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精確彈藥,無人機群
-- 未來戰爭(上) BBC
20181115
100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戰爭對歐洲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一戰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也是使用革命性武器的一場戰爭。
現在軍事技術也取得變革性進展,加上國際地緣政治變化,令人更關注新科技對未來戰爭形式的影響以及將如何改變世界格局。
中國軍事技術發展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19大上強調把中國建成科技強國。他還呼籲在人工智能和量子科學方面取得突破。戰略技術已經成為中國提高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三(11月14日)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提交國會的報告指出,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加速了軍事現代化,「美國的長期軍事優勢已經減弱」。報告說,中國在「第二島鏈」已經在陸海空和資訊站領域內有能力同美軍對抗。所謂第二島鏈就是美國沿小笠原群島,日本火山島,馬里亞納群島和帕勞建立的戰略防禦。
最近加拿大情報機構發佈報告也說,中國正努力研發新一代軍事技術,要超越美國軍事技術,在未來戰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中國的策略包括吸收西方技術,強調技術創新,在人工智能領域突破,發展無人武器系統以及定向能源武器等。
後工業化戰爭
19世紀末,英國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在《世界大戰》一書中就描述過技術先進的火星人使用類似激光的武器,以及一種黑色毒氣攻擊地球人。20年後歐洲大戰爆發,交戰方開始使用毒氣。小說中描繪的總體戰概念,即沒有道德限制,不加區分地摧毀各種基礎設施,在一戰中也成為現實。
一戰雖然延續使用過去的騎兵,但戰場上出現了彈帶供彈的機關槍,後膛炮。發達的鐵路運輸把大量軍隊運到前線,並向部隊提供大量作戰物資。《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在一戰中工業革命的機械能力將工廠生產同殺戮緊密地聯繫起來。
100年前的大戰湧現出坦克,空軍,毒氣,令戰爭進入革命的門檻。《每日電訊報》報道認為,現在世界同樣面臨新的科技革命,新技術在全球分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樣人類面對湧現出的革命性新技術,諸如人工智能和基因武器,其中任何一種新科技都可能改變現有的力量平衡。
100年後,激光武器已經成為現實,飛機和導彈已經從超音速進入超高音速時代。下一個世紀中的戰爭將如何進行,戰場上用什麼武器,由人還是機器人作戰,戰場在哪裏?高科技會讓未來戰爭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更血腥嗎?
無人機和集群
2016年美國國防部進行了一次空前的演習。3架超級大黃蜂F/A-18戰機在加利福尼亞上空投擲了103個 Perdix微型無人機。這些無人機作為一個集群協作,共同進行決策,改變編隊飛行,甚至能自我修復。
這種無人機群能夠進行偵查和刺殺任務。能長時間滯空的飛機空投這種無人機,加上隱形技術,這是一種潛力不斷提升的新型武器。無人機單個行動,或組成集群協調攻擊,為20世紀的作戰原則帶來巨大挑戰。
例如航空母艦和航母艦隊一直是投送力量的主要手段。但是倫敦國王大學安全學院的專家佩恩(Kenneth Payne)說,航母是移動緩慢的大型作戰平台,雖然航母具有自衛能力,但是試想航母面對一萬個快速移動的自殺攻擊無人機能如何應付?這些無人機可以集中力量迅速攻擊,也可以分散單個行動。
陸地上俄羅斯開發出無人駕駛坦克,最近已經在敘利亞戰場上部署過。
