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10-01

施孝瑋/部訓高教機出廠航空工業進步?退步? NowNews 20190930


施孝瑋/部訓高教機出廠航空工業進步?退步?    NowNews 20190930
2019924日,就在924空戰61周年的紀念日這天,中科院與漢翔為貫徹蔡總統國機國造政見,由中科院研發、漢翔承製的XT-5(勇鷹機,或稱為Advanced Jet Trainer, AJT)部訓高教機原型機舉行出廠典禮。這架號稱有55%自製率的部訓高教機,其實代表著研發團隊化不可能為真、日以繼夜焚膏繼晷兩年多的努力的確不容抹滅,但象徵著台灣航空工業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從飛機的氣動力外型F-CK-1B原封不動的修改,大概很難讓人有「進步」之感吧。


IDF之父華錫鈞將軍,生前極力反對將F-CK-1經國戰機雙座型修改為部訓高教機,有諸多理由。為此筆者特別訪問有多種飛機試飛經驗的前空軍試飛官,分析F-CK-1B修改之部訓高教機可能問題。這位前試飛官首先解釋了F-CK-1B為何會進入「倒飛重失速」,且無法改出。操作F-CK-1B做一個筋斗,當飛機機頭朝上要準備倒飛時,如果駕駛桿沒有持續帶足夠G力誘導機頭朝下,在接近零G狀態時,原先的正攻角會迅速的變為負攻角,飛機即進入倒飛離控,如未能立即施加改正則會進入倒飛重失速;由於F-CK-1 進入倒飛重失速之後會變得非常穩定,不太會有俯仰的震盪發生,加上當時設計的「手動跨越水平尾」電門位置不容易被飛行員勾到,故要藉由增加機首的俯仰震盪將飛機「盪」出,在這型機是相當困難的,故唯一選擇只有跳傘。不過出廠典禮當天,漢翔試飛官表示,由於XT-5F-CK-1B相比是規模較大的「構型修改」,因此飛機的升力重心和飛機重心距離調近,會比較不容易進入倒飛重失速後無法改出;反過來說也還是會有進入倒飛重失速的可能,且無法改出的問題可能還是存在。

此外飛機後座沒有加高,會大幅增加後座教官掌握狀況的困難。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部訓高教機的後座,至少比前座高30公分。除了已知在前座學官能力不足時可以由後座操控外,部分飛行教官也指出在基礎空中對抗BFMACM,雙方往往在視距內進行纏鬥訓練,經驗不足的學官在進行科目時,往往無法同時兼顧座艙內外的情況,此時後座教官就可以發揮「多一雙眼」的優勢,幫助前座學官擁有更好的狀態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 SA),緊急時甚至可能避免空中互撞的發生,相同的在執行對地炸射訓練、超低空戰術拉升等科目,後座亦需要良好視野來指導學官尋找地面目標;後座視野不佳,會讓後座飛行員難以發揮部訓高教機應有的效益。

另外F-CK-1降落速度過高一直困擾空軍飛行員,原因就是F-CK-1的動力進場(powered approach)階段,當年飛控設計時並未達理想,於降落速度範圍經常發生抖動和不預期沉降,因此以縮小下滑攻角和提高進場速度(速度和過去RF-104G始安機一樣);而且下滑攻角僅8度,比一般下滑攻角11度要淺平,降落後由於速度大,導致降落速度和所需跑道長度,都遠大於起飛,也常因大速而煞爆輪胎。這一點漢翔試飛官指出也由於構改,雖然下滑角度保持8度,但是速度可以壓下來,大約比AT-3觸地速度快30浬。

這樣的落地速度憑良心說還是很快,目前空軍T-34C教練機觸地速度大約75浬、AT-3大約110浬,漢翔試飛官說目前XT-5的觸地速度是電腦模擬出來的,但電腦模擬會與實際誤差 20%~40%,實際試飛可能會再增加,所以還要待實際飛測驗證。

