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2-07-10

金融巨鱷的一生 《索羅斯談索羅斯》讀後感 黃文局@自由 20220710

【縛雞之論】
哲學,及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也就是Karl PopperGeorge Soros是我從大學以來的偶像,至今沒有改變。

金融巨鱷的一生 《索羅斯談索羅斯》讀後感    黃文局@自由 20220710

書名看來有趣,是索羅斯用對話式寫的自剖性的自傳。但是,事實上,是一本難以咀嚼的硬書。

內容分成三段,只有前面三分之一談「投資家」的我,其他三分之二則細數「政治家」與「慈善家」的我。

他的投資事業,主力在對沖基金(Hedge Fund),這對一般人艱深難懂。第二、三段,談論他的慈善事業與哲學思想,更難理解。

但是,能在廿年間,捐出八十億美元的人,絕對不是普通人

你不一定要了解他的專業,至少,他這個「人」及他的成長與成功過程,是值得花時間去了解的,尤其是,正值畢業或想創業的年輕人。

索羅斯是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的猶太人,人稱「金融大鰐」,這是一般人對他,甚至是對所有猶太人的印象。

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他也知道外界對他的評價,是個投機分子,靠金融操作,大賺黑心錢,如一九九二年放空英鎊,大賺十億美元而聲名大噪的案例。關於此案,他有精彩且詳盡的闡釋。

他的辯解,由讀者判斷。不過,他談到創造垃圾債券(Junk Bond)的金融界天才,猶太人米爾肯(Michael Milken),令我對他的看法改觀。

聘人的最重要原則在「人格特質」。可以「信任」的人,他想招攬成為夥伴。有些非常會賺錢的人,卻無法獲得他的「信任」,他不會和他們合作。

米爾肯倒閉入獄,這個產業出現空缺,是賺大錢的機會。

索羅斯面試幾個曾在米爾肯手下工作的人,發現他們都很有能力,聰明而積極,但是,都有「無視道德」的態度。也許,有什麼老闆,就有什麼手下吧。

有些人走到懸崖邊緣,不會越線,有些人則不時越界索羅斯不用越界的人,加上他投入那麼多錢作慈善事業,稱他為「金融大鰐」,好像不太公平。

事實上,他並無背景,在倫敦政經學院主修(蔡英文的學長)是「哲學」,與他後來的專業,幾乎無關。畢業之後,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作雜貨公司的銷售員,後來跳到另一家批發商,並不得意,也不受重用。

運氣關係,轉到一家金融機構實習。因緣際會,靠另一實習生移民美國紐約。

也是坎坷不順,什麼都不懂,慢慢累積實務經驗,加上過去的訓練及好學精神,終於成為一方之霸。成長過程,碰到很多困難與危機,尤其是一九六二年的失敗,差點破產。那次的經驗,讓他深刻體會,賺錢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沒有錢,什麼都不可能。」

他說,他的成功,直覺(Intuition)扮演重要角色。不過,那是後期。他工作初期,極為拚命,全力研讀各種資料,累積雄厚的分析基礎,公司上了軌道,掃描一眼,就能輕鬆靠直覺作投資判斷。

年輕人不要誤會,必須先有雄厚的分析能力,才有精準的直覺

有這功力,就沒有特定的投資風格,可以依據情勢,隨時調整風格。有如武俠高手,內力深厚,才能看似無招。

索羅斯說:「富裕讓我得以投入一些自己真正在乎的事。」

賺錢是手段,理想才是目標。沒有手段,完成不了目標。因此,賺錢第一。當然,有錢也不一定可以達到目標。因為,還要有很多因素及條件的配合。

很少人可以賺到超過一輩子需要的金錢,他是其中之一。「到了某個程度,財富累積已經沒有任何意義。我想把財富,運用在讓這個社會更美好上面。」

一九八九年,他對東歐革命涉入太深,無法每天經營基金,就把主導權交給年輕人的團隊。

一九八四年,先在匈牙利設立基金會,每年捐贈三百萬美元,基金會幫助想要改變社會的老師、教授、研究人員等。這些人,幾乎都是義工,基金會僅提供一些物質如影印機,結果非常成功,士氣高昂。他再度強調,因為有錢,這一切才可能發生!匈牙利的成功,鼓舞他把這模式複製到俄國、中國、南非等,不過,主要在東歐,如捷克、波蘭、烏克蘭、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等,共廿五個國家設立基金會,重點放在教育,法律,媒體,網路等。

這些基金會的目的在推動「開放社會」上,即自由民主的社會。企圖打破極權,封閉,守舊的傳統與法則。

林肯說:「你可以欺騙多數人於一時,也可欺騙少數人於永遠。但是,不可能欺騙所有人於永遠。

同理,你可以改變少數人於永遠或多數人於一時,不可能改變所有人於永遠。

個人的力量,可能可以改變社會中的少數人於一時,但是,社會整體的改變,尤其是體制的改變,需要更大的社會力量。甚至,國家的力量,也無法做到,需要多數人民的覺醒與時機等條件的配合。

