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將加快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後續機型研發 新浪20210131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5號機組1月30日投入商業運行。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核工業正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中核集團將加快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和後續機型研發,著力推動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走出去」。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是我國在30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每台機組裝機容量116.1萬千瓦,每年發電近100億度,同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
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採用177堆芯設計,堆芯設計換料周期18個月,創新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安全系統及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
中核集團表示,目前華龍一號首堆所有核心設備均已實現國產,所有設備國產化率達88%,完全具備批量化建設能力。
中核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邢繼介紹,華龍一號在核電主設備(RPV、SG和主管道等)上通過聯合研製實現了100%的國產化,不僅關鍵設備,對於核電建設用的大宗材料也是如此。
「比如,安全級電纜的熱縮套管,以前長期被國外一家公司壟斷,我們和國內企業聯合研發的華龍一號嚴重事故用電纜熱縮套管打破了這個局面,而價格只是國外廠家的1/5。」他表示,類似的還有很多,中核集團聯合東方電氣、哈電集團等58家國有企業,聯動140餘家民營企業,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000多家企業,共同突破了411台核心裝備的國產化,首堆工程國產化率達到88%。
僅和台灣相距162公里!中國福清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今開始運作 自由20210130
中國核工業集團今(30日)宣布福建省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投入商業運作,亦即全球首台「華龍一號」,但福清核電廠和台灣苗栗通霄直線距離僅相差162公里,一旦發生核洩漏後果不堪設想。
綜合中媒報導,華龍一號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爐採用177組核燃料設計,每18個月替換1次,並聲稱其採用雙層反應爐安全殼等技術,達到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此外,華龍一號每台機組每年可發電近100億度,抵掉燃煤312萬噸且減少816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華龍一號去年10月27日試運作期間曾出現異常,造成機組自動停運,中國對此強調當時並未有輻射外洩。不過,要知道的是,除了和苗栗直線距離最近之外,福清核電廠和台北市也僅相距217公里,遠比屏東的核三廠還近,專家估計若發生事故,輻射塵8小時就會到達台灣。
中國華龍一號試運一度異常 官方稱無輻射外洩 中央社20210108
香港01今天報導,中國「華龍一號」核反應爐10月底試運轉時一度出現狀況,定性為「0級運行事件」,但未造成放射性釋放,未對人員和環境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據陸媒澎湃新聞,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也就是中國核工業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發出第一度電。經現場確認,機組各項技術指標都符合設計要求、狀態良好,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不過,香港01表示,中國生態環境部近日發布國家核安全局於本月初的通報指出,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10月27日執行蒸汽排放連鎖檢查調試試驗期間,主蒸汽管道壓力曾經出現震盪,觸發機組自動停止,「定性為一宗0級運行事件」。
通報說,事件期間,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反應堆(爐)正常「自動停堆」,安注系統動作符合設計要求,人員操作未見明顯重大異常。事件未造成放射性釋放,未對人員和環境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通報並指出,中國國家核安全局於11月9至13日派出專家赴福清核電廠現場,對事件展開獨立調查,要求福清核電廠對所轄機組二迴路主蒸汽管道疏水管線相關設備的可靠性展開研究,採取必要監測措施等。
據表示,所謂「自動停堆」是指核電廠運行時發生設計規定的異常情況時,會觸發保護系統動作導致控制棒下落使反應堆停運。
陸媒稍早前報導,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研發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設計壽命60年,反應堆採用177堆芯設計,堆芯採用18個月換料,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
福清核電站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的縣級市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岐尾山。規劃裝機容量為6台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1至4號機採用中核集團的CPR-1000反應爐,5號機和6號機使用華龍一號(原稱ACP-1000)反應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