另外這次構改後,XT-5的確比F-CK-1B要豐腴一些。F-CK-1戰機空重6,492公斤(M-3464,600公斤),雙座機應該重一點,但是雙座機的機內燃油不到5,000磅。這次XT-5F-CK-1B的發動機後燃器、火神砲、雷達、作戰航電設備、戰機派龍架和相關饋線移除,並將飛機的翼型由超音速翼型更換為次音速翼型,並將機身稍微加大,這樣的努力讓飛機增加了一千多磅機載燃油的搭載量。但是這樣的內油量是否能讓T-5達到空軍當初無外載燃油要2.5小時續航力,可能也得要由試飛來驗證。此外為了將飛機減重以增加飛行時間,XT-5採用更多的複合材料組件。這樣一來的確可以減輕重量,但是複合材料的缺點就是,一旦損壞就要整組換新,鋁合金的優點是一旦有裂紋,若非結構件可以打止裂孔加上補強片補強,不見得需要更換。而且複材與鋁合金材料相較要測試複材的強度,因為複材本身的擴散係數(scatter factor)比鋁合金更廣,所以測試更難。複材的應用,因為飛機的推力無後燃器,重量減輕,因此Flutter共振係數會有所改變,也導致飛控的控制律要調整。所以,在測試方面將有相當的難度。部訓高教機未來在不成熟飛行員操作下,重降落機會會很高,所以未來T-5更換複才料件的機會應當不會少。

出廠典禮時漢翔總經理指出T-5的自製率達55%,是世界最高(據資料韓國T-5061%…..)但是筆者一位曾參與F-CK-1研發的系統工程師,並曾赴韓國KAI工作數年的朋友指出,T-5將後燃器、雷達、攻擊與作戰用航電、火神砲等高價裝備移除,自製率(國際通行計算標準是零附件價格)自然大幅提升。韓國航空工業現在可以自製戰機的飛控、任務電腦、雷達等高價值零附件,但是T-5出廠時展示的國內協力廠商產品,還是以精密機械加工組件為主。顯見「國機國造提升國內航太產業能量」,效益仍非常有限。

最後是軟體。漢翔指出高教機航電軟體有到100萬行,100萬行可知道需要多少軟體工程師?可知道要在實驗室測多久,才能出軟體實驗室?可知道軟體有缺陷率?如果缺陷率是million assembly-equivalent lines of code為單位,漢翔通過CMMI Level 2認證,缺陷數是900左右,韓國KAI 通過Level 5認證,缺陷數是120左右。用台灣最喜歡的大數據,簡單說就是我們的教練機軟體會出問題的是韓國T-507.5倍左右

此外崁入式訓練系統ETTS,已經是美國T-7教練機列為標配的配備,簡單的說AR擴增實境的訓練,在美國和M-346上都有,甚至是成熟能力。增加了ETTS的效益就像手機從僅具行動通訊進步到智慧手機一樣。但從T-5出廠典禮上,我們T-5的模擬訓練能量,還有很大很大的精進空間

至於T-5要外銷?國際上比你便宜、效益更佳與合乎軍機適航認證的產品比比皆是,而且這些部訓高教機都具有轉作輕型戰鬥/攻擊機的能力,例如M346FA已經在2017年底完成響尾蛇飛彈發射,但是看來沒有武掛(發射導引武器)T-5,要外銷是不可能吧

我還是要向參與T-5研發的人員致敬,他們做到了世界航空工業的奇蹟,這是真的。因為以美國空軍的標準,研發一架教練機大約需要5-7年的時間,中科院與漢翔2年內做出來,真的是達成「不可能的任務」。但是我們的航空工業能量顯然並沒有因這個案子有大幅進步,這些是風光出廠典禮後面,你不會知道的事實。

借用前空軍試飛官的觀點:用一架不適合的飛機作為部訓高教機,是負向訓練。的確這次部訓高教機出廠後,很多網友認為:國機國造可以提升戰機研發能量,今天不做永遠不會有進步。 的確沒錯,但是,如果未來因為這架飛機的不合適,造成生命的殞落,而採用國外成熟技術產品卻不會有如此的情況下,這是一件對的事情嗎?
作者:施孝瑋/軍情與航空網站主編

10 則留言:

