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06-02

文明進步之鑰:以現在評價過去

【縛雞之見】
「以當代的視角」評價過去,的確是很進步的想法與作法—一種促使文明進步的演化觀
這不是法律觀點的「違法與否」議題,是政治與歷史的「正當與否」的議題。

德國承認殖民時期對納米比亞進行種族滅絕    一眼看天下 20210528

德國首度承認19041908年殖民納米比亞期間,在當地進行種族滅絕。當時,數千名黑雷羅族(Herero)與納馬族(Nama)原住民因反抗柏林統治,遭德國屯墾者屠殺。倖存者被迫逃往沙漠,其中許多人被關進集中營當作奴役,還有很多人死於酷寒、營養不良和筋疲力竭。德國外交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我們將以當代視角,將當年的事件定調為種族滅絕。」他請求納米比亞人原諒,並承諾挹注10億歐元在納米比亞從事基礎設施建設。

 

 

法總統坦承對盧安達大屠殺有責 為法非關係帶來深遠影響    中央社 20210601

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正視且承認歷史」政策的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5月底歷史性造訪盧安達,並承認法國對1994造成80萬人喪生的盧安達大屠殺負有責任。儘管他並沒有代表國家致歉,讓部分盧安達人民失望,但盧安達總統卡加米(Paul Kagame)極力讚賞馬克宏「說出真相」。專家並分析,馬克宏積極修復與盧安達的關係,為雙邊關係,乃至於法國與非洲各國的關係產生正面影響。

法承認盧安達大屠殺有責 開啟法非關係新頁

法國總統馬克宏528日結束對盧安達的歷史性訪問,他是自2010年以來,首位訪問盧安達的法國元首。馬克宏此行顯示,法國希望擺脫因盧安達大屠殺,造成兩國近30年來的外交緊張,並積極開啟雙邊關係的新篇章。專家分析,馬克宏近年來積極修補法國與非洲前殖民地國家的關係,對法非未來的關係帶來深遠影響。

馬克宏此次造訪盧安達,最受矚目的行程要屬拜訪首都基加利(Kigali)大屠殺紀念館,他在這個25萬名大屠殺受害者的最後安眠之地,代表法國對大屠殺受害者獻上花圈,並發表演說,承認法國對大屠殺負有責任,在當年拋棄了約80萬名主要是圖西族(Tutsi)的盧安達人,讓他們慘遭流血悲劇。

但他也表示,對於這場造成超過80萬人喪生的大屠殺,「法國不是共犯」。部分緊盯著這場電視轉播演說的盧安達人感到失望,馬克宏沒有給出正式道歉,儘管他的確承認法國對大屠殺有責任,並請求「穿越過黑夜」的圖西族給予原諒。

盧安達總統卡加米(Paul Kagame)試圖淡化馬克宏未代表國家致歉的問題。他在兩人會晤後的聯合記者會上,極力讚揚馬克宏的演說,並說「這比道歉更有價值,因為這是真相。」

卡加米並說,盧安達與法國的關係將越來越緊密,不管是在經濟上、政治上和文化上,這對於兩國人民都有利。

深化雙邊合作 盧安達可助法國在非發展

許多人和卡加米看法相同,認為馬克宏本次造訪,對於修復兩國關係的努力有積極影響,而盧安達未來可以助法國一臂之力,與非洲各國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在馬克宏本次拜訪中,盧安達和法國達成數項重大協議,以加深未來的雙邊合作。例如,法國將向盧安達提供資金,支持其基礎建設等發展計畫,以及應對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馬克宏此行另一項重點是要推廣法語的影響力,他也在參訪中出席了「法語文化中心」的開幕儀式。

分析人士認為,儘管法國這個強權國家可以在許多方面對盧安達提供有力支持,但盧安達近年在總統卡加米執政下,活躍於非洲大陸和國際社會,法國尤其可以在盧安達協助下,與非洲建立更緊密、正面的關係

