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9-03-02

改名「國防軍」會斷黃埔魂?國軍塑身計畫恐引發軍官大退潮 風傳媒20190301


 Comment
There are some military forces in the name of what we translated as 國防軍. 
They are at least:

the Israel Defense Forces, which participated in joint military planning and combined exercises, and have collaborated on military research and weapons development with the US in 1983;
the Bundeswehr, or the unified armed forces of Germany and their civil administration and procurement authorities, a member of NATO;
the Defence Forces of Ireland, a partner to and have a close relation with NATO, but not a full member of it. 
So w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me?  The point is the loyalty and the values that fight for.
我們翻譯為「國防軍」的有一些軍隊。
它們至少是:
以色列國防軍,它參加了聯合軍事規劃和聯合演習,並於1983年與美國合作進行軍事研究和武器研發;
聯邦國防軍,或德國統一武裝部隊及其民政管理和採購當局,它是北約正式成員;
愛爾蘭國防軍,是北約的伙伴,與北約有著密切的關係,但並非其正式成員。

那個名字有什麼意義呢? 重點是忠誠和爭取的價值觀。

改名「國防軍」會斷黃埔魂?國軍塑身計畫恐引發軍官大退潮    風傳媒20190301
軍高階將領不想成為觸動兵力精減的「全軍公敵」,但國防部已定二年轉型,展開總兵力檢討初步討論作業,待新選出的總統拍板定案。未來會端出曾遭塵封的「勇固案」,還是更為激烈的「國防軍」,值得高度關注。

聯戰轉型去年已有脈絡可循
國軍歷經「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三階段大裁員。軍人年改在二一八年七月一日上路,去年底最大服役年限延長兩年,明年底剛好屆滿兩年。加上可達九%編現比,如啟動「塑身計畫」與「員額控管」,將面臨一波軍官大退潮。
先回顧一四年八月,總統蔡英文當時以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身分,發表《國防政策藍皮書》第六號報告,列出八項軍務革新,其中第五項主張:全面檢討戰略……確認效益與需求後,「再行推動勇固案」。
勇固案看似首選,只是當初討論時,小英是基於尊重軍事專業立場,同意先行納入保留彈性,但也提及要在她當選十個月後,視募兵成效再行檢討。
不過,目前已傳出國防軍的呼聲。這是前國防部長湯曜明於三年所提出的構想,把陸、海、空軍打散,由參謀本部依敵情配置各作戰區管制,以強化聯戰效能。
事實上,國軍去年漢光三十四號演習,即把制海、制空、飛彈部隊與資通電軍兵力,分配四個分區統裁部作戰管制,接著是年底聯合戰備任務月示範觀摩,聯戰轉型已有脈絡可循。
「支持編成十五萬到十七萬兵力規模的國防軍。」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所所長、淡江大學整合戰略中心兼任執行長蘇紫雲闡述,這是依據效率、成本,以及威脅來源、攻守交換比、預算等兩條基線計算所得結果。
蘇紫雲曾參與撰寫三年民進黨政策委員會提出的《台灣兵力規模研究報告》、前總統陳水扁一九九九年提出的《國防白皮書》,以及小英競選時的《國防政策藍皮書》。

軍隊改名挑動敏感的統獨神經
「應尊重國民革命軍自軍政、訓政時期發展的歷史與精神,同時要順應憲政和軍隊國家化,更名為國防軍會比較中性,但如何轉型是一門藝術。」蘇紫雲認為,國防軍和國民革命軍簡稱都是國軍,在不對稱作戰下,以「塑身」概念推動,「該增的增,該減的減」。
只是改稱國防軍,被不少戰略與軍事專家認為是「斷開」國軍傳承與精神,更挑動著極為敏感的統獨神經。
「軍隊結構要隨著時代、戰爭型態與時俱進,只是沒有軍魂就不用談了,軍隊將不知為何而戰。」中華戰略學會常務理事、中華軍史學會副理事長傅應川對國防軍投下反對票。

國軍兵力與精簡方向對照
國防部長嚴德發曾在立法院答詢時,曾明確表態「國軍不會為台獨而戰」。傅應川以此主張結構調整不必遷就歷史,但精神不可變,國軍效忠的是中華民國,國防軍恐會進一步造成精神斷層。

三軍院校整併讓傳承「被消失」?
另一個老將圈近來私下熱烈討論的,是三軍軍事院校的「根本」話題,如被整併為國防軍官大學,有可能會被操作成「文化大革命」的斷根做法,讓軍校傳承「被消失」。
從陸軍官校被要求改校歌、八二三砲戰成國共內戰等爭議,黃埔人憂心其來有自。
兵力結構調整涉及敵情威脅、戰略目標、有形無形戰力,千萬不能弄成軍人年改、一例一休的翻版,否則立意再良善,都只會搞到軍心不穩與「政策開花」。



1 則留言:

  1. 這些黨國的軍心,早就不在了,不然退將哪能去中國聽訓,哪能呼朋引伴去當中諜?40歲以上的將、校,跟下面的基層軍士官有很大的差別,臺灣人對中華民國軍隊的不信任,就是這些黨國軍人還在作祟,不肯放掉中國國民黨建立的威權體制。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