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有幾個不同概念:普篩、入(出)境普篩、統計抽樣篩
1. 普篩:2300萬人。根本無效益,很花錢。即便普篩,防疫上也要加上14天隔離。
2. 入境普篩:以目前入境人數(千人/天),應該可以做到,相對於疫情風險的經濟損失,應該不大。
前天談話節目提及,出境普篩有個好處,就是當外國說我們有時,我們不會手上無證據,只能任憑人家打。無論出境或入境普篩,要當事人付錢(或付一半)不就OK了?
3. 統計抽樣篩:以樣本(2300人、1萬人、2萬人)來理解台灣社會的疫情狀況,作為秋冬可能的疫情,可預先做準備。
我完全支持2與3,完全反對1。
但是彰化的所謂「精準篩選」,顯然不是「統計抽樣」,而是醫師對於「誰是高風險者」的判斷,所以做出來的結果,沒有統計學的意義,頂多是第二層把關。意思是:以「入境旅遊史+醫師高風險判斷」得出的1/1400,不代表彰縣人口約130萬,有約930人感染。(但這與陳建仁的最後一段不合哪:在入境旅客的抗原篩檢策略上,如果盛行率相當低而特異度無法提升到非常高的情況下,進行普篩而非精篩,也需要注意假陽性的問題!)
《失真的調查:從假陽性個案談起》 陳建仁20200820
最近,彰化縣展開了COVID-19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以瞭解縣民感染COVID-19的盛行率。該調查採集受檢個案的血液檢體,進行COVID-19抗體的檢驗,判定每名個案是否陽性,來估計彰化縣民的抗體陽性盛行率。但是,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正確性,決定於
(1)檢驗方法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2)檢驗抗體陽性的盛行率,
(3)受檢個案的代表性。
檢驗方法的敏感度(sensitivity)是指真正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
特異度(specificity)是指真正沒有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
假陽性率是指真正沒有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也就是1-specificity。
假陰性率是指真正得到感染的人,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也就是1-sensitivity。
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所得到的檢測陽性盛行率,受到真正陽性率的高低,以及敏感度和特異度的高低的影響。一般而言,敏感度越低、特異度越低、盛行率越低,調查估計出來的檢測盛行率也越嚴重失真!
我們舉例檢測五萬人的調查來看,如表1所示,如果敏感度和特異度都是99%,在每萬人盛行率分別是1,10,100的三種狀況下,真正感染人數分別是5,50,500人;真正未感染人數分別是49995,49950,49500人。由於敏感度是99%,所以在三種狀況下,真正感染檢測呈陽性人數分別是5,50,495人。由於特異度是99%,也就是真正未感染的人會有1%呈假陽性,所以在三種狀況下,假陽性人數分別是500,500,495人。因此,利用陽性人數(無法分辨真假)來估計三種狀況下每萬人檢測盛行率,分別是 101,110,198。也就是說,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g欄)竟高達到101倍,11倍,2倍。換句話說,盛行率越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另外,如表2所示,如果真正盛行率是千分之1,敏感度是99%,在檢驗特異度分別是90%,99%,99.9%的三種狀況下,檢測真陽性人數都是50人;但是檢測假陽性人數分別是4995,500,50人。因此這三種狀況下的每萬人檢測盛行率,分別1009,110,20換句話說,檢測盛行率高估倍數也高達到101,11倍,2倍。換句話說,特異度越低,錯誤高估盛行率的失真現象越嚴重!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盛行率調查研究的特異度越低或真正盛行率越低,檢測盛行率也就越容易被高估,也越會失真!雖然研究者可以利用敏感度和特異度來進行調整,推算出真正盛行率[真正盛行率=(檢測盛行率+特異度-1)/(敏感度+特異度-1)]!但是,除非利用更特異的方法再做確認,否則調查者必須告訴每個陽性個案,他真正感染的機率只有50%,10%或1%!
同樣的,在入境旅客的抗原篩檢策略上,如果盛行率相當低而特異度無法提升到非常高的情況下,進行普篩而非精篩,也需要注意假陽性的問題!
