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9-25

中國強化對台國際法攻勢

無煙硝的戰爭 學者示警:中國強化對台國際法攻勢    自由2022924

中國藉口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上月初展開一連串軍演升高台海緊張局勢,並頻頻挑戰海峽中線,外界批評中國意在建立「新常態」。國際法學者指出,面對中國步步進逼,除了軍事與外交上的準備,我國在國際法的攻勢也必須「超前部署」。中國近年明顯強化對台的國際法法律戰,而我方對此應更努力因應,並積極培育國際法相關人才。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今(24)日舉辦《當代國際法引論:政策導向的闡述》新書發表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原著陳隆志教授透過預錄影片致詞時指出,所謂國際法並不是狹義靜態的國際規則、死板板條文,而是一個動態持續的決策過程。這個廣義動態的國際法與國際、區域、國家安全以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權等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國際社會透過這個過程來闡明、確認與實現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

陳隆志解釋,所謂的「人類世界的共同利益」,就是維護「最基本」及「最適當」的世界秩序。維護最基本的世界秩序是指將未經授權的脅迫與暴力極小化,保持國際的和平與安全;促進最適當的世界秩序,就是盡最大可能,運用資源以創造各種所需求的價值,同成共享。而要達到各種價值的價值同成共享,就要促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人權與人道的國際合作與發展。兩種世界秩序各有特色,也相輔相成。而作為世界公民一份子,他也希望台灣人更關心國際大事。

被問到中國頻頻挑戰海峽中線,我國應如何從國際法上主張權利,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宋承恩指出,民眾常認為中國不講法律,其實是錯的。中國聲稱台灣海峽不是國際水域,就借國際法概念主張其有內水、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等。而中國現在於台海的動作,就如同先前在釣魚台一樣,儘管它清楚該地為日本管轄,但仍要創造武力隨時可進入的狀態,且藉此主張此處有主權爭議

宋承恩提到,海峽中線原本就是美軍劃設的預警線,攸關空中安全。若我國政策目標是阻止中國在台海不受節制地投射武力,他建議將海峽中線嵌入自衛權行使的概念中,建立一個新機制,訂出在哪些情況下構成對我國國安之威脅,例如中國軍機跨越某些特定的區域並驅趕不走時,就能行使國際法上所規範之自衛權,而不必等到所謂第一擊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姜皇池指出,中國試圖抹除海峽中線的作為,是佈局很長一段時間的過程。中國的作為,對它自己沒有好處,原本國際社會對台支持較為模糊,現在支持的力道反而更為強烈。中國的行為有助於凸顯「現狀」對我方不利之處,例如,中國的挑釁從法律上無法認定為違法,即點破此一現狀是缺乏法律保障

姜皇池認為,因應中國的挑釁,我國可以思考在怎樣的狀況下該發動自衛權,而且是使用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項所規範的自衛權,這涉及到我國部會間與其他國家的規劃與協調。此外,對於人民自決權行使之合法程序,例如如何透過公投宣告獨立,也應從長計議,以備不時之需。從科索沃的例子來看,他們經過很長的過程讓國際認證與接受;反觀烏克蘭東部兩個所謂共和國的公投,其合法性就很難讓國際社會承認。

姜皇池說,中國確實現在有一批新的法律人,很審慎地在進行法律上的佈局,明顯地要將原本建立的法律模糊狀態給除去,更清楚地去建構台灣主權屬於中國的論述。因此,我方不僅是實體的武器要準備好,法律上的武器也應提早著手

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張文貞則點出,中國強化對台威脅改變了很多偏傳統策略思考的國際法大師之想法;而我國人權與人道發展,雖然在國際法攻防戰上影響不那麼直接,但我國地位較困難,有時間接的幫助也有很大的助益。

台灣國際法學會理事長廖福特說,近期正在召開聯合國大會讓他有所感觸,政府希望台灣能參與國際社會,對於聯合國體系的研究與了解應是基本功。但之前政府曾說要設立聯合國研究中心,後來因政黨輪替等原因不了了之,讓他感到惋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