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重押LNG發電到50%,怎樣看都是失去平衡感,缺乏管理常識了。
LNG難以儲存,當台灣被封鎖時,一週後台灣就缺電1/2了。還曝險在價格波動下。
也難怪,法律人的專橫!
踐踏藻礁前,蔡總統先答覆天然氣汙染問題
聯合 20211208
在四大公投中,「珍愛藻礁」是個比較特殊的案例,涉及的面向更廣。表面上,「護藻礁」是出於環保理念,反對「三接」破壞當地生態。實質上,這項議題也包含著對蔡政府能源政策的質疑;尤其上月各國在COP26氣候峰會簽署二○三○年前降低甲烷排放量三成的承諾,天然氣正是甲烷逸散導致地球升溫的禍首。換言之,蔡總統把我國天然氣發電提高至五十%,不僅惡化地球溫室效應,也把台灣能源政策推向歧途。
全球之所以急於推動「減甲烷」,主要是甲烷的增溫能力很強,但在大氣中的壽命比二氧化碳短;因此若能有效降低甲烷排放,會比減碳更抑制溫室效應,這已是全球共識。天然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尤其在頁岩氣開採過程會大量逸散;美國目前已規劃開徵每噸九百美元的甲烷稅,未來天然氣價格勢必節節上揚。中研院學者盧倩儀日前即在立法院批評,蔡政府過度倚賴天然氣的錯誤能源政策,「會把台灣帶向死路」。
從這個脈絡看,「護藻礁」公投的重要性,已不只是在保護藻礁生態;它更大的意義,是要督促政府導正偏差的能源政策,以免對台灣和地球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蔡政府近期的宣傳,都強調「三接」工程已經外推,不會對藻礁造成傷害。事實上,經濟部日前才坦承,中油進行管線棧橋工程時,因在藻礁上打樁,已造成藻礁的局部破壞。除此之外,施工過程中外界看不見的傷害,中油恐更諱莫如深。
然而,對於國際社會「減甲烷」的承諾,蔡政府始終避而不談,只一味重申政府的「淨零排放」目標。直到外界追問政府的淨零路徑圖何在,蔡英文才要求國發會「要拿出一個草案」來。問題是,如果蔡總統的能源轉型政策目標不調整,在目前「燃氣五十%、燃煤卅%」的歪斜架構下,完全跟「淨零」的目標背道而馳。如果這個上層架構不改,國發會本事再大,又有什麼辦法畫出讓台灣通往淨零護地球的路徑?
蔡政府能源政策的偏斜,源頭在於為了追求「非核」,因此要用天然氣作為替代能源,理由是天然氣是更「乾淨」的能源。如果與燃煤比較,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確實較少,也更「乾淨」。但是,如果從地球「減溫」的角度看,天然氣開採及燃燒產生大量的甲烷催化溫室效應,它就顯得沒那麼乾淨了。換言之,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建立在十年前的思維架構,而今國際潮流在變,台灣若不隨之調整,我們就會被拋在時代後頭,永遠追趕不上。
既然知道蔡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建立在過時的思維上,這個政策就必須務實調整;否則,台灣的能源及電力供應將永遠難以兼顧環保的理想與經濟發展的現實。試想,這一次就算台灣民眾願意為「三接」犧牲大潭藻礁,下一次又要為「四接」再犧牲北海岸的數萬株珍貴珊瑚;然而,大家一再的犧牲又將換來什麼?更美好的台灣嗎?還是更積重難返的缺電困境及汙染悲劇?乃至國際社會的壓力與譴責?
在經合組織(OECD)三十多個經濟體中,天然氣發電比重超過五十%的國家僅有四個,分別是以色列、墨西哥、荷蘭、愛爾蘭。這些國家都自產天然氣,其中自產率最低的墨西哥也有四十%。反觀台灣,九十九%的天然氣都要靠進口,且產地都距離台灣非常遙遠,我們卻訂出天然氣發電五十%的超高目標,這是天真還是愚昧?現在,面對「減甲烷」的難題,請蔡英文誠懇作答吧!
不知當下天然氣發電的成本,和其他各方式發電成本比較如何?
回覆刪除台灣發電成本最低的應該是:太陽能,風力,潮流力,為乾淨且最豐富便宜的成本。往這些方面的開發,不但加強科技,且長期可以節省很大成本,降低進口能源的依靠,無論是油或天然氣。另外能源儲存,電力儲存,可攜帶的太陽能充電電池,這些都是最先進熱門的科技研發。
所以制定能源政策時,一定需要考慮到長期能源之開發與儲存。這樣的思維方向才是經濟發展的最可靠依據。不要老是叫嚷產業升級,而不知所云。光是能原發開與能源儲存這兩件事,台灣若能搞起來,那是比擁有晶片更有無限錢途的。
天然氣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燃燒發電後最終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懂為何作者說天然氣燃燒後會產生甲烷造成環境壞?
回覆刪除開採天然氣會造成大量散逸?就好像說開採石油會造成石油嚴重外洩,這種說法很奇怪。
當然有便宜、方便又環保的發電方式,國際間的使用率卻沒有像蔡政府規劃的那麼高,這的確需要探討說明,才能讓人民放心。
文章是說第二項,沒有說第一項。
刪除頁岩油氣開採時,是否會產生甲烷?我不是專家,但社論敢寫,先假設有所本。
重押到50%,不管價格風險、配比風險,都是非常高的。
很有問題的比例。
大概,是缺乏基本管理或理工常識吧?一股腦的理想化~~
也因此理由,我認為核能(不是/不一定是核四)應該要審慎的採用,如SM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