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軍力威脅與我方因應作為座談會系列之二---我方如何因應中共軍事威脅 (2022~2027)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時間:民國111年2月17日(週四)上午09時30分至11時30分
地點: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B2會議廳(臺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1樓B2)
主持人:林郁方(國政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
與會人員:
羅慶生(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廖天威(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台灣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舒孝煌(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
楊念祖(前國防部部長、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秘書長)
緣起:
近年,隨著共軍軍力快速成長,國軍面臨的挑戰與日俱增,相關防衛作戰構想與戰力整建方向是否有調整、修正的必要引發很多討論。為分析當前局勢並提供建言,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家安全組特於2月17日召開「我方如何因應中共軍事威脅 (2022~2027)」座談會,由召集人林郁方主持,並邀請羅慶生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廖天威(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舒孝煌 (國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念祖(前國防部部長)等學者專家,針對國軍防衛作戰構想、國軍戰力整建方向、美國與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戰力分析等,進行探討。
討論題綱:
一、國軍防衛作戰構想
二、國軍戰力整建方向
三、美國與中共在西太平洋的戰力分析
四、綜合問答
楊念祖:中國若啟動台海戰役 可能有3個政治目標 聯合
20200217
前國防部長楊念祖今天說,中國大陸若啟動台海戰役,可能有3個政治目標,包括以戰逼和、以戰逼降、以及箝制國軍讓台灣無條件投降,這都有不同,要知道對方的政治目標,才能沙盤推演。
國民黨智庫今天召開「我方如何因應中共軍事威脅」座談會,邀請前國防部長楊念祖、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廖天威,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等人與會討論。
楊念祖表示,台灣的戰略布署要有知己知彼的思維,要知道中國大陸的目標是什麼,軍事只是手段,而政治目標是什麼最重要;大陸若啟動台海戰役,可能有3個政治目標,包括以戰逼和、以戰逼降、以及箝制國軍讓台灣無條件投降,這都有不同,要知道對方的政治目標是什麼,才能沙盤推演。
楊念祖說,必須評估台灣的終戰目標,是和是降,還是說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這都牽涉到軍力、動員能力,還有民眾的意志,對社會的影響,這已超出軍事的範圍,但必須要有戰略指導或者是終戰指導,不然軍事政策就會零零落落。
羅慶生則針對國軍防衛作戰構想表示,須先建立兩大原則,分別是外援不可靠,以及不期望別人幫忙作戰,但也不幫別人作戰;而國軍的防衛作戰構想有兩主軸,分別是防衛以及嚇阻。
羅慶生指出,但這兩個戰略在台海防衛上都有結構性的制約,單純的防衛戰略是以挫敗解放軍攻勢,「成功防衛」為目標,解放軍擁有數量上的優勢,以及攻勢主動權,因此就算初期防衛能成功固守,也擋不住後續的持續攻勢,若中國大陸不計代價要攻下台灣,成功防衛的機會不高。
廖天威認為,台灣的國防政策有問題,問題的核心在於人,他不明指是什麼人,但三軍統帥是一個關鍵因素,三軍統帥一定要下達決心,一定要有務實的生存戰略;戰爭不會自動開啟或結束,人是核心,未來應該加強人的建設,包括信心、素質與決心。
東部決戰取代西部決戰?國民黨智庫座談會熱議
自由 20220217
國民黨智庫今日舉辦「我方如何因應中共軍事威脅(2022~2027)座談會」,負責就「國軍防衛作戰構想」報告的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拋出東部決戰取代西部決戰的概念,引起在場與會者討論,國民黨智庫國家安全組召集人林郁方質疑,這是否等同台灣必須放棄西部,當台灣丟掉了西部,他懷疑人民與軍隊的作戰意志還有沒有辦法持續?