居住於基加利的盧安達政治研究員穆特比(Frederick Golooba-Mutebi)在訪問中告訴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Anadolu Agency),「因為這個理由,法國需要跟這樣一個,在非洲大陸和國際舞台上影響力越來越大的國家修補關係。」

在過去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法國和盧安達的關係屢現緊張。盧安達過去一直控訴,法國是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共犯。盧安達更曾一度斷絕與法國的關係。直至過去幾年,法國態度逐漸軟化,重拾兩國碎裂的關係。

穆特比補充說,卡加米尤其受到西非國家歡迎,這個不容忽視的在地影響力將促使「和該地有深厚連結,但立足點薄弱的法國,會想要和盧安達持續維持良好關係。」他並說,「少了這層關係,將讓法國的主導地位受到威脅。」

馬克宏代表新世代自由派領袖 非洲人民寄以厚望

從歷史上來看,法國與非洲大陸有著深遠連結,在過去在殖民擴張時期,非洲大陸是法國的主要殖民地,不過,1950年代非洲獨立浪潮興起,在此後的數十年,也看到這些前殖民地與法國關係持續緊張。

然而,對於包括盧安達在內的許多非洲人民來說,馬克宏是來自與過去法國領袖的不同世代,代表了一股新氣象,是新時代的自由派領袖,最大的不同,可以從他並不害怕承認國家過去的錯誤看出。

馬克宏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正視且承認歷史」的政策,包括在先前承認,法國在阿爾及利亞追求從法國獨立的解放戰爭期間,促進了導致酷刑的制度。他並做出承諾,法國將把殖民期間掠奪的歷史文物歸還給西非國家塞內加爾和貝南。

此外,進一步促成盧安達與法國修補關係的轉折點正是,馬克宏政府在2019年成立了一個專責委員會,調查法國在盧安達大屠殺中的角色。調查報告今年3月出爐,判定法國政府對於大屠殺須負起極大的責任,當年時任總統的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和與鼓吹種族主義的胡圖族總統交好,對這個政權準備即將發起大屠殺的警訊視而不見。

盧安達政府接受了這份報告,並在一項聲明中回應,這份報告對於協助恢復兩國信任極具重要性。

盧安達學者穆特比對歐洲新一代政治人物寄以厚望,他認為,那些將非洲大陸視為統治與剝削之地的政客正逐漸消失。他並説,「新一代自由派歐洲政治人物的觀念是,必須做些什麼,來糾正這些歷史錯誤。」「我認為,這就是馬克宏的出發點。」

對於近年來致力於轉型正義、拒絕遺忘大屠殺歷史的盧安達,法國能夠正視歷史錯誤,並在馬克宏已做出的承諾上持續努力,是贏回盧安達人信任,創造未來兩國深遠關係的第一步。

 

法國總統訪問盧安達,盼彌合兩國關係    一眼看天下 20210527

在遭到盧安達指責為1994種族滅絕大屠殺的共犯數十年後,法國總統馬克洪(Emmanuel Macron)27日抵達盧安達首都吉佳利(Kigali),希望重建兩國關係。法國調查小組3月就此事出具報告稱官員的殖民心態導致政府未能預見屠殺,因此責任巨大,但卻免除了法方在屠戮80多萬圖西(Tutsis)族和溫和派胡圖(Hutus)族族人上的直接共犯責任。盧安達總統卡加美(Paul Kagame)曾表示法國參與了這場屠殺,許多吉佳利當地民眾也希望法國總統能全面道歉。

 

1 則留言:

  1. 雖然今年的 5/31 已經過了。也沒看到什麼有意義的報導。
    5/31 台北最大空襲紀念日

    然後今年很碰巧的,5月最後一個禮拜一是5/31,也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AIT 有發文。

    如果美國政府正視的是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未來幾年這段「歷史」如何詮釋,台派要提早準備。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