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解放軍的60艘攻擊潛艦成為「封鎖台灣的狼群」,華府智庫對台海封鎖戰的另一種設想 李忠謙@風傳媒 20220829
國軍方在今年8月初的圍台軍演被許多分析家視為「第四次台海危機」,包括在台灣附近海空域的大規模軍演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以及多枚飛彈飛越台灣上空、並且彈著台灣東部外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演練,更試圖洗刷將近30年前共軍在「第三次台海危機」中遭到美軍航母壓制的恥辱。
台灣軍民並沒有因為這次武嚇行動膽怯喪志,然而不少專家認為,「封鎖台灣」確實是習近平企圖「武統台灣」時更可能採用的選項。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今年5月下旬就在《中國對台灣施行強制隔離之分析》報告中指出,在目前已經發生的「入侵台灣防空識別區」與各方擔心的「共軍全面軍事入侵」之間,中國對台灣的強制措施還有一個過渡階段:對台灣進行「圍而不打」的「強制隔離」(coercive quarantine)。
蘭德公司所設想的「強制隔離」在海上部分主要由中國海警與武裝民兵執行,也就是將隔離台灣的行動強度控制在「灰色地帶」,以免戰爭行為引來美日干涉(因此蘭德公司設想的並非「全面阻斷人員與物資」的「封鎖」行為—這在國際法上已被視同為「戰爭」—而是類似在海上設立「檢查哨」,只對軍事物資等「違禁品」進行查扣或阻止進入的行為),並且期盼藉此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統一目標。
針對蘭德的分析報告,風傳媒已在「台海封鎖戰」系列報導中詳加介紹。不過「灰色地帶」行動當然不是北京進行武統的唯一選項,正當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之際,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也公布了由戰略與國安專家歐漢龍(Michael
O’Hanlon)撰寫的報告《中國能拿下台灣嗎?》(Can
China Take Taiwan),並且以共軍的潛艦攻勢與台灣的反潛戰為中心,評估了另一種從海上封鎖台灣的可能性及其後果。
以潛艦封鎖台灣
歐漢龍認為,中國軍力的現代化與驚人進展,確實讓美軍在冷戰時期主宰東亞的優勢地位出現變化。北京的戰略家也提出了更具野心的國家願景——擴大中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於是解放軍在台灣附近海域建立對美國的優勢成了掌握區域主導地位的必要第一步,加上習近平將統一台灣視為必須盡快完成的歷史使命,這些因素讓台灣面臨遭到入侵的高度風險,美軍前印太司令甚至判斷未來北京在五年左右就會動武。
中國將會採取何種方式入侵台灣?歐漢龍在最新報告中的分析聚焦於「透過武力封鎖來壓迫台灣,迫使其屈服於北京的統治」。他認為對台灣來說,這似乎是最有可能發生的軍事威脅,因為封鎖行動帶有「可逆性」或者「可調整性」:中國至少在封鎖初期可以控管雙方的衝突強度,也能在任何時刻選擇緩和衝突。這類似納粹德國在二戰時試圖封鎖英國的「狼群戰術」,因此歐漢龍認為中國的封鎖行動主要將由攻擊潛艦執行,而非海警、海上民兵、或者是海軍的水面艦艇。
不過歐漢龍對於「共軍潛艦封鎖台灣」的設想,與今年5月蘭德公司提出的「隔離台灣」報告也有類似之處。他也認為中國不需停止所有船隻進出台灣,而是只需阻斷讓台灣經濟受創的運輸。為了讓封鎖看起來「比較人道」,北京可能會允許運送關鍵藥品的船隻通行,只是要求這些船隻先停靠中國港口接受檢查,再進入台灣;北京也可能容忍進出台灣的空中交通(至少一開始如此)。北京方面可能趁機提出「合理的政治妥協」,亦即在兩岸統一的前提下讓台灣人民享有有限度的自治。
