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7-29

洩密、抄襲 vs. 查核

【縛雞之論】
The military issue does not limit to the military personnel.  It includes friends, social sphere, ideology, touring records, personal and family financial stability, etc.  It is even risky for any person to have a Chinese spouse who is born and has an education in China.  It is the viewpoint of the CCP -- all Chinese citizens belong to the state, and the state belongs to the CCP. 
No matter where the Chinese citizen is, the CCP has the power to instruct or force this person to do almost anything.
It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anyone who may have access to secret information and have the power to allocate Taiwan’s resources.  I must say that Chairperson Tsai has not done her part thoroughly.  That is why the DPP is galling the trap of the so-called scandal of Taoyuan City Mayor Lin’s Plagiarism.

軍事,不僅是軍人關係。台灣公務員與科學家,有無與中國人通婚?而中國人,根本就是中共的財產,必須聽命於黨。這樣的竊密,更加隱晦。因此,涉密人員交代朋友、社交圈、意識形態、出國旅遊史、個人與家庭財務等。
反過來說,就是因為執政黨沒有查核只因為層峰個人偏好就不吝拔擢?所以會出現至尖寶寶的窘境。

洩密與軍購    呂禮詩 20220729

為什麼我們買不到F-35BAGM-158遙攻飛彈?

曾任職於《詹氏防衛週刊》(Janes Defence Weekly)的軍事記者六月底在網路新聞平台上指出,國軍於2002年即已向美國提出了採購百架F-35B戰機的意向書(LOI),令人惋惜的是迄今已廿年美國仍然拒售;同樣的,今年3月立法委員趙天麟就AGM-158遠距攻陸飛彈的採購進度質詢國防部副部長,也沒有得到正面的消息。答案國人心知肚明,洩密的問題已嚴重影響台美間的軍事互信

日昨網路媒體披露,曾參與中山科學研究院「雄二飛彈」研製的林姓教授,與亦曾任職於中科院的氮化鎵(GaN)半導體領域的李姓教授,先後前往廈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擔任講座教授。

林教授除任職於廈門大學外,亦曾前往廈門理工學院山東科技大學進行學術講座,介紹應用於無人載具的自動降落預測飛彈運動軌跡以遂行攔截的小腦模型連接控制(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 CMAC)技術。李教授在中科院所從事的半導體研究,是海軍發展新一代飛彈巡防艦「震海計畫」中,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所需的核心能力。

這不得不令人想起曾任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通訊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為亞洲遙測研究領域權威的陳錕山教授,2014經由中國「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簡稱「千人計畫」)吸收,前往中國科學院「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鮮為人知的是,陳教授於201610月發表「利用時間序列的合成孔徑雷達圖像定量分析台灣西部海岸海岸線變化」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horeline Changes in Western Taiwan Coast Using Time-Series SAR Images)論文,探討以合成孔徑雷達(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偵測台灣西部海岸的沙洲漂移變化;若轉用於軍事,則解放軍不必派情報船或特戰人員偵測我國近岸海域,也能獲取兩棲登陸所需的水文資料。

中國為和美國平起平坐,達到「兩超多強」的國際戰略格局,在2015著手進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其實就是仿傚美軍的「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of Military Affairs, RMA),目的在成為美軍的「雙子殺手」(Gemini Man;此一筆者在《義大利地緣政治》提出的理論,從近來曝光的-35下一代艦載機,無論是武器布局或是氣動力設計,皆與美軍F-35匿蹤戰機極為相似,即為明證。中美軍力競逐的此刻,如果我們無法擺脫洩密的刻板印象,想要軍購美軍的尖端裝備只會難上加難。

日前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 News)報導,捷克將與美國政府展開F-35戰機的採購談判,足見國軍無法籌獲F-35B戰機的問題出在我們自身的「保防」,而非美國不足的「產量」。中科院一手培養而具有國際能見度的鴻儒碩學,又何忍帶著畢生所學投靠謀我日亟的軍事威脅?

