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縛雞之見】
醫師的立場多與廠商的生意經相同。
政府看到健保收支不平衡嚴重,所以要介入定價。
沒有簡單的答案,所以也不要相信簡單的口號。
楊志良挺醫材自付差額上限 前健保官員訂價看法各不同 自由 20200611
衛福部健保署公告8類、352項自付差額醫材訂出天花板價格,引發各界質疑,但前衛生署長楊志良認為健保署政策合理,其他前健保局官員有人主張資訊透明良好,有人建議訂價要更細緻,不要齊頭式,但也有人提醒要解決醫師診察費的問題。
前健保局總經理、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鄭守夏表示,自己沒有看過健保署的計畫,而放任自由市場,可以訂非常高的價格,民眾花很多錢,會成為冤大頭,但看到狀況不好,政府介入,訂價變便宜,原本價格更低,可能反而拉高價格,能賺何必不賺,如何規範又保有自由競爭,其實是兩難。
鄭守夏指出,有沒有更細緻的作法可以再討論,例如是否分區訂價,畢竟不同縣市的成本不同、消費能力不同,還有要不要把人分類等,不能只是說大原則,自由市場不好就介入,但介入太粗糙仍不會有效,甚至是超額的賺,就可能更不公平。
鄭守夏強調,像是有些醫材在美國賣很貴,但台灣所得只有人家1/3,因此價格也便宜,台北到台東是否也有這個問題要考慮,自由市場就不用訂,因為業者自己就會降價,只是一旦政府要管,可能是兩面刃,切了這邊、那邊漲更快,沒有簡單的答案。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則認為,健保署的政策、訂出自付差額醫材上限是合理的,因為健保的觀念就是要讓每個人可以得到。
前健保局總經理劉見祥也認為,健保署應該不是隨便訂價,資訊本來就是越透明越好。
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則指出,健保署政策是正確方向,但目前健保給付醫師診察費僅約區區新台幣約200元,如今為了保護民眾,訂定自付差額醫材收費上限,又會影響醫界增加收入來源、醫界當然跳腳,因此應該要正視診察費過低的問題。
自付健保差額,關健保收支不平衡何事?黃安問題那種有共識不解決,弄這個?
回覆刪除黃安沒有違法,你有任何合法手段可以阻止他不納入健保?不要老搞義和團韓粉哪些招數,
刪除黃安「沒有違法」,是因為法律「不合理」。
刪除.
黃安的症狀就跟一堆海外台灣人時間到固定回台整修一樣。「沒有違法」,是因為法律「不合理」。
刪除火海合雙魚與健保醫材自付額上限
回覆刪除https://blog.xuite.net/bobchen7/wretch/589183477
●●●●●●●●●
台灣健保說到底,就是一個超大的國家級醫療消費平台,跟Youtube、臉書、亞馬遜差不多。所以能夠進入健保市場,對醫療用品公司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收益保證,只要再去各大醫院建立推薦銷售管道就好。
那麼健保對醫材來說,又是甚麼呢?就是補助差額,健保會依照大眾醫療需求,依照病症數提供不同額度的補助,能夠獲得補助,就會提供非常大的銷售優勢。
這點就像政府要補貼電車還是油車的差別,補助電車,電車就賣得好,補助油車,油車就賣得好。當然此時就會有政治角力,政府想發展電車,促進產業,自然補助量少高價的電車。但這次疫情爆發、產業蕭條,政府要紓困商家維持就業率,自然補助量多低價的油車,讓他們能度過難關。
回到設定健保醫材自付額上限來說,就是我規定這些醫材可以列入補貼,但補貼後的自付額有一個上限,以此來激勵醫材廠商願意降價,好進入健保補助的大市場。
健保署這次設定上限,讓八成的醫材廠商面臨選擇,是要降低售價好進入健保市場,還是跳脫直接全額自付?換句話說,這就是一個消費市場的調整。如果政策不變,高價醫材會走向全額自費、或者離開直營台灣市場,改走小量代理商路線。中價位醫材必然降價,好進入健保補助市場,並且接收高價醫材離開後的需求。
