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21-05-26

20210526,有關疫情與疫苗個觀察

【縛雞之見】
國產疫苗(次單位蛋白),據說是採用流感疫苗的技術
換言之,生化或公衛界早已清楚可能有的副作用,所以相當安全。
這是林氏璧或蘇一峰在電視上說的。

PY前輩所提供網址的法國巴斯德,採用麻疹疫苗技術研發,引起的反應不佳(與自然痊癒者的抗體反應無差異性,打了等於白打,一如擲筊),所以宣布放棄。

昨天在劉寶傑節目,何美鄉說,她不擔心歐洲製的(出廠)上海復星BNT疫苗是品質。這些都有紀錄可循。
問題是:運送與儲存,完全找不到記錄。這點她很擔心。

眾所知週,BNT疫苗對於溫度很敏感(要在-70溫度下才能較長期保存,要施打了,就可以取出且降為2-8度,但只能放非常短的時間,如一週或兩天之類。單瓶開封後,可能就要一起注完。所以採取預約與候補制,解決這困擾)

現在,即便有上海復星的BNT疫苗,其運送與儲存品質、書面資料的真實性等,會有疑慮。
在資料真實性未釐清與確認的情形下,我們應該完全反對用中國疫苗。(說謊者必然不被信任)

這就是問題:台灣沒疫苗的現實,正好給了中共口實。中共若不趁機動手腳,就枉費為共產黨。貍貓換太子,也是中國功夫!
政治上,台灣就因此面臨極大的壓力!我們能責怪老虎吃人、毒蛇咬人嗎?

問題又繞回來:假使蔡英文與蕭美琴聯手,可以在1-2個月會有疫苗,那先前「行政大員們」是在幹嘛?

實際上,我們在去年9月,林全(也是英派?)提出3,000萬劑疫苗的機會,那個機會為何喪失?衛福部從多多益善、樂觀其成,變成只允諾200萬劑(只剩6%)
要追究的是這個!不是國產疫苗自行研發、或等待COVAX分配。
國產疫苗自行研發,當然,不等待COVAX分配,還能怎樣?

陳時中昨日說疫苗「戰略」是中央的權責。
既然講到「戰略」,既然訴諸「權威」,那隨之而來的就是「責任」與「壓力」。這是成套的出現,不要想可以取一不取二。

國產疫苗是安全的,我一點都不懷疑。但是要記得,去申請USFDA的認證(我推測取得的認證,很難),否則會影響到未來台灣人的出國權益,也就是商業與旅遊活動。

現在,美國釋出的8,000萬劑(原先的6,000萬劑+後來的2,000萬劑)疫苗,確定給COVAX分配。會影響我們取得疫苗的預期嗎?
媒體報導的方式,一度讓人(我?)誤會,2,000萬劑是給台灣的。

另外,真的要小心疫苗事件的政治效應。
不只是中國(透過地方首長,以BNT)給台灣當局的政治壓力而已。台灣民眾的疫苗焦慮,也會轉移到花旗國去。這是求生的人性!瞬息萬變,很難苛責(但中國唯一宣示要侵略台灣的敵國)。

統計上看,這次重症率達到近20%,遠高出國際平均的5%。可能是母數(熱區篩檢、有症狀者篩檢)的問題,還要繼續觀察。
媒體(三立與華視?)居然自創「萬華病毒」。冤有頭、債有主,兩家媒體實在不該,若繼續用的話,要譴責!

穩,是好事?
快,是好事?
不一定!要看「時」(環境條件)。

一切都是「時」,這是〈傳道書〉的關鍵用語。
這也是〈金剛經〉,或大乘空宗所稱的「諸法皆空」。

以前聽過F-104飛行員講過一句話,危機時飛行員要在瞬間做出判斷,瞬間做出行動
因為,不動,一定死。動了,還有機會一搏。
判斷正確否,就看平常的訓練是否紮實。

風火山林,這也是「時」! 

另外,還是要補充這次疫情

長期原因(調度)一年寶貴的戰備時間被白白失去了,沒有應變計劃,沒有疫苗
中期原因(破口)華航+Novotel+桃園市政府+執政立委的3+11
短期原因(放大)是老茶人不老+外籍從業員。

但我們看見該負責任的不只一人繼續閃躲與裝腔作勢
雙北高三位市長的果決,以及志願醫護挺身而出,令人尊敬。
人性高下,只在板蕩時才有機會驗證。

2 則留言:

  1. 雲程大沒在看FB,我轉一下水鏡的文章。
    ~~~~
    #本土疫情下第一線人員的叮嚀與感概
    #台灣整體的系統問題
     
    水鏡群太多人詢問第一線人員目前狀況,這篇一併回答,而本文有許多第一線複雜的心得,簡單說,給第一線醫療更多資源吧!
     
