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What I am worried about is the
revolutionary behavio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hey tend to destroy things whenever they are
not able to have things.
They destroy things in order not to let their competitors acquire them. By doing so, the Chinese Communists can
strategically reach an equal position as that of the competitors instantly.
在有可能遭受軍事進攻的台灣, 台積電關係到美國的戰略安全 VOA 20210225
華盛頓—在星期二(2月23日)美國國會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指出,台灣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對美國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在同一天舉行的內部研討會上也指出,由於“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行業中的特殊地位,“台積電”已經被裹挾進了美中競爭。“台積電”到底為何讓美國人擔憂?
美國嚴重依賴台灣芯片
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星期二就“新興技術及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舉行了聽證。在聽證會上,施密特指出,美國嚴重依賴台積電的芯片供應。
他說:“如果你希望生產領先的硬件產品,這就是我們所需要生產的。你可能需要台灣的一個供應商,那就是台積電。他們的產品要快得多,也好得多。”
“台積電”,全稱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or TSMC,),總部位於台灣新竹,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企業, 晶圓指的是製作矽半導體電路所用的矽晶片。台灣佔據了全球晶圓代工市場65%(也有人說是77.5%)的份額,而台積電則佔據了其中的大半。
美國的英偉達(NVIDIA)高通(Qualcomm)、AMD以及蘋果(APPLE)等公司都依賴台積電的晶圓代工。也就是說,美國市場上大約65%的需求由台積電來滿足。
此外,台積電也是全球最大和最好的芯片生產廠商。台積電現有最先進的7奈米製程技術,並正在研發並籌備量產的3奈米工藝。另外,台積電在2奈米的先進製程的研發上也取得了突破。世界超過一半的芯片來自台積電,台積電將自己變成技術供應鏈的中心。蘋果的iPhone手機、亞馬遜的雲計算、視頻遊戲的圖形處理器,甚至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 戰鬥機都用到台積電的芯片。
據報導,台積電在市場主要競爭者三星電子可能需要十年時間才能趕上。而中國最好的芯片製造公司中芯國際,2020年剛剛完成14奈米的量產,而這是台積電五年前的水平。
因為台積電以及台灣芯片生產的力量,鑑於用於汽車業的芯片供應目前出現瓶頸現象,台灣經濟部日前表示,已經收到多國車用晶片短缺所提出的請求。
1990年代,美國曾是半導體芯片生產的主力,大約佔據了世界的37%,但是現在美國半導體生產的自產率只佔全國需求的12%。谷歌的前CEO施密特說,美國希望在芯片生產上至少要領先中國兩代,必須要讓半導體生產回歸本土。
施密特不僅是谷歌公司的前CEO,他還曾擔任過美國國防部的科技顧問。1月26日,他領導的智庫“中國戰略組”出台了一份題為《非對稱競爭: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戰略》(Asymmetric Competition: A Strategy for China & Technology)的報告。報告特別指出:下一代芯片(包括半導體芯片和生物芯片)技術對美國至關重要,因為既可以以此“卡”中國的脖子、又是能提升整體創新速度的增速技術、而且與國家安全緊密相關。
在報告中,施密特和自己的同行們建議拜登政府在關鍵科技領域對中國進行限制,同時聯合盟友組建科技聯盟共同應對中國。
“台積電”的脆弱性,美國必須確保台積電不被中共控制
美國國會共和黨籍參議員、來自阿肯色州的湯姆·科頓(Tom
Cotton)在聽證會上說,由於中國對台灣的虎視眈眈,美國嚴重依賴台灣芯片將非常危險。
