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07-14

不是中華民國,是「蔣介石政府」

ROC與巴拉圭共和國建交六十週年,巴拉圭總統為此來訪。12日在軍禮歡迎場合上,媒體注意巴拉圭總統的西文講詞與中文口譯稍許不同。好事者發覺西文原稿的蔣介石,在中文版一律被置換。


根據當晚《年代晚報》[1] 資料,3處西中文差異點如下:
西:「借此機會,對於蔣介石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中:「借此機會,對於建立中華民國的諸多偉人先進來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西:「蔣介石總統1949年遷來福爾摩沙寶島台灣」
中:「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遷來福爾摩沙寶島台灣」

西:「對於巴國人民對蔣介石及蔡總統閣下的欽佩與感謝」
中:「對於巴國人民對先烈及蔡總統閣下的欽佩與感謝」

大家將矛頭指向口譯者,實在不公平。要知元首國是訪問的正式講稿,除要經過兩國合意、部長親核外,也必須上報總統府定奪。口譯只是串場人員,媒體少來霸凌弱者!

翻譯文以「建立中華民國的諸多偉人先進」與「先烈」取代「蔣介石」,是否貶抑了蔣介石?見仁見智。但那句「1949年遷來福爾摩沙寶島台灣」的主角是誰?巴拉圭總統的原文直指「蔣介石總統,外交部則改為「中華民國政府」。兩者意義完全不同。

1949年底,新的「中國人民共和」(people’s republic)已獲得世界9[2] 給予「政府承認」(Recognition of Government);舊的「中華民國總統」是李宗仁。即便國民政府四處流竄,李宗仁仍是中華民國代表人這樣的李宗仁直接去美國,表示中華民國沒來台灣。反之,來台灣的蔣介石絕不能代表中華民國,他除了代表自己之外,只能代表盟軍的委託佔領!巴拉圭總統顯然腦筋清楚:1949年來台灣的根本不是中華民國,所以演講只提蔣介石。

稍後蔣介石透過《日華和約》與《協防條約》在台灣新建「ROC」(蔣介石政府)在這意義下,現在的「台灣當局」,即便僭稱華民國,它就是「蔣介石政府」絕非中國政府。但馬英九不承認中華民國與ROC(蔣介石政府)間有根本斷裂,用言必稱「1912年創建、持續至今、孫中山」等方式強力連結台灣與中國,並給中國可趁之機。這就是賣台!

一個月間,台灣新聞出現了個巴國,但兩者意義不同—6月間斷交的巴拿馬,是在1910年與中國大清政府建交的延續,代表名義上與中國的沾黏;而巴拉圭是在195778日與蔣介石政府建交[3],意謂實質上純然新生事物我們用漢字的「中華民國」不可能分清其差異,但巴拉圭總統一抬出「蔣介石政府」就豁然開朗了。

外交部與好事者以遮蓋「蔣介石」來翻弄族群情緒,反而自曝其短。

【姊妹文章】




中國皇帝賜死諾貝爾和平獎,沒有人能救!


西:「借此機會,對於蔣介石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中:「借此機會,對於建立中華民國的諸多偉人先進來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西:「蔣介石總統1949年遷來福爾摩沙寶島台灣」
中:「中華民國政府1949年遷來福爾摩沙寶島台灣」

西:「對於巴國人民對蔣介石及蔡總統閣下的欽佩與感謝」
中:「對於巴國人民對先烈及蔡總統閣下的欽佩與感謝」
[2]  蘇聯(10/2)、保加利亞(10/4)、羅馬尼亞(10/5)、朝鮮(10/6)、捷克、匈牙利、波蘭(10/7)、蒙古(10/16)、阿爾巴尼亞(11/23)、東德(11/23)、北越(1950/01/5)、英國(1/6)、印尼(4/1)、挪威(5/9)、丹麥(5/11)、緬甸(6/8)、瑞士(9/14)、列支敦士登(9/14)、芬蘭(10/28)、巴基斯坦(1951/5/21)、挪威(1954/10/5)、南斯拉夫(1955/1/2)、塞爾維亞(1955/1/2)、尼泊爾(1955/8/1)、葉門(1956/9/24)、敘利亞(1956/8/1)、斯里蘭卡(1957/2/1)
[3]  當時中國的人民共和政府已經獲得27國的承認,比現在「在台灣的蔣介石政府」少於20國還多。

3 則留言:

  1. 現在的外交部真的很Low。
    強迫自己活在Matrix裡面,為Matrix續命。
    該要用新作業系統reboot了

    回覆刪除
  2. 由這件來看,很多人的對台灣的認知是相當混亂,
    支持巴總統的說法,認知的卻是修改後的版本

    回覆刪除
  3. 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台灣統治當局  總是喜歡在關鍵字抽調核心部分,誤導台灣住民思考,巴拿馬和巴拉圭卻在無意中指引台灣人正確的逃生門,非常有趣,也讓人覺得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台灣統治當局相當狡猾。

    回覆刪除

請網友務必留下一致且可辨識的稱謂
顧及閱讀舒適性,段與段間請空一行