彰化縣這位青年,已經不能列為「無症狀」。
回覆刪除被採檢前2天有咳嗽。
a)沒人在意台灣自己茶壺內的風暴,有沒有具有國際標準的可信賴報告,資訊有沒有公開透明,狀況是不是還在綠區而不是往紅區,政策有沒有一致性,會不會干擾對外事務,比較是評估後防疫時代合作的指標,
回覆刪除b)每個國家國民和地區文化對安全感的概念與感受程度不同,在相對穩定的局面下,如何用可信的科學數據減輕人民的精神壓力,減少心理層面對社會正常活動的影響,避免出於各種動機的資訊操弄,降低出於恐懼總合帶來的成本,確保國防事務的推動不受恐慌民心的阻礙,同樣也是政策考量的一部分
c)篩檢要到什麼程度才讓人民安心,不宜完全依據防疫專家的專業看法,除了必要的防疫措施門檻,往上整體人力和財政的投入量是政治判斷,需要具有領導能力的政治人物做出符合民情的政治決定,不該由衛生和公共服務部門的主管指揮所有層面的事務,政治家更不適合以防疫專家小組討論的結論作為所有防疫政策的藉口或擋箭牌,自己的政策要綜合判斷與承擔
d)以篩檢行政事務來說,當前的內部政治紛擾已造成民心受到對政策不信任的衝擊,而台灣是已開發國家,預備金等財政負擔能力相當足夠,應該立即採取為期一個月的全面性入境及出境普篩,所有出入境人員一體適用
對於入境人員篩檢,以事先自行負擔為原則,對無症狀人員,不公布也不告知各別篩檢結果,不作為放寬活動標準依據,14天隔離期也不改變,隔離期14日期滿,再次統一派員至隔離點採檢,費用則由公共資金支付,加以隨機全境範圍隔離滿10日即抽樣篩檢,檢視病毒傳染力的實證數據
而對少數商務人員隔離期的調整,不該因此減少採檢次數和隔離設施標準,自我健康管理並非有效防疫,商務人員適用的會議場所和防護標準需要特別設計,台灣幅員狹小,經防疫認證的商務會議和訓練中心可以作為後期逐步解封的配套設施
依據事先公告的同樣採檢方式,判讀方法,與設備及隔離防護標準,一個月的整體數據可作為可昭公信的後續政策依據,那些國家地區視為紅區,需要繼續留在入境人員全面普篩名單,考量集中設施監管隔離,那些放入入境常態抽樣篩檢名單,防疫旅館為主的隔離方式,那些視為黃區只採取隔離與非常態抽驗,獨立空間的居家隔離為主,那些是綠區只作標準居家隔離,爭取以科學數據作基礎簽訂旅遊協議
那些是特別軍事與外交政治考量,有高度人員往來,常隱匿疫情,可能發動生化武器攻擊的國家地區,則不論現階段數據如何,持續抽驗或普篩,不能放入綠區名單,並監控從該國來的中轉人員
如此一個月之後,各種防疫作為都是必要的財政支出,增加篩檢的成本也不會有浪費的爭議,至於為期一個月裡過度提高篩檢範圍的部分,則顯然是民主政治的必然成本,政策本就隨情勢推移,絕對正確和絕對錯誤的專家權威都像極了愛情,看似正確到天長地久沒有時盡,卻可能為人民帶來此恨綿綿無絕期的影響
爾後全部大數據全面視覺化流程公布在政府網站上,整合入旅遊人潮熱點等警示,可在戰爭風險中穩定民心儘速擺脫無謂紛争和派閥心結
e)接下來秋冬恐有第二階段疫情,也恐有再次撤僑的可能,隨著疫情影響經濟,部分國家情勢可能演變為疫情加動亂,而回顧"小明們"事件,說明台灣行政指揮體系紊亂,防疫指揮官員不該決定與說明外交或人員入境政策,大陸事務會議也不該負責防疫標準,只有總理或總統應當領導整合決策,規劃撤僑物資與能力,並且第一時間公布明確的疫區撤僑資格排序,每次的即時位置數量和申請,少數例外人員的判別標準,維持法律與秩序的機制
例如,非公民的部分以與台灣公民居民或土地連結深度作為標準,非公務公民以貢獻和年紀作標準,包括服役時間長短,服務於醫療照護體系的年資,教會身份的永久居民,國防專案相關研發人員等等
又如,公民配偶未成年子女又可分公民雙親與父母一方為公民,未成年子女國籍不同也可視國別和當次隔離設施數量,依年齡不同排序等等,非本國籍的未成年子女與本國籍家人的團聚,也是本國籍公民的基本人權,配偶的部分,則簽證和安全審查不宜放鬆,若各資格排序相同,位置仍不足則抽籤
事先公布,事先檢討排序標準,事發時就能堅持拒絕關說,台灣這麼小的範圍,口水政治顯然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