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08-28

白話文,老師可能不會教

白話文,老師可能不會教
教育部課審會討論高中課程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選文。此時,教師組成的國文學科中心施加壓力,公布調查:84.5%教師,認為文言文需佔50%以上。問老師得此結果,當然不意外。


中文課給人的印記就是文言文。為了將古老農業社會的死語,轉化為現代人能理解的活字,台灣的中文教學一向只著重翻譯背誦,儘在字詞的枝微末節打轉,從不探討文字外的文脈佈局。這些年雖然有些許鬆綁,但無論內容、文言比例或教學方式,仍與半世紀前蔣介石毛澤東爭正統時期雷同

老師教文言文其實很輕鬆,只要處理好「字」就行,文選也一成不變;但對白話文,就要辛苦教導學生文章佈局、時代背景、價值觀、信仰、異文化等,甚至還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價值辯論。這連在老師在養成階段也從未觸及,要如何教學生?無此能力的老師,當然群起反對林亦含的最後訪談顯示:她雖聰慧博學,但始終掙脫不出病態文字障,不知道也無法以「價值、信念」自救。她的悲劇,文言文要負一部分責任。

教育的目的是服務學子,學子代表社會的未來,必須以未來為著眼安排課程內容。而網路時代的經濟要求勞動者的閱讀能力、數學素養和人文底蘊;要培育具創造力、充滿好奇心並能自我引導的終身學習者。但台灣教育體制一直師承普魯士,目的在大量炮製忠誠易於管理的國民與勞動階層,最終服從國王(蔣介石)。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村修二認為:學生浪費大量時間在重複學習,沒有留下空白讓學生探究與思考,是扼殺學生想象力、創造力的最大殺手。文言文教育,更是如此。

1823年東印度公司決定在加爾各答創辦梵文學校,拉姆莫漢羅伊大君(Raja Ram Mohan Roy)以「只能灌輸年輕人滿腦子文法上的細微之處,以及形而上地區別一些對社會鮮少或毫無價值的事物……梵文艱澀,皓首難窮,眾所周知,長久以來一直限制知識的普及,殊為可嘆……[1] 力陳,大加反對。中文老師集體返祖無異廠商(教師)不願調整或捨棄現有生產設備,反而以此為根據,規定客戶(學子)購買廠商的過時服務。這樣看來,台灣的主事者,見識似乎不如200年前的印度大君呢!

【孿生文章】

【相關閱讀】

4 則留言:

  1. 問: 為何18世紀的工業革命沒發生在當時盛世的大清國?不但之前沒發生,後來也從不發生?為何?

    答:文言文也!孔儒也!經史子集也!>> 當下的思考型態 >> 體制內改革是必然產品 >> 選擇服從 >> 唐玥判馬無罪的必然!


    回覆刪除
  2. 自由網頁,網友留言:
    認為「林奕含的最後訪談顯示:她雖聰慧博學,但始終掙脫不出病態文字障,不知道也無法以「價值、信念」自救。她的悲劇,文言文要負一部分責任。」這句話太誇張。

    這是我當時看影片的心得:
    1. 她真的博學多聞,多愁善感
    2. 她用的詞彙總是「有點不一樣」,覺得非常注重「文字之美」
    3. 她對於各家理論,如數家珍,但總少一些針砭的氣勢
    於是,我才感覺她墮入文字障中,脫離了真實世界(當然,真實世界也沒那樣真實)

    在這情形下,一位風趣、博學的老師,是她的「救贖」,於是她也踏進「救贖的陷阱」,付出了心,也付出了身。

    回覆刪除
  3. 雲程先生的大作擲地有聲,文言文在聽說讀寫四方面,現階段的教學環境已失去聽和說,只剩下讀和寫。有關華語文的文字改革,胡適曾謂我手寫我口,這就是強調白話文的重要。台灣政治上雖享有部分的自由和民主,但是在中學的華語文教育文選鮮少有自由和民主,中學生只能透過歷史和公民這兩課的白話文來教導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林奕含的死喚起大家重視性侵害,但是現代的法治國家無法根據這樣的理由將性侵犯定罪,如果林奕含能克服自身問題,願意去法院控告性侵犯案,我想結局是會改變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大大謬讚了

      文言文,是農業時代,甚至是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文字,到近代,無法適應複雜的工業社會與複雜的契約條款,本應捨棄,無奈還到現代。
      文言文,最大的問題是文法上的:它只有字的概念,無文法的、句的概念,而這,必須要以結構和邏輯來處理。
      舉例而言,文言文沒有時態,全部都簡單現在式。
      都是個人體會。
      因為沒有共同的標準,所以無法聚焦成為一致性的理解。

      一直到清末,才從日本引進了標點符號,以及如了、已經、曾經等充作時態,以及切開句型結構。

      以下是例子,你可以看出:主詞跳來跳去。必須要以標點符號與主詞,才能正確理解。

      「晉太原中,(一)武陵人,捕魚為業(。一日,彼)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彼)忽逢桃花林,(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旁更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其)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彼)便舍船,從口入。」

      當然,我們可以說文言文是文學文字。有空隙、有空靈,不要塞滿,才是好事。
      這樣等於說,文言文不適合「現代」。

      我們的白話文,其實都是報紙教的。
      再這樣以古為尚,極端的說,中學以上的中文老師,教育部根本可以總辭退了!

      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