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論】英文拷到 G / D 找中文翻譯
Great question! The crucial point to
consider is that Chatbots, like ChatGPT, are machines or robots that do not
possess the leg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human beings. Therefore, we should
not treat them as if they were individuals with human attributes.
While Chatbots can be valuable tools to improve decision-making, we cannot
fully rely on their responses. Instead, we must use them as supplementary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our decision-making.
To increas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Chatbots, we can
have multiple Chatbots developed by different companies "debate"
under the same topic. This process can help us make better decisions by
utilizing our judgment to select the best answer from among the different
Chatbots' responses.
好問題!重點是GPT不是人,不要把它當成人,它是機器,是ROBOT,不是機器「人」。不享有「人」的法律權力與義務。也因此,不可以完全相信它,它只能作為一個協助角色的、提高效率的工具。
作為輔助角色,我們要以多套不同團體發展出來的AI語言工具進行比對或「辯論」,最後在人的判斷下,做最佳決策。
ChatGPT的資訊是受憲法保障的言論嗎
李念祖@中時 20230324
網路上最近頗夯的話題是,ChatGPT橫空出世,會如何改變人類社會呢?在憲法的課堂上也產生了漣漪。一位學生分享他在手機上與ChatGPT進行問答的經過,他的提問是什麼是「緊急命令法」?ChatGPT先給了一個四平八穩、中規中矩的答案;接下來就峰迴路轉了。ChatGPT告訴他,我國已在某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簽署公布實施了《中華民國緊急命令法》,共計20條,而且提供了前5條的具體內容。
被問到為何查不到政府的相關資訊時,ChatGPT則說了三個可能,包括不是公開資料、搜尋不得法及網路限制云云。事實上,中華民國立法院未曾制定過《緊急命令法》。學生不免一問:這不是無中生有嗎?此事似可一笑置之;但其中也有可以認真思考的法律問題。
這類的回答,算不算是故意提供錯誤資訊?會不會構成「謠言」以致觸法呢?有關機關或許不會在意。但如果政府認真思考ChatGPT是否應予管制時,設計程式提供錯誤的資訊供公眾利用,有沒有法律責任呢?回答這個問題,有另一個前提問題需要思考:ChatGPT提供的資訊,是受憲法保障的言論嗎?
憲法保障的言論如何定義,似乎原就沒有簡單的答案。但憲法保障的言論具備一個沒有爭議的要素,就是必須是「人」的言論。ChatGPT提供的資訊,是「人」的言論嗎?如果不是,就不是憲法保障的言論。能夠將ChatGPT稱為機器人,就說ChatGPT提供的資訊是人的言論嗎?
恐怕不行。此中也許值得認真思索,人類可以創造各種機器,為人類的生活提供各種便利;但是為什麼要將機器稱為機器人或是比擬為人呢?製造機器「人」,人機難辨的問題就會層出不窮,該不該重新省思,是否一概稱之為機器就好,避免使用「機器人」這個辭彙如何?
話說回來,ChatGPT提供的資訊不是人提供的資訊,就不是憲法保障的言論嗎?這樣的想法或許過於簡單。ChatGPT不是人,但背後的程式設計者是人,製造ChatGPT產品的是人。那ChatGPT提供的資訊是不是程式設計者或是產品製造人的言論呢?
恐怕也不好說。程式設計者或產品製造人並不真正知道、也無法預見ChatGPT針對每個問題提供的資訊會是什麼,甚至會有意設計為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時間,每次提供不能事前預知的不同答案。在這個意義上,ChatGPT提供資訊更像只能是個產品,而不像是經由人類思維直接表達的言論,這就會落在憲法言論自由保障的射程之外。也就是說,這種產品如果因為提供錯誤資訊而被指為產品的瑕疵,或是可能會為消費者帶來不合理的風險時,就可能產生產品製造人的法律責任。
下一個問題則是,ChatGPT每次提供資訊時都先聲明其所提供的資訊可能是錯誤的資訊,可以解免其法律責任嗎?怕也難以一概而論,而可能與消費者因此受到什麼損害有關。需要產品設計者或製造人回答的一個問題是,是不是明知其產品極有可能提供完全錯誤的資訊,卻仍然供給消費者使用呢?資訊平台將無中生有而完全錯誤的資訊提供給消費者,其目的或是價值何在?資訊太多而不可控制會不會是應該負責而不是可免責的理由?這也只是談到消費者保護責任,還沒有進入其他的領域(如著作權)的討論。
最後想問的是,本文提出的問題,ChatGPT又會怎麼回答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