中國和俄羅斯研發海底艦船,俄羅斯研發了核攻擊無人潛艇(Kanyon)。針對這種新威脅,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研發「海洋獵人」系統,通過部署廉價的,組成網路的艦隊跟蹤敵方潛艇。
這些變化不僅是技術上的進步,而且還具有諸如降低費用以及延長部署時間等尋常意義。《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一艘驅逐艦部署一天需要美國海軍付出70萬美元,而能夠在海上逗留數月的「海洋獵人」系統部署一天只需兩萬美元。
無人機為攻擊帶來革命性變化,當然也促進了針對新攻擊如何防禦的研究。
傳感器,制導武器
目前發生的軍事變革中可能最重大的不是關於槍炮子彈的變化,而是資訊方面的變化。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保羅·沙雷(Paul Scharre)是《自主武器和未來戰爭 》的作者,他曾在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擔任特別行動官。沙雷認為在新世紀裏,指揮官擁有海量資訊,他們為資訊而戰。
傳感器帶來了資訊革命。過去比較笨重昂貴的傳感器,現在都小巧廉價,可以安裝到幾乎所有東西上面,諸如士兵的皮膚,飛行的無人機等等。傳感器帶來實時數據,指揮官能瞬息更新對敵人狀態的了解。
傳感器讓軍人隨時掌握各處的裝備和彈藥狀態,以及作戰環境中軍人面臨的危險。最近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附近模擬戰場上舉行了一次為期三周的演習,其中就測試了一種英國技術,即「通過一體化電子網路技術用於保護裝備的傳感器」(Sapient)。
傳感器甚至可以使用到每個單個的彈藥上面,這種彈藥能給狙擊射擊帶來巨大變化。目前的狙擊手已經能夠在3-4千米外的距離射殺目標。
傳感器和精確子彈可能在中期未來的戰場上實現人和機器併肩戰鬥的情況。雖然電影《終結者》那種科幻場面不大可能出現,但是那時候的士兵可能會裝備動力外骨骼,頭部顯示裝置。這種士兵將更強有力,速度更快,借助網路技術能更迅速地分析戰場並作出判斷。
地面戰場革命
2,500年前的希臘神話中有個青銅製成的機械巨人武士塔羅斯(Talos)在保護克里特島。現在Talos是「戰術攻擊輕型操作者裝具」的英文縮寫,這是一種帶動力的外骨骼裝置,美軍希望特種部隊使用這種裝置突襲時能防彈,還能在行動中提高他們的平衡,力量以及經速度。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上述裝置在研發中遇到許多問題,但是研發方向是清晰的。
這種外骨骼裝置提供動力,還有資訊處理能力,通過傳感器檢測軍人主要髒器的狀況。美國洛克希德馬丁製造的Onyx外骨骼裝置是綁在戰士的腿上,使他們能夠負帶更重的裝備,走更遠的路。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防部數據顯示「2017年12月1日測得,英國部隊19.8%的官兵體能狀況下降。數據中身體受傷最多表現為肌肉骨骼受傷和紊亂」。
2018年10月英國國防部的「防務和安全加速器(DASA)」呼籲承包商投標,提供「有效防止,治療軍隊中受傷人員的科技手段。我們期望有新方法能夠為身體受傷提供早期預警或預防,特別是使用時用耐久技術實現這個目的」。
身體防護技術在很多年中一直沒有劇烈變革,但也一直在取得進展。新的研究利用遇到衝擊能夠瞬間便硬的液體,這種技術不僅能吸收子彈的衝擊力,還吸收爆炸的震波。
這些新技術讓未來的步兵戰士更加強壯有力,行動更迅速,能掌握更多資訊,得到更多防護。動力外骨骼,裝甲,增強現實技術將帶來新的步兵革命。
地緣政治變化令許多人擔心下一次世界大戰來臨,技術進步或許能讓將來的戰爭速戰速決。下期我們接著談更高速度的新戰爭技術,以及太空和網路等新戰場如何影響未來衝突。
中國俄羅斯軍事科技發展,美國如何保持軍事優勢 -- 未來戰爭(下) BBC
201811294
工業革命後,英軍還在投資鼓勵發明改進騎兵馬鐙,但隨後戰爭技術卻走向機械化,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第一場工業化的戰爭。一戰100年後,資訊技術,自動化,太空技術已經進入了軍事領域,但我們能瞥見未來戰爭的端倪嗎?