由此看來,索羅斯的理想,確實崇高,但也太不自量力。因為,他想達到國家力量都達不到的目標。

有些地方成功,尤其是中歐大學,可能可以永續經營。其他基金會,可能隨他去世就煙消雲散。很簡單的道理,沒有錢進來了。

俄羅斯基金會,光是國際科學基金會投入超過一億美元,可能都巳泡湯了,因為用人與管理不當

雖然他要求基金會必須精實和清廉,時時檢驗人事行政費用,並確定工作人員不是為錢而來獲得他的「信任」,他才會繼續撥款

一九八七年籌組的俄羅斯基金會,是不成功的案例之一。這基金會,後來落入共產黨青年團組成的改革派小團體手中,他不得不策劃一場「政變」來拔除這些人,而負責這場「政變」的人,是他在莫斯科的律師,後來基金會卻被律師占為已用,因此,他又得再發動一次「政變」來拔除他。

「蘇聯解體的事件,可以了解開放社會不能視為理所當然封閉社會的崩解,不會自動導向開放社會的建立。開放社會是一套非常複雜的架構,奠基於法律和制度需要特定思維模式和行為準則。在封閉社會中,威權機構的角色無所不在,過去的經驗,已經彰顯創造一個開放社會有多麼困難。」

「美國一度是世界強權,領導著自由世界。但是,蘇聯的瓦解,改變了一切。我們可以是世界強權,也可以是領導自由世界的國家,但無法同時兼任兩者。

我們並沒有那麼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經濟利益來維持這樣的主導地位。我們不再是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的主要受益人,我們承擔不起世界警察的身份。」

我們需要一個國際組織來維護和平與秩序,因為世界警察不該由我們擔任。」

因為基金會沒有達到理想,他抱怨西方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尤其是歐盟,沒有付出足夠的力量。

事實上,西方國家也有各國的困境,他的抱怨並不合理。但是,他的唐吉訶德的精神,與已經達到的一定程度的改變,已足以令人佩服。

他的一切作為,基於他的哲學理念。他的成就與格局,幾乎前無來者。

他說,他從事的活動包羅萬象,但這些活動,都緊扣著他的思想,反射性理論投資理念開放社會這三根支柱。而他的哲學思想,受波普(Karl Popper)的影響最大。

要了解波普與索羅斯的思想的三根支柱,請直接細讀該書。

此書深奧,希望年輕人多看幾遍,必有收穫。

註:《索羅斯談索羅斯》作者:喬治.索羅斯 譯者:李立心、陳品秀 出版社:堡壘文化

 


1 則留言:

  1. 從山姆大帝的角色論及全球體系 / Ajin

    HT貼黃文局這篇索羅斯的文章,其中針對山姆大帝的角色確實相當值得21世紀知識分子的廣眾討論。到底美國的角色應該是啥?

    前些日,我就一直在想,所有當下的人類文明系統,不是從單一發展出來的,卻是從互不相關,也長久不來往,四個完全獨立系統發展出來。

    A. 兩河流域 + 尼羅河流域,約在公元前2000就合成為一股完全同化的文明。
    B. 恆河流域
    C. 黃河流域

    被合成為一股完全同化的文明後,A 就是奠定後來西方文化的根基。所以整個世界也就在 ABC三股不同文化下,一直各自發展。

    A與 B約在15世紀航海地理大發現時就逐漸相互影響。而C可說是一直拖延到 1840以後,才有第一次真正的碰撞,才顯示出差異。

    所以東西方的碰撞,只佔所有4000年文明史中的200年,約5%時間,還算很新。

    換句話說,這個近代地球幾乎只有兩種文化體系:那就是 (A+B) vs. C。

    那麼山姆大帝該扮演何種角色,這個問題就該問說,此後,(A+B) 與 C到底可以共融同化到啥程度?

    這裡凸顯了一個基本問題:族觀或人觀?何者至上?

    假設A+B 是以人本主義為最高文明原則,那麼人本主義在C系統內是否也可以同樣居最高文明原則,或者C是以自我族觀為最高原則?

    若這點無法很清楚地列出其究竟,那麼 (A+B) 是不可能與C共存一地球,同享一共同行政司法立法與警察體系的。換句話說,A+B 與 C 一定將成為辯證的互槓,只有鬥爭,沒有共存!這時,才有的必要論及山姆大帝的角色該如何扮演,是陣營領導,且充當警察,但不可能是陣營外的警察,因為陣營外不甩山姆大帝。

    反之,若兩陣營能以人本當做同榮共享目標,那麼,美國角色要如何扮演,變成不重要,因為人本是最高原則,全球皆可認同接受。這時應該沒有領導,只有一陣營,也只有治安警察,跨邦跨國跨區,隸屬全球政府的警察。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