    #死亡率與疫情嚴重程度
    先講結論:「未來一週死亡數目會增加」。
    這並不一定表示疫情真的有擴散變嚴重,而是這些已知病例年齡分布跟慢性病比例的必然結果,現在討論疫情是否趨緩都言之過早,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除了必要做的事情之外:「盡量待在家!」
     
    #關於校正回歸
    原因基本上就是篩檢塞車,這個部分中央跟地方都在努力了,也希望民眾要在等待一下,讓政府趕緊把數據補上,特別是相關的疫調,這對第一線醫療人員很重要。
     
    此外請大家「疾管家的line 」跟「台灣社交距離」安裝上,這對於後續疫調與降低醫療資源浪費很有幫助。
     
    至於篩檢量能與第一線醫療人員待遇,其實是沉苛許多的系統問題!
     
    #政府該跳脫健保思維看待疫情醫療資源
    目前疫情醫療資源的根本問題就是「台灣所有的政府都是以應付全民健保的思維來處理疫情」。對於第一線醫療人員來說,更是感受深刻!
     
    喊了一年的超前部屬,除了口罩,台灣並沒有參照其他國家,提供資源給醫療單位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如:空間調整或是檢驗試劑等等,資金跟設備也沒有到位,疫情相關學習也多是基層消耗自己的資源自己來做
     
    另外,說好聽的照顧 COVID -19 確診者有獎金,事實上這些獎金還不如原本因為疫情而取消或停診的醫療本業的收入,此外這些錢只有照顧相關科的有,廣大基層則會因為疫情產生的醫療短缺,而產生經營困難,而健保署說可以先領了墊付款,事實上則要收 5% 利息(我知道這些吵完有取消,但是信任就大打折扣了)
     
    #專責醫院須在滿足健保要求下求損益平衡
    去年疫情時政府設立專責醫院,卻沒有給足夠的錢。醫院在健保極低給付下,專責醫院繼續做其他的醫療業務,以平衡損益。根本沒辦法做好準備,而現在因為疫情,原本被指定為專責醫院者,若收其他疾病的病人直接不給付,急就章下,醫療機構根本沒有多少資源能夠去做戰略佈署,現在一些醫療機構能做好佈署的,是直接醫療業務降載超過 70% ,把人力往這邊去,當然這些單位的人薪水也是慘澹,只能苦撐。
     
    #處理疫情該有獨立預算
    去年基層講了一整年,COVID -19 是特殊傳染病,預算要從其他的地方來,不要用健保總額去用,然後基層總額這次會超標該給的要補上。
    結果呢?各家醫院第一季的窘境跟第三季醫療業務回饋後,超標總額直接被健保局打折的經驗歷歷在目。
    去年初大家相信這次中央不一樣,不會像 2003 小李p 一樣,照顧了一大堆疑似 SARS 病人,最後白做工一毛錢都拿不到。
    想不到,這次一模一樣。
    地方政府也沒好到哪去,以台北市為例,高薪號招篩檢員,那薪水超高的,日薪之前看到七千五,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啦。不過這樣子的錢,就讓現在還在現場不離不棄的醫療人員,有種被當北七的感覺,假設當初北市柯市長不要亂砍聯醫薪水,人力會那麼不足嗎?招來的不知道有多少是之前因為北市聯醫砍薪水憤而離職的。台北市是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方都還這樣,更不用提某個人口六百萬但是其實市長是狀況外的警長,其實他的準備狀況慢慢大家都看得到了。
     
    #校正回歸的系統問題來自給醫療人員的資源太少
    Covid-19是第五類傳染病!按規定24小時要通報完成的。但台北市漏報最多,新北市則漏報到一個禮拜的,合理嗎?
    你說因為檢驗塞車,對阿,不過台灣是幾百確診就塞車了,人家其他國家是每天新增幾千幾萬個才在那邊校正回歸。而目前兩萬多的檢驗量夠嗎?萬一跟國外一樣大爆炸,檢驗量要怎麼上來?除了檢驗費、材料費,還有相關法規修法,政府準備好了嗎?
     