  1. 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你不給漢翔培養研發人才的機會、預算跟時間,又要他們馬上生出現在世界主流的高教機,這種要求世界上沒人可以達成,看看印度的光輝戰機就知道了。

    買M-346,等於放棄自製戰機,因為整體設計能力通通沒有練兵的機會,只能繼續買F-16。生產不用去考慮設計能力,就跟40年前生產F-5E一樣,比升級F-16V還簡單。

    你有想過為何韓國要挖台灣設計IDF的工程師去參與T-50開發?因為他們有設計經驗,可以幫韓國節省工夫。如果只是生產製造,設計的人都在義大利,台灣這方面不用花心思去想,就不會有機會實作。

    T-5就算不是現在高教機的水準,也是T-38的進化版,是目前台灣手上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獲得高教機,又能累積次世代戰機研發能力的機會。如果去開發AT-3X,整個機體內裝也都要重做,那為何不整個重新開發新的?因為時間不夠啊,以台灣有限的資源,只能作最大效益的選擇。

    蔡英文政府對國防的目的與手段,掌握的比馬英九任內好。馬英九搞ECFA、服貿、貨貿,全面跟中國合作,如果現在是朱立倫、或柱柱姐當總統,跟義大利合製M346,然後中美貿易戰爆發。中國要嘛施壓義大利,不跟台灣合作來反制美國,不然就是台灣已經跟香港特首政府一樣,已被美國當成中國的一部分,一起進行貿易戰。台商不會回流,產業沒有機會,台灣跟著中國一起被美國封殺,IDS、M1跟新F-16V通通沒機會。

    回覆刪除
    回覆
    1. T-5在兩年半的時間內從政策拍板到原型機出廠,這個時間幾乎是全世界最快,不認為這種"全世界最快"的事會發生在台灣。
      T-5是不是最短時間或可以獲得的高教機?很明顯不是,M-346也好、T-50也罷,這些飛機已經是相對成熟的設計,台灣只要需要,都可以在最短時間內開始進行組裝;至於T-5能不能累積次世代戰機研發能力?我想這也是誇大了,兩年半的時間從設計到原型機工程,光是要跑完就很難了,不可能去進行什麼重要的研發,T-5頂多就是讓漢翔有一個全案管理能力的演練機會,這機會也是很可貴。
      至於文中作者所提那些技術性上的問題,就留給時間讓當權者回答吧

      By Galant

      刪除
    2. 如果考量政治因素,M346是最可能步上拉法業後塵的軍購案。與其說T-5是最快獲得,應該是說他是從IDF翔展案累積能量的展現,要對比M346,不如去對比T-38。美軍T38從F-4幽靈機時代用到F-35,期間沒有使用過其他高級噴射教練機,對比英國、法國、AT-3等,美國空軍的認證又是甚麼?

      刪除
  2. 施是球型雜誌出身,而以該雜誌社的立場,早就可以歸類在統派那一堆,看他談到跟64有關的事情時,就會自我審查,絕對是共產黨愛的那種菜.
    差別是施不是那種統促黨或新黨主張立即投降接受一國一制,他是那種"現狀後統一,不排除PRC"的立場.
    施在空軍和陸軍的了解都有很高的水準,但海軍方面似乎就有些問題,上次他講神通號的影片我有留言修理.

    無論是尖型還球型現在立場都往共產黨靠攏了,跟他們有關的許多18%軍人影響了政治立場的可能性也很大.

    後起的軍事連線和兵器戰術目前還堅持的住"中華民國正統"的立場,但絕對不是支持台派或支持獨派.

    台派在軍事媒體方面目前還是散兵遊勇的方式,依賴網路討論,並沒有養出以"台灣為主體"思考的軍事媒體
    所以統派常常在嘲笑獨派根本沒有建構出軍事安全方面的論述,只想事事靠美日.
    (統派當然更沒什麼好論述,主張投降還建什麼軍? 然而,他們有尖球兩個軍媒,而且絕口不提統派的事,無論是立即投降和是現狀統一)

    小英任內的國防我很認同,不單單是美國願意出售新的F16V和M1戰車,而是鼓勵軍方提出他們希望的下一代建軍計劃.