他說:“我只想指出,我們對台積電的依賴很大,但是對於中國,他們的脆弱性也相當大。我們現在談的是一個國家可能會遭到中國的直接打擊。中國想動用武力強行佔領(台灣)領土。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對美國人來說不僅是一個戰略和道德問題,我們還要確保中共不會控制世界上最重要的芯片製造商台積電。”
科頓與其他共和黨和民主黨議員一起於去年7月推出《2020美國晶圓代工法案(AFA,The American Foundries Act Of 2020)》。這項法案的目的就是要鼓勵美國國內芯片產業發展。如果法案獲批,美國將向各州芯片製造業、國防芯片製造業投入共計250億美元的資金。
美國國會早就注意到了芯片製造業的持續下滑將危及經濟增長和國家安全。在此之前,國會還提出了《為半導體生產創造有效激勵措施法案》(CHIPS for
America Act)。
史蒂芬·伊澤爾(Stephen Ezell)是美國智庫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全球創新政策副總裁,他告訴美國之音,美國這麼多家高科技公司完全依賴台積電的確存在戰略風險。
他說:“風險不是完全依賴一家公司本身,而是依賴一家陷入戰略熱點中的公司。雖然台積電是一個偉大的創新者,也是可靠的伙伴。但是擔憂不在那裡。擔憂更多是戰略方面的。 ”
台積電已經裹挾到美中競爭之中
與此同時,中國的芯片製造也不能自給自足。根據《外交政策》雜誌有關美中半導體競爭的最新報告,中國是半導體的淨進口國。雖然中國表示要力爭在芯片生產上自給自足,但是,《外交政策》雜誌的報告說,未來五到十年,中國都無法“達到半導體自給自足的目標”。
台積電也是中國最大的芯片供應商,為中國華為,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電腦製造商聯想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等提供芯片。也正因為身處芯片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台積電已經被裹挾到美中競爭之中。
台積電的創始人張忠謀2019年11月曾經說過,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一個安寧的世界,台積電變成了“地緣戰略家的必爭之地”。
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發布的一項規定,任何企業供貨含有美國技術的半導體產品給華為,必須先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台積電首當其衝,不得不宣布對華為斷供。
差不多同一時間,台積電宣布,在與美國聯邦政府及亞利桑那州的共同理解和其承諾支持下,有意於美國興建且營運一座先進晶圓廠。晶圓廠定於今年2月開工。
台積電表示,新的晶圓廠將採用公司的5nm製程技術生產半導體芯片,規劃月產能為20,000片晶圓。有報導說,台積電在亞利桑那主要生產軍用芯片,預料2024年投產,美國政府將為項目提供補貼。
另外,最新的報導說,美國總統喬·拜登(Joe Biden)最早將於本月簽署一項行政令,美國將與日本、韓國、台灣和澳洲等合作,加快擺脫對中國產芯片及其它戰略性物資供應鏈的依賴程度。
台灣政府要反向思考,未雨綢繆啦~
回覆刪除我一位成為美國人的同學説,台積電到美國設廠,馬英九兩任總統任期功不可沒呀~不只傳統的間諜,科技間諜讓美國軍方震驚!
等台積電真正在美國設廠並運轉,台灣還怎麼保有美國必須護衛的「東西」?
我正在思考的是更進一步的反向思考。
刪除等兩天看看,哈哈賣關子
台積電美國二廠的月產量是兩萬片,在台積電的規格裡面,聽說算是小廠.
回覆刪除(偷個懶用縮寫)
美國軍工業最重要的州是
TX: Lockheed Martin.
AZ: Raytheon
CA: Northrop Grumman/Boeing
WA: Boeing.
VA: Newport News Shipbuilding
AZ又處於TX和CA之間,除了VA比較遠以外,面對其他軍工業的園區距離是處於較中間的位置.
台灣本地的主廠區悠關的還是全世界消費級晶片的需要,對於科技巨頭來說還是核心利益.
因此痛恨川普的科技巨頭們,一樣不樂見台灣的晶片被共產黨控制.
只是共和黨和老川還沒有利用"科技巨頭跟驢黨"在面對中國問題上,早晚發生的利益衝突來"離間"他們的聯盟.
(驢黨想綏靖,一手領錢一手賣台;
科技巨頭對台灣問題處於矛盾狀態,需要台灣的科技產業鍊,投資台灣卻又想討好共產黨開放市場
科技業界多頭馬車的現象遠比現在"定於一尊的驢黨"嚴重的多;
可惜他們對老川的痛恨是共同的,從而變成了共產黨的打手而不自知.
台灣要做的是繼續維持技術的優勢,因為美國廠投產時,台灣廠的頂級技術應該進入3奈米,於是需要這個等級的晶片還是得從台灣拿.
習維尼應該等不了那麼久,在敗家在那裡耍廢的時間,對習維尼來說應該就是最佳機會........
