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寇謐將,曾在小英身邊當幕僚,我看以前小英許多英文講稿,猜測很多英文稿,是他捉刀的。
不過,選上後?他就離開了,(回復?)當記者。
這種「用後即丟!」不知是否又是太后太子的原因?
在北京逼迫各國航空公司網站事件時,他出言可以在國外打消費者官司,作為反制。相對於國安會的毫無作為—李大維將責任推給人民,要人民拒搭,寇謐將顯然更愛台灣。
文中指出很多,「平庸公務員擔心外來援助會暴露其自身的無能」、「浪費政府的有限資源,依然是民進黨執政下的問題」(前瞻??)、「台灣相關機構所雇用的外國人才,在數年之後都會被拋棄」
小英自己看吧!
插播一句,柯P與金平的對話,以前在小英即位初期,很初期,就聽過類似的話。
朋友轉述:親近的人的雙手一攤。
【寇謐將觀點】時間不多了!台灣必須振作起來….20180522
綜觀北京當局近來針對台灣所有的文攻武嚇,雖有人民解放軍提升在鄰近區域的演習頻率,外加限縮台灣國際空間的種種企圖,中國仍然無法說服外界:已經把「統一台灣」列為第一優先要務。不過,情況是會改變的,而等到那天真的到來,台灣最好已經做足面對這項艱難挑戰的準備。但遺憾的是,目前實在看不出來,台灣有在認真地準備。
其實原本的情勢會更加嚴峻。儘管北京方面得以展現軍力耀武揚威,並且取消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任期限制,台灣依然是中國共產黨必須纏鬥的難題。但是中國的國際處境艱難,包括與美國的貿易大戰迫在眉睫,以及部分民主國家因中國在其自家後院的活動頻繁,備感壓力而相繼反彈。
此外,中國的經濟亦充斥著矛盾,從現況看來無從永續,在在顯示麻煩重重。這些困境雖不至於造成中國崩潰或中國共產黨垮台,卻足以讓習近平產生掌權的不確定感,而他對於有可能推翻他的人,也逐漸多疑起來(特別是現在的中國憲法,已無從要求國家主席下台)。中國對社會的每個部門,幾乎都加強了管控,中國人與外國同行之間的互動,也受到更多限制。這顯示出執政當局沒有安全感,民眾畏懼它而非愛戴。因此,國家穩定與政權確保,才是(目前)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優先考量,在可見的未來也依然如此。
台灣的運氣一直不錯,因為對手北京當局處於分心狀態。但好運終有用完的一天。
到目前為止,儘管習主席與國台辦聲明否認,北京對台灣採取的其實是兩手策略,一方面給好處,但到目前為止都失敗了;另一方面,則是祭出一連串懲罰性或強制措施,結果不但沒有阻卻台灣人民,反而鼓舞他們繼續抵抗來自極權鄰國的吞併。
台灣人民到目前為止,都還能渡過難關的原因,是因為北京當局並未真正全力以赴,也依然尚未能夠採取令人印象深刻的威脅行動,比方說,從水、陸兩路入侵並占領台灣。
面對北京 台灣像是開車放空檔
而台灣面對中國威脅的反應,也務實得令人訝異。這態度看起來雖然難能可貴,但對於「現況將永遠保持不變」的假設與缺乏想像力,也著實讓台灣困擾萬分。面對北京的姑息權宜,台灣像是開車放空檔,只做到維持存在的基本要求。
倘若情勢轉變,一旦中國共產黨解決了國內最急迫的問題,又或者,遭逢來自國外的威脅時, 來自北京的挑戰可能更加強大,而尚未準備妥當的台灣,就得要拉警報了。
台灣必須在某些區塊上投資更多,以便中國在未來祭出涉及「國內法」的威脅時,有能力加以抵抗。(該法,《反分裂國家法》,是個過時、弄巧成拙的法律,目的在約束個人與組織,僅能確保平庸的延續而已。)不幸的是,蔡總統的首屆任期即將滿兩年,卻尚未著手處理相關議題。等到不久的將來,才開始應付已經打起精神的北京,那就太遲了。為了正面提升台灣自身的韌性強度,下列問題必須儘速解決。
用後即丟!台灣不能再這樣雇用外國人才
有關人事與經商法規,必須全面修改制訂,以利主管機關與附屬單位吸引國內、外的優秀人才,此舉攸關台灣如何因應現今與未來的挑戰。現行法規縱容績效不彰、不利人員聘僱,針對外部承包商亦無從給予適當的報償。在目前相關規定之下,外部專家的酬勞低得離譜,大部分都會拒絕工作邀約;即使接受,也是出自於對國家的責任心。但是台灣負擔不起靠著慈善與好意,來確保生存。而除了可笑的嚴苛法條之外,平庸公務員擔心外來援助會暴露其自身的無能,因此形成一股抵制外部專家資源的制度性風潮,削弱了公部門機構吸引人才的能力。