    漢翔的研發能量在IDF專案後閒置了20年(中間只有IDF-MLU, 翔升案), 下一代部訓高教機案是重新恢復研發能力的第一步,不走這一步什麼研發能量都別想再重新建立,這份研發能力以後對於加入國際航空產業鍊或加入研發,或是再擴大研發新的機型或改良,都會有直接的幫助(可惜錯過了F35的機會了,但這份能量如果能持續發展,20年後拼加入F35 MLU研發)

    我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陸軍官兵近幾年來的照片? 現在防彈衣擋彈板,護膝護肘都成了"打野外/下基地/實彈射擊"的標準配備,你要穿著操完整個演習,每個志願入伍都要像打電動的玩家一樣,挑選自己適用的裝備和行頭,我認為現在的陸軍官兵裝備比我們以前義務役的時候更重了,以一般的步兵來說,雖然T91比T65/T57要輕,可是光加上瞄具就把省下的重量裝回去了,還不算防護裝備和自選個人裝具都是新增加的重量,很多老軍盲卻整天嘴以前踢正步閱兵叫"比較會打"......嗯,照他們的標準,美英法俄應該都不會打仗了.

    F16V的引進我一直認為是要接手即將全部退伍的F5E/F,缺乏雙座機的問題所以需要新式高教部訓機的缺口補充,至於幻象2000的退伍時間,可能就看會不會引進F35來決定了.

    海軍下一代主戰船艦也將會全部國造化,中科院和海軍的軍備部門這幾年來應該很忙,畢竟連VLS和戰系都要自己來,這工程不會比中科院+漢翔研發新飛機要輕鬆到那裡去.
    要外購的話,容易買的也只有伯克級(或日韓造的神盾艦?),或是再等20年等船艦退役時爭取熱艦移交的軍購,但這種以拖待變的方法,對岸可不會因為我們等待軍購就跟著放"海軍假期".(1922-1936之間五大海軍強國緩下軍艦競賽的時期,稱為海軍假期)
    美國也在煩惱如何維持兩間萬噸級軍用造船廠的製造能力(航母已經只剩一家在造了) DDG1000級案子,得標的船廠一艘船都沒造,3艘都給落敗的船廠造,就是擔心落敗方船廠沒單子倒掉........

    順便說一下,如果是朱或柱當"先生或小姐"(他們兩個跟對岸講話時敢自稱總統嗎?),什麼建軍方案大概都會暫緩了,搞不好早就放PLA官兵過來"交流"了.
    就跟馬先生的時代一樣,新的計畫只有少數得以繼續進行,有給馬先生參加成軍典禮的幾乎都是扁維拉時代就在跑的軍購案.
    其他的都被丟進冰箱裡(如陸軍的M1戰車)或取消(如鐽震案想買法國疾風式),還留下慶富案這個爛鍋給小英背.
    喔,我好像還忘了提,小英帶領的軍方每年進行的實彈射擊訓練比馬先生時代要更頻繁,使用的彈藥似乎也更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覺得思想審查就不必要了,什麼統派獨派台派,作者文章中基本上都還是討論技術規格。
      撇開其他事情不談,T-5確實給漢翔、中科院一個全案管理能力的練兵機會,這點大家都給予肯定,這對於後續的很多計畫也一定會有正面幫助。
      F-16 Block 70的引進和F-5E很明顯沒有關係,新F-16成軍後是全國最先進最厲害的戰機,F-5E現在只剩部訓機功能,是飛官訓練的跳板,怎麼可能是用F-16取代F-5?幻象2000部分相信在Block 70達到FOC以後應該就會除役了。

      至於國艦國造,全部國造化擔心的問題只有技術還跟不上來,依照台灣目前的水平,作戰艦這塊或許造到巡防艦還沒有問題,要上到驅逐艦,或是所謂的"神盾",很明顯還需要繳學費練功,就只能期待美國哪天真的願意賣柏克給臺灣了...