醫生擔憂最新醫材因此無法生存,讓台灣人無法享受最新的醫療。這點也沒錯,但如果健保署沒有要特別發展哪一種醫材產業的話,以全民健保的設計來說,保障最多數人的就醫穩定,並且維持財務平衡,不必然要去補助最新、最昂貴的醫材。因為中低價位的醫材,才是醫療用品公司的大單,新技術開發之後,必然得經過一段時間的量產、普及,才會進入大眾市場,大公司如果沒有一直研發新技術,就可能在市場競爭中落後。台灣健保必須擔負多少醫療發展的比例,是可以不斷調整與討論的議題,而不是不可動搖的堅持。
這樣比較下來,就很像iPhone跟安卓的差別,你讓更貴的蘋果進入健保補助體系,很多人會去買有補助的iPhone而不買安卓,但如果你限制補助自費額上限,那除非蘋果出平價版iPhone,不然市場就會被有很多平價機種的安卓通通搶走。而降低的價格,必然讓這條產業線的相關從業人員利益受損,這也是為何站在第一線的醫生的反彈最大。
最後,這種議題討論,真正的焦點應該是,要設定多少的自費額上限?砍到八成就會強烈分成兩種選擇,離開還是降價留下。醫生是整個消費體系的當事者,當然希望有更多選擇,也維持自己的技術與利益,畢竟能與最新醫藥界發展保持接觸與學習運用,是往醫界頂尖發展的很大助力,就像柯文哲靠使用葉克膜闖出名號一樣。而健保署是體制的經營者,有選票政策壓力,當然希望以市場誘因換取最大利益,好讓體制繼續維持下去。
幾種未來的可能,減少調降自費額上限,變成影響五成、三成、一成。五成的話,大概就維持退出留下兩種模式。影響三成就有點猶豫了,降價留下的誘因大增。一成就可能相反,因為這通常是最貴、最新的技術,對病患來說有更大誘因去選擇全額自費使用,所以既不會降價,又會讓高價醫材離開健保補助市場。至於最後會選擇哪一種方案,就看各方的政治角力,以及健保署的政策目標了。
PS1:用買房買車來比喻調降自費額上限,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政府沒有全面性的補助你買房、買車,只有全都補助的,政府才需考慮發放條件,來達成政策目的。前面講油車、電車的案例也是如此,政府就設定一定年限的舊車汰換、加裝ABS,才有資格領取補助。
PS2:設定自費額上限後,誰會大賺錢?設定被影響八成的,價格在五成以下的產品因為市場變大,降價進入健保可能大賺,以量補足降價損失的差額。設定五成,價位在三~五成的可能會降價,但因為數量開始減少,降價的動力就沒有那麼強烈。設定三成、一成,這些都是高單價位置,本來數量就不多,基本上沒有以量制價的誘因,也是醫界最擔心有需求卻因為無補助不進入健保,而被犧牲的區塊。
至於有人說高價都走了,低價的也會調漲來搶市場,這點就違反市場原則了。因為中價位會比低價位更有技術優勢,只要降價與銷售量上獲得平衡,反而是中價位更容易以降價來獲得市場。低價位要漲價,那就得看大醫院接不接受囉,他們是最清楚醫材好壞差異的,就算能獲得利益,但因醫療品質降低而造成的糾紛,才是醫界最不想遇到的麻煩事。
我們的防疫,只打了半場的好球。但是又不缺這些背後放火的官員。
回覆刪除政府這麼愛訂價格上限,房價那麼貴,為什麼不訂價格上限?少用這些話術來騙大家繞圈圈。
靠北自費醫材上限事件中可能的受益者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64659818083857/permalink/267133537836485/
看到這個,差點笑到從椅子上跌下來~~~
回覆刪除姑且貼這裡。
驚!挨批淪為中共喉舌《美國之音》遭美CDC封殺
政策辯論是正常,但房價是自由市場,健保是嗎?拿房價類比健保就跟健保署一樣拿汽車在亂比喻,這些又何嘗不是話術。真自由市場的話,健保根本不應該存在。限制了健保給付的醫材上限,但並沒有限制完全自費醫材的上限。說穿了就是病患、醫院、醫材公司大家都不願意放棄健保給付這塊大餅而已。這情形在健保剛開辦時就發生過,根本沒有醫生敢不參加健保,最早不打算納入的中醫跟牙醫反彈最大。自由市場下,醫材品質若真那麼有競爭力,就算完全自費根本不怕沒有人買。白話點講就是偷國家的最好,反正自己根本不會痛。政府若真要解決醫療院所浮濫訂費的問題,可以訂健保給付上限,定醫材上限就免了,但要像銀行匯率一樣,直接網頁跟櫃台螢幕公開公布各家醫院品項品牌價目表。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願意當盤子的自己碰磁就不要怪政府公權力不介入。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