 

 

中科院離退人員赴中兼職恐洩密 專家︰無安全查核機制 等於開門揖盜    自由 20220729

元智大學多名教授赴中國講學,其中兩名學者為中科院出身,恐涉洩漏國安機密。對此,前戰爭學院榮譽講座廖宏祥昨日受訪表示,台灣的保密防諜幾乎是百孔千瘡,安全查核機制束之高閣。

廖宏祥質疑,雖然飛彈前端的光學或雷達等電子次系統會更新,導引、導航和控制(GNC)次系統也會與時俱進,但更新幅度不會太大。只要是同一型的飛彈,彈體上其他次系統與組件的設計原則,如飛行狀態類型、發動機性能與配置、空氣動力性能、彈體類型、控制面、轉彎的定向面、如何改變入射角、穩定器方向等,基本上不會有太多的改變。很多的次系統仍然需要電子與軟體的控制才能精確導引攻擊目標,而控制系統基本上更不會有什麼改變

教長︰機敏研究 都要求簽保密切結

教育部長潘文忠昨出席行政院院會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將要求元智大學嚴格深入查處,有相關處置後將對外說明。潘文忠並強調,在台灣涉及機敏性的專案研究,相關部會都會要求簽保密切結,這些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學校院教師兼職處理原則中也都有明確規範,相關人員在簽結後皆須遵守。

不過,廖宏祥認為,台灣的保密防諜幾乎百孔千瘡,美國國防部僱用第三方來查核,與台灣基本上簽切結書人格保證,無異天差地遠。他說,正常國家只要在國防工業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工作人員一定要通過安全查核。二○○三年,他受時任國安會秘書長康寧祥委託做了一份非公務體系安全查核機制的報告,到現在還束之高閣。台灣既沒有立法也沒有相關機制,等於是開門揖盜

廖宏祥指出,以美國為例,其國防工業的安全等級分為機密、極機密與密室區隔。查核過程要交代朋友、社交圈、意識形態、出國旅遊史、個人與家庭財務等。因為間諜背叛國家不外四種動機:金錢、意識形態、把柄受控、心理上的自大,英文就是MoneyIdeologyCoercion and Ego,字首合起來就是MICE(老鼠)。

 

中科院:林志民、李清庭已離職30 都有要求保密    自由 20220728

元智大學多名教授赴中國講學,其中有兩名學者是中科院出身,前副校長林志民還是雄二飛彈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恐涉洩漏國安機密。對此,中科院昨回應,兩位學者都已經離開中科院卅年,他們的離退作業,「本院均依規定要求恪遵保密義務及完成切結」。前中科院雄三飛彈總工程師張誠受訪分析,兩位學者「洩不了密」,因為機密有時效性。

中科院昨指出,李清庭教授於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九年、林志民教授於一九八六至一九九三年期間曾於中科院任職,迄今已離院約三十年,相關人員的離退作業,中科院均依規定要求恪遵保密義務及完成切結。

張誠:離開30 洩不了密

至於兩人離開中科院後是否有參與中科院計畫,中科院表示,兩人離職後雖曾參與中科院相關學術合作計畫,惟均未涉及國防機密。

張誠昨表示,已離開中科院卅年「洩不了密」,因為機密有其時效性。以晶片為例,三年就會換一個世代,裝在飛彈上面的晶片,每五年或十年就要翻修更換,而原有晶片早就已經買不到,再度更換晶片時,飛彈內的程式與軟體都要一併更新,「所以兩位學者所認識的雄風飛彈,已經跟現在不一樣」。

對於離開中科院是否應設限禁止赴中國,張誠則說,他當年退伍離開中科院後,因為被列為接觸極機密人員,被限制三年內不能去中國在內的共產國家,適當年限的限制合理,但永遠限制不合理,因為「職場是流動的」,中科院的人才也會到外面就業,如果規定離職後卅年都不能去中國,中科院也無法延攬優秀人才,因為沒有人會想要一輩子被卡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