美國戰後一直執行所謂"抵消戰略"(Offset
Strategy),即憑借技術取得對敵手的壓倒性優勢。第一輪抵消戰略是圍繞擁有核武器進行。第二輪是制導武器和隱形技術。現在五角大樓正在實行第三輪抵消戰略。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的報告說,美國軍方目前的抵消戰略側重發展有關機器人,自主操作系統,先進製造和微型化等技術,以繼續保持美國軍事優勢。
但是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提交分析報告說,數十年來美國依靠無與倫比的軍事優勢在全球發揮作用,但是這種優勢在許多重要領域已經被削弱。BBC安全防務記者馬庫斯(Jonathan Marcus)報道說,俄羅斯和中國都在傾國力努力抵消美國的軍事技術優勢。
近年來媒體不斷出現關於中國在超高音速武器,電磁武器,反衛星武器和網路戰等方面的報道。彭博社評論員馬克(Marc Champion)5月報道特別指出,中國航天業技術進步迅猛,特別是機載空對空導彈系統,給西方國家空軍和全球軍火貿易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
倫敦國際戰略問題研究所的太空軍事高級研究員巴里(Douglas Barrie)說,美國空軍在1980年代前在「空中隨心所欲,不用擔心對手的挑戰,但是現在中國取得的成就改變了這一切」。
隱身飛機
在最近數十年來的在提升戰鬥機飛行速度,諸如改善噴氣發動機方面的進展一直比較遲緩。因此《每日電訊報》的報道指出,戰鬥機技術創新轉向機動性和隱身性能。中國在2007年開始研發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去年已經開始裝備部隊服役。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在制導武器技術進步,特別是"發射後不管"(Fire-and-forget)鎖定目標系統改善後,飛機的機動性和隱身性能就變得至關重要。
不過設計人員還是沒有忽視靠提高速度取得決定性優勢的考慮。追求能以數倍音速飛行的超高音速飛機和武器成為研發焦點。最有名的此類飛行器就是美國國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2007年提出的新型戰略隱身飛機SR-72,其前身SR-71是3倍音速的遠程戰略偵察機「黑鳥」。
有傳聞說已經存在SR-72樣機,據說其速度能夠達到音速的6倍,即每小時7344公里。這種飛機結合使用了傳統的渦輪發動機同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相結合,依靠通過發動機的超高速氣流實現超高速飛行。
超高音速
超高音速武器的應用前景受到各國軍事決策者的重視,最明顯的原因是大幅度提升速度能夠令他們取得對潛在敵手的優勢。
據《每日電訊報》報道,美國國防部主管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格里芬(Michael Griffin) 今年早些時候說,中國特別重視高超音速武器,他們已經進行過的超高音速試驗的次數是美國試驗次數的20倍。這種武器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歐漢龍(Michael O'Hanlon)發表文章說,超高音速技術「能在不到一小時內擊中全球任何目標」。
中國在2014年首次秘密測試了一種高超音速武器,美國軍方稱之為WU-14高超音速飛行器。後來中國官方證實了這個消息。《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甚至說,分析家認為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經進入了實戰部署階段。
電磁炮,激光
軍事科技不僅在突破現有的空中速度極限,電磁軌道炮技術也在提高炮彈速度。今年早些時候流傳出的照片顯示,中國一艘軍艦似乎在甲板上安裝了一門電磁炮。俄羅斯媒體在8月曾經報道說,中國正在加緊進行電磁炮測試,試圖在2030年追上美國和俄羅斯。
電磁炮通過強大電流將彈頭速度提升到7倍於音速的速度,即每小時8575公里的速度。如此高速對材料的要求極高,因此雖然這種技術已經存在了數十年,但一直沒有在常規軍事平台上發揮作用。
美國軍艦已經使用激光。激光不僅能夠很精確地瞄凖,而且能夠調節產生致命效果和不致命效果,因此在執法和巡邏中具有很大使用價值。