    目前篩檢量能不足,主要有幾個原因;
    1.醫事檢驗協會所定下的每人力每日檢驗上限的限制
    2.健保給付政策,導致醫療院所沒有採購新式全自動檢驗機。因為健保局擔心醫院買越貴、越自動的機器卻要同時僱用越多醫檢師的惡性循環
    3.其他健保法的箝制。PCR 便宜的一台 350萬左右就有,但是能夠做無菌採檢的人力有限。更重要的是,本土疫情爆發之前,缺乏誘因做這樣子的儲備。這中間又牽涉到不同專業之間的矛盾,算了,太複雜了(這一串大家都懶得講,有誰願意寫更多的在幫忙補上)
     
    說完這些,大家該了解,看似簡單的篩檢量能,背後卻有複雜的系統問題。
     
    我們的原意不是要指責誰,而是呈現一個台灣的真實現象:用五十元的支出,要求一百元的演出!
    水也好,電也罷,醫療也是,台灣在全世界來看都有非常高的水準,但同時存在很高的系統風險。
    因為我們一直要確保以最低的成本提供夠好的服務,所以就沒有任何的緩衝空間,造成風險承受能力極低,部分台灣民眾要求高又不願等價付出,造成各種公共資源時時超載支出,連歲修的時間都沒有,一有問題馬上爆炸。
     
    而現在這個病毒,自律能力低、不願自我隔離不想戴口罩,就會變成高風險群,若醫療系統被拖垮而爆炸,受害的還是需要醫療資源的全民。
     
    不過這是系統的問題啦,民眾要想想自己該負責的
    #大家願意面對集體透支的系統問題嗎
    #還是閉一隻眼出事再罵個幾句卻不調整直到自己被搞死為止
     
    #請所有地方首長拿定防疫主意
    目前雙北疫情最嚴重,基層醫療人員期待的是,兩位首長拿定主意,到底是要防堵還是要減災,策略要快點決定好,因為延宕越久,資源消耗越多,最後能對抗疫情的武器越少。
     
    而目前疫情較輕的其他地方政府,要開篩檢站,要用快篩都要想清楚,看會消耗多少資源,現在看起來兩個有機場的直轄市長,一個有在中央帶領防疫經驗、一個有部桃疫情經驗,相對經驗比較豐富。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證醫療資源足夠,比如病房會不會被擠爆,不管是本地來的,還是被外地送來的。
    另外非直轄市的彰化,也在衛生局長葉彥伯的帶領下,之前在疫調上有不錯的表現,但彰化的後續疫情,取決於當地人民的防疫態度。
     
    以上這一串,是我們(MD 賈詡 etc.. )親身經驗以及很多醫療同業的意見,基本上各種層級的抱怨、期待都有,這些是系統的問題,民眾需要知道這些問題爆炸不是一兩天的事情。
    所以,這時候檢討是誰的問題沒有用,大家認真的面對問題,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
     
    #未來疫情走向取決於民眾的自律
    最後,4/29 號我(MD)說能打疫苗的趕緊去打的時候 https://reurl.cc/VEp075 ,5/1就叫大家台灣社交距離趕緊安裝了 https://reurl.cc/vq3pbk 當然 5/11 社區有了本土傳播,也就第一時間告訴大家 https://reurl.cc/eEvGbK
     
    至於未來怎麼走,第一線醫療人員其實也無法預測,但新北 5/15 台南5/19 升三級後,陸續還是有人在恐慌下去擠大賣場然後染疫的,更別說彰化跟南投都有趕著去阿公店,等著之後天堂見的。
     
    以目前的情勢,我只能希望5/28之後不要降級,世界各國都發生過降級後病例反升的情形,現在這種三級的情形對於防疫是有幫助的,學校停課到期末,下學期一定可以正常開學。疫苗一定會有,有些打第一劑的因為各醫院政策的影響,第二劑應該會遲點打,但是一定會打得到,有得打就打。一般民眾有疫苗就打,AZ 、Moderna、高端、Pfizer都可以。
     
    但是打疫苗後,要等抗體出來還要時間,之前都講過(https://reurl.cc/6aVj6V)
     
    總之,假設對於疫情還不熟的,之前貼的這幾篇看一下,請大家最近都好好待在家
     
    這篇較長也不易讀,因為各種意見都有,有的如賈詡願意具名,有的不願意,總之都算是我(MD)整理的。我希望大家對各級政府多一些體諒,也希望每個人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MD feat 賈詡 etc..

    回覆刪除
  2. 關於去年林全的疫苗破局請參考以下文章
    https://vocus.cc/article/60ae521cfd89780001ba0510
    by 路人alpha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