羅慶生則說明,他認為即便東部決戰,也不可能達到最後成功防衛的可能,卻可以透過提高解放軍的困難度,達到嚇阻效果,因為解放軍必須以部分兵力防範美國干預,當台灣在東岸進行防衛,美國介入的意願應該就會增加,可從沖繩、關島基地出兵。
他並強調,東部決戰國軍不用投入太多的兵力,他反對採取列寧格勒式的保衛戰,但因為台灣多數資源集中西部,東部環境比較空況,做為戰場較為合適,畢竟中央山脈易守難攻。
此外,林郁方也詢問擔任與談人的前國防部部長楊念祖,如果解放軍只攻打太平島、東沙島或金門、馬祖等外島,我方因應策略為何?過去馬政府時期的方案為何?楊念祖僅低調回應,「沒有什麼具體的沙盤推演」﹔對於楊的回應,林郁方持懷疑態度說,他相信是有的,只是楊念祖不願意說而已。
對於羅慶生提出東部決戰取代西部決戰的概念,林郁方評論表示,這是否意味兩線作戰將同時進行,或必須放棄西部,到東部決戰?台灣多數重心在西部,當西部丟掉了,他懷疑人民與軍隊的作戰意志有沒有辦法持續?況且地面部隊與資源能否在東部集結布署?
林郁方指出,中共已經有航母,戰鬥機數量也增加很多,再加上巡弋飛彈的運用,在台灣東部外海對峙,一方面阻絕美國介入,另一方面對台攻擊,讓他想起昔日的車臣戰爭,雖然車臣讓俄軍傷亡慘重,但最後還是被打敗。
他並強調,雖然823砲戰美軍在金門有人,當年中共也還沒有核武,但美國對於協防台灣卻很保留,雖然當時還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但美國多數作為只是提供台灣軍事民生物資,沒有真正參與作戰,去年美國還狼狽離開阿富汗,因此台灣要設想萬一美軍不來,必須從頭到尾靠自己打完這一場戰。
林郁方還說,雖然他不認為美國一定不會介入台海戰爭,但迄今沒有一位美國總統公開承認會投入台海戰爭,即便話說得最明白的小布希總統,稱「We will
be there」,但到底要用什麼方式?方式有沒有效呢?
楊念祖指出,座談會設定2022~2027期間的中共軍事威脅,主要是面對今年下半年中共將召開二十大,未來5年習近平第3任期的台海問題,他認為,未來5年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共雖然不會輕易啟戰,但也不迴避戰爭,我們的國防政策仍有漏洞,缺乏軍事戰略與國家安全戰略,應該思考未來中共是會採取以戰逼和、以戰逼降,還是全殲台軍。
對於媒體詢問,逼和、逼降兩者之間有何差別?楊念祖回應,所謂和的條件為何,而且還要考慮國際因素的介入,台灣可以傳達意見,但如果不希望戰事拖得太久,終戰指導為何?
他強調,在這個層面(逼和)上,台灣一直沒有討論,如果是逼降,則台灣的談判籌碼就少,與逼和有層次上的區別。
面對高科技戰爭威脅 軍事學者建議檢討戰略想定 也別奢望後備戰力能打贏城鎮戰
中廣 20220217
繼探討中共軍事威脅之後,國政基金會今(17日)持續針對我方該如何因應2022到2027年間對岸武力威脅舉行座談,專家建議無論外在情勢如何變化,國軍都必須以「不期望外軍支援」為前提,積極強化防衛能力;至於以訓練不足的民兵來負責「城鎮戰」構想,則完全沒有參考價值。
對於台灣在當前美、中競逐的大結構下該如何面對解放軍日益升高的侵台意圖?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認為,國軍防衛作戰構想務必要建立在「不期待外軍支援」的前提上;此外,中華亞太安全治理學會資深研究員廖天威更認為,目前的民進黨政府在2016年上任以後,把我們國家的軍事戰略設定為「防衛固守、重層嚇阻」,這方面其實是存在疑慮的,因為嚇阻(Deterrence)本身就是一種攻勢的意味,如何「攻守兼具」同時「重層嚇阻」?所以我們的軍事戰略如果是「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話,我們真的能靠「重層嚇阻」來「擊敵於海上、殲敵於水際」嗎?這部份不無疑問。
至於在後備動員方面,廖天威認為必須認清:未經充分訓練的民兵,他們的戰力其實難以期待;羅慶生更提醒在「反登陸」階段失敗後,不能依靠表面上人數眾多、卻缺乏訓練的民兵肩負起所謂「城鎮戰」的重責大任,因為屆時這些打游擊戰的民兵,面對的可能是具備高科技偵蒐裝備的敵軍,將不再有「主場優勢」,甚至他們的對手恐怕已經不是敵人、而是由敵人操作的無人攻擊機,因此早年「城鎮游擊戰」享有「敵明我暗」的優勢,現在恐怕已經完全顛倒過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