      每個總統時期軍購基本上都買了不少,這些維基百科上面都有列表,軍購談判是持續性的,不需要特別去說"哪個總統"買比較多,或是"誰任內買的都是前任談好的"。

      至於留下慶富案這個爛鍋給小英背,您真的有在追慶富案嗎...這個案子最源頭發生時間在2016以前,這是事實,但2016以後仍然有再繼續發生,這也是事實。

      我也很好奇去年5月跑掉的陳偉志現在人到底在哪裡

      By Galant

      刪除
    2. 什麼叫思想審查? 我看過他的影片,從言行中解讀他的政治認同和傾向,這樣算審查? 而且我只是狗吠火車之流,不是警總或廣電總局,能審查他什麼?
      施在軍事議題的專業,就像義大利市長在醫學上的專業一樣,都是沒什麼能挑剔的; 但他們對於牽涉到政治的問題"都會"自我審查,難道是我跟他們說"不准講64","不准講反送中","不准講習維尼/習包子"?

      "F-16 Block 70的引進和F-5E很明顯沒有關係"
      F5的機齡又比幻象多了十幾年,空軍最早提出F16C/D的案子時就是以代替F5為目標.
      如果照你這樣說來看,高教部訓機的入役搞不好比F16V還慢,變成F5退役的時間反而比機齡低很多的幻象還要晚.

      因此F5的"戰鬥勤務"用F16V取代,是大大升級,但"部訓勤務"的空窗就是新式部訓機的案子,雖然"使用方向"一拆為二會帶來爭議
      但漢翔的服務和效率,維持IDF持續有良好的出勤能力,對部訓機來說是升級也是效率提升.

      軍購談判是持續性的,可是馬先生時代他真的有持續嗎? 是,馬先生有"能夠充分授權下屬做事"的名聲,但這也代表做為上司,他的能力是很令人疑慮的. 至少,他還允許國防部長為首的軍方將領們, 能繼續原本的計劃和案件
      但軍購談判的部份,因為馬先生的親中,談判沒因此進入擱置期嗎?

      慶富案跟光六,沱江一樣都是海軍先前對下一代兵力的規劃.
      然而慶富陳家的脫產,掏空和逃亡,應該早就計劃好了. 至於負責的問題,難道是"藍綠各打一巴掌,票投kmt"這樣負責?

      刪除
    3. 我們學習「就事論事」,不要「因人廢言」,這樣才能在廣納觀點下,逐漸成長。

      我並非專家,但一項先進武器的研發或採購,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是著重點的不同,不能說絕對好、絕對壞。
      我們應該學習多元因素兼顧的視點:這點好、那點不好,這點省時間、那點省經費、這點可培養技術等等。

      最後所做的任何單一決策,必然是「取了A也捨了B」的妥協。

      因此,如施孝瑋論點所提及的,後座應該高30公分、研發時間有點短所以只能用舊的技術或構型,降落速度、空氣動力學、短期使用,人員顧慮等,的確都存在。

      轉載施孝瑋文章,不代表勇鷹是零分、M346是100分。
      只是,提供讀者一些參考資訊。

      有效討論的基礎,在允許多元觀點呈現。
      這是我們接受過戒嚴教育,以及是非題、選擇題考試的台灣人所欠缺,所應該補強的心理素質。

      這也是我們與中國人,心理素質不一樣的關鍵。

      刪除
  3. 讚成 雙魚版主下列描述:

    有效討論的基礎,在允許多元觀點呈現。
    這是我們接受過戒嚴教育,以及是非題、選擇題考試的台灣人所欠缺,所應該補強的心理素質。

    這也是我們與中國人,心理素質不一樣的關鍵。

    內行人.....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是一種「違背文化習性」的內心聖戰,大家要一起努力去克服「習慣性的獨斷」
      並要學習「在證據面前低頭」。

      刪除
    2. 假裝的證據,就可能產生誤導,南方澳斷橋也是如此。

      台灣軍事評論界最大的問題是,黨國培養出來的習慣,背景比證據重要,如果不仔細觀察評論者言論中前後矛盾的立論,就採用前後看來都正確的證據,就會以為是對的。但事實上,同時引用互相抵銷的證據,那最後的結論絕對是有問題的。

      這點在討論軍售價格高低、軍購的戰術戰略使用,都會產生因為你的目的,而得到看似正確的結論。

      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