不過歐漢龍與蘭德公司的專家們意見也有相左之處,那就是他認為中國很可能無需採取「灰色行動」,而是一開始就會以麾下約60艘攻擊潛艦作為封鎖的主要工具,以魚雷和反艦飛彈瞄準進出台灣港口的船隻。北京頂多以「避免對台灣領土或人民進行攻擊」展現出所謂「人道形象」,並且避免以陸基飛彈或者戰機攻擊日本等地的美國軍事設施,希望藉此降低美國干預的可能性。
台灣難以獨自抵禦,美國支援極其重要
歐漢龍認為美國與台灣可能以大規模的護航艦隊作為回應,並且在台灣附近海域進行的反潛戰行動。問題是僅有22艘護衛艦、4艘驅逐艦與2艘潛艦的台灣海軍恐怕無力單獨應對這場挑戰,因此包括美國及其主要軍事夥伴—日本、澳洲、英國、法國的協防就至為關鍵。不過每個國家是否會涉入這場衝突牽涉到複雜的政治和戰略考慮,歐漢龍也不敢給出確切答案,他僅推測在局勢危殆時,美國可能投入半數適合反潛戰的水面戰艦,其他國家則至少會幫忙填補美軍移防亞洲出現的部署真空。
比較樂觀的推測是,美國與其一兩個關鍵盟友將加入台灣的反潛戰,並以近百艘水面戰艦試圖在台灣東面海域建立一個安全航運區來打破封鎖。歐漢龍認為,雙方較量的勝負重點在於「如果中國摧毀了足夠多的盟軍船隻,以至於無法再為台灣維持安全航運,那麼中國就會獲勝;反過來說,如果盟軍擊沉了中國所有的潛艦,台方就會獲勝」。不過歐漢龍也強調,台灣究竟能承受多大的經濟痛苦,哪一方又會忍不住先將反潛戰升級為更大規模的海戰,或是攻擊對方其他軍事資源的更大規模戰爭,也都牽涉到台灣最後的存亡。
建立維繫台灣生存的海上通道
歐漢龍估計,為了打破封鎖,美國與台灣可能在西太平洋部署足夠的兵力,並在台灣以東建立一條延伸數百英里的安全(至少相對安全的)航道,這個區域可能同時容納上千艘商船。但即便台美再怎麼努力,可能也會有船東被可能擊沉的風險嚇跑,至少船舶保險費率將不可避免的出現飆升,台北或華府可能會被要求補貼船東的保險費,或者承諾在船舶受損或沉沒時對船東進行賠償,台灣自己的船隊也可能必須全部用於支援進出貿易。
由於現代聲納只能偵測25公里內的安靜潛艦,歐漢龍估據台方陣營的一百艘水面艦艇將以每10到20公里的間隔,在台灣以東海域排成兩列海上長龍,並在其間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海上通道。針對共軍可能以水雷封鎖台灣港口,歐漢龍認為美軍的掃雷艇與直升機也將投入複雜耗時的除雷作業;美軍也將從共軍潛艦離開港口開始加以跟監,並且以主被動聲吶與反潛武器加以擊沉。
美軍事專家難料勝負
歐漢龍根據軍事專家提出的交戰模型估算,在共軍的60艘攻擊潛艦中,較老舊的20艘在被摧毀之前,平均可能會以魚雷擊沉1到1.5艘船隻。若以10艘貨船會有一艘護衛艦來估算,共軍潛艦若不加選擇地對其首先發現的任何目標開火,這意味著每艘老舊共軍潛艦將可擊沉盟軍約0.1到0.2艘海軍艦艇。如果中國將其20艘較老舊的攻擊潛艦全部投入此次行動,它們可能會擊沉2至30艘盟軍艦艇,但也終將失去這20艘潛艦。
至於共軍另外40艘較為先進的飛彈攻擊潛艦,總共可以攜帶大約240枚反艦巡弋飛彈,每艘美軍戰艦的垂直發射系統(VLS)則可裝填96至128枚攔截飛彈,並且以宙斯盾雷達和戰鬥控制系統瞄準來襲飛彈。因此由百艘軍艦組成的護航艦隊,從數量上來看足以抵禦共軍飛彈攻擊潛艦的飽和攻擊。但考慮到來襲飛彈對飛彈防禦系統的穿透率,歐漢龍估算在這些共軍潛艦遭到擊毀前,仍可能擊毀35艘到40艘盟軍艦艇。
