,專家認為,台灣面臨能源短缺,不僅已經構成國內半導體業營運風險,也可能波及全球晶片業。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更指出,台灣不僅面臨能源短缺,更面臨電力短缺。至於國人部份,根據今年五月媒體最新網路調查顯示,有高達57.3%的民眾認為台灣是缺電的

個人認為有必要請外界專家來調查說明。外界專家不妨由質疑核能的團體來推薦國內外專家學者。如果他們出面說明台灣電力足夠用,就沒有話說。如果電力不夠用,也可以由這些專家提出改善的辨法。這樣下來,還有人會自討沒趣再敢說話嗎?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意見,問題還是很多,不過總該有個開始認真討論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