英國國防部也宣佈進行一個研究項目,探索激光系統的潛能。《每日電訊報》報道,英國國防部說,「(用激光)輔助或取代現有的武器系統…包圍我們的海軍和陸軍;例如幫助艦艇防禦導彈威脅,幫助士兵免受迫擊炮攻擊。」
國防部負責英軍研究工作的首席科學顧問柯勒爾頓(Simon Cholerton)說,激光項目是個能產生「驚奇效果」的研究。其中的問題在於能量。激光需要很多能量。但是好處顯而易見,即精確和可控性。
洋底,太空
潛艇因為具有第二地打擊能力而能繼續發揮重要的核威懾作用。《每日電訊報》報道說,大洋深處還是隱藏和部署新型武器的場所,即被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稱作「深海浮沉有效載荷」UFP(Upward Falling
Payloads)的武器和裝備。這時隱蔽部署在大洋底的武器和通訊系統,可以潛伏多年甚至數十年,在需要的時候激活,浮上水面發射。
《自主武器和未來戰爭 》的作者沙雷說,「太空已經軍事化,但是還沒有武器化,但這也能成為現實。技術先進國家間發生任何主要戰爭,我們都會看到攻擊和摧毀衛星。他們對於指揮和控制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組成美軍的第六分支,太空部隊,並說「美國進入太空還不夠。我們必須要在太空佔據主宰地位。」美國已經擁有了軍用的太空穿梭飛機X-37B,但其用途從未對外公開過。
與此同時中國一直在大力發展反衛星武器。《每日電訊報》報道認為,太空戰的現實已經到來,因為繞地衛星是軍事通訊的重要工具,高科技國家發生戰爭,通訊衛星肯定會受到攻擊。
網路:灰色戰爭
在最近的衝突中,西方國家往往是用動用技術先進的軍隊對付諸如塔利班這樣的低技術反叛武裝,他們只是在某些時候是否有效,但總體上無法匹敵英美軍隊的優勢火力。
但是如果西方國家面對這些技術和財富相差不遠的國家,諸如俄羅斯和中國,情況就會大不一樣。相差不多的國家的軍隊的武器裝備相差不多,當他們面對面為生存而戰的時候,才是最具災難性的。因為相差不多的國家間戰爭最具摧毀性,因此也罕有發生。
網路攻擊屬於所謂灰色地帶的戰爭,灰色的含義是介於戰爭與和平之間的狀態。網路攻擊可以不招致常規軍事行動報復。這類攻擊能夠繞過核威懾和北約的集體防衛反應。《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即集體防禦條款的承諾對攻擊做出集體反應。
這也就是為什麼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有網路戰爭部隊。美國前間諜斯諾登透露的許多內幕中就有關於英國GCHQ內部有自己的聯合威脅情報組織,他們負責散佈假消息和其他骯髒伎倆,中傷和擾亂對手。
數十年來,軍事科學一直都側重於發展規模,比如更大的彈頭,威力更大的爆炸當量。但是現在戰爭發展轉向了新方向。奈米技術在毫厘規模內發展。
因此現有的武器裝備可能向微型化發展,諸如炸彈和無人機在微型化後,用作刺殺和間諜手段,有更廣闊的前景。《每日電訊報》報道中引用的例子是指控的中國駭客攻擊。10月的報道說,十多家美國的主要公司受到中國的駭客攻擊,他們使用了極小,肉眼幾乎看不到的晶片。
未來難測
《每日電訊報》報道,世界上只有諸如中國和美國等極少數國家有能力投資「全面」發展高精尖的軍事科技,因此作為結盟的一部分就十分重要。因此大部分國家需要在大國之間做出選擇。
另外該報道還指出,軍事技術的發展往往會偏離設計者的初衷。例如在200年前發明的加特林機關槍。發明家乍得·加特林的想法是,4個人操作那種機槍能替代數百人的火力,因此會減少作戰人數,戰場傷亡也會大大減少。
但事與願違。後來英國人馬克西姆又發明了更高效的馬克西姆機關槍,接著就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方都有了機關槍,並且進行了傷亡巨大的塹壕戰,加特林的夢想就成了噩夢。那麼人工智能,微型技術進入戰場,人們真能預料未來戰爭嗎?
軍事作者沙雷說,全球每年資訊技術研發投資是所有國家軍費總和的兩倍,「真正的變化發生在軍隊之外。相比之下軍隊所作的都顯得無足輕重,那就像在工業革命中英軍投資鼓勵改善馬鐙的發明」。
人類的文明的確落後於科技。
回覆刪除科技上的文明,永遠優先使用在戰爭上.
回覆刪除思想上的文明,總是要在戰爭中付出人命的代價之後才得以進步.
民主制度可以"繞開"以戰爭和人命為代價的方式帶來思想上的進步,但不能保證民主國家的人民不會選擇自殺的路線.
在未來戰爭的研究上,似乎漏掉了最近對醫學界掀起風暴的"基因編輯嬰兒"
這也可能是另一個可怕的未來,納粹當年撲殺有殘疾的人,就是為了維持"人種上的優良"
現在基因編輯的出現,毫無移問的將可以超越納粹"人種優良"的政策.