而能夠吸引、留用外國人才所需要的薪資水準與職涯升遷機會,也是嚴重欠缺;並且持續落後給鄰近地區的其他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除了引進必要的技術與知識,吸引並留用外國人才,能夠進一步把台灣與國際社會及全球性機構連結在一起,有助於抵抗北京孤立台灣的所作所為。通常,台灣相關機構所雇用的外國人才,在數年之後都會被「拋棄」。由於工作機會前景不好,他們多半深以為苦,而且被迫做出選擇:要不留在台灣面對停滯的職涯前景,要不就前往工作機會比較多的其他國家。大多數的外國人才都願意幫助台灣,但聘僱單位卻以縮短合約的方式來傷害他們,又或者視之為工具,幾年後用完即丟。這些絕對不是在國際社會中交朋友的好方法。(這些現象口耳相傳出去,台灣的名譽受損,使得高級技術人才因而卻步,放棄考慮到台灣工作)。短期利益主義使台灣深陷困境,這是個危險的盲點,因為明明知道中國達成目標的方式,採取的是長期觀點。
31項惠台措施之前 台灣人才就已外流
台灣的大學、智庫及公營機構的薪資與待遇,依然微薄。受僱人員透過創意與努力,把各個領域的專業帶進台灣,做出實質貢獻;包括能源安全、司法改革、經濟策略、全球通訊以及國家安全等等。但他們往往遭到自己服務單位的斥責(他們表示,來到台灣工作的專家,都遭到同事的忽視)。而在國外受教育、回國協助建設家園的台灣人,也持續受到歧視;他們通常找不到工作,被迫帶著自己的專業技術移民他地。中國不需要推出「31項惠台措施」來引發台灣的人才外流現象。因為實際上已經發生:用不著北京方面的協助,台灣的學者、電影工作者、科學家、兒童心理師、廚師等人才,在台灣多年來的努力遭到挫敗之後,最終望向他方追求夢想、成立家庭。台灣應該敞開各部門(大學、智庫及其他機構),用符合國際競爭水準的薪資與待遇,接受外來的競爭。這不僅有助於吸引、留用急需的人才,也能激勵台灣本土員工提升自身的實力。上述做法一定對台灣有幫助。
關係良好的才申請得到政府預算
浪費政府的有限資源,依然是民進黨執政下的問題,國民黨主政時期亦是如此。相關單位在政府資深官員的施壓之下,被迫提供大量資金給「關係良好」的預算申請者(他們所爭取的計畫是否有利於台灣,值得懷疑)。部分人士為了確保財源,毫不猶豫訴諸脅迫、威嚇或敲詐手段,相關單位受制於施壓者的特殊政治關係,別無選擇只好撥款。造成的結果是,能夠影響台灣未來的計畫反而預算不足,甚至完全得不到經費。以台灣目前的情勢,實在負擔不起這樣的問題。政府支出的效益回收必須極大化,對台灣沒有助益的花費必須大幅減少。
這是由衷的呼籲,而不是想要批評台灣。台灣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居住地,而筆者對這片土地有深切的關懷,希望台灣能夠更好。多年以來,對於台灣民主的前景,個人一向努力保持正面看待,並且力抗台灣未來悲觀說的論調。同時,筆者也明瞭,到目前為止,我們都還算幸運,因為北京雖然口中宣稱,卻尚未選擇動員所有資源、認真地解決「台灣問題」。(或許我們一直都是中國體系長久以來效率低落問題的受益者,但再次提醒,我們不能倚賴這樣的狀況會永遠如此)。
制度問題最嚴重
上述意見僅是台灣可以立即有效進行改變的眾多區塊之一;倘若無法做到,不能歸諸於北京當局或不可靠的國際夥伴。強大的防火牆必定是從家園開始築起,應透過全體一致的努力,進行政府的現代化,使得相關機構更有效率並做好準備,以面對未來幾年即將衝擊國家的諸多挑戰。我們不能因為認為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有「沒有效率」的現象,就不把它當一回事。事實真是如此,面對生存威脅的台灣,沒有立場可以容忍這樣的問題。很多的例子顯示,制度上的問題,比起其他層面來得嚴重。這是缺乏領導力與願景的結果,也是台灣歷任政府一再凸顯的特性。威權統治時期的過時作為,也因此得以延續到民主化的時代。而要改變這一切的時機正是現在。我們只能期待當今政府的執政官員,包括女性總統在內,都有足夠的勇氣推動改革;而反對黨也能扮演好忠誠、負責任的反對角色,讓所有的努力促成改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