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Japan formally "renounced" Taiwan and the Penghu Islands in the
San Francisco Peace Treaty. Consequently, Japan cannot declare the renunciation
of territory elsewhere; at most, it can only confirm the fact that it "has
renounced" them.
As a result, Japan cannot help but acknowledge the "governing" statu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GRC) over Taiwan and Penghu, rather than the
"ownership" status in the "Treaty of Taipei."
Japan’s acknowledgment is unrelated to the territorial renunciation itself but
is instead a derivative issue of the said renunciation.
Professor Hsu Wen-Tang(許文堂) verifies that
the statements made by George Yeh(葉公超), the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GRC),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though the original document from the Legislative Yuan
Gazette was not seen) surprisingly align with the legal opinion given by Robert
Starr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It suggests that the GRC is, in fact, the
trustee from the Supreme Commander for the Allied Powers (SCAP), SFPT to the
Treaty of Taipei.
The Kuomintang (KMT), including figures like former Director of Academia
Historica Lin Man-houng(林滿紅), Legislator
Chen I-Hsin(陳以信), and Jessica Chen(陳玉珍), among
others, selectively manipulate complete information (including Article 26 of
the SFPT) to construct a self-deceptive narrative. Fortunate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can gradually emerge.
SFPT中日本「放棄」了台灣與澎湖。故,日本無法再於他處宣布放棄領土,頂多只陳述事實,變成「業已放棄」。
因此,日本在〈台北和約〉中只能承認:GRC對台澎的「治理者」地位,而非「所有者」地位。此與領土「放棄」本身無關,而是領土放棄的衍生事物。
另外,作者許文堂教授查證:葉公超在立法院的說詞(可惜並未見到立法院公報的原件)Robert
Starr給國務院的法律意見一致,代表GRC其實是從SCAP、SFPT到台北和約的受託人。
KMT(或林滿紅館長、陳以信、陳玉珍等人),將完整資料掐頭去尾(包括SFPT第26條),而構築自嗨的論述是自欺欺人之舉。好在網路發達,資料才能逐漸浮現。
台灣法律地位與台灣人國籍的再思考 許文堂@台灣地位與中華民國體制
8月23日美國駐台北大使館的呈報,葉公超在立法院報告指出,「微妙的國際情勢使台灣與澎湖群島並不隸屬我們,在目前的環境下,日本無權將台灣轉交給我們,即使日方非常樂意,我們也無法從其接受移交。」48 日本首相吉茂說的很明白:「這個約是與現在支配著台澎的國民政府之間的條約,將來還想(與中國)締結全面的調約。這一已經簽訂的約並不是承認國民政府有權代表全中國的。關於這幾點,在參眾兩院審議條約的過程,我每有機會就加以說明。」49
事實上,日本法務府是在1952年4月間才因應舊金山和約生效,宣告台灣籍民的日本國籍喪失。50 法務府民事甲第438號通告舊金山和平條約生效以後,關於國籍及戶籍事務之理,第一項關於朝鮮及台灣者,「朝鮮及台灣,自條約生效日起,將從日本國領土分離,爱此,朝鮮人及台灣人,包含現住於內地者,全部喪失日本籍。」51 在行政上,台灣人脱離日本國籍的日期是舊金山和平條約之日;但在判例上則是以日華台北條約生效為準。52 因此,在這兩個條約生效之間,台灣人和日本內地人有身份行為之際,則可解釋為「做為灣人脱離日本國籍」或者是「做為日本人保持國籍」,但其在行政上的處置並不會加以變更。據此,台灣人喪失日本國籍通令是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日而實際判例則是1952年8月5日約生效時,略有出入。
日本之所以使台灣人「作為日本人保持國籍」,或者是「脱離日本國籍作為中華民國國籍民」的考慮主要是基於1950年聯合國經濟暨社會理事會通過一項決議,要求各國在發生領土主權變更時,做出安排以免產生無國籍狀態。54 因此,賦予台灣人「一個」國籍,是日本放棄領土時人道上與行政上的必要。否則台灣籍民會出現無國籍狀態,等於是國際法上大規模剝奪國籍的狀態,〈台北和約〉也將有反國際法的顧慮。
48 譚慎格(John J. Tkacik,
Jr.)〈台灣的地位定〉,《自由時報》2007年11月20日。我查閱FRUS, volume14, The China
Area,1952-54. 及駐華大使藍回憶錄 Karl L. Rankin,
China Assign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毫無所獲。此段文字為1971年7月13日法律顧問Robert Starr給國務院的〈台灣法律地備忘錄〉(“Memorandum
Legal Status of Taiwan") "The delicat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makes
it that [Taiwan does] not belong to us. 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Japan has
no right to transfer [Taiwan] to us; nor can we accept such a transfer from
Japan even if she so wishes." http://chinasupport.blogspot.com/2007/03/official-us-state-departmentmemorandum.htm
49 吉田茂,《回想十年》,卷3,頁76。
50 法務府民事甲第四三八号〈平和条約に伴う朝鮮人、台湾人等に関する国籍及び戸籍事務の処理について〉,中央大学法科大学院奥田安弘研究室。http://c-faculty.chuo-u.ac.jp~okudashiryoshu/showa27tsutatu.htm1另外其餘各文,可参見雲程: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article?mid=23653&sc=1
51 「朝び台湾は、条約の発効の日から日本国の領土から分離することとなるの、これに伴い、朝鮮人及び台湾人は、內地に在住している者を含めてすべて日本の国籍を喪失する」。
52 〈最高裁昭和33年(あ)第2109號同37年12月5日大法廷判決〉,《最高裁判所刑事判例集》,16巻12號,1661頁;〈最高裁昭和55年(行ツ)第113號同58年11月25日第二小法廷判決〉,《務月報》,30卷5號,826頁。
53 〈昭和38年9月18日付民事甲第2590号民事局長回答〉,《民事月報》,18巻10号,35-36頁;法務省民事局法務研究会編《国籍実務解》(東京:日本加除出版株式会社,1994)頁141-142頁。
54 Sir
Robert Jennings and Sir Arthur Watts修訂,王鐵崖等譯,《奥本海國際法》(第一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頁313。更進一步,1954年會通過第896(XI)號決議之第九條:約國不得根據種族、人種、宗教或政治理可人或任何一類人的國籍。第一條:一、凡締約國間所訂規定領土移轉的條約,應保證任何人不致因此移轉而成為國籍人的條款。締約國應盡最大努力以保公約締約國的國家所訂的任何類條約包種條款。二、倘無此項條款時,接受和以其他方式取得領土的締約國,對那些由於此項移轉和取得以致於非國國籍即無國籍的人,應給各該國國籍。感謝雲程惠賜資料及意見。
張炎憲、許文堂編 〈台灣地位與中華民國體制〉,台灣教授協會(台北:2013),pp.107-1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