運用在軍事上,就是可以基改出超級士兵(Das Uber Soldat),比如說免疫於現有的大部份疾病,預先植入正確思想,異於凡人---但低於頂尖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某些類型的化學武器免疫,比較不怕熱或不怕冷,可以免氧氣桶爬艾佛勒斯,異常耐用的骨頭和肌肉,火眼金睛快速瞄準
(頂尖士兵未必等於頂尖運動員,因為頂尖運動員往往有些能力呈現的是特別進化,而這些進化未必適用在戰場上)
加上這篇文章有談到的外骨骼裝備,可能十幾二十年後就會出現如同GI Joe電影裡大鬧巴黎的那種人機協調的戰鬥裝備; 更長時間發展後,就會出現是像星艦戰將一樣的機動裝甲.(但不要拿1998年的系列電影來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zaJ7pnGbXU
刪除個人是個保守人士,對這類違反天道的改變(包括反同),完全無法接受。人類的社會、社會行為的確隨著時空的變化,會有所轉變,但是這必須是順從事態,去自然產生變化。在中國這類例子似乎經常出現,比如現在的中國人最自豪的手機運用;這樣的社會就是比較進步,這樣就標誌了高科技嗎?這就如同暴發戶一般的穿金戴銀,令外人側目之外,也可能從而加深整體社會追求物質文明的深度與廣度。上引影音吳強的發言,就完整說出了整個問題的論述,很令人佩服。
只因為做得到,就必定會去做,且視為理所當然(有啥問題?)。
刪除這是中國。
西方世界,固然也這樣的科學家,他們的社會卻會進行道德、哲學、神學的辯論。
因為選舉的紛紛擾擾,我們忽略了可以用在「超人士兵」的「基因編輯嬰兒」技術的新聞。
刪除中國,沒有信仰與價值,這是他們絕對會做的。
PLA,說不定已經接手研究了。
20年後,2040,就有「超級PLA」出現。
超級PLA會不會反殺領導者?
刪除不會吧,
刪除因為會先有「思想改造」與事後的「超級PLA勞改營」
還有「超級PLA政委」
領導也是經改造過的「超級領導」
Das uber soldat/the super soldier是來自於遊戲德軍總部裡面的假想橋段,就是納粹研發的改良人類.
刪除然而基改士兵有一部電影更為吻合,就是"兵人"(寇特.羅素主演),情節打鬥過場老套古板,裡面的場景說穿了就是"傳統精英士兵"和"基因改良士兵"的對決. 但可怕的是背景設定,跟星艦戰將一樣都是負面烏托邦的世界.
另外一個可以參考的是駭客任務系列,用植入式和人體插槽的方式來進行各種超越凡人的改良和進化.
最後就是擁有龐大家族的惡靈古堡系列,故事核心的T病毒本來也是想要改良出"超級人類",結果把全世界搞成殭屍瘟疫.
對於中國共產黨這種沒有道德限制,也敢明著違反國際條約和對國際法耍賴的政府,超級士兵的研究是有可能發展的方向之一.
差別是,他們打算把超級士兵做到什麼程度?
A.基因控制思想能夠控制的多徹底? 士兵會不會因為有自我的意識和個性出現,而破壞了控制效果?
B.基因改良的士兵,刀槍不入當然是不可能的事,那麼,基改的內容會想要強化那個領域?
C.基因改良士兵是否能夠融入社會的運作,還是只能放在軍營裡專心為中國研究"千年執政,千年帝國"的目標?
D.基因改良士兵能否做為滲透敵國的第五縱隊人力,而不會被敵對國輕易發現?
E.會不會也將運動員拖去基因改良,以尋求在國際運動界的霸權地位?
F.讓超級士兵取代五毛黨,因為他們更容易一心一意執行黨的命令,而不會像五毛下班後就是一副"關我屁事"的表情.
G.超級士兵和未來的外骨骼裝備,甚至未來的戰鬥機甲,能夠達到多好的整合程度? 跟自然人使用相比後又有什麼優缺點?
H.殺人機器已經出現了要求制定國際法的呼聲; 然而超級士兵目前應該還是空白地帶,善於找洞鑽的專制政府對這方面應該會很有興趣,而且等到相關國際法的呼聲出現,基改超級士兵應該已經有可能戰力成形.
I.派遣基改超級士兵無論是鎮壓人民或是前線戰鬥,這些士兵對於人類情感還會剩下多少?
J.最後,超級士兵與殺人機器相比,經濟性,維穩能力,殺人效率,滲透能力,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會讓共產黨感到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