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3-08-05

海上浮動小型模組核電廠

【雙魚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海上浮動核電廠技術是很早就有,至少50-70年。為何不普及?

中國大陸會在南海部署海上浮動核電站嗎?    聯合 20230805

上月底,中共官媒《央視》報導,全球首個商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模塊式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ACP100) 已運抵海南昌江核電碼頭。此反應爐之核心模塊(core module)屬小型、可移動,被稱之為核能充電寶。

按照國際原子能總署 IAEA)的定義,發電功率在30萬千瓦以下就被視之為小型反應爐,而「玲龍一號」的發電功率是12.5萬千瓦

20164,「玲龍一號」成為全球首個通過IAEA通用安全審查的小型反應爐技術。今年713日,「玲龍一號」通過測試開工,建設週期58個月,預計2026年建成

早在67年前,媒體就相繼出現有關中國大陸研發製造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反應爐的新聞報導,並稱將在南海部署20模塊式小型反應爐,稱之為海上浮動核電站(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s)

使用ACPR50型反應爐的海上浮動核電設施可以提供10萬人所需的電力與6萬人所需的淡水。此浮動核電站對中國大陸移設於南海的鑽油平台與西、南沙島礁上軍事設施、雷達系統、和駐守部隊等所需之供電和供水尤其重要,有高度戰略安全意涵。

中國大陸計畫在南海部署浮動核電站的新聞曾引發美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的不安。2018年,美國國防部在送交國會有關中共軍事與安全發展的年度報告中予以警告並指出:「中國對島礁供電的計畫可能為(南海)領土爭端增加一個核子元素。」

「玲龍一號」開始施工的前一個月,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指出,大陸的監管機構尚未批准建造第一座海上浮動核電站。更早一個月,大陸國家能源海洋核動力平台技術研發中心資深工程師王東輝與其同僚在《核動力工程》期刊刊載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安全和可行性仍是當局的主要關切。」

中國大陸的顧慮包括:一、可能深化與其他南海聲索國家的緊張;二、發生核事故的風險;三、來自陸空的安全威脅,以及水下面不明來源的襲擊。

東協會員國之南海島礁和海權聲索國早已表態反對中國大陸將海上浮動核電站建設在南海西、南沙島礁的計畫。2021,廣東省江門市的台山核電站發生放射性氣體外洩意外事件,對遠在南海南沙群島的浮動核電站,完全避免核事故之發生更具風險與挑戰性。

一旦中國大陸部署在南海島礁之海上浮動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外洩至周遭海域,南海之海洋生物和生態環境將面臨嚴重威脅。此事故之發生也不利中國大陸駐守南海島礁的軍人生命安全,甚至全部駐軍被迫必須撤離

再者,敵國可能採取攻擊海上浮動核電站行動,此包括潛艦或無人機的襲擊等。北京視俄國在波羅地海建造的北溪(Nord Stream)天然氣輸送網路被炸毀為一個警訊。

中國大陸解決此困境的可能作法有二。首先,建置近岸的浮動核電站,將核心模塊裝置於大型平底駁船,停泊於海南之船塢或港口,必要時拖曳至南海島礁附近的指定地點;第二、將兆瓦(Mega Watt)級漂浮式波浪能發電裝置類似「南鯤號」部署到南海西、南沙島礁

今年六月,中國大陸成功研發波浪能發電裝置「南鯤號」。此裝置是半潛式海上浮動平台,以錨鏈固定於海床,可由拖輪拖曳到作業水域。浮動平台呈三角形,平面面積超過3,500平方公尺,重量達到6,000 噸。平台上並無供人員長期駐留的設施,但可透過遠程監測系統進行無人化遙控作業。

「南鯤號」發電方式是透過三角形平台上每邊安裝的五片(共15片)浮板,海面波浪的上下起伏動能由浮板吸收,令連接到浮板的液壓杆往復移動產生液壓能,再由液壓能變換為電力。平台上還安裝有太陽能光伏板,可額外產生電力。據稱,在滿負荷的條件下,「南鯤號」每天最多可發電2.4萬度,相當於3,500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量。

相較於海上浮動核電站,將波浪能發電裝置部署到南海島礁所可能引發的安全、地緣政治問題應該會比較小。或許中國大陸朝此方向規劃,其可行性會大些。

就浮動核電站與波浪或潮汐能發電的研發而言,台灣落後中國大陸甚多。但如果未來要進一步開發建設東沙與南沙太平島,大陸核電和海洋再生能源的發展經驗值得台灣借鏡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