歐漢龍承認,這些交戰模型與估算數字可能會隨著戰場上的主客觀因素出現極大誤差。包括共軍潛艦的安靜程度與戰力,美方反潛武器效能與飛彈防禦系統的戰場表現,還有雙方的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視和偵察(C4ISR)能力究竟是否能夠在戰場中維持完好。因此防衛台灣的反潛戰最好的情況可能以12艘軍艦戰損戰沉作收,也有可能出現護航艦隊全滅的糟糕後果。如果盟軍無法或不願適時補充護航艦隊,在反潛戰中落敗也是合理的估算後果。
不過歐漢龍也指出,台灣周遭海域反潛戰的勝敗,並不代表台灣攻防的最後勝負。因為各方可能發現其核心利益已經處於極度危險之中,因此在反潛戰的中後段決定走向更廣泛的區域性戰事。無論這個決定是由北京或華府所做,中國可能都會大規模動用陸基飛彈,瞄準台灣的機場或美國在沖繩、日本和關島的機場,阻止反潛戰力繼續出勤,甚至是攻擊區域內的美軍艦艇,或者直接空襲台灣港口與商船;美方盟軍也可能會對中國東南部的軍事設施進行攻擊。
如同歐漢龍對台灣反潛戰勝負以模型進行估算後,他仍無法確認哪一方能夠勝出。當台海戰事升級到雙方攻擊彼此的陸上設施,他也無法預見哪一方必定能佔有優勢。他估算出中國只要發射20至60枚飛彈,就能摧毀一個盟軍的軍事機場。但空軍基地的掩體與加固設施能否發揮作用,應急跑道是否還能順利起降戰機,也攸關盟軍的空中戰力是否還能發揮作用,避免空優落入共軍手中。可能馳援台海的盟軍航母究竟可以堅持多久,共軍的「反介入/區域拒止」戰力又能發揮到什麼地步,同樣充滿了未知數。
歐漢龍認為這就好像在兩支勢均力敵的球隊之間,試圖準確預估超級盃賽事誰能勝出。即使不考慮升級為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美式足球場上的種種限制也不會在戰場上發生,何況現實世界中從未上演兩支先進軍隊以全套先進常規武器、太空武器和網路武器對決的先例。況且在戰事升級後,核武對美國與中國來說都具有強大的誘惑力—至少在大氣層高處使用核武,可能摧毀衛星與地面的電子設備。若不要直接推到核戰,他確實認為共軍的潛艦與陸基飛彈可能在戰爭中耗盡,盟軍在東亞的軍事基地則可能遭受大規模打擊,至於美軍的航母最多只能堅持一年就必須返航整補—歐漢龍仍無法準確預測雙方最後的勝負。
專家建言:不要輕啟戰端
由於無法預判勝負,而且防守台灣的盟軍可能遭遇極大損失,歐漢龍建議美軍在面對中國試圖封鎖台灣時,應當更有創意地進行不對稱作戰的思考,而非發動一場破壞封鎖的戰爭。除了考慮對中國發起經濟抵制,美國也可以在台灣遭到封鎖時,將台方所需的必需物資空運抵台。中國若因為擔心引發全面戰爭而不敢擊落美方的運輸機,台灣將可以在核心利益未受損害的情況下堅持很長一段時間,進而增加通過談判退出危機的可能性。(相關報導:得罪中國怎麼辦?應對北京經濟報復,德國智庫建議歐洲企業「以台積電、三星為師」|更多文章)
歐漢龍認為,包括中國與美國都不該認為「封鎖行動是相對溫和的有限衝突」,因為屆時可能會有大批人員喪生,而且衝突升級的風險依舊非常驚人。如果問台灣、美國及其盟友現在能做些什麼,歐漢龍認為包括提高美國及其盟友應對中國潛在經濟禁運和抵制的能力,開發無人駕駛的反潛平台,以及改善C4ISR系統的脆弱性、大規模海上行動的後勤可持續性、先進武器庫存的充足性、空軍基地掩體與跑道維修設備。他最後提醒世人,美中衝突是一場需要遏制和避免的戰爭,台灣問題恐怕也不會以某種方式一勞永逸地解決。
發問噗
回覆刪除畢竟中國軍艦數量不足以逐個檢查通過台灣海峽的民船。中國不登船檢驗,就無法封鎖海域?
假如中國不區分,將收到警告後繼續駛入台灣海峽的外國船通通打沉,就像德國U艇獵殺商船補給那樣,會不會引起更大的國際風暴?
謝謝,不勝感激。
TW Democracy志工 敬上
美國參與一戰的原因就是德國的無限制潛艇戰.
刪除二戰是忍耐了幾個月, 日本偷襲破羅港只是提早美國宣戰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