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06-07

駛向2020的「民主雲霄飛車」? 自由 20190607


Comment
這篇社論提及幾項觀察,包括「新的競爭狀態」「國民黨的社會支持基礎是否隱然有變」、「做好做滿的倫理,已非不可侵犯」、「黨內的權力途徑打破成規」、「頭家優先的深化vs.怯於改革且流於民粹」等,無異於階段性總結這6年來的台灣政治動態—一種還找不到方向的大調整中。

The Liberty Times mentioned some observations in the Editorial: the possible voters shift of KMT; the term does not limit any politicos; the party power pace is no more the same as past; the possibility of populism when the voters positively express their displeasure quick; etc., which denoted the political shift for the last 6 years, starting from the Sunflower Movement in 2013.

不只台灣,全世界都在進行大調整中。既然是大調整,就會是10-20年,沒有明確主軸的的過渡期。時間約略從2008年起。
The entire world is facing the mega-shift, since 2008.  It will be a long transition for a decade or two without clear orientation.

現在,我們大概可以確定,韓國瑜是北京屬意的人。但是,為何北京要屬意他?進一步問:事先屬意他,所以他崛起?或是看他崛起,所以押寶?因果次序該如何理解?
Now we Taiwanese could be sure that Mayor Han is the one who Beijing likes most.  The next question is why?  Did Beijing bet on Han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n Han rises consequently.  Or, it is the opposite story.  How do we understand the consequence?

那,郭呢?因為其資產絕大多數在中國,他會是韓國瑜的雙生備胎?還是自走砲?看郭「有守有節」的步驟,不由得欽佩其幕僚(或公關公司)的操盤與即時反應。
Does Beijing support Terry Gou, the second horse of KMT, since most of his valuable assets are in China?  Will he be a part of the pair with Han.  Being a billionaire, Gou’s staffs, maybe the capable PR companies, are doing a great job.


駛向2020的「民主雲霄飛車」?      自由 20190607
民進黨初選,八日將進行電視政見會,十日起執行三方對比式民調。而王金平昨日與國民黨提名協調五人小組會面後宣布退出「奇奇怪怪的初選」,但未正面回應會不會選到底。二○二○大選,目前選情渾沌不明。不過,稍加分析目前浮上檯面的競爭者,以及這種新的競爭狀態的政治動能,或可管窺台灣未來的政治輪廓。

目前浮現的各方人選,除了柯文哲、郭台銘,其餘都當過立委。而王金平、郭台銘沒有行政部門經驗,韓國瑜也剛上任高雄市長。朱立倫、賴清德、柯文哲擁有至少一任地方首長經驗,韓國瑜則剛結束第一次總質詢。前幾任民選總統,李登輝擔任過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副總統,陳水扁擔任過立委、台北市長,馬英九擔任過研考會主委、陸委會副主委、法務部長、政務委員、台北市長。相形之下,蔡英文首開沒有地方首長經歷之例,三年來的利弊得失見仁見智

國民黨目前初選的聲勢,行政經驗較少的韓國瑜,以及缺乏公職背景的郭台銘,反而高於政海浮沉的朱立倫、王金平,國民黨的社會支持基礎是否隱然有變,還有待初選結果來檢驗,但經過馬英九執政八年,國民黨的權貴階層形象大不如昔,恐非短時間內所能挽回。「庶民總統」一詞,出現在韓國瑜的造勢場合,凸顯了該黨上層與基層的矛盾。往好的方面來看,這也許是黨內民主的曙光。往壞的方面來看,黨內的權力途徑打破成規,也可能影響該黨長期給予選民與國際社會的穩定感

以往,台灣的民選總統,慣例連選連任,尋求衛冕很少面臨內部有力挑戰。這次,民進黨內,賴清德挑戰蔡英文,雙方陣營激烈駁火。不論初選結果如何,對主要政黨可能都會產生漣漪。如果第一任的表現,未能獲得社會多數肯定,且期中選舉表現欠佳,連自己陣營內部都會不甘雌伏。果真如此,台灣以選舉為主軸的政治節奏,可能會比過去加速反應民意,執政者必須戒慎恐懼,施政作為緊貼民意。此一發展,自是頭家優先的深化,但是否會讓執政者怯於改革且流於民粹,值得觀察。

而國民黨黨內初選,如果是韓國瑜、郭台銘等非典型人物拔籌,朱立倫、王金平等體制中人無力回天,則面臨轉型正義、追討黨產的該黨,新陳代謝的深度廣度,恐怕不會僅限於二○二○一役而已。若中國屬意者當選,勢必會更無忌憚大舉介入台灣民主。至於,蔡英文受到黨內挑戰,韓國瑜被推上前線,意味著「做好做滿」的倫理,已非不可侵犯。更何況,還有一位不受政黨拘束的柯文哲,一直在動搖台灣政黨政治的成規,不斷攻掠藍綠之間的灰色地帶。凡此,會對台灣的政黨政治、政黨內部秩序產生何種衝擊,對台灣的民主帶來什麼新秩序,以及國際政治如何重新定位台灣,都深具挑戰。

國民兩黨,政黨輪替多次,各有一本難念的經。蔡賴兩人,都不是威權轉型到民主,抗爭激烈期間的魅力型領導人物。韓郭兩人,至少比起王朱兩人,則更加凸顯其對威權時代政治秩序與價值觀的依戀。初步來看,蔡賴兩人,比較無法像李登輝、陳水扁那樣,召喚出進步力量的高昂熱情;反倒是,韓郭兩人,民主時代大發格格不入的過時論調,往往激發當年對政治冷漠者時空遠離之後的懷舊情緒。尤其是,經過台灣媒體的渲染與包裝,中國當前的經濟「崛起」,以及政治社會「穩定」,導致台灣一些對民主效能失望者,情不自禁隨「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民主不能當飯吃」而起舞。

國民兩黨的初選拔河,柯文哲的奇幻之旅,正在改變台灣的民主風向,增加未來的不確定性。台灣的民主,被國際譽為成功的故事,但這個故事的開展仍存有風險,去年一一二四便是警訊。二○一六到二○一八的巨幅震盪,顯示台灣的社會力進行著板塊重組。如果國人的政治行為更加躁動,集體坐上「民主雲霄飛車」,將來台灣的政治劇場可能會出現更多驚嘆號。屆時,二三五○萬人的主人意識、公民自覺,將是台灣民主何去何從的關鍵,而包括美國、中國的對台戰略也難免要重新評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