我是野人獻曝。出賣我同學(^O^)
刪除美國廠就是要小廠,但是管制會很嚴格。能進去的,就是會宣誓效忠美國。為什麼敲定AZ,也是討論過。就是離索爾近。著重在若戰事發生,產線就全包了。
台灣另一個護國產業,會落在航太工業(^O^)
今天參加一個科技文化扎根活動,科技部吳部長首次與中小學生科普共同體驗選在六都之外的嘉義縣市,而且透露會有新的科學園區設立(屬台南科學園區)。大家可以猜猜會以哪個產業為主?
非常感謝Bell與Hox大的分享。
刪除若非有相關消息,這些事情一般人都會看不透。
我從台積電的公司文化看(當然是外部人),它會與上下游工廠一起成長(研發、投資,甚至人員交流),是一種因信任產生的長遠關係。
這種關係很牢靠,因為大家一起成長與獲利(當然有比例之別),顯現在外,就是:台積電代表的是台灣(甚至於相關國家廠商)半導體產業聚落,不僅僅是一家公司而已。
這樣,就可以理解:為何曹興誠率先提出代工,卻因耐不住業務不成長,而跳入自有產品(這樣會損壞與客戶的信任感,因為利益與機密產生衝突)。
又,當年張忠謀引退時,蔡力行大刀一砍許多員工。員工春節前到張忠謀家去哭訴。張忠謀又重出山,說台積電不砍員工的。
現在道理逐漸清楚:員工要穩定,一如與廠商客戶關係要穩定一樣,那是代工的根本特質(為利益或為效率,亂流動會出問題的)。
現在,世局走到中國按耐不住土八路根性,到處大小便,它們要付出的是長遠的代價,它們卻不承認。
中國的強國夢發展只靠「偷」:偷技術不用說,偷錢(智慧財產、國外上市卻不法遵)也是重點。
這兩樣給堵住了,中國就要退回30年。然後加上天文數字的賠償,就幾百年無法翻身了。
這是中國現在在走的路子,光靠翠翠翠,有用嗎?
應該是已經過了不可折返點了,這是文明之爭、文明的生死之爭。
(拜登到去年秋天,還是對中很軟,但接受國安日報後,整個大變。什麼事情會讓拜登如此?很有趣)
很久以前有一部HBO自製電影叫"the 2nd Civil War"(對, 第二次美國內戰,真的這樣下標題)
刪除裡面是什麼我先不管.
但是有一個橋段就在說
"拿什麼打仗? 現在我們的軍火都是台灣賣的,自從跟台灣搞壞關係以後,人家現在不賣我們了!"
想到什麼了嗎?
對,就是台灣那些"不需要中國業務"的廠商,可以試圖加入美國的軍工系統.
(法國,英國和印度可以是另外三個潛在的軍工業市場)
台積電已經成功了,接下來,台灣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的機械和電子週邊產業,加上漢翔,也該報隊跟上去了.(中科院還要加油)
比如說英國的BAE System; 法國馬特拉,EADS,Thales ;日本三菱重工; 以色列IAI
這些都是成功打入歐美軍火業的核心廠商名單,彼此依賴並互通有無,更可以鞏彼此的核心利益和盟友關係.
感謝分享,沒錯
刪除這是大圍堵,享有共同價值的會集合在一起。
中國非常短視、也很貪心,當他不斷的亂搞而獲得短期利益,殊不知,其他國家看在眼裡,等到時機成熟,中國再講什麼都沒有用。
Pompeo還是Pence說過:
對於蘇聯,我們是「先相信」他說的話,然後觀察他做什麼?
對於中國,我們是「不相信」他說的話,然後觀察他做什麼?
這轉變,是關鍵轉變。
戴琪說,「先履行已談妥的協議,再說」,就是前述轉變的實踐。
可見,是兩黨,甚至於民主國家共識了。
即便是這樣,中國都要負擔「總是閃避掉的巨大成本」,於是他的經濟體力會逐漸萎縮。
在這情形下,中國會走「偷襲珍珠港」的老路子。
因為,思考模式這樣,結論也必將如此。
彭佩奧引用雷根對蘇聯:
刪除相信但是要驗證.
彭佩奧針對中國
不相信,一樣要驗證.
這是在尼克森圖書館發表抗共宣言演說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